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正常的财政收入。

    就只好再额外增税,但浙江的老百姓已经在田租地税之外,亩出兵饷一分三厘了,再加上其它名目众多地赋役征和严厉的海禁,已经是家家皆净,无以为继了。如果再行盘剥,无会使黎民生路断绝,被迫加入倭寇行列。

    但仗不能不打,饷也欠不得,必须要有一种立竿见影的法子,来保证抗倭的军需不断流才行。而为军队筹饷是赵文华除督战之外地主要任务,但他显然不具备解决这个天大难题的手段,便不出意外地将这个烫手的山芋丢给胡宗宪,让他来想办法。

    别无他法之下,胡宗宪只好想出了个名为‘提编’的加派之法,便是按照人民的贫富,将其编为十等,然后从最富一等开始征税。若富人所纳税额不能满足需要,则向下征收次富阶层,以此类推。

    实事求是讲,这个法子是十分合适的,毕竟谁都知道,大明朝的九成财富,集中在不到一**地手里,现在没钱打仗了,不问那一成要,却还问谁要?

    但那些掌握着巨大财富的大户们不愿意了,他们已经习惯了百多年来,不纳捐不交税地日子,突然要让他们拿大头,当然没法接受。

    论说这些人家都是有权势的,又同气连枝,是惹不得、碰不得地。但现在非比平常,一切以抗倭为重,原先那些用来攻击官员的借口,诸如‘擅杀’、‘恣横’

    专权’之类,统统可以被原谅,至少是暂时原谅。

    而地方官府,则可以高举着‘通倭’地大帽子,看谁家敢不听招呼,便扑通一声扣上,保准你家破人亡,满门抄斩,谁也救不了。此消彼长间地方官们,在面对这些大户时,占据了前所未有的强势地位。

    于是‘提编法’得以执行,大户们也只有乖乖掏钱了。这样加派之后,浙江一司仅今年上半年,便额外征收了白银四十万两,而南直隶因为更大更富,受患更轻,这个数字则达到了六十万两。勉强保证了军费的来源,使战争得以长期维持下去。

    但在江浙的大户心目中,赵文华和胡宗宪两个名字,无便变成了扒皮鬼与鬼扒皮,其关系早已不复融洽,所以才有了这种传言。

    ~~~~~~~~~~~~~~~~~~~~~~~~~~~~~~~~~~~~~~~~~~~~~~~~~~

    沈默已经知道赵贞吉微服私访的事情,所以肯定知道这些,便干脆也不替赵文华做隐瞒,反正这件事沸沸扬扬,盖是盖不住的。

    听了沈默的说法,赵贞吉的面色这才稍稍好看些道:“算你老实。”便沉声问道:“你觉着哪一种可能呢?”

    沈默摇摇头道:“这些都只是传闻,在没有足够的证据之前,任何判断都没有根据。”

    赵贞吉眉毛微微抖动道:“我非让你说一种呢?”

    沈默依然平静道:“那要看赵部堂想看到什么结果了。”

    “难道你没有自己的主见吗?”赵贞吉不悦的哼一声道。

    “下官没有。”沈默轻声道:“下官也混沌的很。”

    赵贞吉始终是没有从沈默嘴里,翘出点有价值的线索来,只让他出去。

    待门关上,赵贞吉仿佛自言自语的嘲讽道:“这就是你谭子理口中的未来宰辅?弼国之才?”

    里间的门帘便挑起来,一个三四十岁、仪容威严的中年官员,从中走出来,不以为意的笑道:“部堂大人难道不认为,他表现的很精彩吗?”

    “瓜娃子地,精彩个批。”赵贞吉骂一声道:“才不到二十岁,油盐不进的老官僚一样。”

    那谭子理正是台州知府谭纶,与赵贞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以赵老夫子一封信便把他招了过来。

    谭纶在赵贞吉的下坐下,微笑道:“如果他不这样说,我才真觉着失望哩。”

    赵贞吉笑骂道:“你帮谁说话呢?”

    谭纶笑笑,压低声音道:“大洲兄,我真觉这回,你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赵贞吉的笑容登时敛去,皱眉道:“子理,你是不是让他们给拉下水了?”

    谭纶正色道:“大洲兄请放心,我谭子理的气节无需怀。”

    “那你……怎能帮着严党说话呢?”赵贞吉敲着桌子问道。

    “我没有帮严党说话,我是从大局出。”谭纶一脸坦然道:“浙江经不起任何内乱了,所以不赞同你们借题挥,打倒胡中丞……因为他是抗倭的最佳领导。”

    “荒唐!”赵贞吉怒冲冠道:“你把我赵孟静看成什么人了?我难道不知道一切以大局为重,一切以安定为念吗?”重重一拍桌子,伤心的撇过头去道:“你可曾想过,我为何要蜗居在这个小客栈中?为何要一切都在私下进行?”

    谭纶赶紧道歉:“小弟口不择言,大洲兄千万不要见怪。”

    赵贞吉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如此,口中低声道:“如果胡宗宪做得好,我当然不会添乱,可他真得做的好吗?别的不说,就说这个这个额外提编之法,搜刮来的民财,真的都充做军饷了吗?”说着冷笑一声道:“别忘了,我是干过户部侍郎的,早给你们浙江算过总账了,按照你们现在的养兵费用。南直隶和浙江的正常税负,加上‘倭饷’再加上‘提编’,足可以供三十万军队持续作战的了。”

    “请问谭大人,为什么你还跟我说,部下只能半饷,军粮也时常难以为继呢?”赵贞吉目光炯炯的质问道——

    分割----——

    第二章,还有一章,我很好,不用担心,只要月票蹭蹭涨,我的状态就高涨!!!

第二七三章 各执己见

    纶一时语塞。首/发

    “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是吧?”赵贞吉冷笑道:“那好,我替你说。是因为这些钱,被赵文华和你那位栋梁之材,还有他们的党羽私、囊了!正是因为有这个贪婪无度的毒瘤存在,所以才会出现,一面是浙江百姓生路断绝、敝衣腹,另一面你们抗倭前线又饿得两眼发绿,嗷嗷直叫的奇怪局面!”

    “不能全盘否定啊。”谭纶分辩道:“我承认赵文华是很不像话,胡宗宪也不是没有问题,但要是没有这个法子,我们的军队连嗷嗷直叫的力气都没有。”顿一顿,又道:“而且你必须看到,今年至今,浙江还没有大的倭患,这离不开胡中丞的筹划调度之功。”

    赵贞吉闷声道:“杨宜未必比他做得差……我在南京接触过他,思路清晰,知兵善策,是很有才具的,只不过现在被赵文华压制,被胡宗宪架空,完全不得施展罢了。”说着使劲瞪着谭纶道:“你敢说如果给他发挥的空间,他就一定比胡宗宪做得差?”

    谭纶不急不躁的反问道:“那您就敢说,他一定会比胡宗宪干得好?”说着躬身拱手道:“我承认他杨宜在河南打土匪可以,但这里是东南,面对的形势比那里复杂无数倍,敌人也强大无数倍,需要的是擎天柱国的大才……这样的人才,即使在官员中也是凤毛麟角……如果他是周那种,只会纸上论兵之辈怎么办?东南禁不起这个折腾了!”

    但赵贞吉依旧坚持认为,没有严党的浙江,才能上下一心,全力抗倭,只要有赵文华和胡宗宪在,胜利便遥遥无期。

    见无法说服这个倔老头,谭纶只好强忍着怒气问道:“那大洲公准备怎么办?”

    “查!查他个水落石出!”赵贞吉毫不动摇道:“其实很明显,这都是因为严党对浙江的盘剥过重,激起的事件,那些幕后的肇事者要负直接责任。但导致这起事件地罪魁祸首,更要受到应有的惩罚!”

    听他说完,谭纶冷笑道:“我可以提前告诉你,这样做行不通,除了把自己搭进去,伤害到徐阁老之外,你得不到任何地结果!”

    赵贞吉也冷笑道:“那咱么就骑驴看账本!”

    “走着瞧!”有道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谭纶起身拂袖而去。

    ~~~~~~~~~~~~~~~~~~~~~~~~~~~~~~~~~~~~~~~~~~~~~~~~~~~~

    见谭纶负气离去。赵贞吉又有些后悔了。他素知谭子理多谋善断。胸有沟壑。且在浙江人脉甚广。乃是他此行最该倚重之人。便想起身去追。却又拉不下脸来。正在坐卧不安地犹豫着。只见谭纶重新出现在门口。

    看到他去而复返。赵贞吉一下子喜出望外。赶紧起身作揖。陪笑道:“子理。我就是这个臭脾气。给你道歉了。别跟我一般见识啊。”

    谭纶本来绷着脸。听他这样说。只好摇头道:“我也有不对地地方。大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