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6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杨妃也更加担心,因为无论是她父亲还是李世民,他们得到皇位的过程都布满了阴谋与鲜血,杨妃无论如何也不想让自己的儿子重复他外祖父和父亲的老路。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杨妃一直想要给李恪找一个靠山,这个靠山不是让李恪争皇位用的,而是要让李恪能够在残酷的皇位争夺中保住性命,而纵观满朝文武,最适合的人就是李休,他不但是平阳公主的丈夫,更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几乎与长孙无忌并列,所以杨妃才想尽办法让李恪接近李休,最好是能够让李休收下李恪做学生,只是她也担心李休会不同意,所以才让李恪徐徐图之。

    “这倒没有,不过驸马让我改口称他为姑父。”李恪也知道母亲担心自己,所以先把一个好消息讲了出来道。

    “太好了,驸马让你改口,就说明他已经初步的认可了你,等到日后你再多和他培养一下感情,说不定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收你为弟子,有了他这个先生,你就相当于多一道保命符,为娘也终于可以放心了!”杨妃听到李恪的话也不由得喜极而泣道。

    儿子太优秀也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生在帝王家,更糟糕的是李恪的出身注定与皇位无缘,反而可能会沦位皇位争斗之中的牺牲品。

    “母妃,您也不要太高兴了,昨天驸马给我出了道题目,还说如果我答不上来,就要把我逐出学堂,更别说收我做学生了!”李休这时忽然苦笑着道。

第七百零四章 海盐县

    恨儿出嫁,马爷当天晚上喝得大醉,自己不睡觉还非得找李休聊天,对此李休也只能奉陪,估计每个父亲在女儿出嫁时,心情都像马爷这么纠结,即高兴又十分的不舍,喝醉的马爷也变得十分健谈,拉着李休的手说了半夜醉话,最后才被找来的光化郡主拉了回去。

    三天之后,出嫁的恨儿按照规矩回门,马爷没找其它人,就找了李休一家,他和李休陪着上官仪喝酒,平阳公主她们则陪着恨儿聊些私房话。

    “贤婿,朝廷的指派已经下来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去苏州上任啊?”马爷这时与上官仪对饮了一杯,然后这才开口问道。

    “朝廷也知道我要成亲,所以并没有催促我上任,不过我也不想耽搁太久,而且这两天我也和恨儿商量过了,打算七天之后就动身,说起来我还是第一次执掌一县的政务,现在心中也有些忐忑。”上官仪这时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他虽然少年老成,但毕竟还是个年轻人,以前只在农部任职,对于治理一县也没有丝毫的经验。

    “这件事恐怕我们就帮不了你了,因为我和马叔也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过我觉得治理地方无非也就是两方面,一个是狠抓治安,二是鼓励工商,只要这两方面搞好了,政绩应该差不了。”李休这时也开口笑道。

    “不对吧,我虽然没做过文官,但也听说到了地方后最重要的是鼓励农耕、兴修水利,毕竟农业才是立国之本,你小子怎么反倒重视工商?”马爷听到李休的话却是不解的反问道。

    “岳父有所不知,以前若是在地方任职,的确应该重视农耕,不过随着我们农部将红薯和玉米推广开来,粮食已经不再成为地方上的困扰,哪怕再穷再懒的人,随便开垦几亩荒地,种上些红薯也能填饱肚子,所以现在地方上想要做出政绩,就必须在工商上下功夫!”没等李休开口,上官仪就代他解释道,他本来就是农部的人,对高产作物的效果自然也十分清楚。

    “原来如此,我倒是忘了你们农部的功劳。”马爷听到这里也不由得一拍脑袋道,不过随后他又有些不放心的道,“苏州那边的风景倒是不错,不过毕竟是在南方,气候比较湿热,你和恨儿也要多注意身体!”

    苏州在大唐也算是一个十分有名的城市,但是在关中人眼中,那里依然是南方湿热之地,再加上现在的医学条件落后,一场水土不服的小病就可能要了人命,所以南北方的交流也不像后世那么频繁,大唐发配犯人都是往南方送,由此可知南方的条件之恶劣。

    “多谢岳父关心,我和恨儿一定会注意的,不过我也是才发现,恨儿竟然还懂医术,等到了南方我倒是不担心生病了。”上官仪先是向马爷感谢一句,随后又笑着说道。李休可是大唐有名的神医,恨儿当然懂医术,不过恨儿的医术并不是跟着李休学的,而是跟着孙思邈学的,只是她学的医术不多,也没什么实践的经验,只能对付一般的小病。

    “那是,恨儿这丫头跟着李休可学了不少东西,医术、算学、天文地理等等,哪怕你这个进士及第,恐怕也有些地方比不上她!”马爷听到上官仪夸恨儿,当下也一脸自得的道,他家的女儿自然要比别人家的强得多。

    “哈哈,马叔您就别夸恨儿了,游韶既然娶了恨儿,自然早就看出恨儿的不凡,咱们还是说一说游韶这次去苏州上任的事吧,说起来苏州临近大海,如果你想要发展当地的经济,倒是可以从海上想一想办法。”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是大笑一声,随后再次开口道。

    “驸马说的极是,我上任的县名叫海盐县,属于苏州下属的一个县,就在海边上,从县名上也能听出来,这个县盛产海盐,不过之前因为战乱的关系,海盐县的盐田受到很大的破坏,现在海盐的产量也不高,所以我打算去了那里后,重点修复盐田,恢复海盐的生产!”上官仪这时也兴奋的开口道,接到任命之后,他就已经做了大量的功课,对海盐县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个办法好归好,不过盐业一直由朝廷控制,哪怕你恢复了海盐的生产,也只能让县衙的收入,对于百姓的作用不是太大,所以除了盐业外,我觉得你可以从其它方面考虑一下,比如渔业,你们那边海产丰富,如果能运到内地的话,肯定会大受欢迎。”李休听到这里却是再次建议道,盐铁一向都是农业国家的命脉,自从汉武帝时起,就一直被国家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海盐的确也盛产各种海货,可是这些海产之中,除了少数能够做成干货的海产外,其它海产都很容易**变质,恐怕根本运不到长安吧?”上官仪听到李休的话却是皱着眉头反问道,他也知道海中物产丰富,但是保存却是个大问题,至于运输倒是可以解决,毕竟苏州不远的扬州就是大运河的终点,海盐县的出产可以从水路运到中原与关中一带。

    “嘿~,贤婿怎么忘了,咱们不是有罐头吗,这东西本来就是为了保存食物用的,现在有水果罐头和肉罐头,你那边倒是可以建座海产罐头,只要打开了销路,肯定会大受欢迎!”马爷这时一拍大腿道,罐头作坊本来就是他在管,所以他也第一时间想到了解决海产保存的办法。

    “马叔说的没错,罐头就是解决海产保存的关键,刚好罐头就是咱们家的产业,这次马叔可以挑几个管事跟着游韶和恨儿一起去上任,帮助他们发展当地的经济。”李休这时也是笑道,现在大唐只重视内陆而忽视沿海,导致沿海一带的经济大部分都比较落后,比如最繁华的广州,比之长安和洛阳这样的大都市还是相差悬殊。

    “多谢岳父、驸马!”上官仪听到这里也是兴奋的道,他也没想到自己还没有上任,李休和马爷就已经帮他选好了一条为政之路,可以说只要他不是太笨,就可以将海盐发展起来,凭着这份政绩,恐怕很快就可以调回长安任职。

    这顿回门酒一直喝到下午太阳西斜,最后上官仪已经被马爷灌的面色酡红,连站都站不起来了,这也让恨儿好一顿埋怨,随后亲手搀扶着上官仪上了马车,这才挥泪与马爷和光化郡主他们告别离开。

    李休今天高兴,也陪着马爷和上官仪小喝了几杯,再加上这时天气转热,他也感觉身上有些燥热,于是就沿着黄渠一边散步,一边享受着迎面而来的凉风,不知不觉中,他最后竟然来到新筑学堂附近,更加巧合的是,这时只听学堂里传出一阵清脆的铃声,随后一群学生就欢快的冲出学堂,原来学堂下午放学了。

    学堂里的学生都是附近庄子的孩子,不过有些庄子离学堂有点远,所以学堂下午放学比较早,好让他们在天黑之前能够回到家,不过学生们都贪玩,比如眼前这些学生冲出学堂后,有些手头有点零钱的,立刻冲到校门前的小摊子前买小吃或玩具,没钱的则眼巴巴的看着,一些买了东西的孩子大方一些,则拿自己的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