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1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进了腊月,北京这个冬天,又是出奇的冷,却远比不上京城发生的事情,更加令人心寒。

    那被嘉靖帝寄予厚望的玉芝坛,并没有因为沈默的巧妙阻碍而停工,只是为了避免龙

    脉受损的风险。嘉靖命王?等人到外城去选地方——外城是严嵩当政时才修建的,会再

    碍事了吧?

    这样一来,沈默巧费心思的一番努力,就显得苍白无力了,虽然

    他保住了的那四条胡同的民房,可外城几百栋民居,却因之而遭难。

    唯一可以自**的是,据说这次的补偿银子足有一百两。不过想到从户部拨出银子,到最后

    发给百姓,还要转好几次手,到最后能有一半流到百姓手中,也就谢天谢地了。

    不过中国的事情历来如此,也不必为奇。草民们更该为自己住天子脚下而庆幸,

    至少还能得一半不是吗?

    因为皇帝催得紧,徐阶亲自挂帅,工部加紧赶工,调动一切

    力量,希望能如期完工,只是大明虽不任缺人,钱上却很吃紧。好在这时,江南船舶司的税银解到,终能一解燃眉之急了。

    但是临近年根,各部堂官为了来看的预算,都紧盯着这笔款子呢。

    大人们都不傻,知道这时候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谁先

    抢到算谁的,所以干脆自己的衙门都不去了,整日坐在户部,

    要求先把自己的那份给批了。

    偏生那户部尚书高耀,又是个谁都不愿得罪的老好人,给谁

    不给谁,到底怎么分,他都不敢拿这个主意,只好将皮球踢到了内阁,

    请首辅大人拿主意。

    其实兹事体大,徐阶也压根没让高耀拿主意,便应下来,

    命他召集几位部堂来无逸殿会晤。

    首辅相召,又有钱大爷催得紧,几位堂官接到口谕,便急匆匆坐轿

    来到西苑。几乎是前后脚的功夫,吏、户、兵、工、礼五部

    的尚书便到齐了——除了刑部尚书黄光升之外,六部竟然到齐了。

    内阁的人也很意外,他们以为小满打满算,也就是四位尚书大人,是以

    只准备了四把紫檀木设垫的椅子。现在多了一位,赶紧去隔壁找了个坐垫。

    临时添了个座位。

    待人都到齐了,司直郎去请元辅,徐阶从后面转出,五位身穿

    一二品官服的尚书大人,便一起向首辅行礼,十只眼睛却紧紧盯着他手中那摞奏本,心里恨不得押着这老头儿,拿他的手在自己的那本上签字。

    从门口到正中的案前也就几步路,徐阶每一步都迈得方寸漫长,像走了好久才走到,默默坐下,沉重地将那摞票拟放到案上——显然把这场内阁会议,当成是一年一度的分赃大会了。

    但徐阶脸上全然没有收货后的轻松,他步履沉重的走到大案后坐好,动作那样的缓慢,让人感到一丝丝不安。察觉到这一点,徐除面上挤出一丝微笑,对众人道:都从下吧——

    说着对高拱笑道:高部堂怎么也来了?莫非礼部也有项目要开销?

    那倒没有。高拱还是那副直来直去的样子,似乎徐阶透过张居正释放的善意,全都落在空气中的一般:下官是来讨薪的。

    哦,——徐阶缓缓点头,没有言语。工部尚书雷礼却道:离发俸还有些时日,不必这么着急吧?

    这也是被逼的,——高拱哼一声道:诸位当然不着急,但本

    部是个冷衙门,不像你们的堂口,逢年过节,烧香拜佛络绎不绝。

    咱们上下百十号人,就靠那点干巴巴的薪俸过日子。

    说着朝徐阶笑笑道:再说礼部人少,下官也不贪心,不要把

    历年积欠补齐,只请发足今年的即可,统共不到一万四,还

    请阁老行行好,先把这根蚊子腿发了吧。

    雷礼被他逗乐了,笑道:一万两都算蚊子腿,那这蚊子莫非腿粗

    如象?引得众人嗤嗤直笑,徐阶摆手止住笑声,正色对高拱道:

    郭部堂管着吏部,全国两京十三省欠俸官员的怒气,都积在他身上,

    只要他没意见,本座自然应允。徐阁老把皮球踢给郭朴,让他

    们窝里斗去吧。

    郭朴虽然跟高拱同盟,但那是在斗争层面上,真要到了政事上,

    还是要就事论事,他当即就不答应了,对高拱道:等米下锅的岂止

    礼部一家?两京各衙门谁不嗷嗷待哺?河南,陕西、云南、贵州等五六个省,更是半年多没有发了——

    这不正给那群王八蛋,贪污搜刮到的借口吗?说着转向

    徐阶道:元辅,就是给地主家扛活,到了年底也不欠工钱,因为东家知道,

    不让长工们把年过好了,他们来年会捣蛋,最后吃亏的还是东家。郭朴也不是

    省油的灯,不是让我表态吗?那好,把大伙儿的欠俸都发下来,这就是我的态度。

    郭部堂话糙理不糙,徐阶仿佛完全听不出高拱话语中的讽刺,缓缓点头道:

    吏部这边共需多少银子?

    知道朝廷不容易,减了又减,省了又省。郭朴道:也要一百七十万两。

    这么多——众们部堂大人纷纷倒吸冷气道。

    这还只是发了九个月的呢。若把历年度积欠的都算上。郭朴生怕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把自己的事情给搅黄了,连忙道:四百万两也不够。

    众人正在惊讶唏嘘,那边高拱却忍不住冷冷道:可见大明冗官冗员,已经到了何等地步。

    他是做过吏部尚书的,说出这话来然有力。

    听高拱又要说怪话,徐阶不可察的皱皱眉,淡淡道:今天只谈预算,不谈别的,若是散漫谈去,三天三夜也谈不完。打住高拱的话头,他又对工部尚书雷礼道:雷部堂,你说说工部这边吧?

    “工部这边,其实开支更为浩繁,但考虑朝廷的财政,下官已经尽量砍去一些不那么紧急,或者不那么重要的了。”能干到尚书的,怎么会有蠢蛋呢?雷礼一上来就声明,自己所说的,都是紧急而重要的,一刀也不砍:“主要有三部分,一个是两宫两大殿工程,一个是玉芝坛工程;还有一个,治理黄河的工程。”

    “都需要多少银子?”徐阶其实早看过他们的呈本,但要让各方面达成妥协,只能让大家都听听。

    “两宫两观是一百五十万两;玉芝坛七十万两;治理黄河八十万两。”雷礼马上爆出数字道:“一共是三百万两。”

    “怎么这么多钱?”众尚书一下炸了锅,这个问道:“这些宫观已经修了好几年,每年都要花费巨资,怎么就没完没了了?”

    “您有所不知,这工程越到尾期,花钱也就越厉害。”雷礼答道:“皇家的气派、帝王的尊贵,全靠‘装潢’二字,看不见的地方还能省一点,看得见的地方,可万万不能省。”

    那个问道:“一个玉芝坛为何要花费这么多钱?莫非是黄金打造的不成?”

    “修两宫两殿,已经把京城的存余全都耗光了,那些大理石、花岗岩和楠木红木檀木,都是临时从各省征调,走海路抢运进京的。”雷礼道:“七十万两还只是料钱,至于民夫的费用,工部都没干写在各陈上,准备从别处想辄呢……”

    “那为什么治黄的花费却这么少?”众尚书又问道,他们的常识是,每次治黄都动辄百万,像这次这样仅花费几十万的,还从没出现过。

    “嘿,能给朝廷省钱还不好?”雷礼笑骂道:“莫非你们吃了发昏药?”

    “能省钱固然好。”高拱代表众人提出疑问道:“可河工关系国民安危,万不可一味省钱而偷工减料。”

    “高大人借我个胆儿也不敢”,雷礼正色道:“是这样的,沈大人经略东南时,向工部推荐了一个河工人才,我便把他派去河道衙门,结果此人确实不凡,竟设计出一套极巧妙的方案,使工程量大减,费用竟省了足足一半。”

    “竟有此事?”众大人惊讶不已道。

    “确实。”这时首辅大人开腔道:“那人叫潘季驯,老夫还专门询问过他,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说着看看众人道:“主动想办法为朝廷减负,才是为国分忧,而不是只知道伸着手要钱。”把众大人说得颇不好意思,劲头也没华么足了。

    ~~~~~~~~~~~~~~~~~~~~~~~~~~~~~~~~~~~~~~~

    徐阶端起茶盏,轻啜一口道:“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