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些士卒,大部分都是李自成调拨了其他军中将主的兵分给李岩的。

    如果李岩在东明一战打赢了官军那也就罢了。可现在,李岩是败在了东明,自然惹得众人非议。

    这个时候,还是一向与人为善的田见秀打了个圆场道:“闯王。官军来犯,又有炮火。首要还是迎敌吧。李岩毕竟也是为了闯王。”

    就当闯军之中的将领还要说出更难听的话时,忽然……

    轰……

    轰……

    轰……

    接连数声炮声响起。帐内微微一阵寂静。

    随后,又是一人急急跑了过来,冲着帐内的袁时中道:“将军,将军!俺在柳园口的兵撑不住了,官军打得好猛!”

    袁时中顿时变色,看着李自成,神色难看道:“闯王……”

    田见秀与袁时中都开了口,李自成也是冷静了下来。

    随后,目光扫视全场。顿时见到一干跃跃欲试的闯将。

    刘宗敏、李过、党守素、贺锦、牛金星、袁承志、袁宗第、高一功、郝摇旗以及李来亨都是一脸渴战。

    在他们看来,此刻的官军已经成了孱弱无能的代名词。

    在开封城内,他们要冒着炮火,艰难攻城。

    可出了城,官军不就是任人鱼肉了么?

    就如同朱仙镇之中,他们所做的一样。

    就是罗汝才与袁时中,都是目光闪闪,显然也有些心动。要知道,而今他们能够滚雪球一般不断壮大。裹挟了数百万百姓固然是主要。但大部分的流民格外孱弱,其实并不堪用。真正拥有战力的,除了一直以来跟随的老八队,其实就是不断击败官军后收用的俘虏。

    而官军的降兵亦或者主动投闯王的官兵才具有不俗的军事技能。而且能吃饱,有犒赏,这些曾经的官兵反而发挥了十成十。远超官军的战斗力。

    见众人一脸可战,李自成微微一思索。就道:“此战,让党守素上!”

    党守素。陕西盐贩子,早年就加入了李自成麾下的老八队,可谓是李自成的嫡系之一。

    党守素枣红脸,鹰钩鼻,身量矮壮,四肢筋肉鼓鼓,显然是个厮杀好手。

    此刻,听了李自成的命令,党守素顿时一脸喜色:“是,末将领命!”

    众人闻言,纷纷一脸失望。

    就当军议快要散场的时候,忽然……一袭红衣,身面容娇媚的红娘子走上前,目光似乎喷火地道:“闯王!末将刚刚侦查得知来犯的就是在东明一战打败我的官军。此战,我也要上!我不要战后俘获,只求到时候若是围歼了官军,救回我的姐妹。若是只杀败了官军,我也好拿着俘虏换回俺的姐妹。若不然,再晚了,谁晓得那些官军会怎么折辱我那些姐妹!”

    红娘子一语而出,众人目光顿时一亮。

    目光一亮的,自然是红娘子的容貌身材。但红娘子接下来说的话,也是让这些军将无不是感叹。

    就是李自成闻言,也是不由赞叹了一声:“红娘子好义气。既然如此,你也一起上吧。至于战后斩获,我们李自成麾下向来公道,入公之后,自然会功赏过罚,一视同仁!”

    “末将领命!”红娘子肃然行礼。

    就在闯王军议召开的一个时辰前。

    一颗五斤半重的铁球在黄河一艘炮船上升起,随后重重落在地上,又迅速飞弹起来,随后撞进拥堵的人群之中,打出了一条血泥构成的小路。

    随后,黄河上又是一艘炮船跟着发出了怒吼,四枚炮弹再度升腾起来,一个漂亮的抛物线后,又是两颗炮弹砸进人群之中。

    炮火响起后,随后就是将近三百艘蓄势待发的小船开始迅速靠岸。

    一阵慌乱后,一个个小旗、总旗的怒吼随即响起。

    随后,只是持续了片刻的慌乱重新变得有序。

    在刘胜的带领下,一千官军率先靠岸。最后,枪阵列起,在炮火的掩护之下,顶住了冲击而来的官军。

    只是过了一刻钟不到的时间,长枪战阵的身后,一个个火铳手蓄势待发。

    最后,当刘胜一声令下,数百道火光依次升腾起来。

    一阵阵哀嚎之中,官军已经站稳了一处渡口。率先登上去的一千官军已经站稳了跟脚,阵列森严。

    其后,便是又是三百艘小船不断接驳,将两千官军陆续登录。

    在最大号的一艘楼船上,朱慈烺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笑着道:“开战顺利呀。”

    一旁,老十七凑趣道:“还是大人部署有方,训练得力。要不然,怎么会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拿出了训练有素的六千战兵?这样的军队,对付一些流民军,自然轻易。”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

    原定历史上半年后,山东镇派来了六千兵,在侯恂的号令下救援开封。

    而现在,有了全新朱慈烺的历史上。山东镇提前了半年来援,兵马的数目倒是经历东明一战后发生了变化,但最终抵达开封北边的柳园口黄河渡口的时候,依旧是六千兵。(未完待续。。)

    ps:  感谢烦恼之物的打赏~另外提一句,欢迎读者们捉虫呀,发现文中有不对的地方,尤其是错别字,病句,欢迎指出。微言也有书友经常在读者群捉虫,得到消息后。微言都会迅速找回去改掉的~

第三十七章:敌我虚实

    这六千兵,的确也是如老十七所言,是朱慈烺部署有方,训练得力来的。

    朱慈烺一开始的骨干兵力其实只有老十七的身边的一百亲卫,以及五百从京师里带出来的兵。

    经过朱慈烺在临清整顿,又在东明一场大战后。这五百曾经的新兵已经迅速成熟成了老兵,不少都成为合格的初级军官。而这,就缓解了朱慈烺一直以来扩军最大的困难:军官荒。

    尽管朱慈烺已经开始不断加速各类练兵操典、书籍的撰写,随军武校也很快就会在亲卫队中开办。但这样的长远之计却无法解决军官荒的燃眉之急。

    还好,东明一战胜利后,大量优秀的军官种子通过实战得到锻炼,脱颖而出,得以迅速成长成为勉强可用的基层军官。

    同时,经历过东明一战后,临清营并入山东镇,两者都已经彻底落入朱慈烺的手中。再随着伤兵陆续返回,曾经总兵力达到八千人的山东镇加临清营虽然总人数减少到了六千,但余下的都是经过实战的老兵,真正战力上反而大幅度增加。

    有了五百骨干,又有了一支经过东明一战锻炼的士兵作为基底。经过朱慈烺一番重组,有六千军力的崭新山东镇就这么出来了。

    最终,在朱慈烺手中已经有亲卫两百余人,镇部三百,步卒三千,炮兵一千,骑兵五百,辅兵一千的局面。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让一支曾经内耗不休。新兵刚出炉的新军有了几分强兵的气象。这其中,如何不是朱慈烺妙招迭出的结果?

    稳定发放的粮饷,崭新漂亮的军服。丰厚充足的酒肉且不说。哪支官军会如朱慈烺真正尊重军人?

    而且,这种尊重并非是虚假的。而是用军功章,用荣誉,用无数钱粮堆上去的。

    如随军医院这样费时费力的东西,哪个将官舍得?

    至于荣誉这样一个概念,老十七几十年下来,是第一次在朱慈烺这里听到。也是第一次。在朱慈烺这里明白,更切身体会到。

    在朱慈烺的手中当兵,那是真正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这样一个信念一旦铸就下来。这些朴实汉子所爆发的强大力量,完全超出了老十七的想象。

    当然,困扰着这支军队战斗力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一直困扰着朱慈烺的军官荒。不仅是基层军官,更是高级军官的短缺格外愁人。再比如文化水平的不足。通过实战锻炼起来的军官们成长潜力短缺不一。以及让朱慈烺担心的泥沙俱下的扩军会存在让人意料不到的隐患。

    但朱慈烺此刻显然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慢慢解决了。

    这一仗。朱慈烺没有亲手去参与,而是放手给了刘胜、徐彦琦等将官锻炼经验。

    尽管,在朱慈烺的看来,登陆战中出现了太多诸如各部协调不一,军令传递混乱等错误,抢滩战中炮火支援效果甚微的漏洞,以及一系列不大不小的错误。

    但朱慈烺除了在后方弥补以外,却并没有干涉。

    战局打到现在。一切依旧在掌控之中。

    疏漏太多仅仅只是朱慈烺的要求很高罢了,驻守柳园口渡口的闯军显然没有朱慈烺要求中的敌军那么强大。

    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