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16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有千载的王朝……”余寅不服气道。

    “是,一个朝代注定会灭亡,本朝也不例外,农民起义可以亡了它,外族入侵可以亡了它,甚至武将作乱也有可能亡了它。”沈默沉声道:“天下谁人都可以造他的反,但唯独我不可!天下谁不知道,我沈拙言身受两世皇恩?没有世宗皇帝,就没有我这个六首状元,没有他的不第超擢,我也不成能节节高升,才在而立之年,就位列台阁!更不要说大行皇帝,天下谁不知道我是他的‘骖乘’之臣?天下谁不知道,是他容得下我,我才能出将入相,加封太保!”顿一下,深深一叹道:“我沈默获得了异姓臣子能够获得的所有的荣宠,又是先帝的托孤之臣。天高地厚之恩,何尝不是我一生的枷锁呢?如果我敢造反,必定会被天下人视为忘恩负义的禽兽,正人君子与我势不两立!你熟读二十一史,何时听说过,道义上失败者,能赢得天下的呢?”

    “李世民、赵匡胤。”余寅已经摆荡了,却有些不服气道。

    “天下,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他为何坐不得?”沈默轻叹一声道:“至于赵匡胤,那是乱世草头王的五代,实力才是硬事理。从朱温灭唐到赵匡胤登极,不过区区五十年时间,中原经历了五个朝代,平均十年就改朝换代一次,人们早就习惯了皇帝像走马灯一样换,所以他才能欺负得了柴家的孤儿寡母。但大明朝已经立国二百余载……还是那句话,你看看这天寿山,埋了几多代朱家的皇帝,这就是人心向背,这就是天经地义……”

    “……”余寅终于认输了,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灰尘道:“看来大人已经深思熟虑过了,我的见识确实不可,还是听您的吧。”顿一下,有些解释的意味道:“我是听说十岳公亲自到文渊阁去说服,您似乎也没否决,所以才担忧您会按兵不动的。”

    “我说过,十岳公也是为我好,他想让我走最稳妥的一条路,”沈默轻轻摇头,声音降低道:“他今年七十了,就像我们的父辈,老人总是希望他的后辈能平安一些,不肯意我们去冒险。”

    “大人……”余寅有些感动,沈默这份体谅和宽容,是他黑黑暗永恒的温暖。

    “其实我也一直在犹豫。”四周陷入黑暗,黑暗可以让人更为坦白,沈默的声音很轻,只有他们两个可以听到:“究竟是搏一把,还是依照十岳公的意思,守旧一点。”决策的难度,是跟你的责任成正比的。当你孑然一身时,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脑袋失落了不过碗大的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那是何等的豪气干云?但如果你有了妻儿老小,要干些要命的事儿时,就得想想自己死了她们怎么活,甚至会不会被株连。所以不知有几多‘怒从心头起’和‘恶向胆边生’,在看到自己妻子调羹,儿女绕膝之后,冷了热血,放下快刀,吞下一口恶气,也要好死不如赖活着。

    就更不要说沈默了,他的生命不属于自己,甚至不属于他的家人,因为他承载了太多太多……就是刚刚余寅所列举的那些,东南六省,军政两方,士农工商……乃至千千万万人的福祉和希望,全都系于他一人之身。有道是千古艰难唯一死,但这个抉择,真的还要更难做出……

    “可是,已经到了不克不及不下决定的时候了。”余寅准确的掌控住了沈默的心理,道:“并且我相信,大人您已经有了决定,否则您不会让我来这一趟。”说着难得的一笑道:“我可是一直黑暗负责安插的啊。”

    默点颔首,不再回避道:“这个问题,从在安南时,就困扰着我,我用了半年时间,终于想明白了。”

    “那您是怎么想明白的呢?”余寅对这个很感兴趣。

    “就是在此时此地,”沈默的声音中,透着如释重负的解脱,却又有些禅意道:“既然一切都是天意,那我来到这个世上,也同样是天意,上天既然让我来这世上走一遭,又让我做了那么那么多,必定是有他的深意的。那么我也没有理由中途而废,岂不辜负了上天的一番美意?如果最后我失败了,那也是天意,天不给大明这次机会,怨不得我!”

    余寅不成能真正理解这番话,但他却听出了霸气,也如释重负道:“大人有几多年,没有流lu过这种霸气了。”

    “不为王霸,霸气何用?”沈默淡然一笑道:“别想三想四,做好分内的事情吧。”

    “这个您安心,”终于揭开了亘在心中多日的谜团,余寅振奋道:“虽然这些日子心里不敞亮,活儿可一点没迟误,万事俱备不敢说,但已经搭好台,就等您唱戏了。”

    “不,还得让他们唱。”沈默摇头道:“我们在台下看,等他们把丑态都lu出来,咱们再主持公道。”顿一下,他压低声道:“怕也唱不了几天了,高肃卿的字典里没有‘等’字,我估计,最多十天半个月,就得分胜负了。”说着,他看向余寅,一片黑黑暗,只能看到那对闪闪发亮的眸子,道:“时间不多了,你连夜回京,做好一切准备,我回京之日,就是咱们策动之时。”

    寅重重颔首道。

    “记住,”沈默抓着他的臂膀,丁宁道:“我们要的不可是现在,还有未来,所以必须最大限度的隐藏好自己!我不想自己的名字被人刻骨铭心……”

    “这很难……”余寅想一想,轻声道:“究竟�结果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就算一时回不过味来,回头也会想明白的。”

    “嗯……”沈默的声音明显沉重很多,这才是他迟迟没有下定决心的原因所在,即使是现在,也只是把这个隐忧抛之脑后,而没有解决之道。缄默了良久,他低声道:“尽量做好吧,就算管不了他人怎么想,我至少还有十年时间去解决……”

    朋分

    ………………ro

第八七六章 大政变之步步惊心(中)

    第八七六章大政变之步步惊心(中)

    辰进申出,这是内阁铁打不动的办公时间。8辰时不到,十几天来终于回了趟家的张四维,便出现在文渊阁中。

    “子维,来得真早啊。”开战前夕,高拱不能离开阵地,昨晚还在内阁坚守,看到张四维一脸倦容,l出会心的一笑道:“*宵一刻值千金,晚来一会儿也无妨嘛。”

    “岂敢耽误了正事儿,”张四维脸一红,赶紧岔开话题道:“元翁,张相家人托下官给您告个假,他病了,下不来chung,这几日不能来阁。”

    “哦……”高拱有些意外道:“什么病?”

    “说是热伤风……”张四维说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热伤风?少不了虚乏盗汗。”高拱哂笑一声,暗道,你以为躲在家里,我就能放过你?休想等着挨弹吧,小子

    虽然一下子就剩两个人,但高拱不在乎,没了国丧和登极大礼的负担,内阁就剩他一个人也没问题。人虽少,规矩不可废,于是按时开会……其实就是高拱一条条布置任务,张四维认真记录而已。

    正当高拱在那里发号施令,有司直郎进来通禀:“元翁,有皇上圣旨……”

    “哦?圣旨?”高拱登时满腹疑hu,竟然脱口问道:“哪个皇帝的圣旨?”

    中书暗暗咋舌,小声道:“昨儿新登极的皇上啊。”

    “十岁天子,会发什么圣旨?”高拱眉头拧成个川字,但多年养成的条件反sh,还是让他赶紧出去接旨。

    “高老先生接旨。”来传旨的太监打开手中的明黄诏书,高拱只好跪下接旨,听他拖着长调念道:“皇帝手谕:好使内阁知道,尊先帝遗训,自即日起,罢免孟和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着原首席秉笔冯保接任,仍提督东厂。钦此。”

    听了这道旨意,高拱就像吃了一百只苍蝇一样浑身难受。如果说这世上,还有比太监批红更让他痛恨的事,就是这皇帝手谕了。自古以来,皇帝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可以随意下达旨意。事实上他的一切诏令,都要经过中书机构的附署……有宰相的年代,诏令要经过中书省和mn下省才能颁布。唐朝武后在位,为了绕开那些和她作对的大臣,试图绕开他们,直接发布旨意……却被大臣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诏’的为由硬顶了回去……当时武后改中书省为凤阁,mn下省为鸾台。8

    到了本朝改为内阁制,便要经过内阁,按照成宪,皇帝的诏令都应经过内阁票拟。除了内阁之外,通政司和六科,对于皇帝的诏令,也都有随时复奏封驳之权。这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