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9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好一会儿,众人才回过神来,张鏊连声推辞道:“既然经略大人在此,我等岂敢擅专,当然是您来决定了。”

    沈默微笑道:“这不妥吧,南京的事情,向来应该由南京的官员解决,我虽是东南经略。却也不能越殂代疱。”

    “唉,沈大人,这都什么时候了?还管那些陈规陋习?”马坤道:“您是东南经略,当然应该您来决定,更何况……”说着他一脸苦笑道:“我们现在也不合适出面了,不然人家肯定会说,我们几个在挟私报复,谁也不会服气。”其余也纷纷附和,让沈默退让不得。

    沈默只好勉为其难道:“最后可以用我的名义上奏,但主意还是得诸位大人拿。”

    见他如此厚道,张鏊等人更加过意不去,便认真为他出谋划策起来,于是又得出五条处理意见:

    第一,严惩乱军。可以不追究所有人的责任,但带头闹事和对黄侍郎动过手的,都必须杀掉,以儆效尤。

    第二,守备军官管教不严,本当重责,但念在其安抚叛军回营有功,便不究刑责,只以降职、罚俸为主,不过振武营的军官必须革职,发往边疆立功赎罪。

    第三,奏请朝廷将九大营募兵入籍军户,授予原卫所土地,命其耕种、自食其力,以减轻朝廷负担。

    第四,赏赐按兵未动的几个营。以奖掖守法。

    第五,张鏊、马坤自请处分……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沈默绕一大圈,一直等他们说出来的东西。

    ~~~~~~~~~~~~~~~~~~~~~~~~~~~~~~~~~~~~~~~~~~~~~~

    沈默依旧把这些抄下来,交给众大人传看之后,便搁在桌上道:“如此,便照此成文,诸位大人看过后,我们就可以上奏了。”

    “黄侍郎的问题呢?”朱衡的记性还没差到那个份儿上,沉声道:“我只想对诸位大人说一句,今天你怎样对同僚,明日就会被人怎样对待!”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让场面再次陷入僵局。

    这时,诸位大人的脸上都不好看了,心说还没完没了了,我们都自身难保了,就不能让个死人多担待点?

    场面又一次僵起来,沈默只好出来搅和道:“我有个馊主意,诸位大人想听吗?”。

    “大人请讲。”众人巴望着他道。

    “我们把前面的描述改一下,”沈默在几张稿纸中一翻,拿起其中一张道:“就是这里,我念给诸位听听:‘乱兵将侍郎黄懋官以下八名官员推至谯楼,绑于鼓上逼迫发饷。未遂愿后便手捶棍打,黄侍郎不幸身亡,尸身悬于谯楼三日才收……’”念完后,他面色凝重道:“这种说法,大损朝廷颜面,也会让黄侍郎和他的家人永远蒙羞。”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道:“经略所言甚是,可是人都死了,不知要怎么改呢?”

    “改个死法吧。”沈默轻描淡写道:“‘手捶棍打之后’这样写,黄侍郎满脸流血,伤势严重,后于谯楼中自尽。”

    “把他杀改成自杀?”众大人恍然道。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因为一个部堂高官被人活活打死,自己死得窝囊,也给朝廷丢人,也不会得到百官的同情;但若是改称自杀的话,这种死就带着刚烈和气节了,肯定会有很多人为他说话,而且朝廷也好宽大处理……既然自裁谢罪,便免于追责,家人按照殉职官员家属抚恤,各方面都好接受。

    而且从几位部堂大人的角度看,出现一个以死谢罪的高官,无疑会减轻各方面的责难,确实是求之不得的?

    至于朝廷那边,一定会认可这份报告的,哪怕跟之前了解的情况相悖,也会将此作为最终公布的结果。

    就连朱衡,虽然觉着玩弄文字乃刀笔吏所为,但他也知道,也只有通过这种法子,才能让黄侍郎不至于死后蒙垢,也才能让他的家人得到朝廷的优恤,再看看满屋人脸上的乞求之色,他终于重重叹口气,不再说什么了。

    于是,把最终的意见汇总后,沈默当即草拟成文,众大人略略过目,便都在后面用了印,沈默再看一遍,确认无误,立刻装入厚厚的牛皮纸信封,封了口、加了东南经略的关防,交锦衣卫八百里加急发送北京。

    ~~~~~~~~~~~~~~~~~~~~~~~~~~~~~~~~~~~~~~~~~~~

    做完这一切,众人长舒一口气,何绶便提议,在绣春楼上设宴。为沈大人接风洗尘。

    沈默还没答话,朱衡却起身道:“这次兵乱,工部衙门也受冲击,敕书、符验、历来文卷都损毁不少,老夫要回去看看,清点一下损失,就不参加了。”

    一下弄得何绶也很尴尬,沈默笑着打圆场道:“何公公,我觉着朱部堂说得有道理,咱们这会儿还是先夹着尾巴做人,等事情了了,再共饮庆功酒不迟。”马坤和张鏊本来就心中惶惶,哪有心情宴乐,纷纷附和道:“正是如此。”

    何绶苦笑一声道:“得,合着杂家不懂事了,”说着一甩袖子,对长随道:“跟人家说,中午不去了,省得白忙活一顿,浪费。”

    朱衡根本不离他,朝沈默拱拱手,先一步走了,剩下的人也坐不住了,跟沈默寒暄几句,便也告辞回去了。

    何绶走在最后头,小声细语的对沈默道:“这回多谢您老了,待会儿让小七给您送点土特,可千万别再推辞了。”

    沈默笑笑道:“公公太客气了。”

    待把众人送走,回来后,果然看到厅堂地上,放着一担子水果,那小七朝沈默磕头道:“这是我们公公一点小小心意,请督帅爷爷笑纳。”

    沈默走过去,状若不经意的踢了一下筐沿,感到异常的沉重,会意道:“你们公公有什么话要你交代?”

    小七见他果然上道,心中一松,小声道:“我们公公说,张鏊、马坤他们在南京待得脑子都浆糊了,我家公公可没这么天真,知道这次的事情,他这个守备太监是别想干下去了……”

    “哦?是么?”沈默嘴上淡淡应着,心中却暗道:‘这话说的不错,几个二品的大员,竟没个太监看得明白。’但仍然不动声色道:“你家公公的去留,还得看皇上和司礼监的意思,我身为外官,是插不上话的。”

    小七磕头道:“我们公公说,现在司礼监说了算的,是黄锦黄公公,他是您的至交,您也不用专门写信为我们公公求情,只需要在给皇上的密报中,稍稍为我家公公说几句……不过分的好话即可。”

    “唔……”沈默心中一惊,他在经略东南的同时,还接到了嘉靖帝的密旨,令他每日密报东南实情,这是连内阁都不知道的事情,这南京守备太监却了若指掌,定然是从司礼监走漏的消息,看来果然是宦官一家亲,太监心连心。

    对方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再否认就没意思了,沈默含糊道:“唔,本官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

    待把那小七打发走了,沈默让三尺查看那一担子‘水果’,拂去上面的一层荔枝之后,便露出两斗龙眼大小的珍珠,屋里登时满堂生辉,三尺张大了嘴巴道:“哪来这么多大珍珠?”他随手拿了几个,各个都是浑圆饱满,毫无瑕疵,为市面上罕见。

    “他在发迹以前,曾长期担任御用监派往太湖的采办太监。”不知何时出现在屋中的朱五淡淡道:“这些珍珠八成是当时存下的私活,为他这些年飞黄腾达,立下了赫赫战功。”说着拈起一粒,仔细看了看道:“果然是最上等的太湖贡珠,该是他压箱底的宝贝了。”

    “哦,想不到五爷对珠宝还有研究。”沈默笑着对他和三尺道:“弟兄们这些日子都辛苦了,把这些珠子分了吧,拿回去讨婆娘开心,绝对是必杀。”

    三尺知道大人向来不留这些东西,道了谢,便挑着担子下去了。朱五却站住道:“大人,说完珠宝,再说金银,那批银子的来历,已经查清楚了。”

    他说的是邵大侠的那一船银子,当时沈默就很诧异,从哪里能弄到这么多的现银呢?当时他认为,对方是搞海上走私的,而能一次拿得出这么一笔银子的走私集团,绝对是必须关注的。所以让朱五查一查这批银子的来历。

    结果却恰恰相反,朱五告诉沈默,那批银子不是来自海上,而是带着土生土长的大明货:“数家银号的鉴定结果都一样,这批银子与浙江官银同出一源,乃是衢州银矿所产。”因为这时候技术条件所限,作为货币流通的白银,提纯最多能到九成五、九成六便属罕见了,再高就不划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