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嗜嘶帕税伞!

    “不仅慌了,也都再度拥簇了过来。那回汉城的裴昌明且不说,就说原来开战后疏远了一些的李绻、安五伦还有李之龙也都来了。而且纷纷将使馆外的屋舍都买了下来,每日都有兵马驻守,唯恐大使馆这里出了事情。”杨汇说着,骄傲的心怀不由自主地扬了起来:“哦,对了。门外此刻正有两人求见,一人是元斗杓,一人是兵曹参判裴昌明。其中,裴昌明一入汉城便拜了帖子,早早候着求见,元斗杓则是刚到。”

    “他们倒是乖觉,哈哈。”倪元璐沉吟稍许,又道:“裴昌明是从殿下手中被释放出来的,一入汉城就来拜见恐怕是有事的……见裴昌明。至于元斗杓……先晾半个时辰。”

    ……

    景福宫内。

    李倧出了景福宫,将自己的神情掩藏在了表情中。远处,金庆徽走来,问道:“王上可有吩咐。”

    看了一眼这位金自点的亲信,李倧缓缓摇头:“从宫里出来透口气。不必吩咐,你出去吧。”

    金庆徽躬身退开几步,但显然没有消失的意思。

    李倧站在景福宫门口,默然沉默了上百息的时间,良久他这才招来一个太监,问道:“李元老还没进宫吗?”

    那太监跪在地上,支支吾吾。

    金庆徽走了过来,躬身道:“王上,末将再派人去催。”

    “不必了。”李倧漠然道:“黄瀷去催了。”

    金庆徽又是走开,没多久,黄瀷与李元老都进宫了。

    当身后大门关上的时候,迎面袭来的温暖让李倧身子微不可查地抖了一下。沉默一会儿,李倧看着这两位老臣,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躬身朝着两人道:“两位爱卿,寡人一身所托,都要依靠两位了。”

    “王上折煞老臣了……”

    “王上折煞老臣了……”

    ……

    两人箭步冲了过去,死死扶起了李倧纷纷道:“王上一声令下,老臣纵是千山万水,亦是不负所托!”

    “奸臣误国,奸臣误国啊!”李倧双眼朦胧:“还好有两位忠义的大臣跟随。这番。我可总算稍稍放心一点了。”

    ……

    “一群废物!”察哈喇猛地丢下了手中的战报:“亏得朝鲜还有一支水师,竟是连明人的战舰阻拦稍许都不能。”

    金自点对视着察哈喇的眼睛。沉声道:“还请大清国速速出兵,若是不然。恐朝鲜不保。济物浦距离汉城之仅,实在危急。若是汉城不保,则朝鲜全境将为动摇。”

    来犯之敌不是寻常贼寇,而是有大明正统的皇太子,这代表政治合法性,也代表天然讨伐不臣的正义。故而,只需要解决朝鲜汉城的反抗力量,朝鲜地方便很难会有多大的反弹。甚至,除非朱慈烺真的在汉城搞得天怒人怨。甚至来个土改什么的。要不然,朝鲜连勤王之师都很难组织。

    这与清军来犯朝鲜远远不同。

    同样,金自点而今的态度也是表现得十分坚决。

    朝鲜打这一仗是为了清朝人打的,若是清人不领情继续让朝鲜人顶在前头不出力,也委实让他寒心了。

    “龙骨大所部三千人就在城外十里。”察哈喇一句话让金自点喜上眉梢。

    但金自点还没说完话,一腔热血就被察哈喇泼了一大盆冷水。

    “但汉城是不能待下去了……”察哈喇却是想得格外清楚,他还真没有考虑过朝鲜人如何想:“明国太子也一定要想办法克制。三千兵要守汉城是很难,野战之中……”

    察哈喇虽然自负满清兵强马壮,但他可不是什么耳目闭塞之人。阿巴泰怎么败仗的他可记得清清楚楚:“不能仓促浪战。”

    “可是……察大人,放弃汉城,就是放弃朝鲜啊!”金自点前所未有的坚决:“若失朝鲜,则我大清左翼尽丧。从此再难全师攻明!”

    “本将不是说了么?”察哈喇横了一眼金自点:“有办法克制那明国太子。本将也清楚,明国太子有所谓明、朝旧情,一时间也不会激起什么乱子。可你就不会想想办法?汉城是挪不动。李倧、两班文武就挪不动了?没了那李倧配合,没了朝鲜两班文武恭贺。这朝鲜一样到不了明人的手中!”

    “察大人的意思……意思是……”金自点猜想到了察哈喇的目的。

    “当然是迎朝鲜国王西狩平壤了!”察哈喇面无表情,看着金自点:“龙骨大三千人会帮忙的。”

    “这……”金自点的身子微微颤抖了起来。

    他明白。察哈喇是要放弃汉城了。

    仁川失守,汉城一马平川,基本上也就陷入了无险可守的地步。汉城一石失守,朝鲜也就真的无可挽回了。

    察哈喇无法容忍朝鲜的丢失,虽然朝鲜的驻军已经出动,但察哈喇手头只有那么五六千的兵力,而且还不是在国内的那种强兵。这样的情况下,死战明军不是可选之举。

    尤其是在多尔衮决定在朝鲜与明军开战的情况下,过早损失力量就太浪费了。

    “这那什么?”察哈喇不悦地看着金自点,见金自点表情不对,也明白当下时局再也不能居高临下对待这些朝鲜人了,想到这里,察哈喇罕见地柔声道:“在汉城,你还要伺候那些让你恶心得说不出话来的原党。想想元斗杓,想想沈器远。就连宋时烈这样的书生,林庆业这样的败军之将都要来恶心你。”

    金自点表情微动。

    察哈喇继续道:“可是,只要你将李倧还有朝鲜文武都带到了平壤去,还有谁能阻挡你?让你金相的威严真正施展下去?有我大清诸军在,谁敢胡言乱语,你只管一封帖子,便让那奸臣家破人亡!”

    金自点盯着察哈喇,瞳孔之中,察哈喇原本还算粗狂的表情渐渐开始变得狰狞,尤其那“家破人亡”几个字说出来的时候,察哈喇龇牙咧嘴,仿佛一头张开血盆大口的巨鳄。

    “好……”金自点重重地吐出这个字。

    ……

    景福宫内。

    “准备好了吗?沈器远那边准备如何了?朝鲜城内,还有多少忠于大明的义士?”李倧死死盯着元斗杓,就差点要钻进元斗杓的心里一探究竟了。

    元斗杓还没有开口,李元老便开腔安慰道:“王上请放心,而今城内不是那金自点专横跋扈的时候。眼下,是大明天兵即将光复的时候。眼下城内义士如云,只要王上下定决心,定然无碍的。”

    黄瀷也帮腔道:“我等已经安排妥帖,王上勿忧。”

    “唯一可虑的也就是察哈喇一部清军了。”元斗杓这位原党领袖此刻却没有如两人愿,直指忧虑之处。

    果不其然,李倧面色一变:“那沈器远……”

    “王上放心。此次大事不仅有沈器远准备,林将军也回来了。”元斗杓轻声宽慰,说完,顿了顿又道:“林将军此番是裴昌明带进城的。”

    李倧双目大亮:“是林庆业!”

    你道这林庆业是何许人也?

    这一位,却也是而今时代一号传奇人物了。

    林庆业于壬辰倭乱期间出生于朝鲜忠清道的忠州,本贯平泽林氏,是判书林整的后代。1618年,林庆业武科及第。1624年,李适发动叛乱。林庆业在郑忠信麾下作战。在镇压李适之乱中,林庆业立下了大功,使他受到了晋升,成为佥节制使。1633年担任宁边副使,在义州修筑白马山城,以防御北方边境。1634年兼任义州府尹。

    没两年丙子胡乱爆发。林庆业据守白马山城抗击清军,将清军阻挡在白马山城防线以北一带,同时向朝鲜朝廷要求增援。然而朝鲜的大臣金自点想要独据抗清的战功,封锁了林庆业增援的消息,导致了清军的成功南下。不久以后,清军逼近朝鲜首都汉城,朝鲜李倧逃亡南汉山城避难。清军又包围了南汉山城,朝鲜李倧出城投降,并同清朝签订和约,成为清朝的藩属国。

    此时,林庆业接到了朝廷勤王的诏书,率军前往南汉山城救驾,甚至击毙了皇太极的外甥要槌。然而,在到达南汉山城之前,朝鲜就已经投降了。虽然皇太极得知了自己的外甥被林庆业所杀,但是皇太极对林庆业保家卫国的崇高行为十分钦佩,赦免了林庆业的死罪。林庆业层感叹道,如果他手下拥有至少两万人马而不是区区的三千人,他将率军北伐袭击清朝的首都盛京,若是如此,朝鲜显然不会落到如此境地。

    作为朝鲜与满清战阵中成长出来的朝鲜名将,若是仅如此也不奇怪,最为难得的是林庆业对明朝的忠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