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16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家走,所以没人否决。

    明军这边却警告黎军,公然抗命、视同叛乱如果不立刻停止叛乱,交出为首者,将奉安南王命消灭他们。

    当看到整装齐编的明军,将军营团团包抄时,黎军才意识到,双方军力早已不走解缆时的一比一。连场恶战下来,黎军只剩一半,明军却还有三万七千多人,更何况一方筋疲力尽一方精力未损;一方装备落后,一方枪炮精良,这一仗可怎么打?

    黎军这才意识到,年夜王之所以敢公然向郑氏开刀,是因为取得了天朝军队的支持……

    在攻击升龙城的过程中,黎军已经耗尽了血勇和精力,实在兴不起再战的念头最后还是交出了郑家人,暗示服从国王的旨意。

    最后,郑松走海路押解回清化,与他同行的,还有那些投降的军队几十条船从红河入海南下,谁知途中遇到狂风雨,船沉人亡,一条也没有回来……

    听到消息后,黎维邦痛哭不已,对年夜臣道:,孤旨意已经写好本想见到他以后,先呵�一番,再赦免他以后治国,还离不开他…………,又哭那些军队道:“这都是我们的功臣怎么就这么没了?”

    众臣怎么看都觉着假,但现在政潮汹涌,有了天朝撑腰的黎维邦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自顾不暇,又有谁会为那些不利鬼鸣冤?

    这时候,北边又传来消息,莫茂洽和莫敦让逃到边疆,出镇南关自缚向明军请降,明军统帅殷正茂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并要求他们协助官军清剿韦银豹,韦银豹腹背受敌,更是断了接济,形势岌岌可危,最终在一个月后,被其手下所杀,献出首级投降。

    延续十余年之久的韦银豹叛乱,终于被官军扑灭。但真正震慑中南半岛的,还是明军从岘港登岸,用短短两个月时间,把不成一世的莫氏王朝打成了穿堂窟窿。眼看就要统一安南的强年夜政权,在天朝年夜军的面前,却显得如此不堪一击,这对那几个夜郎自年夜的国家,不啻于当头棒喝。他们赶紧遣使前往安南劳军,奉上无数的奇珍异宝,请求天朝宽恕之前的轻慢。

    沈默的反应倒还客气,他遣使到各国晓谕这次天朝出兵的目的,以及帮忙黎维邦的原因因为黎氏乃天朝封爵的安南国王,天朝军队有义务在他的平安受到侵害时出手相助。可是天朝绝不会在国王提出请求之前,出兵干涉各国的内政,所以请各位国王相信,天朝军队是维护半岛稳定的础石,诸位藩王最有利的后盾……

    为各国撤销疑虑之外,shi者还代沈督师发出了邀请召集各国藩王到清化一聚,一来,由沈督师当面向诸位,阑明我朝最新的国策;二来则是希望能通过这次年夜会,调剂各国之间的矛盾,建立中南半岛新秩序云云……

    缅甸、暹罗、真腊、占城、万象、高棉等七个中南半岛国家,全都收到了这样的请柬,尽管在情绪上十分矛盾,认为这是天朝人摆的鸿门宴,可是在昔日中南第一强国……安南符尸体面前,哪怕是缅甸王也不敢再次怠慢,全都乖乖的赴会。

    隆庆六年四月十七,中南半岛的所有在册藩王,齐聚安南清化的黎朝皇宫内,聆听天朝使者申明对中南的国策、各属国的每一代藩王,必须经过朝廷的封爵,经过封爵后,即是年夜明的藩王,必须按期朝贡,不得违反年夜明的法令、年夜明皇帝陛下的旨意、年夜明朝廷的政令为准则。其国土视为年夜明不成朋分的一部分,年夜明对各属国物产有独有权。年夜明子民持护照可自由收支其任何城市,年夜明的船只可自由停靠半岛所有港口等等,年夜明的商品拥有最惠关税权力……

    更重要的是,年夜明会在中南设立南洋经略府,治所在安南归顺一也就是升龙,年夜明皇帝陛下赐名归顺。南洋经略府对该地所有持年夜明护照者拥有管辖权和司法权,华侨案件只能由经略府审理。为了维护中南半岛的平和平静,呵护年夜明侨民,南洋经略府会配备军队,具体人数视东南半岛的局势而定。

    固然义务之外,属国还拥有,对等,的权利。接受封爵的同时,会获得按期朝贡的权力;不违反年夜明的政令的前提下,各国藩王自主任命其国内官员,只需要向朝廷报备即可:年夜明对各属国物产独有的同时,各属国亦能获得茶叶、丝绸、布匹、呢绒、瓷器等急需日用品的配额。并且各国子民也可自由收支年夜明国境,其船只亦能自由停靠年夜明的所有港口,其出口年夜明的商品,亦享有最惠关税待遇。

    并且各国藩王还可以在产生叛乱、王位受到威胁时,求助南洋经略府,经略府会酌情派兵帮忙他们平乱……

    乍一看,似乎权利义务是相对等的,可是落后的南洋各国,能有什么产品出口年夜明?又有几条商船往来海上?所以事实上,这一系列条约,就是把南洋各国酿成是年夜明的殖民地、原材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地。

    但就是这样一部实质上的不服等条约,却被与会各国普遍接受。因为第一,年夜明不干涉他们的内政:第二,年夜明不要求他们的国内驻军:第三,年夜明的赏赐确实丰厚……那些紧缺商品的配额,会给王公们凭空带来巨额的财富。至于可怜的安南会酿成什么样子,就不是各国王公操心的事儿了

第八六五章 返京(上)

    第八六五章返京(上)

    岘港,碧海蓝天白沙滩。

    刚刚参加完了清化会议,送走各国王公的沈默,匆匆返回了岘港,这日一早便来到码头等候什么人。

    半个时辰后,一个小型船队出现在海平面上,在经过海上巡逻船的确认后,其中一艘便驶向码头,其余船队则在近海等候。

    一盏茶之后,海船靠岸,水手抛下缆绳,架好踏板,一个身穿绯罗三品官服的男子,便满面笑容的从船上下来,沈默也快步迎上去,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这大明朝能劳动沈默亲自迎接的人很少很少,但这男子就算一个,因为就算沈默当上首辅,这人依然是他哥——他就是大明兵部侍郎、吕宋总督沈京沈高陵。多年不见,他已经被ya热带的阳光烤得面色漆黑,人也消瘦了许多。这些年封疆海外,杀伐决断,俨然一国之王,使沈京的面孔由滑稽变成了威严,站在那里便给人压迫感。

    当然,在他的面前,沈京小心收敛着自己的气场,一脸笑意的指着他身后的青年道:“这是阿吉还是十分?”

    “阿吉。”沈默微笑的对身边的高大青年道:“志卿,快见过你伯伯。”

    那青年看上去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生得高大白净,样貌与沈默有七分相似,但一双眼睛更加灵动,生机勃勃的样子,不像沈默小时候那样暮气沉沉。他正是沈默的长子沈志卿,这次与弟弟跟着父亲南下历练,后来殷士卿被郑若曾带去了南洋公司,他则一直留在沈默身边。

    沈志卿十分规矩的向沈京行礼,沈京笑得合不拢嘴道:“真是好孩子,比你爹还俊。”

    沈默笑骂一声道:“你边上这小子,是我那青卿侄儿吧。”

    沈京笑着把边上一个,与沈志卿年龄相仿的青年拉过来,笑道:“料到你会带儿子过来炫耀,我也不能没有准备啊”

    “为老不尊的家伙”沈默又笑骂一声,拍拍那明显随了母亲的帅小伙道:“让你兄弟带你去挑两把好枪,算是叔叔给你的见面礼……别忘了给你弟弟们也带几把。”

    沈青卿看看父亲,沈京大手一挥道:“你爹都被他坑了一辈子了,有啥好客气的”

    沈默哭笑不得。

    ~~~~~~~~~~~~~~~~~~~~~~~~~~~~

    沈默指指不远处沙滩上的两把躺椅道:“去那坐坐。”

    沈京点点头,穿着官靴,深一脚浅一脚的和他走过去,偌大的一片海滩,除了他们俩,再没有别人。

    两人在躺椅上坐定,沈京从怀里掏出个银质的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根根深褐色、指头粗的烟卷。沈默眼前一亮道:“雪茄?”

    “你也知道这个?”对于沈默的博学多识,沈京并不意外,笑道:“这是西班牙商人孝敬的,他们说叫‘丝爱噶’什么的,却没有你起的这名字好听。”

    默微笑道:“Cigar之燃灰白如雪,Cigar之烟草卷如茄,叫雪茄也不错吧?少字”

    “学问大就是不一样,什么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沈默拿起雪茄夹,夹好一支雪茄,递给沈默道:“不过管它叫什么,享受一下才是正办”

    沈默接过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