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1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英*……”沈默终于拍个马屁,隆庆的骨头顿时酥了半边,便听他接着道:“但适宜远洋航行的大船,每一艘的造价都涨到白银万两以上,要建造这样一个船队,huā费的资金着实惊人,这笔钱内帑出不起,而外廷也绝对不会出。”又一字一句道:“刘大夏虽已成古人但朝中尚有无数张大夏、马大夏,是不会允许再出现一支三宝船队的……”

    听了沈默的话,隆庆又一次陷如沉思。对于自己祖宗的光辉历史,他自然知之甚详……在永乐至宣宗年间,大明开创了震古烁今的七下西洋由福建南下经由马六甲,印度洋直至非洲东岸几乎全是大明的天下,仅永乐年间各藩国贡使团多达三百一十八次,就此确立“天朝上国,的名头。但自成化以后,朝廷官员以远洋船队太耗国力为由,禁止中*国的舰船再次出海,时任兵部尚书、清名载史册的刘大夏,更是将郑和行海的无价资料赴之一炬并下令南京龙江船坞、福建船坞等,停止建造一切远航巨舰。

    举办任何事业都要讲究效益,产出必须大于投入才能持续发展。而郑和船队将士众多、耗资巨大,每次出航要huā大笔开销采办馈赠,而带回的大量贡品,则免费提供皇室、贵族享用,朝廷自然入不敷出,当财政健康时尚且可以支持。但迁都北京、五征蒙古耗资巨糜,致使朝廷必须削减开支时,被文官们视为“虚耗,的下西洋,自然首当其冲。

    “况且,海上航行时间过长风浪险恶,十艘船中只有八艘能到达目的地,其中往往又有三成的货物**变质不能出售。”为了打消皇帝的念头,沈默稍显危言耸听道:“所以风险太大,弄不好就要血本无归,皇室要挣钱,自然挣天下最安稳的一份,哪有在刀尖上舔血的?”说着神秘一笑道:“其实宫里不必直接参与进去,只需出个名头便能财源滚滚,且全无风险*……”

    让沈默这么一忽悠隆庆彻底打消了自己建船队出海的念头,但又被勾起一丝希望就像有小手在心里挠痒一般,探着身子望着他道:“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怎么办,快说呀!”

    “皇上,臣进献的那份,坤舆万国图,还在吧?”沈默问道。所谓“坤舆万国图”乃是沙勿略亲手绘制的椭圆形的世界地图,要比宫中珍藏的“大明混一图”更加全面详细。一共有两份,一份沈默自己留着教育孩子,一份送给了皇帝。

    “在,朕时常把玩,就像称说的,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隆庆笑道:“朕给你找来?”

    “既然皇上时常看,那就不必了*……”沈默微笑道:“目前我大明与泰西的贸易,主要有两条线,一条是经广州至马六甲,与佛朗机人买卖,另一条是经南洋至吕宋,与西班牙人买卖。

    其中前一条早且发达,后一条是新兴的,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其实还有第三条,与除了银子什么都缺的日*本人买卖,但朝廷毕竟还禁止与倭国贸易,所以沈默也就不提。

    “嗯*……”隆庆点点头,他对沈默说的地名并不陌生……也亏得沈默苦心孤诣,十年磨剑。竟提前多少年给皇帝进行知识储备,此刻隆庆本听得毫不费力、津津有味。这份润物无声的水磨工夫,要比张居正更像徐阁老。

    “这两条航道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航道。”沈默沉声道:“但是并不太平,除了惊涛骇浪之外,还有出没其间的猖獗海寇,往来船队时常遭到侵袭,往往人财两空,血本无归*……”顿一顿,语调充满诱惑道:“所以护航船队应运而生,贸易越频繁,往来船只越多,这一行的钱景,也就越广阔。”

    “嗯嗯。”隆庆点头不迭道:“海上镖局嘛,就算不如陆上的抽头,也肯定是大赚特赚的。”便巴望着沈默道:“这个,现在怎么个情况?”生怕再次失望。

    “目前,主要是海商出钱,我大明的水师为其护航。”沈默微笑道。

    果然还是失望了,隆庆一下连腰都弯了,郁闷道:“那这个钱,还是没宫里的份儿*……”

    “但是”沈默大喘气道:“朝里大人对此很是不满,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为何?”隆庆问道。

    “原因有三,其一,他们认为军队是国家公器,却为商人护航有失朝廷体统。其二之前的护航,只收取成本费用所以朝缝并耒见到钱。,沈默淡淡道:……其三,一一一一就是水师的构成,除了一部分来自俞大猷编练的水军,大半皆改编自徐海、王直、林凤等被招安的前海寇*……”顿一顿”不无讽刺道:“朝中大人都是有洁癖的,当初迫于抗倭压力,开出高官厚禄,把他们从贼变成官,然后再让他们去打贼,现在海疆平了,也就到了兔死狗烹的时候…………”所以说沈默和杨博,东南商人和晋商的对立,几乎是无处不在,除了银行票号外,晋商们还想利用在朝中的影响,清除徐海等人,达到通过兵部控制水师,继而控制贸易航道的目地。

    但他们接受前几次的教训,先进行了调查,发现徐海等人桀骜不驯”自称臣下是给朝廷面子,要是不爽了,分分秒就能反出天庭。唯恐刺激他们叛离朝廷,再次作乱,所以晋商们没有对其轻举妄动”而是一面由兵部,不断向水师安插人手,甚至已经向在广东剿匪的俞大猷”发出了三次调令,命其进京述职,其用意令人不安;一面在朝中制造舆论,希望与京察的压力两面夹击,使与徐海等人脱不开干系的沈默作出妥协,至不济也要把原属于朝廷的那部分水师夺过来。

    沈默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早就紧锣密鼓的准备”迎接随时到来的交锋……今天这一出,便是他计划中的关键一环。

    “不太地道…………”隆庆当年与国政隔绝,对倭寇没有切肤之痛,所以听了沈默的讲述”觉着有些同情徐海他们。

    “岂止是不地道,简直只顾自个的名声,却让皇上做恶人!更把国家的信义当成了儿戏!”沈默一脸愤慨道:“海寇各个精明,当年可是不见圣旨不归降,官员们迫于形势,怂恿着先帝颁下了招安的旨意,现在却要公然违背先帝圣旨,卸磨杀驴!不仅让皇上背上不孝的恶名!还要使泱泱大明道义丧尽,日后谁还相信我大明的承诺!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危啊陛下!”

    “嗯……”隆庆深以为然,但心中未免嘀咕,可这跟挣钱有什么关系。

    好在沈默终于揭开了盖子道:“臣是有私心的,臣是当初进行招安谈判的一员,十分不愿朝廷失信于天下,但也不想与同僚们闹僵,便想出了个变通的法*……”说着吐出一口闷气道:“就从了他们的愿,让徐海他们离开军队,也不让他们再回去当海匪,而是以民间的身份进行护航,写信与他们沟通,他们也都受够了兵部的鸟气,自是愿意。但也有一顾虑……没了官军的身份,谁还相信他们?愿意找他们保镖?”便朝隆庆跪拜道:“所以臣斗胆请求皇上,以皇家护航队的名义接收他们,让他们继续原来的护航、授其生业,则海疆安宁,皇上功德无量,臣也可忠义两全。”说到最后,都动情了。

    “快快起*……”隆庆赶紧拉起沈默道:“你好容易求朕个事儿,朕怎么也得答应,况且他们本就受先帝圣旨招安,朕给予庇护也是应当,谁也说不得什么。”

    “皇上仁慈…*……”沈默使劲挤也没挤出眼泪来,但心要真的十分熨帖,虽然先帝对他也很不错,却远远没有隆庆这样真诚热情,人心都是肉长的,让他怎能不感动?

    “朕现在知道你的意思*……”隆庆却挤眉弄眼道:“你也该跟朕说说,这事儿的前景了?光出个名头,恐怕朕分不到多少好处吧。”

    “呵呵,皇上太小看,皇家,这两个字了”沈默笑起来道:,“六必居的酱菜,宝大祥的珠宝、水云斋的水粉,瑞泰祥的绸布为什么全国闻名,招牌响亮而已!天下哪还有比,皇家,这块金字招牌更闪亮的?况且不仅名头响亮,还有莫大的好处……巨商、税官、水师,谁也不敢欺负他们,恐怕海匪见了也要望风而逃。生意亨通,自然财源广进了*……”

    一番话说得隆庆眉开眼笑:“华到底能挣多少钱?”

    “挣多少钱不好说*……”沈默笑道:“但皇家的名头不能白用,每年要先给宫里固定一笔钱,然后再分红。”

    “那究竟是多少呢?”隆庆急不可耐道。

    “头一年,还不太能肯定。”沈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