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9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也是怕引起群臣的反对,可能到明年即将要出征时,他才会突然公布这个消息。

    “陛下这个决定实在有些太轻率了!”马爷听到李休的话也是沉默了片刻,随后同样叹了口气道,哪怕他知道如果李世民御驾亲征,肯定会动用更多的兵力,打下高句丽的把握也会更大,但是马爷依然觉得李世民的决定不怎么理智,不过连李休和长孙无忌都劝不动他,别人就更别提了。

    “我和长孙兄也商量过了,既然劝不动陛下,那也只能尽量的协助陛下,希望可以让这次的战事更加的顺利!”李休这时也再次开口道,说到这里时,他也不禁露出几分担忧的神色。

    兵法上有句话,叫做“未料胜、先料败”,也就是在一场战争开始之前,不要只看到战争带来的利益,而是要考虑到万一战败,会给自己一方带来的危害。

    而李世民现在就犯了这个错误,他一心的想要灭掉高句丽,从而将自己的声望推到顶峰,但却忘了万一失败的话,不但会对大唐造成严重的打击,同时也会对他个人的声望造成很大的影响,相比之下,区区一个高句丽根本无法与大唐与李世民的声望相比,如果说这是一场豪赌的话,相当于李世民拿十分的赌注,去赌对方五分的赌注,赢了固然最后,万一输了吃亏的还是自己。

    “陛下的确是个用兵的天才,不过他多年没有亲自带兵,恐怕在用兵上与有些生疏,这次最好能选一个得力的大将辅佐于他,可惜当初的老将死的死、退的退,现在朝中能用的人中,恐怕也只剩下侯君集与程咬金等寥寥数人,本来我觉得侯君集此人最为合适,偏偏之前他又去了西南,恐怕明年根本赶不上次大战,但如果选程咬金的话,他这个人在用兵上还是不如李靖等人,这点我也一直十分的担心。”马爷这时再次开口道。

    “主将的人选的确十分重要,不过现在的确也只剩下程将军最合适,苏定方虽然已经能独当一面,但在资历上还是差一些,明年顶多也只能担任一支偏师的主将,估计最后陛下还会选程将军。”李休考虑了片刻也开口道。

    相比其它的武将,程咬金这段时间虽然也时不时的进宫,但他却不像其它人那么紧张,因为朝中能与他竞争主将的人并不多,所以他身上的压力也是极小。

    不过就在李休的话音刚落,忽然只听背后传来一个人高声笑道:“驸马言之过早了,老夫这次回来就是要与程咬金争上一争!”

第一千零七十章 李绩来访

    李休与马爷正在聊着关于明年攻打高句丽的主将人选时,却没想到后面忽然有人高声打断了他们的话,而当他们闻声看去时,却发现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面带微笑的走过来,只见对方身材高瘦,但却又不是弱不禁风的那种瘦,而是显得十分的精悍,整个人站在那里就像是一杆长枪一般,似乎可以刺破苍穹。

    “英国公!”当李休和马爷看到这个精悍的中年人时,也都不由得惊讶的叫道,这个中年人正是被李世民封为英国公的李绩。

    “哈哈~,李某冒昧而来,还望马兄与驸马不要见怪才是啊!”只见李绩再次大笑一声,然后上前分别向李休和马爷行礼道,脸上的笑容也一直没断过,让人感觉十分的亲切。

    “英国公客气了,不过你怎么会在这里?”李休这时终于从惊讶中清醒过来,当下也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李绩道。如果是在前几年,在长安见到李绩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但是两年多以前李绩的母亲去世,他也回老家丁忧,算一算时间,好像他的守孝期还没有满呢?

    “说来惭愧,我本来应该在家中为亡母守孝,不过前段时间陛下下旨夺情,让我提前回京待命,本来我还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直到回到长安才知道,原来陛下要对高句丽动手了。”李绩再次笑呵呵的道,说到高句丽时,他的眼中也爆发出一股强烈的渴望。

    所谓夺情,其实是一个特定的词汇,是指臣子因父母去世而需要守孝时,但是朝廷那边又离不开他,于是皇帝就可以下旨,让这个大臣不必守孝,这也就被称为夺情。

    听到李绩的话,李休和马爷也不由得对视一眼,这时两人若是还猜不到对方的来意,那可就太笨了。于是只见马爷这时抚须笑道:“原来如此,陛下对英国公还真是重视,这次对高句丽用兵,可是一个万年难遇的机会,老夫在这里先恭喜英国公了!”

    “马兄客气了,其实这次陛下召我回来,也并没有指定让我担任主将之职,不过对于这次攻打高句丽的战事,也不是在下夸口,至少我觉得自己要比程咬金这个匹夫要强!”李绩这时再次微笑着道,说到这里时,他还特意看了李休一眼。

    李绩来这里的原因很简单,无非也就是寻求李休的支持,说起来他在得知朝廷要对高句丽用兵时,也是对那个主将之职志在必得,所以在回到长安后立刻去见李世民,不过也不知道李世民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并没有立刻任命他为主将,看样子似乎还想要再观察一下。

    “咳,英国公精通兵法,的确是我们这些后辈的楷模,说起来刚才我也马叔也在讨论如何攻打高句丽,不如英国公也来发表一下意见如何?”李休知道李绩心中的想法,但却故意干咳一声,然后将话题岔到了攻打高句丽的策略上来,根本不接他的话。

    李绩也知道想要让李休立刻表态支持自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毕竟他可听说李休和程咬金的关系不错,所以他之前先去找了长孙无忌,不过对方也是个老狐狸,扯东扯西的就是不说正题,无奈之下他才跑来李休这里试试运气。

    “其实攻打高句丽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还在于‘人和’这两字!”只见李绩这时长吸了口气,然后将自己的意见讲了出来。

    “哦,愿听英国公高见!”李休听到对方的话也露出郑重的表情道,李绩的确不愧是兵法大家,一下子就说到了事情的重点。

    “高句丽地处辽东,占据着天时地利之势,而我们大唐唯一能凭借的,也就只有人和了,相比高句丽,我们大唐兵精粮足,而之前苏定方在辽东持续不断的对高句丽放血,现在高句丽可以说已经疲惫不堪,到时我们只需要数路大军并发,明暗两师相合,定然可以一举击溃高句丽的守军,大军直达平壤城!”李绩再次开口道。

    虽然李绩的回答有些笼统,不过李休也听懂了,对方是想要凭借着大唐的优势兵力,直接从正面攻打高句丽,这样做的好处是十分稳妥,只要时间足够,唐军就可能在冬天来临之前打下平壤城,而缺点也十分的明显,那就是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伤亡,毕竟做为进攻的一方,想要攻破对方的城墙自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英国公,你有没有考虑过从海上进攻,以一支精兵直插高句丽的腹心,这样也许可以省下很大的力气。”李休这时考虑了片刻开口提议道,当初他和苏定方就商议过这个办法,最后苏定方以专业的角度给出一个十分肯定的回答,认为这样做可以极大的缩短战争的时间,减少大唐的伤亡。

    “这个……”李绩听到李休的提议也不由得露出犹豫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缓缓的开口道,“从海上进攻倒也是个办法,只不过这个办法要冒很大的风险,万一失败,恐怕这支偏师就会损失殆尽,到时对大军的士气也会造成严重的打击,所以我觉得不到万不得已,这种办法还是不用为好!”

    “那如果是这样呢,比如以大军从正面猛攻,将高句丽的精锐都吸引到辽东一带,然后再派一支偏师从海上直插平壤城,这样的风险也就小多了?”李休这时再次开口道,这也是苏定方最终确定的办法,甚至他还提议要亲自领兵,一来他对高句丽那边最为了解,二来他习惯打这种硬仗。

    “这样做的确可以减少风险,但是在实际运作之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而且海上行军本来就十分危险,也许一场风暴就会让整个运兵的船队覆没,所以为了稳妥起见,我觉得还是从陆上进攻更加的有把握!”李绩这时再次开口道。

    看到李绩并不赞同从海上进攻高句丽的办法,李休也不由得有些失望,不过他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淡然一笑道:“原来如此,看来是我有些想当然了!”

    “驸马言重了,其实从海上进攻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到时可以因时而变,毕竟战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