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9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很多独到的见解,不仅为前人所未言,而且更与沈就所知的现代海权战略高度吻合,作者列举了海防战略的三大原则,即所谓御海洋,囤海岸,严城守,。其中最为沈就重视的,是‘御海洋,的硕,念,作者认为海防必宜防之于海”主张“哨贼于远洋,击贼于近洋”更让沈就震惊的,是第十二卷御海洋,作者竟用整整一卷,来阐述制海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如果没记错的话,西方那位马汉提出这个概念,应该是十九世纪末的事情,比他足足晚了三百年。更可贵的是,此人不止是这种战略性眼光超绝,在战术上也有很深的造诣,恍如他说‘贼至不能御之于海,则海岸之守为紧关第二战。”便清晰的排述了海岸防御战的要素:首先要令水师与岸上的陆兵相为表里。以便敌军登陆时实行水陆夹攻;并且要在岸上预先设防,防敌可能登陆的要害之处,并留置部队以作紧急支援。其目地是‘歼敌于将登而未登岸之时,。真是太了不起了,他所说的简直就是现代反登陆战的要诀。

    沈就一边看一边认真的做着笔记,这些天来,他已经写了好几万字的心得,越写就越发好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天才,能写出这样的军事著述呢?

    后来跟府上人一打听,原来是胡宗宪的幕友,一位名叫郑若曾「号开阳的秀才所著。沈就使命人将他请来,但府上管家告诉他,郑先生和胡宗宪一道北上了。“他还跟着大帅?”沈就轱卢问道。“不是,郑先生说是回老家。”管家恭声道:“搭大帅的顺风船而已。“他的故乡何处?”沈就问道。管家道:“娟像是苏松一代的,但具体哪里,还真不知道。”

    见再问不出什么来,沈就让他退下,起身走到屋外,对三尺道:“让朱五帮着查查那位郑开阳的情况,尽快递上来。”三尺应下,便快步走了。

    沈就站在院子里,看着明媚的春光,深吸下清新的空气,顿时感到精神一振,便听院门口有人道:“这么好的天气,正走出外踏青的好时节,大人就别整天呆在屋子里了。”

    沈就转头一看,是一身布衣的唐汝楫,朝他点头笑笑道:“你又没有大兵催命,为何还赖在杭州不是啊?”

    唐汝楫朝他躬身施礼,恭敬的笑道:“我觉着大人初来乍到「身边总得有个自己人帮衬着,这不才没走吗?”“哈哈……”沈就笑道:“那我要多谢你了。”“不敢不敢。”唐汝楫笑笑,故作轻松的问道:“昨日下官给大人送来的那一双姊妹花,怎么今早又被退回来了?”“这个么……”沈就打个哈哈笑道:“你也知道我的恩师刚刚过世,虽然公务缠身,不能为师父居丧,但禁声色还是要做到的。”

    原来如此,唐汝楫这才松口气,一脸崇敬道:“大人至诚至孝,实乃下官学习的楷模。”这可不是说说而已,打生下来就锦衣玉服的唐中丞,最近也穿起了布衣,不用说也知道是跟谁学的。

    但他可不甘心无功而返,又殷勤道:“那出去泛舟西湖,放松一下心情,总不至于坏了孝道吧?”“那不至于……”沈就摇头笑笑,备是再不给面子,估计唐汝楫就要崩溃了,于是他点头刚要答应,这时却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沈就对这声音显然不陌生,朝唐汝槲抱歉的笑道:“估计是北京来的急件。”唐汝楫郁闷坏了,心说咋这么不顺呢?

    果然见府中的门房,领着帽插红翎、风尘仆仆的信使进来,单膝跪在沈就面前道:“八百里加急,请大人签收。”说着取下背上的包袱,拿出个土黄色的大信封。

    沈就点点头,从袖中掏出关络,骑缝盖在那大信封上,信使便把信皮扯下,收到怀中,将里面真正的信件递给沈就,

    沈就眼看了关防骑缝,完好无损,便样手让他退下,这时唐汝辑也知趣道:“下官先去外面走走。”八百里加急所传递的,定然是军机大事,他当然得要回避了。

    沈就朝唐汝辑歉意的笑笑,便转身进屋用银镏金的拆信刀拆开信封,抽出内里的信纸展开一看,乃是内阁的文移,言到近日连续有乡籍赣粤的官员上本,诉说家乡沦陷于三粜反民之手,一些官员的亲人也被杀鹨。更悲惨的是,有五位官员惨遭满门灭绝,这五人披麻戴孝,在西苑门外跪哭,京师震惊,扰动帝阙,皇上已经下旨内阁,不惜一切代价,剿灭三粜反民,还赣冬百姓一个安宁。

    最后还附有徐阁老的亲笔:‘昨已推汝为东南经略,总领东南军政,羊制六省文武,事毕还朝。任命不日耳『到,麸汝当务之急,乃速定赣粤总督人选,筹划对‘三巢叛军,之围剿,务必在半年内控制局势,一年内基本平息,否则于吾于汝,皆大不利矣。”

    仔细又读了两边,确认没有遗漏的信息了,沈就便将信收回信封,钻进沉重厚实的铁箱子里,这才吩咐道:“请唐大人进来吧。”

    唐汝辑再进来时,见大人端坐在大案后面,知道是谈公事的时候了,于是恭敬施礼,然后依命坐在下首的花梨木椅子上。

    “方才内阁来信”沈就也不再客套,道:“再次催促要尽快平定三巢叛乱,但本官对赣粤一带的情况并不了解,唐兄可有什么人选,能为本官解惑。唐汝辑想了想道:“刘显好像在广东那边担任过参将,您可以问问他。“嗯。”沈就点点头,吩咐外面道:“请刘总兵过府说话。”外面自然有人跑去传令。

    趁着这个空当,唐汝辑小声道:“大人,下官倒觉着赣粤那边是远处着火,但近处冒烟其实更危险。”“哦?”沈就问道:“∽冒烟?“是啊”唐汝辑道:“那边毕竟离得太远,闹得再大也是小,但眼前这几桩事儿,解决不好,就走了不得的大事件。”,恍如说……”沈就不动声色道。,恍如说,衢州那边,比如说,军饷问题……”唐汝辑装作很坦然道:“再比如说,各方面总督的人选问题……”

    沈就斜看他一眼,促狭道:“尤其是,各总人选,更是重中之重●对吧?”

    唐汝辑脸色一红,喃喃道:“下官可是一片公心,现在东南文武还怀念着胡宗宪,可不大听大人招呼,您早点定下各总督人选,那些新总督必然对您感恩戴德,帮着您把下面人都压服了,这样大人才能政令通畅,一呼百应,好建立不世的功勋。”

    “哈哈哈一一一一一一”沈就摇头笑道=“我可不想建立什么功勋)能将这段日子安稳度过去,就烧高香了。”说着话锋一转,淡淡道:“不过你说的也对,我一个人要应付这么多省区,确实压力太大了……”“是时候找人来分担一下了。”唐汝辑激动的接话道:“下官觑颜,毛遂自荐江北总督,定让大人不用再操心长江以北。”“呵呵呵……”沈就抚摸着桌上温润的和田玉馈纸,意义不明的笑起来,让唐汝辑心虚到不行,只好陪着一起干笑。

    好在沈就笑一会也就止住了,眯眼望着他道:“你想当江北总督?”“有道是举贤不避亲。”唐汝辑拍胸脯道:“当然更不用避自己了。

    “好,有担当。”沈就笑笑,却又低声道:“不过,你当巡抚的时候,战事已经转移到江南了,结果在抗倭中寸功未立,若是本官把第一个总督给了你,是不是难以服众?”“还不是您一句话的事儿吗?”他已经习惯了严嵩时期那种一言九鼎的霸道,却忘了现在的恩主,连严嵩一半的势力也没有。

    沈就面上浮起一丝苦笑,从抽屉中拿出几封信来,递给唐汝辑看道:“你自己看看吧。”

    唐汝辑赶紧起身,双手接过那些信,倒退回座位上,快速的浏览起来,只见中有吏部尚书高拱的,推荐南京兵部侍郎李延为江北总督;还有张居正的,暗示是徐阶让他写这封信的,推荐湖广巡抚殷正茂为江北总督;甚至还有沈就顶头上司严讷的,委婉的请他考虑自己的学生陆树德的……还有几分别人的托请,不过他已经无心看下去了。

    再抬起头来时,唐汝辑已是面容愁苦,嘟囔道:“不就是个破总督吗?怎么什么人都盯上了?”

    “这话说的。”沈就啜口清茶道:“江北总督管着南直隶除了南京外的绝大部分,苏州、扬州、松江……天下还能找到更富庶的地方吗?”“大人一一一一一一”唐汝辑巴望着沈就道=“您就眼睁睁看着)自家种了多年的庄稼,转眼成了别人的园子吗?”

    “当然不行。”沈就感觉火候到了,再打支唐汝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