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1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敢如此欺负高师傅,朕杀了他都不解恨。”隆庆气道。

    “使不得,”高拱连忙道:“那样倒成全了他的美名,我们君臣却要被后人误会了。”

    “可是,不严惩的话,其余言官会更嚣张的。”隆庆伤神道。

    “皇上说的是,”高拱闻言沉声道:“臣待罪官场二十多年,眼见耳闻,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常常痛心疾首,每至深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知道高师傅要长篇大论,隆庆便闭上嘴,安静的听他说道:“其实我大明自开国以来,士风一直很好的。只是到了嘉靖一朝,先帝因笃信斋醮,一切朝政听任严嵩处理。那对父子柄国二十余年,党同伐异,排挤忠良,卖官鬻爵,任人唯亲。导致朝廷纲常不举,政令教化不行。洪武永乐一脉开创的大明气象,清廉为本、奉公惟谨的士林风气,在嘉靖一朝几乎丧失殆尽。先帝好修玄、好祥瑞,严嵩投其所好,每天捏造许多祥瑞变异之事呈报大内,各地官员纷纷响应,督抚大臣献符争宠,什么白鹿、玄龟、金鲤、玉兔……表贺塞路、星驰京师。先帝一高兴,便会给这些造谣以惑圣听的官员升官晋爵。”

    “长此以往,幸门大开。忠恳之士,每见放逐;淫巧之人,屡得便宜。以致朝堂诸公不再以公忠勤勉为要,而已揣测逢迎为业,人心焉能不浮躁?改革大业又从何谈起?”只听高拱沉痛道:“说回叶梦熊一案,这厮指桑骂槐、讽刺皇上,有种种理由将他重重治罪。然而关口是,像叶梦熊这样的御史绝非少数,而是普遍现象。若不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今天处罚了一个叶梦熊,明日还会有十个八个叫张梦熊、李梦熊的言官水行旧路,上各种乱七八糟的奏章来扰乱朝政!”

    高拱这番话,本就是想好了的,所以说起来条分缕析,震撼人心……至少隆庆就让他镇住了,待他说完后,激动的拊掌道:“说得很好,一针见血啊!”说着满脸期盼道:“师傅指出的朝廷弊政,朕深以为然。别的不用多说,就说下一步怎么刷新吏治,整顿颓风吧?少字”

    “臣听闻去岁皇上曾下诏,要考察科道,后来却被徐阶拦住了?”高拱明知故问道。

    “是有此事。”隆庆点头道:“现在看来,徐阁老和他们都是一伙的,当然不想让朕查了。”

    “现在徐阁老已经不在了,”高拱高深莫测的笑道:“皇上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呢?”

    “是啊……”隆庆恍然道:“这次总没有人能拦朕了吧?少字”说着看看高拱道:“索性,再行一次京察吧!”

    “京察?”高拱颇为心动,但他也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还是先把言官拿下来再说。便答道:“这个使不得,各衙门都有实务,一欸考察,必定数月不得安宁,不宜太过频繁。”顿一顿道:“而科道言官,并没有什么实务,考察起来没有这层麻烦。何况科道乃朝廷风宪所在,监察百官之所。先把科道整顿好了,再让他们去监察百官,吏治就会有一个好的开端。”

    “师傅老成谋国!”隆庆完全赞同道:“您今天回去,就立即起草考察科道的诏令!”

    “遵命!”高拱的脸上难掩喜色。

    ~~~~~~~~~~~~~~~~~~~~~~~~~~~~~~~~~~~~~~

    隆庆二年十月,高拱提议考察科道言官的消息不胫而走,朝野听闻,无不错愕。

    “去年才搞的,现在又搞什么京察?!”看到高拱等待票拟的奏本,赵贞吉不出所料的发了飙。

    “凡事有特例。”高拱哼一声道:“再说,也不全考察,只考察言官而已。”

    “过了吧,高阁老?”赵贞吉忍不住道:“谁不知道你去年,就是被科道言官轰下台去的,现在甫一上台,就提议考察科道,公报私仇的意思也太明显了点吧?少字”

    “那你就错了,”高拱的目光转冷道:“我上这道疏,是皇上的意思。去年京察之后,皇上因为你那好老师庇护言官,曾经提出要再考察科道,却被你那位好老师顶回去了。现在又过了一年,为什么不能提出?”顿一顿道:“再说了,只是考察不肖而已,要是他们问心无愧的话,有什么好怕的?”

    “总之是不行!”赵贞吉怒道。

    “你也可以把否定意见票拟上去,”高拱冷笑道:“看看皇上怎么说吧!”

    分割

    以后不剧透了,但很快。

    第八三七章三鸡报晓(上)

    第八三七章三鸡报晓(上,到网址

第八三七章 三鸡报晓 (中)

    赵贞吉是左都御史,科道领袖,全国言官的总头头,当然不愿意看到小弟被整。虽然不能阻止高拱上书,但他同时也上了一道疏,劝阻皇帝不要轻启考察道:‘臣听闻,因御史叶梦熊言事忤旨,陛下便有意考核言官。微臣翻了翻uā名册,两京科道一共四百三十二人,其中大都是赤心报国、忠直敢言之士!现在陛下因此一人,遂bō及于诸臣,而且还要回溯数年,怎能不让众心汹汹,人人自危。微臣对此甚为忧虑,因此不能保持沉默。’

    ‘况且我们老祖宗设立科道,就是为了让他们‘风闻言事’,听到什么就说,对与不对,还有宰辅把关、皇上亲裁呢!纵有不当,责罚也仅仅止于说错话的人。哪能把全部好几百号人通通加以审查,一网打尽?这不是要重蹈汉、唐、宋政时的覆辙,不让人说话了吗……绝对不是国家之福。’此疏一上,众言官jīng神为之一振,赵老夫子,您就是我们的老大啊,说的太好了,就看皇上怎么回了……

    见他上疏,高拱担心自己的耙耳朵学生会动摇。又上一道疏,对隆庆说,皇上既然决定的事,就绝对不能更改了。再说,现在的言官,早就沦为‘公室之豺狼之鹰犬’了,非得清洗之后补充新血,才能重新恢复作用。

    在隆庆那里,高拱的话显然比赵贞吉更有分量,况且皇帝本心,也想给那些可恶的言官以教训,所以最后还是接受了高拱的提议,下旨对科道进行考察!

    谁都知道,决战的时候到了……

    这一场较量,至少在牌面上,可以说是势均力敌。高拱和赵贞吉,两人都是大学士,且在朝中各掌着极大的权柄。高拱兼署吏部,掌管的是人事系统,天下官员的注册、定级、考核、授衔、封赏之事,四品以下全都由他说了算,四品以上……如果沈默不做声的话,也基本由他说了算。

    赵贞吉管的是大明的监察系统——六科和十三道御史,简称‘科道’,其职在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冤狱等等,当初太祖皇帝设立这种权大官小的科道言官,就是为了监督高级官员,纠察他们贪赃枉法的。而且为了能防微杜渐,让当政者保持清醒,朱元璋还赋予他们随意批评的权力。

    是真的随意批评,因为他们也有权力批评和劝阻皇帝,不过话说多了皇帝往往不爱听。虽然隆庆也明白‘良苦口’,但哪个疯子喜欢天天有人骂他?

    高拱说的没错,严家父子导致士风大坏,见徐阁老重视言路,那些投机取巧者,便仗着言官的身份,通过肆意的哗众取宠,甚至挑衅皇帝来获取政治资本。从皇帝的衣食住行,到夫妻生活,就没有他们不敢管的。好脾气的隆庆也被他们给骂急了,原先有徐阶在,生气也只能忍着。可现在老徐不在了,皇帝又有高拱撑腰,焉能不给这些账点颜è瞧瞧?

    所以这次因为叶梦熊的奏章用语失当,隆庆便借题发挥,没通过内阁票拟,就直接下诏道:‘科道官一向放肆,欺朝纲!’要求对科道的作为来一次彻底考察。‘一天到晚说别人,你们自己难道没问题?’隆庆有些快意的想道。

    这是隆庆对言官的一次总清算,然而最高兴的是高拱,他恨言官可不是一天两天了……隆庆元年举朝倾拱,就是这帮言官捧徐阶的臭脚,起哄把自己拱下去的。这次出山,就等着这个机会雪耻呢!

    按例,此类考察都是由吏部会同都察院一同进行,吏部尚书主考察,左都御史为监督,正好就是高拱和赵贞吉的差事,所以这出戏,注定热闹非凡。

    皇帝下旨考察的当天,吏部的行文便到了都察院和六科廊——除三品以上的都察院首长可以自纠自查外,其余监察人员都要接受审查,从实jiā代,到底有没有徇ī舞弊的?

    赵贞吉那边见不能阻止,只能严阵以待,寸土必争了。考察一开始,两人立刻进入短兵相接。有时为一个人的去留,在文渊阁从早上争到大中午,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