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17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一点,李太后都看得明白,更不要朝野上下了,因此从去岁开始,便有越来越多的呼声,要求内阁在天子大婚后还政,在所有人看来,这是必定的……虽然这些年来,朝廷的事由内阁六部各衙门解决,大事由廷推已定,可以措置的井井有条,但这里面没有皇帝什么事儿!

    做臣子,总不得一直把皇帝排斥在权力之外吧?特别是那些被排斥在核心圈之外的,在改革者失意的大臣,更是想要给太后和皇帝留下好印象,好借此机会咸鱼翻身。

    对这一天,沈默早就料到了,倒也不算措手不及,他亲自担负大婚总理官,命令内外衙门开始采买准备,务必使天子婚典办得合乎礼仪,不给人任何口实。未来如何应对也早就盘算好了……

    真正让他措手不及的,是昨天产生的一桩事。那时他和张居正正在文渊阁中争吵。这些年来,为了新政的事情,两人没少吵架,不过都算顾全大局,只在si下里争吵,且就事论事,过后不在任何人面前提及。因此这种时候,是严禁任何人靠近值房的。

    然而就在两人拍桌子努目,吵得不成开交之际,却突然传来了敲门声。沈默马上拉下脸道:“怎么搞得!”

    “元辅,”外面传来张元忭的声音,这位素来稳重的状元郎,已经内阁五年半了了,早从当初沈默的shi从,被提升为掌管文渊阁内外事务的官员。除几位阁老之外,内阁中就属他话最管用:“有江陵急信给张阁老!”

    沈默看看张居正,张居正的脸色马上变得煞白,从老家送来的,又是严重到足以让张元忭坏规矩的消息……联想到父亲从去年就健康堪忧,张居正不敢往下想了。

    “进来吧。”沈默作声道。

    张元忭便领进一个风尘仆仆的军官来。

    张居正一看,来者正是他的第四个儿子张简修,因为书不成器,因此荫了个武职的锦衣卫千户,便在江陵老家shi奉自己的爷爷奶奶。不由问道:“家里出了什么事?”

    “爹……”张简修噗通一声跪下,放声痛哭道:“爷爷已经仙逝了。”

    “什么,什么?”张居正马上感觉天旋地转。

    “爷爷已于本月十三日在家中仙逝。”张简修哭道:“奶奶命我来京城报丧!”

    “这怎么可能……”张居正如遭雷击,瘫坐在椅子上。好片刻才回过神来,重重的朝南方磕头,锥心裂骨的捶胸嚎啕道:“爹,孩儿不孝!”

    沈默在边上也是一片黯然,他知道张居正是真难过……官员出仕之后,与父母即是久长的分手。像张居正自嘉靖三十六年,结束了三年的病休回京之后,便再未回过江陵,整整二十年,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

    去年夏天,江陵来信,他的父亲病得很重,有时连走路都困难,十分想见他最后一面。张居正便准备请假省亲,偏偏财税改革到了最关键的阶段,只好等把硬骨头啃下来再走。谁知道没等他忙完,张文明便已经去世。生不得亲自奉养,病无法床前尽孝,死不得见最后一面,作为儿子,又怎么能不含恨终生,自责一辈子呢?

    沈默命人把哀痛过度的张居正送回家去,便没时间再替人家难过了。不是他冷血,而是想到了张居正将要父(母)丧守制三年。这三年里,自己岂不是要独撑局面,还得替张居正对那些视变法为眼中钉的仇敌?一想到这个,他就一阵阵头大。

    固然,不管心里怎么想,该怎么做还是得按法度来。他首先批准了张居正在家哀思,不再来上班的要求。然后向皇帝和太后述说此事,讨得了对张居正劝慰的圣谕。然后第二天下朝后,他率领内阁众人到纱帽胡同的张居正府上致祭。只见张府门前的一对灯笼,已经换成白色的,上面写着大大的‘奠’字。

    进去大学士府,只见里面已是一片缟素,客堂也被临时安插成灵堂。看着客堂悬起的这些挽幛,还有上面‘音容宛在’之类的挽联,沈默也鼻子一酸,差点哭出来,心中暗暗道:‘爹,您可千万珍重!’

    听有圣谕,张居正让家人先回避,跪听了皇帝母子两人的慰问之词,然后伏地痛哭起来,断断续续道:“臣多谢皇上、太后关怀……”

    沈默把张居正扶起来,在他耳边轻声道:“太岳兄节哀,咱们先想想怎么应对吧。”

    张居正借着着擦泪,点颔首,嘶声道:“请元辅书房就坐。”

    朋分

    剧情……两更……三点……

第八八六章  愿在法场证菩提(上)

    张府书〖房〗中,沈默一脸凝重之sè的坐在正位上,张居正一身孝服,形容枯槁的坐在左首边。自昨日接到噩耗,他便一直在极度悲恸之中,一夜之间就好像苍老了十岁。然而哀号痛哭之余,他还不得不分出精神,考虑这一突然变故,给自己和国家带来的影响。

    按照规矩他必须立即丁忧守制,离任返乡,为父亲守孝三年。这三年里不能出任任何官职,更不能参与任何政务。然而他耗费他毕生心血的万历新政刚刚铺陈开来,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但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很清楚,之所以有如今的成绩,全是靠了考成法。而官员对这种严苛的考核,大都是心怀不满的。一旦自己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开三年,那些人肯定要想方设法破坏考成法。等三年后回来时,可能什么都晚了。

    想到这,他看看沈默,心中不禁暗暗恼火:“你要是不那么好说话,我哪还用如此纠结”这些年来,两人之间矛盾渐生,常起争执。倒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张居正取下严格,定下的规矩便一定要执行,触犯了规矩就必须要惩罚,较真到令人发指的程度。沈默则恰恰相反,虽然与张居正志同道合,却信奉“人和政通,的道理,对官员好到令人发指与的程度。其宽宏大度在张居正看来,简直到了纵容的地步。

    比如万历三年,官员被考成法考得外焦里nèn,九成以上的都完不成指标,眼看着三年试行期就要过去,接下来再完不成,就得挨罚了。大伙只好一起反映说,张阁老要求太高了,要是这个玩法,我们非得全挂。张居正说不行”这个指标是我按照田亩亲自制定的,你们一定能完成。完不成的话,那是你们自己的问题!

    官员们只好再去求沈默,沈默说,那我就跟张阁老商量商量吧。

    两人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还是首辅大人面子大,张居正做出了让步。

    很快内阁就颁布规定,从今以后地方赋税,只要收到一定数量,就算没收全,也可以不处分。

    但大伙儿还没高兴多久”就全都蔫了,因为这个“一定数量,是九成,然后在当年的考核中,凡是没有达到这个指标的,统统按降职处分。其中有收到八成八、甚至八成九的,也没有逃过厄运……后来还是沈阁老出面,好说歹说,才把这几位老兄捞了出来,不至于让他们郁闷得跳河。但其余老兄就没那么好命,找沈阁老也没用”全都被结结实实降级。

    从此以后,官员们一改往日冷水泡蘑菇、疲疲塌塌的作风,从年头到年尾,兢兢业业、不敢停歇的工作,只求年底弄个考核合格,别把官越当越回去。工作效率自然大大提高,这才有了轰轰烈烈的万历新政。

    所以现在张居正最担心的不是别人,而是面前这位以“宽仁厚德,著称的首辅大人,担心他会在自己走后和稀泥。他太清楚这样的后果了,指望那些官员自觉执行新政,是万万不可能的,只要监管一松懈,肯定会大踏步的往回退”自己的心血就要付诸东流了。

    想到这,张居正微微颤动干裂的嘴chún,艰难道:,“要不,夺情起复吧”这是想要留下来,唯一的办法。按说大家辛辛苦苦奋斗几十年,这个“让人忘掉悲痛,继续工作,的法子,应该很受欢迎才是,在之前也确实如此,宋朝便有宰相不丁忧,为国尽忠就是尽孝的说法,本朝一开始也是这样,恍如大名鼎鼎的杨荣、李贤,都曾经夺情起复过,除了被道学先生骂几句,基本上没有引起太大的bō澜。

    但走到了嘉靖年间,这却成了人人不敢触碰的禁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转变,是因为出了一位大孝子,就是那位名气比杨荣、李贤大得多的杨廷和。杨阁老的父亲死了,正德皇帝竭力挽留,大家也都认为他一定会留下这不明摆着的么?辛辛苦苦奋斗三十年,才有了如今的地位,谁愿意一走就是三年,保不齐回来又得重新排队。

    但杨廷和不知受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