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4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墩鞴救食鲎嗜说拿逑蚰阍枰煌蚬杀尽F溆嘟浚凑找涣揭咏苯鹪鸵还傻墓娓窕竦霉煞荨!敝齑葻R环视着众人,看到了不少迷茫的表情。

    这一回,朱慈烺不再开腔了。

    他找出来了齐远。这个曾经水师军官在日本表现了优异的经营天赋,现在成了远征公司的掌柜。

    齐远上前朝着众人拱手,也看到了老熟人徐闻惊异的目光。

    一开场,齐远就显露了他的幽默:“在下齐远,曾经水师军官,想来诸位应该听说过在下薄名。当然,眼下殿下任命属下为远征公司的掌柜,那在下就要向几位新东家道个喜,为何?发财了!殿下给的股份是带着今年还未支付的分红的。借着这个机会,在下介绍一下远征公司,也借宝地一用,当场分红!”(未完待续。)

    ps:  感谢海盗的战舰?打赏

    会稽山人007?打赏

    感谢月票~sikyyun?投了?1?票

    xidao?投了?1?票

    裸奔在地狱?投了?2?票

    书友150709113601216?投了?1?票

第六十五章:老将归服

    远征公司的事情将士们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这个军方背景格外浓郁的远征公司是朱慈烺参考后世殖民公司建造的,为朱慈烺全资筹建,拥有飞剪船战舰于福船战舰大小十七艘,往来大明、日本、朝鲜三地转运军资进行贸易,获利极大。

    齐远只是漏了几个数字,所有人就明白了为何齐远首先要道喜了。

    朱慈烺一共出资百万,占有全部股本。新来的几个股东如马武虽然只有一万股,为百分之一的小股东,但根据今年的贸易,最终分红利润却达到六十九三万零八百七十九两银子。

    这意味着,光是短短不过数月的时光,齐远就能拿到六千余两的银子。

    这等于朱慈烺给了一只下金蛋的母鸡啊!

    惊叹如同潮水一般,生生不息地在场上响起。无数凉气倒吸入口,让人赞叹朱慈烺的赚钱的本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个关键词:大方。

    方才齐远还特地提了。朱慈烺在做出前方预算的时候预料到战后财政会陷入困难,已经提前决定将本年利润全部无偿转入军方账户上了。

    那时,还没人知道皇家近卫军团会打入盛京,获得三千万两之巨的巨款呢。

    台下,其余人感叹巨额利润与源源不断的高额分红时,李定国却听出了商业气味以外的味道,不由惊呼道:“这岂不是意味着,远征公司将来能够在日本、朝鲜乃至琉球等地移民、建立军队……这俨然有建国的架势啊。这可是比封侯拜相更是厉害的权力……”

    这时,朱慈烺继续道:“往后。远征公司不仅会开拓琉球、日本外国的土地业务。更会向南,向更广袤的世界……征服!而诸位。我大明皇家近卫军团的将士,都有资格低价购买股本。与我大明远征公司的基业,休戚与共!”

    “大明万岁!”

    “殿下万……千岁!”

    “殿下千岁……”

    ……

    欢呼声汇聚成海洋,激动成了所有人心底里最热切的情绪。

    ……

    位于城西的正阳街与中街路内里的一处小巷里,朱慈烺缓缓走了进去,看着一个硕大的“祖”字,停了下来。

    这是祖大寿的府邸,这位曾经有过投降后复而投敌的曾经明将进入清朝之后就一言不发,自然而然也就得不到多尔衮的信任。

    再加上吴三桂被迫投降,祖大寿的利用价值也迅速降低。

    如果照着这么个节奏下去。祖大寿也就泯然众人,能顺顺利利养老就是福报了。

    一切都在盛京被攻破后得到了逆转。

    在策反朝鲜军队之中帮助了崔英贤的祖大寿得到了朱慈烺的垂青,这一回朱慈烺来祖大寿府邸见面便是对这位老将的重视。

    祖大寿在崇祯元年进入高级军官序列,因为宁远大捷而升任驻守锦州的前锋总兵官。虽然其后老领导袁崇焕因为京师保卫战的缘故被疑心卖国斩杀,但祖大寿在辽西锦州任上干得还是颇为不错的。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朱慈烺很能理解在朝廷粮饷不够齐备的情况下,祖大寿自力更生的举措。关宁军自行建立商队与蒙古通商,不断加强自立的问题。在朱慈烺看来,与其说这是祖大寿野心勃勃。倒不如说是现实所迫。

    最关键的是祖大寿打下来的战斗事迹,宁远大捷不多说。

    大凌河之战弹尽粮绝的诈降之举便是集中体现了人性复杂。

    崇祯四年七月,祖大寿奉命于大凌河筑城保卫锦州,在他修了不到半个月。城墙雉堞还没修完时,皇太极大军便兵临城下,将大凌河城包围。祖大寿只好关闭城门。仓促应战。没多久,大凌河缺兵少粮陷入围困之中。明军虽然四次救援。却被清军一一杀败。

    三个月后,祖大寿杀宁死不降的何克纲。大开城门,率众将来到金营。皇太极与代善、莽古尔泰及众贝勒众大臣,一齐隆重迎接祖大寿一行。后双方登坛发誓祭天,盟誓祭天毕,皇太极携祖大寿手进入大帐,为祖大寿设宴庆贺。

    投降后的祖大寿向皇太极建言:自己妻子儿女均在锦州城里,趁锦州不知自己已经投降,愿带一支兵马去锦州,在城里当内应,夺取锦州城。皇太极同意放祖大寿去锦州城。

    反转的是,祖大寿一回到锦州城就组织防御,抗击清军。

    就此,祖大寿重回大明阵营。

    可惜,大明的日子没多久就又陷入了战争。崇祯十二年,皇太极再度进攻大明,包围松山。松锦大战开场,依旧是围点打援的节奏。锦州被多尔衮与济尔哈朗轮番进攻,情势危急。而这时候,洪承畴亲率八总兵十三万大明最后野战主力救援。

    在皇太极亲征之下,明军粮道被切断,将洪承畴围困在松山之上。三年后,崇祯十五年,洪承畴投降清军。

    到崇祯十五年三月的时候,锦州已经陷入了整整一年的孤立无援。弹尽粮绝后,锦州城内再度陷入杀人吃人以坚持作战之局面。其惨烈,足可比拟唐朝张巡守睢阳。要知道,就算是淮阳之战,唐军也只守了十个月。

    可惜的是,张巡前后四百战,杀敌十二万,而祖大寿面对的清军远比唐朝的叛军更强大。获知松锦大战惨败后,孱弱的关宁军在缺粮少兵的情况下坚持一年后不得不再次投降。

    这一回,祖大寿再也没有诈降的机会了。

    因为,松锦大战丧失的是大明最后一支主力。大明已然如同一个任人宰割的羔羊,失去了所有的牧羊犬。

    与张巡大获全胜不同的投降结局让旁人对祖大寿议论极大。

    军机处与内阁里对这位吴三桂的舅舅意见十分复杂。有的鄙夷其两次投降,但也有的赞赏祖大寿的坚持。

    朱慈烺更倾向于后者。对这个关宁军曾经的领袖颇为赞赏。

    关宁军虽然渐成军阀之势,可祖大寿曾经投降清军复而又重新回归大明的经历还是让他高看祖大寿一眼。

    几次锦州保卫战。祖大寿都是弹尽粮绝后才投降。

    罪不可赦,其情可悯。

    再算上这一回帮助策反朝鲜军有功于沈阳战役。自然,朱慈烺也并不介意拉这位老将一把。

    重整十六年十一月一,朱慈烺在祖大寿的府邸门前见到了率领全军在接口远远迎接的祖大寿。

    这位老将加入军旅已然有二三十年了,依旧身板硬朗,站立如钟,目光明朗,举动有力。

    朱慈烺笑着走过去,打量着这位老将。

    祖大寿大礼参拜:“罪臣祖大寿,拜见皇太子殿下千岁!”

    “祖老将军免礼。你的事情本宫已然听说过了。锦州之战投降算得上是被逼无奈。虽是历来鄙夷降者,然则,我大明将士亦是**凡胎,谁都有父母妻儿。已尽全部战斗义务之下,求生是本能,其情可悯。”朱慈烺扶起祖大寿,道:“崔英贤那边,老将军做下的功业本宫是知晓的。”

    听到后半截,祖大寿顿时心下一安:“此来大明军人应该做的本分之事!”

    见此。朱慈烺缓缓颔首,与祖大寿有说有笑地入内。

    随行的军机处官员宣布了对祖大寿的军功,朱慈烺等典礼完了,进了祖大寿的书房里。那里,绘制着辽东的地图,纸质毛躁。间杂污渍,但几处修补痕迹可以看起出主人十分爱惜。

    望着墙上的地图。朱慈烺微微有些入神。

    “老臣辽地军旅数十载,却不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