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1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我中华国威的事情,别说我,医正难道少了?哎呀,当年陛下也说过。什么时候大明儿郎走在海外能被当地女子围着团团转,那就说明我大明真正强大了。现在以大明儿郎在海外走俏的程度,难道还说明不了这一点?”阮大铖笑着,很有些放松之感。

    自从知道不得朱慈喜欢以后,阮大铖彻底淡了功名之心。到了这海外之后,阮大铖反而因为远隔大海,没了那些有的没的胡思乱想,是以很是做了一些成绩。

    而今马德里的东方友谊医院以及东方儒学院就在马德里极有殖民度。不仅权贵们争先求医,就是权贵们的子弟,也纷纷希望在里面学习到来自东方的先进文化。

    更别提,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意味着富有。他们身上带着的货物,来一趟欧洲,足可以赚到至少十倍的利润。这样的结果,就是每一个中国穷光蛋到了都能翻身做富翁。只要他们带上一些瓷器、茶叶、丝绸甚至其他只要是中国产的货物。

    “有钱是好事。有名也值得欣喜……但是,马德里最近……或者整个欧洲最近,都有些乱糟糟啊。”方国梁低声说:“这样的安静,有时候是很奢侈的。”

    “放心吧。大明可不是软柿子,也不是任何人以为可以用来强行化缘的地方。况且,你看着这西班牙,偌大的环球帝国。但实际上……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西班牙的日子,可是不好过得很。”阮大铖说着,目光烁烁,显然又是想什么坏主意了。

    “哦,怎么说?有新行动?”说完,方国梁联想起了刚刚阮大铖看的那本拉丁文书。

    他是医正,负责的是刷好感度,联络权贵,培植大明在西班牙的买办势力。加上方国梁毕竟不是很懂政治,多数时候只能看得到那些繁华盛景的地方,反而注意不到那些烈火烹油的危险。

    “我看的书,是关于西班牙历史的。特别是最近一百年的历史……”阮大铖说着,缓缓介绍了起来。

    十六世纪默契,也就是差不多百年之前。

    威尼斯与土耳其大动干戈。

    富饶的威尼斯早就被土耳其人盯上了,这对于本土只有十九万人,全部海外领土加起来才只有百来万人的威尼斯你,亚历山大。要知道,他的对手奥斯曼帝国仅仅只在核心领土的地方,就有两千万可以动员的人口。

    巨大的实力差距让威尼斯人迅速求援,求援的书信自然到了教宗国里。

    威尼斯向教皇庇护五世请求救援。

    庇护五世急欲提振教皇声威。于是,在他的奔走试压之下,西班牙人、葡萄牙、西西里拿坡里丶马尔他骑士团等国家再度组成天主教国家同盟,组成联合舰队以共抗奥斯曼土耳其。同盟各国约定,西班牙出五成军力,威尼斯出三成,而剩馀两成由教皇国和义大利诸国分摊。

    虽然联合军队已经组建,但是成员各有各自的矛盾。马耳他骑士团因为与威尼斯的旧怨分分合合。西班牙人希望借助联军争夺自己在北非的利益,因此又怀私心。

    这样各怀鬼胎的情况之下,前期的联军可谓是接连吃瘪。

    最终,反而是威尼斯守军的惨烈遭遇激起了所有人的哀兵之战。

    1571年,地中海的晨光照耀之下,李班多海战爆发了。

    在这一场扬名后世的战争里,威尼斯人祭出了自己的大杀器:重型船首炮。

    依靠着凶猛的火炮以及顽强的战斗意志,在圣克鲁兹侯爵率领姗姗来迟的西班牙大帆船部队增援之后,胜利属于西班牙。

    这场持续了7小时以上的海战之后,基督教世界赢得了胜利。

    当然,他们的损失一样沉重。他们一共损失17艘船,30艘大破弃船,七千五百人阵亡,其中威尼斯伤亡两千五百,阵亡17名舰长,在联合军高级将官之中是最惨烈的。当然,对比胜利的一方。奥斯曼土耳其方面的损失更加惊人,137艘船被俘虏,其中20艘船况不好故加以废弃,50艘被击沉,参与海战的鄂图曼帝国舰队有四分之三遭到消灭,近两万人被杀,超过一万人被俘,可谓毁灭性的损失。

    “依靠着李班多海战的胜利,欧洲人算是在奥斯曼帝国里找到了一点可怜的存在感,而不是时刻担忧着奥斯曼土耳其会在南部欧洲登录,摧毁基督教世界。”阮大铖顿了顿,又说:“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了。欧洲因为三十年战争的苦果备受摧残。西班牙已经在本世纪逐渐衰落,更与法国人陷入了漫长的战争之中。面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挑战,西班牙人有心无力。”

    “这个古老的国家迫切怀念过去,因为他们现在的日子更加难过。”方国梁点头说着。

    “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啊。”阮大铖说:“江南那个小家伙,在越南三国里来回倒腾,在越南赚了何止千万银元。而今,现在是西班牙。陛下时刻想着如何切入欧洲,对于我们而言。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

    ……

    朱慈的船队停在了红海。

    埃及帕夏柯普吕律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这等场面功夫,哪怕以朱慈一路上见了无数次欢迎仪式,也忍不住微微感慨了一下。不愧是土豪,一出手,就是民族各异,风情各异,就是身材也是各种妖娆的妹子列队两旁。

    盛夏的夕阳下,红霞散步,洒在异域风情的妹子身上,让朱慈微微感慨,西半球的世界……很不错呢。

第十六章:一千年前就很吊

    靳辅下了船,感受到了苏伊士的热度。这里是北纬三十度的夏天,热浪逼人。

    埃及虽然同样与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但能够让靳辅感觉适应的,更多限于尼罗河地区。大多数的地方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只有地中海沿岸才是气候温和,适合宜居的亚瑟的地中海其后。

    不过,苏伊士城显然就没有这么好的气候。

    这里炎热干燥,迥异于靳辅熟悉的大明故国。

    当然,对比海上漂泊的境遇。下了船的日子,无论如何是要好过许多的。

    现在,该他干活了。

    他紧跟在眼前的老师身前。

    老师名作陈必谦,年纪很大,脾气不小。但靳辅知道,老师实际上是个外冷心热的老人。只不过,限于盛年时的官场际遇,老人早已淡了官场名利之心,转而用在了治学的身上。眼下,他是京师大学堂水利学院的学术委员会主席,终生荣誉教授。听闻,皇帝陛下有意改组匠作大院为科学技术委员会,名单已经内定了陈必谦。

    老头子对这份荣誉实至名归。

    陈必谦虽然是东林党人,却是个正儿八经的实干派。他年纪轻轻二十出头的时候,就在万历四十一年任职辉县知县,在水利之事上干出了成绩。一个浚河有功的评价让他走上了升迁之路。先是御史,后是河南巡抚。立过战功,又陷入官场的纷争之中被解职。最后,朱慈登基之后,老迈的陈必谦重归了自己熟悉的领域,他担任了工部侍郎,随后又是工部尚书。

    最终,老头子年纪不小了,他选择了退休。闲了一段日子以后,老头子又开始琢磨起了余生不应该荒废,于是,他开始治学。就这样,他成了京师大学堂水利学院的学术委员会主席,终生荣誉教授。简单来说,他是京师大学堂的教授,但上不上课就看老头子的心情了。

    这一回,朱慈来到中东,最最关键的,自然就是这苏伊士运河的开建。

    为此,陈必谦再度出山。他既是懂得学术,又是当过一方大员的大佬。既是懂技术,又是能管理。这样的人,朱慈才放心他们能够负担起修建苏伊士运河的重任。

    现在,一老一幼走进了苏伊士城。

    苏伊士城比起附近的荒芜来说,终归还是有些热闹的。

    这里是红海北面的尽头,东面是阿拉伯半岛,西面是非洲大陆。往来的渔民、商人将这里的繁华撑出了一些底子。

    自从朱慈的庞大船队也来了以后,更是让这里挤满了来自开罗的贵客。

    不过,停留在苏伊士城的大明船只远不如柯普吕律想象得那么多。

    原因很简单,苏伊士运河的开间非旦夕能够完成的事情。庞大的船队还要绕过非洲大陆,经好望角,进直布罗陀,越过北非的地中海,抵达苏伊士运河北面一百九十公里外的塞得港。

    停留在苏伊士城的,更多的是朱慈随缘以及他随行的庞大团队。里面有为朱慈服务的亲随,更多的是负责各项事务的专业人士们。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