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琼林社’吧。”孙铤嘿嘿笑道:“既然俗气,就一俗到底!”

    “不错,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干什么的。”大伙便点头笑道。

    待众人兴奋完了,沈默沉声道:“既然定名琼林社,诸位,咱们这些肇始之徒就得以‘琼林宴’为目标,到时候都在黄金榜上,才能让天下侧目,获得无比声望。”

    六人一齐点头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一步先把乡试考好。”便一齐举杯,共祝秋+》告捷。

    “鹿鸣宴上,”沈默与众人碰杯,一饮而尽道:“一个都不能少。”

    “同去同去。”众人笑道。

    ~~~~~~~~~~~~~~~~~~~~~~~~~~~~~~~~~~~~~~~~~~~~~~

    就在琼林社同饮壮行酒时,位于西湖东北,东河以西的杭州贡院内……

    经过整整五天的清扫,关闭了整整三年的杭州贡院,终于灰尘尽去,焕然一新了……至少表面上如此。

    但偌大的一个考场,三年里无人进入,除了灰尘之外,难免有些不干净的东西住在里面——事实上,贡院是个火灾、生病、疯甚至自杀率非常高的地方,往往每到大比之年,总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

    人们没法解释,只好认为是鬼神作樂的结果,认为出现这样地事情,是因为其中某些人做出亏心事,遭到报应了。通过长期的渲染,无论考官还是考生,都对恩怨有报的说法不仅深信不,并且成为一种道德约束,让读书人在日常便努力克制自己地行为。

    当然除此之外,还得请专业人士来处理一下……所谓专业人士,便是僧人道士,他们会在开考前三天,到‘明远楼’上设坛打/=三昼夜,祈祷上界阴间,并立‘祭旗’……这个主要的是请那些住在贡院里地黄大仙啊,游魂鬼啊什么的,暂时先搬走几天,等考完了再回来。

    等到初八日五更鼓,贡院前先放三声炮,把最外面栅栏门开了,又放三声炮,把大门开了;再放三个炮,把龙门开了。九声炮响之后,街坊上大吹大擂,仪仗冠盖如云,浙江巡抚、杭州知府携带一众部属出现,在贡院门前摆上香案来。胡中丞戴着幞头,穿着蟒袍,行过了礼,立起身来,用两把遮阳遮着脸。

    巡抚衙门地书办便跪下高声道:“请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进场来镇压,请周将军进场来巡场。”放开遮阳,胡宗宪又行过了礼。那书办又跪请’七曲文昌开化梓潼帝君’进场来主试,请魁星老爷进场来放光。”

    这套仪式完了,才迎接试官进贡院。他们在祭了孔子,下毒誓之后,会先在贡院里仔细检查过,确认每一个环节都没有问题,再做些安号牌、分卷子之类的考前准备工作。

    这一夜,两位主考,八位副考,以及十几位书办,便住在至公堂里,等待翌日地考试开始……传说但凡怀有私心,想要舞弊的,便会暴毙于当夜……——

    分割----——--

    确实还有一章,不用担心,肯定的。

第二四八章 秋闱日

    靖三十四年八月初九,对于琼林社的七位‘朋党’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他们将要参加一场决定命运的考试,今后是官是民,便在此一举了。如果不成,就得回去等上三年再来了。

    没有人愿意再蹉三年,所以他们都势在必得!

    昨晚众人都是天一黑便各自回房,约定今天丑时末刻起身,一道了时间,值夜的亲兵便挨个敲门,把七位大爷唤起来。

    铁柱亲自去叫大人起床,还没敲,那门便自动开了,只听里面道“我早起来了。”铁柱拿灯笼一照,便见沈默头戴玉色方巾,身穿栗色直,脚下粉底皂靴,穿得是整整齐齐,就是……忘了扎腰带。

    见铁柱的目光停在自己腰上,沈默下意识一摸,老脸通红道:“看什么看。”便砰得一声关上门,差点把铁柱的鼻子给挤掉了。铁柱跟了沈默这么久,从来都见大人有条不紊,极少他如此紧张。

    再出来时,沈默果然扎好了腰带,没好气的瞪他一眼道:“这是秘密。”

    铁柱赶紧点头道:“秘密,秘密。”

    ~~~~~~~~~~~~~~~~~~~~~~~~~~~~~

    走到正堂里,已经摆好了一桌清淡而富有营养的膳食,顶着一对黑眼圈的陶虞臣已经坐在那里,很诚实道:“我失眠了,不过还很兴奋。”

    沈默打死也不说自己亦然,只是很有大将风度的点点头道:“不等他们了,随到随吃。”便磕一个鸡蛋,心不在焉的剥起皮来。

    陶虞臣舀一碗稻米香粥。夹点小咸菜。也吃起来。他瞥见沈默已经把鸡蛋剥得只剩蛋黄了。忙好心提醒道:“师兄。蛋青都剥掉了。”

    沈默很镇静道:“蛋青没营养。今天我只吃蛋黄。”陶虞臣佩服地五体投地。也不知是佩服师兄地脸皮还是什么。

    过一会儿。孙家兄弟进来了。两人也是一脸憔悴。孙给弟弟舀一碗面条。

    见孙铤坐下了还魂不守舍。陶虞臣笑问道:“怎么了。没睡好?”

    “都怪我大哥。打呼噜。”孙铤郁闷地挑着碗里地面条道。

    “你磨牙。还放屁。”孙拿着一个酥饼,咯吱咬一口。

    “噗……”孙铤刚吸了一根面条到嘴里,便原路吐了回来,惹得陶虞臣哈哈大笑起来。

    “怎么样,紧张了吧?”诸大绶和徐渭,他俩住在一个屋里,也一起走进来,徐渭坐在孙铤身边,一边帮他顺气,一边嘿嘿笑道:“不要紧,一回生,二回熟,下次就不紧张了。”

    孙铤本来快好了,闻言剧烈咳嗽起来,恼怒道:“娘杀个闲腿倒路西,大清早地就不会说句吉利的?”一着急,连土话都**来了。

    徐渭嘿嘿笑道:“我说的是实话,你看小诸考过一次就好很多,像我考了三次,便可以做到视考试如无物,完全不紧张了。”

    诸大绶笑着插话道:“是啊,就是一晚上起夜八回。”

    徐渭老脸一红道:“你造谣,你睡着了根本不知道我干什么。”

    “问题是我没睡着。”诸大绶苦笑道:“刚有点睡意,你就起夜,再有点睡意,你又起夜。弄得我整整一宿,躺在那里就没睡着,脑仁嗡嗡地痛。”

    ~~~~~~~~~~~~~~~~~~~~~~~~~~~~~~~~~~~~~~~~~~

    见大伙都一样紧张,陶虞臣不无感慨道:“要说还得是君泽兄,人家从躺下就开始打呼噜,睡得那一个香啊,叫都叫不起来。”他跟吴兑一个房间,给了舍友极高的评价。

    众人心悦诚服道:“我们不如君泽兄……只是他未免也太能睡了吧,怎么还不起床呢?”

    直到大伙吃完饭,吴兑才出现,出人意料的,这位老兄脸色极差,仿佛夜里不是睡觉,而是扛着二百斤地麻袋,绕杭州城跑了一圈似的。

    陶虞臣奇怪道:“你不是睡得挺好吗?怎么看起来比我们还糟糕?”

    “嗨,别提了,昨晚睡下之后便开始做梦。”吴兑无限郁闷道:“在梦里已经考了九天六夜,你说我能不累吗?”众人不禁笑作一团。

    见大家都在等自己,吴兑三两口喝完稀饭,再揣上几个鸡蛋,起身道:“走吧!”

    众人便带好各自的考箱,分乘两辆马车,往城东的贡院驶去。每辆车地车前,都挂着‘杭州乡试’的灯笼,今日全城戒严,没挂这种灯笼的车轿,是不准上街的。

    这时候还是天长夜短,等到了位于城东的贡院街时,天已经是蒙蒙亮了。这个点抵达是有讲究的,

    时贡院都设在城东,取东方文明之意,这个时点又叫,文与微同意,便是天时与地利相合。

    那驱车地车夫便讨赏,沈默虽然不信这些,却也喜欢好彩头,重赏了车夫,这才下去马车。

    亲兵们帮着把考箱搬到贡院前街,便被穿着大红号衣的拦住,每个人只能带一名书童进去,帮着搬行李,在等待入场时伺候,这就是书童存在地意义所在了。

    沈等七个书童,背着包袱,拎着沉重的考箱,跟在沈默七个后面,穿过前街,到了贡院门前地大广场。这广场方圆约有二里,平素是个繁华的集市,沈默还带着阿蛮来买过东西呢。

    当然设计地初衷,肯定不是让人贡院门口练摊,而是给考生集合所用。沈默四下望去,只见在广场左右两边,各有一座壮丽的牌坊,左边的牌坊上写着‘腾蛟’两个大字,右边则写着‘起凤’,贡院大门前也有一座牌坊,题写着‘天开文运’四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