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一贤妇-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稍缅怀了一下旧事,便转身去看孩子。

    经过高太医的诊治,他的脸色已经恢复正常,鼻息咻咻,小嘴紧紧地抿着,两条淡淡的眉毛微微收拢,想来睡得不是那么舒服。

    拿手指轻轻地抚了抚他绒毛密布的小脸,不由自主地红了眼圈。

    刚刚生下他的时候,因并不是自己所期盼的女孩儿,整个月子期间,她心里都别别扭扭的,不愿看他,也不愿抱他。等她转过弯儿来,打算敞开心扉接受他的时候,他却病了。

    都说孩子的心是最干净最敏感的,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他都能感觉得到。定是他觉出她不够疼爱他,所以才会用生病的方式向她抗议。

    而她却为了遮掩自己犯下的错误,注定不能给他用最好的药。

    她果真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茗园之中,萧铮一边百无聊赖地看着周漱在高太医的指引下配药磨药,一边叹气,“看来今天这酒是喝不成了。”

    “饮酒伤身,不可过度,世子爷应当节制一些才是。”高太医慢悠悠地接起话茬。

    “又来了,又来了。”萧铮不满地嚷嚷起来,“高太医,您每回见了我都说同样的话,腻不腻啊?您就不能换几句别的?”

    高太医微微一笑,“世子爷面色暗黄,毛孔粗大,脸上的斑点较过去又多了不少,可见您这阵子饮食不当,疏于调养……”

    “得得得。”萧铮举手投降,“您绕一大圈,还不是要拐到我饮酒过度上去?我真是服了您了。”

    唯恐他继续唠叨,赶忙转了话题,“这以父母之血当药引,靠谱不靠谱啊?我怎么觉得您跟江湖骗子似的?”

    周漱也对此事抱有疑问,便放慢了研药的动作,竖耳细听。

    “自然是靠谱的。”高太医耐心解答,“这世上的所有东西,只要调配得当,都可以入药,人血自然也不例外。

    古书上多有记载,有人以血入药侍奉父母,父母感其孝心,病情大好。这里面固然有亲情慰藉的作用,可也不排除血的药用价值。

    暖血动物之血液性味咸,平,腥,可生血,主治瘴气、中风、跌打损伤、骨折及头痛眩晕。本身一般无毒,可解热毒、寒毒、疫毒、蛊毒、湿毒、火毒及食物中毒等;治中满腹胀,治痘疮倒靥……

    俗语有云,吃什么补什么。生病之人气血亏损,以血补血,自有道理。父母子女之间血缘相通,补起来更容易一些。

    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并不是什么病症都适合以血入药。人血比动物之血更为特异,使用不当,只会适得其反,病上加病。”

    周漱听得认真,萧铮却听得头大,“幸好我不想当大夫,否则光‘血’这段就够我消化大半辈子了。”

    “术业有专攻,世子爷头脑足够聪慧,只是对医术不感兴趣而已。”高太医笑道。

    周漱沉吟片刻,抬头问道:“高太医,您给我四弟开的这个药方,不仅仅是清除胎毒的吧?”

    ——(未完待续。。)

第246章 家族遗传之症

    高太医没想到周漱会发现这一点,赞许之余,颇感犹豫。

    他既已收了周漱为徒,就是决定倾囊相授的。无论是自己所开的药方,还是病人的症状,都不该有所隐瞒。可此次的病人有些特殊,又极有可能牵涉到家族隐秘,说与不说之间,着实让他为难。

    周漱瞧着他的神色,便知道自己猜对了。又见他沉吟不语,只当周润的症状有异,当着萧铮的面儿不好说出来,便没有继续追问。

    只将所用药材一一记下,打算事后去翻看一下《千金方》,看一看此方到底对应何症,仔细钻研一番。

    高太医和周漱谈论药方病症,萧铮插科打诨,虽然接得上话,终是觉得无趣,没多久就坐不住了,自去寻了龙井、猴魁等人戏耍。

    他一走,周漱便迫不及待地问了出来,“高太医,除了胎毒,我四弟是不是还有别的症状?”

    周漱有习医的天赋,又勤恳好学,这阵子的进境可谓是一日千里。照这样下去,要不了几年的工夫,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大夫。高太医甚至有些病症即自己不说,他自个儿迟早也能诊断出来。

    略一踌躇,还是决定告诉他。

    “小少爷初一降生,我为其检查身体,感觉他手脚骨节较其他婴儿圆润突出一些。刚降生的婴儿骨头最软,不好贸然判断,而且我私心里更希望他天生骨形如此。

    今日适逢他胎毒症发,我再为他检查时。发现他手脚骨节浑圆如豆,其他部位关节亦呈现肿大之状……”

    周漱吃了一惊,“难不成是痛风?四弟才两三个月大,怎会得上这种关节重症?”

    “那么我来问你,痛风是否只是关节病症?”高太医不答反问。

    周漱摇了摇头,“痛风有原发和继发之分,继发源于后天,往往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也有可能是药物引发;原发则是先天症状,归于关节症类。并非源于其他疾病。一般在家族血亲之间遗传……”

    说着不由变了脸色,“高太医,莫非……四弟这是家族遗传之症?”

    高太医不置可否,“你对痛风之症类别的诠释倒是不差。不过痛风之症关键在于一个‘痛’字。症发之时关节刺痛。伴有疲乏、发热、寒战、头痛、心悸、恶心等全身症状,受累关节及周围出现红、肿、热等表征。

    小少爷骨节虽有肿大,却一无红热。二无痛感,三无呕吐,由此推断,并非痛风之症。”

    周漱愈发吃惊,干脆停止碾药,专心求教,“那四弟所患,到底是何种病症?”

    “此症表象与痛风极为相似,很容易误诊。我行医多年,还是头一次遇见,医书上亦无详细记载,病名不得而知。”高太医面色严肃,“我也怀疑此乃家族遗传之症,然我来到王府之后,先后为王爷,三少爷,世子爷,世子爷的一双儿女诊视过,并未发现哪一个患有同样的症状。

    你就更不用说了,我为引导你研习医术,几乎摸遍你浑身骨骼,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周漱心神一动,“您是说,四弟的病症源自母族?”

    “那倒未必。”高太医捋须摇头,“家族遗传之症极其复杂,有的父传子,子传孙;有的母传女,女再传女;有的父传女,由女携藏隔代传于外孙;有母传子,由子携藏隔代传于孙女。

    有隐症,有显症,还有半隐半显之症。可能由显转隐,一隐再隐,经由几代最终休止;也有可能由隐转显,潜藏至多少代之后突然出现例症……

    一母同胞,三少爷的骨骼关节十分健康。四少爷出现病症,并不能说明就是王妃所传。

    所以我才以药引之名,请王爷和王妃滴血入药,方便通过血气催引之法判断到底是不是家族遗传之症。”

    周漱还是第一次听说可以用这种方法判断家族遗传之症,赶忙问道:“这个要如何判断?”

    “医书有云,一切疾病,皆源于骨血。此说虽有偏颇,却适用于血液骨骼疾病。若王爷和王妃某一方携有病因,以血气催发,数日之内,小少爷就会有所反应。

    或者病症有加重的趋势,或者出现新的症状,具体怎样反应,只能届时再看。”

    一个疑问解开,新的疑问又出现了,“既如此,您何不让父王和母妃各自滴血入药,一举推断出这病症到底源自父族还是母族?为什么非要让他们同时滴血入药呢?”

    “血气催引之法伴有风险,单以父母一方之血入药,若恰逢这一方正是携病之人,很有可能严重加剧病情,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危及性命。以两性之血阴阳调和,方能控制在安全可治的限度之内。

    断定确是家族遗传之症后,再调查父母双方的家族病史,便有踪迹可循,进而谋求治疗之法。”

    “若是携藏多年的隐症,此前没有踪迹可循呢?”

    高太医看了他一眼,“那就只能由我们摸索出治疗的方法了。”

    周漱仍有不解,“那您为什么不直接跟父王和母妃说明缘由,非要拿药引做借口呢?”

    “遗传之症往往都是致命的,是不便宣之于口的家族隐秘。我贸然告知,王爷和王妃若顾虑之下有所隐瞒,岂不耽误了小少爷的病情?确认病症之后,有的放矢,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

    其实高太医不直接说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他此前为济安王诊脉的时候,无意间得知,数年之前,济安王在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