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贡之船……”

    他的身前是一位仪表堂堂,气势不凡的中年人,正是大明朝前任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谢洪运。

    自从在南京左良玉案中选择正确以后,谢洪运便官运通达了起来,从都察院佥都御史调任内阁担任侍读学士,负责为朱慈烺起草诏书,陪伴读书,当然也是大明传统的智囊官员。虽然相比而言调任内阁侍读学士官阶上升迁不多,但能够从都察院第三把手调任内阁作为朱慈烺的亲信官员,这却是一个官场上的巨大飞跃。

    更不用提,这一次朱慈烺还将他带在了身上,又出使日本国。

    面对德川家光的增加朝贡之船的提议,谢洪运当然不会念在对方恭谨的态度就贸然让步,这一个让步可就是巨大的利益了。

    要知道,朱慈烺对于传统的朝贡体系就是格外不喜。毕竟,所谓传统就是本着厚彼薄此,变相赏赐的方式来笼络外邦,干的都是没好处只一个名头的事,这如何让朱慈烺这骨子里骄傲的民族主义者喜欢?

    故而,谢洪运当即否决:“朝贡之事还需多加商榷,然则通商贸易亦是有大利之事。彼此互利互惠更能长久。”

    “嗯。”德川家光缓缓颔首。不时,又招了招手。喊来了一个小女孩。

    这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姑娘,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透着不解与好奇,此刻被德川家光喊来,见了陌生人,显得有些害羞害怕,揪着德川家光的袖子,过了好久才渐渐放松了下来。

    她很快就知道来了一件大好事。

    “我大明皇太子殿下已然奏请皇帝陛下,册封贵千金德川千代子为江原郡主。并且,皇太子殿下对于日本的友谊十分重视,希望能够邀请一批日本的有为之士进入大明学习。其中。殿下愿意教导千代子郡主进行皇室教育。”谢洪运笑着,仿佛一只黄鼠狼一样。

    德川家光听着,也是嘿嘿地笑着,只是分辨不出是老实的绵羊还是披着羊皮的饿狼:“这是大好事啊,事不宜迟,我这就吩咐人去准备。千代子与日本国有为之士入大明国进修之事,亦是欢迎。只是……”

    “但请直言无妨。”谢洪运端正了身子。

    德川家光迟疑了一下,道:“不知这江原为大明国何处?”

    “大明国藩属,朝鲜境内。我国制度。册封郡主每月所得均有定制,不与封号之处有干系。”谢洪运严肃道。

    “只是……眼下朝鲜国已然为清国藩属,这……”德川家光盯着谢洪运,仿佛在看骗子一样。

    听此。谢洪运道:“如此,便是另外一桩事情了。”

    “哦?”德川家光好奇了。

    “皇太子殿下而今正在济州岛转运军资,此刻。想必大军已经出发,讨伐不臣了。”谢洪运目光淡淡地盯着德川家光。看得他好一阵做得格外不舒服。

    良久,德川家光翻出了国书。看着上面一条关于恒信商团招手流浪武士作为护卫的事情,道:“关于大明国商团招收流浪武士的事情,幕府之中,可以提前应允。”

    显然,这个关头招收的流浪武士不会跑去其他地方作战。这些朱慈烺嫡系的商团招收了流浪武士更不会如寻常海商,如同倭寇侵略大明。

    他们的区向只有一个地方。

    朝鲜!

    汉城里最近新热闹起了一处地方。

    这个地方便是大明使馆。

    这一段时间的倪元璐是十分畅快的,他手握重金大肆收购,在汉城最繁华的街道里买了整整三处大宅互相打通建成了名为大明驻朝使馆的地方。

    不仅如此,这个看似原本只是民间机构的地方还很快就得到了礼曹参判的认可,其后迅速报上了议政府。

    因为,这里以后便是大明使节常驻的地方了。更是倪元璐国书之中的重要条款。

    在大明交付给李倧的国书之中,首先谴责了李倧十数年前的反叛,其后严正询问了朝鲜是否还是大明的藩属,最后,便是林林总总涉及政商学民等等一些似乎并不那么重要的条款。

    虽然看起来并不重要,但既然上了国书,那就是两国交往的大事。

    至于大明驻朝使馆这种小事,似乎也没必要得罪使节,一时间,大明驻朝使馆就成了汉城里格外热闹的一处所在。

    这不仅是因为倪元璐十分慷慨,大肆采买粮米军资,更是倪元璐放出来的一条消息惹起了朝鲜内无数儒士的热议。

    “留学大明?”安五伦站在大明驻朝使馆门前赞叹道:“这是遣唐使的翻版呀!看来倪大人十分有信心了!”

    李绻道:“朝鲜与大明毕竟跨海远隔,彼此并不清楚。虽然都知晓大明地大物博,但到底如何强盛,到底如何繁华,不亲眼见了,未免就会有夜郎自大之心。当然,这一回倪大人所图应该是为了让更多人知晓大明的强大,这是谋万世之举。”

    “不谋万世者,何以谋一时?”这时,倪元璐笑着走了出来:“可是李先生与安先生?久仰了。”

    两人都是朝鲜官员,只不过倪元璐并不提大人,而是以先生称呼两人,显然就是为了这一次邀请两人作为私人关系,前来赴会了。

    “不敢当。”

    “不敢当。”

    ……

    一阵谦逊,几人走了进去。没多久。他们就看到了驻朝使馆内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朝鲜泰半名流。竟是一时间纷纷齐聚。虽然人多,场内却是秩序井然。

    “那是李之龙!还有他的身边。李宪俊。记得没错的话,这是负责李家商业事情的族老,没想到也受邀来了。”李绻低声说着。

    就当他刚刚说完,李宪俊便大步走来,笑道:“安大人,许久不见了,真是越发精神抖擞了呀。”

    “李老亦是越活越年轻呀。”李绻说着场面话。

    李宪俊却是很有倾诉**:“岂敢岂敢,只是毕竟老了,心有余力不足啊。刚刚一个大单子。真是又错过了,太可惜了!”

    “哦?什么单子?”李绻敏锐地感觉到了不同。

    这时,李之龙也走了过来,笑道:“是明朝两国经济交流会的结果,好生热闹啊。不知道多少好项目出来。”

    “项目?”安五伦这会儿也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那甚么明朝两国经济交流会,又是个什么事物?”

    “哦……这个呀,说起来就是太新鲜,太有劲了!”李之龙解释了起来。

    原来,这一桩也是朱慈烺吩咐倪元璐搞出来的。

    朱慈烺不仅是大明皇太子。也是恒信商行的幕后大佬。当然,现在的恒信商行联合了曾经并肩作战的临清商团、开封商团后有组建了江南商团,一起订购了大批飞剪船与福船,组建了庞大的商队跃跃欲试将各地工坊的货物售出到天下各地。

    这一回。朱慈烺率军跨海来攻,不少商团都得到了采买军资的任务。在巨量利润的吸引下,自然也有许多商人跟随着倪元璐来到了汉城。一见局势缓和,便纷纷使出了三寸不烂之舌开启了经济上的攻城略地。

    其中。采买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粮米、高丽参、皮草、铁料等众多物资。当然,也有精美的丝织品。便宜清晰质量上佳的印刷品,吸引众多朝鲜权贵纷纷采购。

    这时,与安五伦、李绻两人一起进来的倪元璐开口道:“随着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这样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的。”

    “哈哈。”

    “哈哈。”

    “哈哈。”

    ……

    众人便纷纷笑了起来,不过这下子接话的人就不多了。

    但不多不代表没有,李之龙就毫无疑虑,道:“大明与朝鲜数百年的藩属关系是绝不会就这样断绝的,大明如此之富强,朝鲜士民绝不会做胡虏走狗!”

    一旁,李宪俊心中偷偷地加了一句:“跟着清人,每年就要贡献无数钱财,我朝鲜那士民更是被掳掠了数十万。但跟着大明……这才今日一次通商便能预计赚到上千两银子。要是两国关系正常,那会有多少金山银海为我们敞开啊?”

    听到李之龙的话,大使馆内众人都是纷纷动容,这下子,气氛也越发活络了起来。

    这时,一个身着朝鲜官服的男子凑到了倪元璐的身侧,低声说了几句话。

    倪元璐楞了一下,想了想,还是走了过去。

    “倪大人走了?”杨汇走了出来,左右看了下,果然没有找到倪元璐。

    这时,他的儿子杨文保道:“好像是来了一个朝鲜官员给倪大人说了什么就走了。”

    “朝鲜官员?你不认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