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此刻,傅如圭高高悬挂起了一副对联,让所有人看见。

    “殿下……殿下……”刘允升握着拳,嘴巴里喃喃自语着。

    一旁,李定国侧目看去。

    刘允升握着拳,看着一旁的骆逸凡以一种同样激动澎湃的心绪对视着自己。

    骆逸凡狠狠点头道:“刘贤弟!我这一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情,一定是来到这里。加入了这样一个组织,跟随在了殿下的麾下!”

    “殿下!太子殿下!”刘允升忽然吼出了朱慈烺的名字:“朱慈烺!”

    一旁的李定国吓了一跳,不知道这个一看就是朱慈烺铁杆粉丝的家伙为何突然这么没礼貌地喊出了太子殿下的名字。

    刘允升却有些癫狂,高呼着道:“追随朱慈烺!追随太子殿下!为了我们富足强盛的大明!”

    随后,方才一直绷紧着面皮的骆逸凡也跟着高呼了起来:“追随朱慈烺!追随太子殿下!为了我们富足强盛的大明!”

    一旁,那个老士官死死盯着有些不太正常的李定国。

    此刻的李定国的确是有些不正常,他心中已然天人交战,无数个念头涌现在一起。

    最终。留下来的只有一个念头。

    于是李定国也跟着嘭地站了起来:“追随朱慈烺!追随太子殿下!为了我们富足强盛的大明!”

    老士官笑了起来,高呼道:“追随朱慈烺!追随太子殿下!为了我们富足强盛的大明!”

    ……

    随后。傅如圭站起来了,徐彦琦站起来了,杨文岳还有更多更多全军将官都跟着站了起来。所有人高呼着,齐齐喊着口号。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宣泄心中的热切。

    朱慈烺看着一个个赤诚的双目,忽然间微微有些哽咽,良久。等到声音渐渐平静了朱慈烺也红着双眼,笑了,高喊道:“追求大明乃至全天下的富足强盛一定会实现,因为陆军学校里,有我在薪火相传。铸就我们不悔的信仰!当我、你、他都抱着这样一个信念坚持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会相信,一个富足强盛的大明一定会出现在这个世间!”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怀抱同一个理想与信念吧。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个同学,每一个同僚都不要辜负这个时代。历史,会铭记我们做的一切。我的话就说到这里了,每一位同学,每一位同僚的人生还很长,我祝愿你们永不后悔当下的选择。最后,我给大家唱个歌儿吧!”

    就这样,朱慈烺轻轻拍着手,打着节拍轻轻唱了起来。

    大明龙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同胞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大明龙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勤劳,我们勇敢,

    富强繁荣是我们的理想;

    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

    才得到今天的力量!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死亡!

    大明龙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

    走出大礼堂后,顾绛迅速将这一切写下。

    他并没有想到,在未来不远的时候,无数史官会用一种怎样开天辟地的口吻讲述着这里发生过的一切。

    他更没有想到,最后朱慈烺的那一曲歌儿更是奏响了一个全新时代的序曲!(未完待续。)

第三十七章:江南变局

    【正版是。当然,还有一个非常简单方便特别特别轻松就能支持我写作的地方,微信公众号:几字微言。赶快关注吧~我会经常发作品相关,番外背景资料还有我私人掏腰包给读者的红包活动哟~】

    庐州。

    凤庐总督府内,无数灯光燃起,照亮了屋内的两人。

    一个身材健硕的男子睁着一双凤眼看着来人道:“集之兄千里迢迢来此,真是让我惊讶呀。可是南都出了什么要事?”

    此人便是凤庐总督马士英。明万历己未成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后历官严州、河南、大同知府。原本,马士英仅仅只是一个兵备副使,算不得什么大官。骤然升迁到凤庐总督任上固然是因为马士英比起大多数毫无才干的大臣有些干才,更是因为眼前此人。

    “你我相交这么多年,今日我来庐州这里,也不与你废话了。”来人大刺刺地坐在椅子上,一双面目惊喜难掩:“想不到我阮大铖竟然有朝一日能等到这群士林君子求上门来!真是惊天喜讯啊!”

    原来,此人就是一直以来被东林以及复社称之为阉党中人的阮大铖。

    阮大铖于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天启初,由行人擢给事中,不久因居忧还里。阮大铖曾经列籍东林,为高攀龙弟子。同乡左光斗是东林在宪司的领袖人物,也是大铖倚以自重的朋友。他在打倒方从哲引入的非东林阁老史继偕等人的“斗争”中立下头功,因此名列东林骨干,在《东林点将录》中绰号“没遮拦”。天启四年春甲子。吏科都给事中出缺,左光斗通知大铖来京递补。而**星、高攀龙、杨涟等一伙人因为与左光斗发生内讧。因此“以察典近,大铖不可用”。而准备改用高的另一名弟子——同为东林闯将的魏大中。经过一番内部交易,等到大铖至北京时,**星一伙人使之补工科。吏居第一,而工居最末。本来按资历递补应该轮到吏科的阮大铖。

    一番折腾后,阮大铖投靠了魏忠贤。在魏忠贤的干预之下,阮大铖这才得到了吏科都给事中的位置。

    只不过这样的反骨仔显然让东林上下愤怒不已,逼得阮大铖刚刚得官没多久就逃回了乡里。

    其后阮大铖也是躲在乡下,一直到崇祯八年才被农民军吓得跑到南京,结果又被当时复社中名士顾杲、杨廷枢、黄宗羲作《留都防乱公揭》驱赶。上书:“其恶愈甚,其焰愈张,歌儿舞女充溢后庭,广厦高轩照耀街衢,日与南北在案诸逆交通不绝,恐吓多端。”

    如此一来惹得阮大铖不断招揽游侠自保。其后的阮大铖虽然一直想重归东林,但都是难以被接纳。其后张溥曾经一度与之交好,阮大铖帮着张溥助周延儒重归内阁首辅之位,为此甚至贡献出了自己在内廷之中的交好太监。帮助周延儒活动。

    虽然其后周延儒成功登上内阁首辅之位,但碍于东林诸多大佬的反对还是不愿意回报阮大铖。

    心中忧郁难言的阮大铖便将这么一份人情送到了马士英的身上,让当时还是戴罪之身的马士英骤然间走到了凤庐总督的位置上。

    这一次阮大铖前来,显然是作为同乡大佬要联合这位主力盟友。

    “张溥……要联合我辈了……哈哈哈。想不到啊想不到。我终于也能等到这一天!”阮大铖大笑着,几乎失控。

    对面,马士英闻言。不由长长感叹了起来。他当然知道阮大铖的过去,明白阮大铖为何会失态。

    这位阉党中人的东林叛徒可是真受尽了苦楚了。现在听闻复社主动示好,如何不是激动得失控。

    马士英等到阮大铖稍稍缓了缓。立刻问道:“东林中人如何说?”

    闻言,阮大铖也稍稍冷静了下来,说道:“指望在京师的那些人如何那是妄想。不过……张天如却是给我说了实话,愿意从中转圜。别的……倒是那钱谦益率先服软了。”

    “钱谦益?钱受之么,此人恐怕不是那么好相与之人。”马士英微微皱眉了起来,他感觉到了不对劲。

    马士英说完,却见阮大铖一脸神神秘秘地盯着他道:“冲然,那黄得功与你情形如何了?”

    听阮大铖如此问,马士英顿时目光一阵锐利。眼下王朝末世,武夫越发彪悍。也就马士英手底下还有些本事,故而掌控还算得力。只是不得不对黄得功颇多曲意。

    故而,文武关系也算是马士英一个不愿提及的地方。他实在觉得太丢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