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10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外的生意,是不好做了。”李岩想着事,下了楼,喊了店小二准备着饭菜,许久没回国,正宗的中华料理他可是好久没尝过了。

    一桌子菜肴摆满,李岩忽然间耳朵一动,原来是邻座坐了许多人,大家都开始议论着一些见闻。

    酒馆茶楼旅社,这些人流迅速的地方向来是古代最经典的消息集散地。

    李岩一边吃着菜,一边想着出路,更多分出三分心思听着邻座的人议论着事儿。

    “听说没,东北那疙瘩呀,出大新闻了。”

    “哪天没大新闻了?老哥,三天没看报纸了吧。这沪上新开的报社都不知道多少家了,自从去了一趟补习班。哪个跑生活的人不看报纸。天天听着新闻,啥事儿没听过。”

    “哈哈,外行了吧。不值钱的消息,那当然是可劲朝着报纸上放出去。可值钱的消息呢?谁不是捂着。”

    “捂着对啊,捂着了就不是新闻了。杨哥,来来来,喝酒。”

    “喝,喝。可我杨某人啊,也想和大家伙来想想这东北能不能去,能不能挣大钱。”

    这时,桌子上一个一直以来不怎么发声的男子说:“杨子,东北那事还是别乱参合了。大家伙挣点钱不容易,可更有句老话得听着,有钱拿,没命花。那些洋鬼子是被银子管迷糊了心肝,也不想想凤凰城上驻扎的大军谁打得过?那是压着整整一个朝鲜国的强兵,谁敢去扎刺?”

    “刘哥,你这说得哥几个更加迷糊了。到底是什么事,怎么整的神神叨叨的?”

    “说是捂着的保密消息,其实早就被有心人散了出来的。得了,我就把这事和你们说说吧。有人说,建奴被朝廷大军平灭以后藏了一批宝藏,落在了长白山的山脚下。那是建奴准备了复国之战的财富,足以武装起十万兵马。里面藏着的,是当初建奴席卷了半个北疆的财富……”被称呼为刘哥的话说完,不由嗤笑了一声:“这一听就一堆的毛病。”

    几人不乐意了,好不容易有个发财的好机会呢,怎么这么快就让人打消希望了呢。

    “刘哥,可别晃悠我们呀。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和哥几个仔细说说呗。”

    “第一吧,凤凰城的大军就在长白山的山脚下,谁敢带兵去辽东那就是个死。第二吧,这消息传的太诡异了,突然间就起了。别的不说,我在军中的时候,就从来没听过这事。哼,至于为什么觉得这是假的,我也猜得出。”说着,刘哥又道:“朝廷怎么来的那么多银子修学堂?还不是之前灭了建奴缴获的。可这些银子许多都有苦主,人家苦主来要,朝堂给是不给?自然,也就不认账把这事含糊过去了。”

    李岩听着,也是忍不住笑了笑,摇着头:“这种荒唐事也难为有人会信。”

    他是觉得荒唐,李岩能在朝鲜做出事业,靠的就是许多闯军散落在朝鲜,成了他的人脉,为他效力。

    但更多的,还是都去了辽东。有的是在那屯兵成了移民,也有的依旧现在还在那当兵。

    可无论是谁,都没与李岩提起过这事。

    酒足饭饱,李岩也回了房间,他又陆续开始拆起了自己的信。

    最让李岩看重的,是陆庆衍的信。

    这是一个京官,能结实下来也很巧,是他送的高丽参让陆庆衍的丈母娘极为欢喜。李岩回忆着国王,他记得上一回通信的时候陆庆衍还只是一个寻常御史,却是不知现在是什么职司了。

    只是一看,李岩就极为重视起来。

    说起来,陆庆衍的字里行间一点开心的意思都没有,但这封信看完,却让李岩反复揣摩,不断思量。

    陆庆衍外放了。

    京官外放,在过去,除非是学政、巡按御史这类,不然都可以说是贬斥。特别是转任到那等做事的职位上,更是让人无不是唉声叹息。

    陆庆衍在京六年,也到了外放的时间点。

    现在官场风气虽然不再是压制外放的官员,却依旧是许多京官不愿的事情。除了权势,生活水平乃至安全保证也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京师的繁华一如北宋的汴梁,是极其让人不舍的。

    这一回,陆庆衍外放的职位更是寻常人望而生畏的地方。

    那是一个极其偏远的地方,就在后世的哈尔滨。

    而朱慈呢,也是直接大笔一挥,将哈尔滨这个城市定了下来,更是亲自将黑龙江全域圈成了新省份的首府。

    陆庆衍这一回要上任的,赫然就是哈尔滨知府。

    当然,因为黑龙江省只有这一个城市,故而并没有设立黑龙江巡抚,只是新增了黑龙江将军一职,又掉了一批兵马去后世的海参崴建立据点,作为军事支撑。

    陆庆衍在信上介绍了这些基本情况以后,便大为感慨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多嘴脑残地说那么多北疆攻略的建言建策。

    本来他只是想耍一些名声,积累一下声望,这几乎是每一个御史言官的本能。

    没成想,或许是朝廷真是急眼了,死活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去北疆以后,就直接将陆庆衍给派去了哈尔滨担任知府。

    虽然连天官李遇知都亲自任命,还好生劝勉陆庆衍要好好干,说不定下一个黑龙江巡抚就是他。只是,陆庆衍显然还是很怨念。

    看完全信,反复品读了一下,李岩大概明白了什么情况。

    陆庆衍字里行间透着非常强烈的求助信号呀。

    只是字面意思上,陆庆衍似乎非常不想去,实际上却是在透露着东北之行的前景。只是,陆庆衍显然还不知道李岩眼下的处境,是以说得非常委婉。

    毕竟,李岩是远征公司的中层骨干,假以时日,未来的远征公司一方大佬就是他了。以远征公司的体量,便是等闲一省之中的大佬也未必比得过人家的威势。

    故而,陆庆衍说得十分委婉,唯恐李岩拒绝以后大家面子上不好看。

    但李岩这会儿已经走投无路,哪里会拒绝这么好一个机会?

    陆庆衍作为开拓黑龙江的开路先锋,权限很大,这一回朝廷给他的支持更是让他亲自建议一名警卫队校尉的权限,实际上是他建议谁就任命谁。

    故而,一旦李岩过去,就将是哈尔滨守备军的主官。

    “重回军旅吗?或许不错……而且,也能谈一谈那个奇怪的传言。”

第六十六章:北大荒

    李岩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行程,满怀期待。

    东北虽是偏僻之地,他却对那里挺有信心。不知多少闯军子弟流落在黑土地上,无数回信给他,让他知晓了那片辽阔之地的富庶。

    东北虽然偏僻冷了点,却是个宝地。

    地方平整,人烟稀少,土壤却不是西北那样隔壁沙地遍布,而是肥沃仿佛随手洒下种子就能肆意增长。

    更何况,那里矿产丰富,人际简单,不会再被陈永福之子压制。

    “北疆之地,将是我再起江山之处!”李岩握着手,坚定地说。

    ……

    梁益心走在街上,有些心不在焉。

    大明二七六年届县学同学会结束了,同学们意气风发,梁益心却显得有些进步缓慢。五年前,他虽然只是一节秀才,却风云聚会,参与到了朝廷对基层政治的改革之中。

    一番改革,虽然只是秀才,却也获得了进入官场的机会。

    那时,梁益心更是得了县尊看中一路栽培,最终成了县令的智囊,其后更是一步步从工房书办干了起来,到而今,已然是宛平县的县丞。

    只是,到了县丞以后,梁益心猛回头发现,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落后了同学们无数个步伐。

    当初的同学,考上进士的去了六部,外放便是一县之尊,回来以后,已然六部主事,前途不可限量。有的扬帆海外,豪富非凡,起居用度,比拟王侯。

    这五年来,的确是一个风云聚会,时代变迁的岁月。

    不知多少人抓住机会,趁势而起,完成了三代之家的积累,阶层跃迁。

    梁益心本以为自己担任了京师宛平县县丞,等闲外放出去也只个知州知府,进步不慢,但凡事就怕对比,一对比起来,梁益心就显得有些心慌。

    脱了官袍,捡了件喜欢了的长衫穿着,梁益心走去了最爱的醉白楼,小二热亲地打着招呼:“梁爷来了哟,您请,一早给您留着最爱去的丙子号包间,这边请。还是老三样?”

    “老三样菜,酒给我换了,要烧刀子!”梁益心闷声闷气地说。

    小二见此,不敢多话,小心地陪着梁益心进了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