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10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朝堂钱,又给朝堂新的官员空缺。

    这岂不妙哉?

    这种两全其美似乎也毫无弊端的事情,是个人都会支持,这全然是一片奉公之心嘛。除了……会得罪一些商人以外。

    但朝堂显然不会在乎,哪怕真有人追究,也有大把的理由可以都推到沈万重的身上。

    “没错,请愿征收社会保障税,完全没有问题。不过,具体部门应该是社会保障与劳动管理总署。后面这一点,包括官衙的全名,还是要以朝议为准,你只需要奏请朝堂设立相关有司衙门即可。”黄宗羲补充了一下。

    沈万重连连点头,只觉得自己惊喜得要晕过去了。

    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一个资本家参与到政治权力运行圈的好机会。

    就如同一个出色的御史应该是弹劾掉了无数重要大臣一样,一个商人如果能上书参政还被采纳,那政治声望同样会噌噌上涨。换后世美帝,各个议员谁更厉害,还不就是看谁的提案更有用,更能获得喝彩么?

    事实上,沈万重并不会想到。他未来还会有机会争夺史上第一个由商人出任的国务咨询委员会委员呢。

    “好,好。我谨遵吩咐!多谢黄社长成全,话不多说,我都记在心里!”

    “那我就提前恭喜沈东主了。”

    ……

    众人看向沈万重,仿佛看到了一个自己的人生榜样。

第十五章:调查结果

    中央调查组进驻大兴县衙,让林鹏忙得一头的汗。如果是往日,作为县令的林鹏恐怕要惶恐不安得食不下咽了。

    但这一回,对他而言却算得上半个喜事。因为,林鹏这一回的处置颇为高明。上面对于大兴县的作为很是认可。

    至少,原本一场暴乱经过大兴县县衙一番报关,并没有继续扩散,那些工人既没有选择杀人造反攻县城,也没有占山为王搞什么建国的把戏。

    既然工人们愿意报官来解决,那说明对县衙还是颇为信任的。

    拿着这么一个出彩点,林鹏并不担心调查以后会对自己的官位有何印象。相反,经过这一遭,说不定朝中上下都会对这个杂途出身的县令多几分印象。

    甚至,就连朱慈也愿意捧一捧林鹏。

    进士出身才是正统文官这一点朱慈认为不是坏事,却也绝不是什么好事。对于国家而言,官员选拔制度公平公正自然是好事。但对于皇帝而言,军人转业的官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说不定更加衷心。

    朱慈并不担心转业官员会搞出什么藩镇,乃至于军政府。文武平衡,运乎一心,朱慈有足够的手腕控制得了局势。

    大兴县县衙。

    林鹏回到了后衙,林夫人已经准备了满桌子的菜:“可总算熬出头了。”

    林夫人是个小家碧玉的女子,有些小脾气,也难得读过书,对官场的事情并非全然无知,闻言笑道:“调查组审议完毕了?”

    “调查组的专员们已经各自派人,跟着那些报案人员前往各处工坊调集苦主入城进行断案。那个主要的苦主李非已经答应下来。这说明,工人们的情绪已经平定。这一回的乱子,终于到尾声了。”林鹏说。

    林夫人咬着筷子:“夫君也是偏向工人么?”

    “这世间,哪里有那么多是非曲直可以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呢?这事儿呀,其实情况还真很复杂。陛下当然同情工人,可怜他们的遭遇。所以中央调查组出京是肯定的,彻查的姿态也一定会有。但陛下的雄才大略,不再于那些过分细微的细枝末节上。所以,工坊的发展,陛下一样是坚定的。只有真正为亲民官才能明白,就业,经济,财税这几个字是怎样的意义。”对于那些工坊,林鹏当然有心回护。他们收纳了流民,增加了治下百姓收入,更给县衙带来了巨额的税金。

    “妾身听这么一说,反而更加糊涂了。”林夫人有些不明白:“事情总要有个结果。”

    “百姓们所求其实很简单……”说到这里,林鹏缓声说:“有个公道罢了。几个奸商以为背后有人依靠,便将黑心用在了穷苦人家身上,连抚恤银子都不肯给。也就是说,只要愿意补偿给工人足够的银子,咱们县衙再将几个人命官司,伤人官司结了,这事就可以了。”

    林夫人懂了,林鹏没当兵转业之前,他也是小民百姓。如果真的林鹏挖矿遇难,他所求的也只是一个赔偿罢了。更不会悲天悯人地一定要让矿山关门歇业。

    “那些东主们……应该会大出血吧。”林夫人这样想着,忽而感觉挺开心的。

    “当然。中央调查组出来,便是以朝廷的信誉担保此事会圆满解决,那些东主有一个算一个。统统都要大出血才能过关喽。”林鹏笑说。

    ……

    三日后,位于大兴县县衙里。

    顾炎武汇通陈子龙、黄宗羲开始审讯此案。

    此案一开,大兴县县衙里里外外就围了无数百姓。有闻讯而来的各类工坊工人,有豪奴壮仆围绕的资本家们。

    原本可以容纳三百人的大堂早已拥挤不堪,就连外面的院落也早就被闻讯而来的警员们迅速封锁,人太多了,林鹏迅速调遣人手,负责安保工作。

    院内,当沈万重、李非等涉事双方的人到期以后,顾炎武、陈子龙以及黄宗羲纷纷入内。

    场内原本喧嚣一片,台下的观众们议论纷纷,都猜测这一回调查审讯的结果。有的说朝廷已经被富商们收买,也有的人说朝廷一定会秉公处事。更有甚者,激动地想要朝着沈万重那边冲去,高呼着偿命来。

    猝起发难的人在入场的时候就没搜走了能伤人的一切物品,赤手空拳之下,当即被警戒的警员拿着铁叉拿下。

    这时,身后簇拥着三法司人员的一正两副调查组成员抵达以后,屋内安静了下来。三法司人员就是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都是身着工作服,很有威慑力。甚至,角落里不起眼的地方还有锦衣卫探员在记录。

    显然,那是预备着给陛下的后手。

    在这样散发着权力与威严的局面之下,大家都乖乖地安静了下来。

    顾炎武颇为感慨地看着眼前这一幕,李非与沈万重都是郑重其事,似乎满腔准备。但这中央调查组,名曰调查,就说明这不是来搞什么当庭辩论的。既然调查,自然是有结果才会聚众开堂。所以,顾炎武只是来宣布结果的。

    他心中想着,这会儿,朝廷应该已经传遍了那几封奏章吧。

    紫禁城外朝最近大改了一番,总体而言,就是将七个一层的院落重新推到重建成了三层小楼,随后以近似六边形的方式修筑布局宫外。

    只不过,碍于不能高过三大殿等宫内建筑,是以这三层小楼都显得颇为局促,主要是高度比较低。

    但总的而言,居住在冬暖夏凉的砖房里,大家都感觉比过往的木质建筑要顺心许多。

    传统建筑美则美矣,利用率还是太低了。

    在帝国不断兴旺,事务更加繁多的背景之下,朝堂要忙碌的事情太多了。

    尤其是陛下还弄出了一个国务内阁,这就迫切使得朝廷需要一个更大,更完整的建筑群容纳国务内阁以及六部。

    最终,在两个月前,朱慈回国前后的时间,大家高高兴兴地搬入了新的国务院里。

    朱慈今天颇为有兴致,抵达了位于国务院新华楼的三楼甲字号会议厅里。新华楼位于整个六边形的中央,是整个国务院楼群里最大的一处,也是所有大佬们办公的地方。

    三楼,便是遍布着几个大臣们的办公室群。

    每个办公室群都指向所在的几个部阁楼群里。

    这样的改变让一切都显得颇为顺畅,不仅容纳了越来越多的官吏,也让工作颇为方便。

    今天,朱慈来的甲字号会议厅就是整个新华楼最中间最大的会议厅。

    朱慈坐进上首,李邦华手中拿着一份请愿书,拿上了又放下,拿下了又忍不住再三翻阅起来。尽管,以朱慈对李邦华的了解,这份请愿书他肯定已经都能背下了。

    “高风亮节啊……能有义商请愿新增缴税,这说明百姓对朝廷,对大明,乃是一片赤诚之心啊。”李邦华开场打破了沉默。

    大家这会儿都已经了解了前因后果。

    京师水峪沟煤矿东主请愿上奏朱慈,恳请朝廷征收社会保障税,每月征收工坊雇佣工人工资的百分之五,待到工人六十周岁以后,每月发放当地最低工资作为退休养老金。并请朝廷设定有司专门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