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6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多的突厥人聚集在一起,管理肯定是个大问题,另外还有最重要的吃和住的问题,住的问题很好解决,反正这些突厥人以前都是住帐篷,大唐短时间内不会再打仗了,军中的帐篷倒是可以调一批让他们居住,至于吃的问题则麻烦一些,不过现在红薯已经推广到南方,使得粮食产量大增,所以暂时养活这十万突厥人倒也没有太大的难度。

    不过最大的麻烦却是来源于突厥人本身,他们本以为内迁到大唐之后,就可以过上大唐普通百姓的生活,就算是要种地,他们也以为像是在北方一样,只需要将荒地开垦出来就可以了。

    只是让这些突厥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唐分给他们的土地竟然有许多都是一片片的水淹地,想要耕种的话,就必须治理水利,刚开始时,迁移来的突厥人比较少,周围又有唐军驻扎,对他们的管理很严,这让他们也不敢反抗,只能乖乖的听从大唐官员的指挥去治理水利。

    不过随着内迁的突厥人越来越多,直到现在有十万之众,这些突厥人的胆子也慢慢的大了起来,只是他们没有武器,也没有马匹,哪怕是十万人聚在一起也闹不起大乱子,但他们却是联合起来,不肯听从大唐官员的指挥,颇有点后世罢工的味道,而大唐的官员也怕真惹怒这些突厥人引起大乱子,所以也不敢逼得太紧,结果双方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所有大唐的官员之中,最适合管理这些突厥人恐怕也只有赵德言了,毕竟他以前本就是帮着颉利处理突厥内部的政务,现在管理区区十万突厥人自然不在话下,而且赵德言本身也想早点去南方,所以才亲自向李世民恳求,最后李世民也终于同意放他去南方。

    对于赵德言要提前去南方这件事,李休也表示赞同,只不过他想也有些担心赵德言会因为私仇对那些突厥人实施严刑峻法,因此明里暗里也提醒了他几句,对此赵德言也表示自己有分寸,绝对不会误了正事。

    贞观五年就这么过去了,因为灭掉突厥的事,这一年来大唐上下都处于一种狂喜之中,国内的休养生息也显露出极佳的效果,特别是红薯和玉米的推广,粮食的问题几乎已经解决,河北一带遇到的旱灾竟然没有饿死一个人,这也全赖红薯和玉米的功劳。

    春节过后,贞观六年也随之到来,赵德言率先向李休告辞,然后带着一批官吏去南方上任,李世民封他为江南道屯田大总管,总理内迁突厥人的屯田事宜,大总管是个武职,换句话说,大唐对内迁的突厥人也以军法管理,突厥人的生死几乎都在赵德言的一念之间。

    赵德言刚刚离开长安没几天,高表仁率领的大唐使团也随同倭国使团一起离开长安,他们先去山东,然后从登州坐船到达新罗或百济,然后再穿过对马海峡到达倭国。

    高表仁走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盛大的典礼,事实倭国也从来没被大唐放在眼里,因此高表仁这支使团自然也不受重视,只是在走之前,李世民召高表仁进宫交待了几句,随后就让他离开了,不过在走的时候,李休却亲自前来相送,这让高表仁也感激莫名,走的时候也抹了几把辛酸泪,毕竟他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李休眼看着高表仁的使团慢慢的消失在官道的尽头,这才上了马车准备回家,对于高表仁这次出使,他也是十分的重视,不过该交待的他也已经交待过了,希望高表仁不要辜负了自己的期望。

    “咦?”不过就在李休的马车正在往家里走时,忽然只见远处的官道上人马喧嚣、旌旗招展,一看就知道有一支庞大的队伍前来,这让李休也是一愣,甚至怀疑高表仁的队伍是不是又回来了,毕竟一般的商队可不会有这么大的阵势?

    不过随着这支队伍的靠近,李休却打消了心中的怀疑,只见这支队伍虽然庞大,但绝不是高表仁的使团,看他们的衣着,应该是从西域来的,很可能是某个西域小国的使团。

    看到这支队伍,李休刚开始并不在意,不过当他们走近之时,李休也看到了旗子上的字时,却立刻命人停车,脸上也露出惊喜的神色。

第六百九十章 白叠子

    迎面而来的这支队伍人马众多,前面是一队骑兵开道,后面是一支长长的车队,车队中旌旗招展,其中有一杆主旗上面书写着一个大大的“麴”字,这个十分少见的字是一个姓氏,而且看对方的服饰又是来自西域,李休也一下子猜到了对方的身份。

    “高昌的麴文泰竟然来了!”李休看到远处而来的这支队伍,当下也不由得摸着下巴自语道,来自西域又姓麴的家伙,肯定是高昌王族,去年西域与草原各族纷纷前来拜见李世民,但也有几个不识趣的家伙没来,比如这个高昌王麴文泰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在过年的时候,李休倒是听说麴文泰可能要来长安的消息,没想到刚巧在这里遇到对方。

    高昌国位于后世的新疆吐鲁番一带,是西域有名的一个佛国,西汉的时候曾经在这里屯田,很多汉人在这里定居下来,与当地的西域人杂居,可以说高昌国内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汉人,只不过因为与西域胡人杂居,使得这里的汉人出现胡化,胡人也出现汉化的情况,比如高昌王麴文泰,就是一个胡化的汉人,外表看起来和汉人像,但其实风俗习惯都与汉人大为不同。

    本来区区一个高昌王,李休也并没有放在心上,不过他却一直惦记着高昌的一件宝贝,那就是棉花,别看后世棉花在中原的种植十分普遍,但是在大唐这个时代,中原地区根本没有人种棉花,市面上倒是有棉布卖,但是全都产自高昌,被称为高昌布,也叫白叠布,价格甚至比一般的丝绸还要贵。

    棉花是纺织业的基础,后世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纺织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力,李休虽然没兴趣在大唐搞什么工业革命,但是也想将棉花引进到大唐,别的不说,他至少能穿上纯棉的衣服,虽然丝绸穿着也很舒服,但他更喜欢棉布,另外棉花还可以做棉袄,对于穿不起裘皮的穷人来说,棉袄简直就是御寒的神器。

    不过大唐却不是棉花的原产地,这东西原产于中亚和印度,后来才经过西域传到新疆一带,也就是大唐的高昌国,可以说棉花是高昌国的特产,大唐这边根本没有,李休也曾经想过将棉花引进到大唐,但却一直没找到机会,没想到现在高昌王竟然主动跑到大唐来。

    想到这里,李休也没有再回家,直接让马车调转马头,然后径直来到皇宫求见李世民,等到他来到两仪殿时,刚好看到李世民正笑呵呵的和长孙无忌说着什么,看样子他的心情也相当不错。

    “参见陛下!”李休进来后立刻向李世民行礼道。

    “不必客气,朕听说你在你家附近搞了个学堂,收留了许多农家子弟读书,甚至连孙思邈都被你骗去做学堂的先生了?”李世民心情很好,一见到李休也立刻半是认真半开玩笑的道。

    “怎么能叫骗呢,明明是孙道长想收几个弟子,学堂里的学生可以任他挑选,所以他才去学堂做了临时的先生,偶尔去学堂给学生上点医学课,给孩子们讲点卫生方面的知识。”李休听到这里却是满脸无辜的道。

    “哈哈~,就你的点子多,不过说起来我倒是对你那个学堂很感兴趣,你不是会想把你家的佃户都培养成读书人,然后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吧?”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解释也是大笑一声,随后再次开口问道。

    “陛下误会了,臣建的学堂只是为了让佃户家的孩子能够识文断字,这样他们日后也好多个出路。”李休笑着回答道。

    “驸马真是大度,不过你家的佃户以后都读书识字了,谁还帮你家里种地?”正在这时,长孙无忌忽然笑着反问道。

    “这个……”李休听到长孙无忌的话也不由得愣了一下,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过随后他就淡然的一笑道,“无忌兄多虑了,现在我大唐鼓励生育,以后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多,招一些佃户还是很容易的。”

    李世民对学堂的事倒是十分的好奇,虽然学堂早在开春时就已经开学了,但这毕竟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所以李世民也直到今天才无意中得知,当下也询问了李休一些关于学堂的事,而李休也一一做了回答。

    “驸马,你觉得学堂能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李世民听完李休的讲述后沉思了片刻,随后就一脸兴奋的向李休问道,其实大唐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