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6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

    “嘿嘿,这个还真是个宝物,不过我见识浅陋,也不知是真是假,长孙兄不妨帮我看一下!”李休等的就是长孙无忌的这句话,当下笑着将盒子轻轻的推到他面前道。

    看着李休脸上的笑容,长孙无忌这才意识到这个盒子里的东西恐怕不一般,但是他刚才已经问出来,这时也没办法再退缩,另外人的好奇心有时候也真的无法抑制,比如长孙无忌现在就对这个盒子里的东西很好奇。

    看着李休似笑非笑的表情,长孙无忌终于还是伸手打开了盒子,结果当看到盒子里的玉玺时,他的眼睛也一下子瞪的溜圆,过了好一会儿,这才伸出颤微微的双手将玉玺从盒子里拿出来,翻过来立刻看到“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八个篆字,据说这是秦朝宰相李斯亲笔所写,另外在玉玺的一角也用黄金补成,据说是当初王莽篡位时,被孝元皇后扔出去摔掉了一角,后来只能用黄金补上。

    “传……传国玉玺!”哪怕是以长孙无忌的城府,这时也不由得大惊失色的叫道,毕竟这个传国玉玺的意义简直太重大了,甚至李世民做梦都想得到,却没想到现在这块玉玺就在自己的手中,这让他如何不激动?

    “的确是传国玉玺,当初江都事变,萧皇后将它偷偷的带在身边,然后带到了草原上,不过萧皇后这次去长安时,对于咱们大唐的态度还是有些摸不准,所以这才把玉玺交给赵德言,让他代为保管,这样她能多一个与陛下谈判的筹码,今天赵德言却把这个玉玺又交给了我,刚才我也在发愁,幸好有长孙兄,不如这块玉玺就交给你保管吧!”李休也不管长孙无忌是不是想听,当下笑呵呵的把玉玺的来历就讲了一遍。

    本来献上玉玺绝对是个大功劳,如果换做是其它人,肯定会抢着要,不过长孙无忌听到这里却有些怀疑的看了李休一眼,随后笑呵呵的将玉玺放回盒子里道:“驸马,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这么轻易的把一件大功劳让给我,这其中肯定不会没有任何缘由吧?”

    长孙无忌事先也并不知道李世民让飞奴司寻找玉玺下落的事,不过他却本能的感觉不对,李休一看隐瞒不下去,最后只能厚着脸皮一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只是马叔他们的飞奴司也一直在寻找玉玺,偏偏之前赵德言隐瞒了玉玺的下落,今天才把玉玺交给我,说是随我处置,可是我现在也十分为难,如果就这么直接交给马叔的话,恐怕赵德言就得因此而获罪了。”

    “原来如此,赵德言竟然敢私藏玉玺,这个罪名可不小啊,驸马实在没必要因为他而牵扯到这件事中来,所以还不如直接就把玉玺给马将军算了!”长孙无忌听到这里也立刻明白过来,当下笑着建议道,既然李世民已经交待了飞奴司寻找玉玺,他就更不会介入到这件事。

    “赵德言夹在萧皇后与大唐之间也不容易,而且他今天还是把玉玺交给了我,说明他还是心念大唐的,而且他为我大唐立下那么多功劳,我也不想因为这件事而让他获罪,所以还请长孙兄帮我!”李休说到最后时,当下站起来向长孙无忌郑重的行了一礼道,这也让长孙无忌急忙站起来连说不敢当。

    其实这才是李休的真正目的,他知道长孙无忌肯定不会接玉玺,不过倒是可以请他帮忙想个办法,毕竟长孙无忌才智过人,如果不是李休多了上千年的见识,恐怕根本无法与长孙无忌相比。

    听到李休一心的想要保下赵德言,长孙无忌也不由得露出几分无奈的笑容,不过这才是他认识的那个李休。当下只见长孙无忌沉思了片刻,最后忽然一笑道:“其实驸马你可能想多了,我觉得就算你把玉玺交给马将军,他顶多也就是警告一下赵德言,并不会把事情闹得太大,更不会把他抓起来问罪!”

    “为什么?”李休听到这里却是愣了一下反问道。

    “很简单,玉玺这东西对别人来说根本没用,反而对陛下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以前是被前隋掌握在手中,所以现在如果由萧皇后亲自交给陛下,也就象征着我大唐继承了前隋的皇权,算是中原王朝的正统。”

    说到这里时,只见长孙无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虽然萧皇后之前把玉玺藏了起来,但是如果飞奴司找到玉玺,肯定也依然会把玉玺交给萧皇后,然后完成上面那个象征皇权交替的仪式,这也是陛下最希望看到的,如此一来,萧皇后和赵德言私藏玉玺的事肯定不宜闹得太大,就算是陛下知道了,也只会装做不知道,这些陛下应该能够理解吧?”

    长孙无忌的话像是一道闪电一般,一下子让李休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当下也不由得拍了一下脑袋,早知如此,他刚才哪里还用得着如此苦恼?

    “驸马,玉玺虽然重要,但陛下派我前来,另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和你商议!”正在这时,只见长孙无忌忽然再次开口道。

    “什么事情?”李休这时满脑子都是玉玺的事,听到长孙无忌的话也不由得惊讶的抬起头问道。

    “呵呵,驸马怎么忘了,当初咱们可是在陛下面前讨论过对草原的策略,现在突厥已灭,但剩下却还有不少的突厥人,粗略估算之下也有数十万,这些突厥人又该怎么安置,这可是个大问题啊!”长孙无忌这时开口笑道。

    “这件事还有什么好讨论的,当初我不是已经向陛下建议,将这些突厥迁到南方,然后让他们统一屯田吗?”李休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却是再次奇怪的问道,这个问题他早就说服了李世民,所以在他看来也没什么好讨论的。

    “呵呵,驸马的这个意见我也听陛下说起过,对此我也十分的支持,之前陛下还特意在朝会上让大臣们讨论过,不过当时有不少人提出了异议,比如一些人就认为迁移突厥人进入大唐内部有很大的隐患,而且还会让草原上的势力失去制约,从而导致草原失衡,很可能为我大唐北疆带来更大的麻烦!”长孙无忌这时再次开口道。

    “谁这么短视,如果按照他们的意见,是不是要把突厥人再次组织起来,然后安置在漠南,充当大唐与草原人之间的屏障?”李休听到这里却是满脸不屑的反问道,他就知道这件事会有反对。

第六百四十三章 温彦博

    原来的历史上,李世民灭掉了颉利之后,但并没有彻底的解决掉突厥人这个麻烦,反而还将突厥人组织起来,迁到漠南一带居住,成为大唐与草原人之间的一道屏障,凭心而论,这种做法的确好处多多,一来显示了大唐的仁慈,二来让大唐多了一条养在草原上的狗,可以随时放出来咬人,简直一举两得。

    但是很多人都忘了,突厥人并不是狗,而是一头彻头彻尾的狼,他们在打不过大唐时,自然只能摇尾乞怜装成是狗,但等到实力强大之后,就会再次变成一头吃人的狼,事实上在李世民灭掉突厥的几十年后,突厥汗国就再次复国,并且卷土重来数次南下,给中原百姓带来的沉重的灾难。

    更加值得的一提的是,也正是从突厥人开始,大唐才确定重用胡人的传统,虽然很多胡人将领为大唐立下不少的汗马功劳,但是后来乱大唐者,也正是以安禄山为首的胡人将领,这也正应了老子那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李休才决定从一开始就改变大唐对突厥,或者说对整个胡人的政策。本来他都已经说服了李世民,准备要将草原上剩余的突厥人逐步迁到南方一带开荒,却没想到竟然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这让他如何不气恼?

    “呵呵,反对的大臣不少,其中带头的人别说驸马你了,连陛下都要让他三分啊!”长孙无忌看到李休生气的样子,当下笑呵呵的回答道。

    “你说的是……魏征?”李休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先是一愣,随后就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道,毕竟能够让李世民都要礼让三分的,除了那个一根筋的魏征外,他还真想不出有其它人。

    “哈哈哈~,驸马这次可猜错了,魏征其实是很支持将突厥人内迁的,只是对于迁移的地点上与驸马有所出入,真正反对这件事的其实是新任的中书令温彦博!”长孙无忌似乎早就知道李休会猜魏征,当下大笑一声说道。

    “原来是他!”李休听到温彦博这个名字时,也不由得露出恍然的表情,温彦博这个人可不简单,出身于太原温氏,他父亲曾担任北齐的文林馆学士,他和他的兄长温大雅均以文学出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