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刻,他们是真的感受到了傅淑训这户部大司农的厉害。对付拼了命,就是要取了他的命啊!

    费继宗缓缓颔首:“我去寻王正志,让其发难于户部!”

    陈皋文见此,微微笑了起来,带了几分狰狞:“我亲去五军营,倒要看看,秦侠项上人头,是否真的如此强硬能敌得过刀兵之利!”

    “走,出发!”

    顿时,四名管勾胥吏头子纷纷出发,惹得孔田与原器更是被指使得如同抽了一百鞭子的陀螺一样,忙得头晕眼花,更是抱怨着道:“该死的秦侠!”

    “该死的谢毅,你在家休养清静闲暇,无需忙碌,恨煞我也!

    ……

    “阿嚏……”谢毅忽然打了个喷嚏。摇摇头,提了提神。

    谢毅并没有如孔田原器等人所以为的那样在家中休养。

    他几乎同样的时间得到了朱慈烺的踪迹,随后跟了上去。

    国子监!

    谢毅几乎一瞬间就想到了朱慈烺的打算。猜到这里,谢毅不由地赞叹起了朱慈烺心性的坚韧,能将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底牌藏到现在才发出。

    这一击,打得户部胥吏无一人猜到。

    或许是因为好奇朱慈烺要如何出牌,或许是心中存了其他念头,谢毅也紧跟着去了国子监。甚至还早于陈皋文派出去的人手。

    一道冷漠了十年的情绪开始缓缓酝酿。

第三十五章:入国子监

    安定门东南方向孔庙附近的国子监已经落寞了将近两百年了。自从国初科举恢复后,朝廷用人取士就再也没有倾向过国子监。

    国子监尽管为帝国的最高学府,在永年年间就读人数更是达到九千之众,成为帝国最为璀璨的文化中心。

    但眼下的国子监管理不严,教学松懈,一切辉煌已成过去。帝国的最高学府只需要卷捐粮一百石便可以挂上一个监生的名号免去徭役,有些背景的读书人或许可以通过监生得到一点微末的可能进入仕途。但大部分人,依旧只能在此蹉跎。

    对于朱慈烺而言,瘦子的骆驼比马大。

    他翻盘的倚仗,就在这里。

    如果说帝国年轻读书人最多的地方在哪里,那么,非国子监莫属。

    如果说有大明的文化人里,失意人最集中的地方在哪里,同样非国子监莫属。

    如果说朱慈烺想要找到一群年轻到只知道大义圣贤书的书呆子,依旧非国子监莫属。

    因为,但凡脑子活络一点的监生早就不在国子监呆了,京师里哪里有活儿干,哪里才就有他们的身影。也唯独只有国子监,让人这些脑子活络之人看不到一点未来。

    当国子监祭酒罗大任拿着傅淑训的书信,目光复杂地让国子监主簿高汉下令的时候,他恐怕不会想到,自己这一举动会对帝国未来整个政治版图造成怎样的深远影响。

    此时还落在国子监的三百余国子监监生被高汉集合在了彝伦堂外的露台上。露台上一个半人高的小台上,一个年轻的男子负手而立,形容英武,笑容浅浅,带着一双锐利之极的目光看着台下众生。

    同样,三百余国子监监生看着站在彝伦堂露台上的朱慈烺,纷纷低声窃语,不知祭酒罗大任将他们喊来做什么。不过看朱慈烺一身读书人打扮,这些人私下猜测,还以为是什么人来讲学了。

    只是朱慈烺看起来也就不到二十的样子,实在太年轻了。让人想不到这样一个年轻的士子有什么资格在国子监讲学。更何况,真要是讲学,不应该是呼唤那些留在京中的举子,京畿附近的进士吗?喊这些监生作甚?

    一旁的国子监主簿高汉带着助教和直讲们高声维持秩序。只不过国子监管理日松,这么多人聚集在此处,哪怕高汉忙得额头热汗急出,依旧感觉这场内秩序越来越难以维持。就当场上哄闹之声越发响亮,秩序几乎崩溃的时候。

    一道清朗有力的声音从朱慈烺口中响了起来。

    “大明立国二百余年,今日内忧外患,已如迟暮老人,步履踉跄,外敌内患创于身,流血不止,而无补入,将死不久。诸君食君俸,享国殊荣,祖宗身受国恩两百年,可有哀乎?”朱慈烺此言一出,满场皆惊,所有人盯着朱慈烺。国家将亡,这样极具冲击的话语说出,让所有听者双目圆瞪,场内一瞬间瞬间鸦雀无声。

    反倒是好心为朱慈烺维持持续的国子监主簿高汉闻言,吓得跳了起来,立时就要带着人上去将朱慈烺这个大逆不道的狂生赶出去。

    此时,不知何时赶到的罗大任止住了高汉的动作,随后让茫然的助教、直讲们守住了四方出口,不许人走,不许人进。

    朱慈烺狂言发出,所有人目光都盯着朱慈烺,静静听着朱慈烺继续道:“在下所来,并非大言危词以吓诸君。而是这大明,已经到了不救必死的地步!已经到了存亡危机,祖宗传承随时将断的地步!”

    “诸君为国子监监生,是大明最高学府之学生。可谓大明最年轻之精华,读书人中,最少年英气之精华。大明的未来,在于少年,大明是否还能存亡,在于我们未来少年如何。是值此末世时间,苟延残喘,还是奋发图强,齐手挽倾天,更在于少年之选择。故而,我秦侠来此,想问问诸位。诸君之选,是苟延残喘,还是齐手挽倾天!”

    朱慈烺长长一句话说出,喘着气顿了顿。趁着这个空隙,一名显然在国子监中有些威望的中年人站了起来。

    国子监颇多屡试不第的老监生,更有颇多屡屡得不到差遣职位待命的高龄监生。显然,这个看起来四十多岁的中年监生就是此类。

    只听他满目不屑地反诘道:“大明之未来我不知晓。只是我二十年前入国子监的时候,你口中的大明精华,可是已经在这儿蹉跎二十年了。精华?考不上科举,写不了八股,什么精华。这位小哥你是过来消遣我们的吧?”

    又有一名看起来面色沧桑的人起身,看着朱慈烺,细眯着眼睛,嘲讽之色溢于言表:“这位小哥儿说起来是极好听的。只是国子监里,何时能将膏火,供给膳食一一补全了再谈此等高论吧。”

    有了开头,就有人跟着释放了不满,呛声道:“我们倒是想报效国家,可奈何,国家不予我们报效的机会啊。这位小哥儿看来是极有能耐的,可否说说,何时让我们历事,何时让我们拔历,何时能给我们授官?”

    国子监振作的时候,监生毕业是可以去各司衙门历事的,历事完了以后拔历考评,前几名的就会分配工作,直接给官儿做。和进士出身也别无二致。

    只是国子监监生质量日渐下降,各司衙门纷纷拒用,加上科举日盛,监生的前途早就微末到了极点。而今国子监到了崇祯朝这儿,甚至有鼓励捐监增广生的政令,以至于很有些人给了钱有了名头就不来上课了。如此新生,国子监质量可想而知。

    而今,还留在国子监的监生要么是年轻得什么都不知道,还没被坑够的。要么是年长得没其他希望了,赖着那点膏火膳食的,总之……鱼龙混杂。很是让士林漠视。

    越来越的鼓噪响了起来,朱慈烺却看着那些个说要历事拔历的人都笑了起来。

    “你们只是怪不能历事,不能拔历,不能让诸君发挥胸怀所能,不能让诸君的本事,得入各司考核授官?”

    “好,这个机会。我给了!”朱慈烺大手一拍,道:“我就是户部衙门的。今日来国子监,就是来要人的!”

第三十六章:大明希望

    朱慈烺说着,将自己的户部牙牌高高举起。

    所有人顿时哗然,方才或是不屑,或是出言嘲讽之人纷纷变色。

    竟是户部来人!

    竟是要在这久被遗忘之地给所有失望极了,凄惨极了的监生一个希望!一个未来!一个发挥胸中才能,一战毕生所愿的机会!

    顿时,不管是老的,少的,有才的,无才的,所有人看向朱慈烺的目光全部都炽热了起来。

    有那谄媚的顿时变色,拥挤着往前,挤出了生平最讨人喜爱的笑容要簇拥上前,以求官途。有那可怜兮兮之人顿时跪下前冲,凄惨遭遇就要博人同情。

    须臾之间,百态尽出。

    但还未等他们将自己的话说出,朱慈烺就举着手虚地一压,怒喝道:“但我来国子监,却绝不是要你们这等混吃混喝,坐吃等死之辈的!绝不是要那庸碌之徒,谄媚于前的!更非那收容那可怜之人,自怨自艾之辈的!”

    “国子监中有些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