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陆庆衍获得了一封邀请函。

    看到上面的名字后,陆庆衍久久失眠。

    上面的抬头赫然就是紫荆城内的武英殿。只是,到底是谁邀请的却是搞不明白。要知道,五位内阁大学士都派出去了。武英殿大学士方岳贡据传可是被朱慈烺派出去督办运河清淤。疏解南粮北运之事去了。

    而且,就算是方岳贡在,他亦是没有这资格召集群臣。尤其还是在紫禁城里。

    手持着邀请函,陆庆衍来到了武英殿里。这处紫禁城里被主要用来当作藏书阁的地方被打扫得仔仔细细,一路上戒备森严,明面上看着人影寥寥。目光稍一仔细,就见各处角落里都是锐利的目光。

    陆庆衍有些恍惚:“禁卫军的水平大涨啊……”

    经过三道凌厉的目光后陆庆衍终于得以进入了武英殿内,里面,人头攒动,陆庆衍见到了诸多熟悉的面庞。

    在场的并无几个高官,就是品阶最高的,也仅仅只是国子监祭酒曲芳,正四品罢了。只不过,让陆庆衍心中感兴趣的是。来的。都是些清贵人物。

    比如刘同升,此人的功名比起陆庆衍就厉害多了。是崇祯十年丁丑科的状元,翰林院编修。曾经触怒崇祯皇帝被贬回乡,后来被召回朝廷依旧担任原职后冷静许多,名头比往前也更大了。

    还有一些官员陆陆续续回来,让陆庆衍看不出头绪。

    有的是生僻的衙门,比如太常寺、太仆寺的少卿,有的是白发苍苍的致仕官员。更有索性就是一介白身。

    一屋子里熙熙攘攘,活络的互相打着招呼。不熟悉的则是干脆闭目养神,也无人敢在这种场合打扰。

    陆庆衍性子冷,却也架不住身边讨论得热火朝天,侧着身子支起耳朵静静听了起来。

    “可曾听见,最近城东里办了许多新鲜事儿。”说话的是太仆寺少卿,李才善。这是个矮矮胖胖的官员。太仆寺是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总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诸祠庙等事务的衙门。只可惜这位少卿没有沾染上礼乐庄严肃穆的气质,一脸八卦的激动:“听闻那里新立起一块牌子,去了就能拿三十亩地呢。”

    李才善很会拉眼球,这话一开口就惹来不少目光,就连陆庆衍也是心头立刻被吊了起来。

    稍稍知道内情一些的太常寺少卿黄聪烈笑骂道:“李少卿还是一如既往惯会作弄人。可别来了生地就欺负人。这内情你作弄得了旁人可糊弄不住我。要是应景了,别说三十亩就是五十亩,一百亩也要得到。那是圣上打下了辽东,复了凤凰城旧地的土地。只要是去,就能发三十亩地。要是辽地旧人,还会发五十亩,赐兵甲农具。若是再有直系亲属在辽东军中,全家迁徙过去的,还发耕牛种子挽马哩。”

    太常寺是属于兵部的马政衙门,对于大牲口之事算是熟悉了。再加上朱慈烺眼看耕牛可能不够,也打算弄一批老马劣马去当作耕马发下去,刚好就是太常寺的管辖。

    “可不止辽东送土地这一批,在南京会馆里,前阵子还听到了呢。一个叫甚么远征公司名目的,开买股票。价钱真是高着呢,一共百万股,想单买一股,竟然五两银子都打不住。”李才善与黄聪烈显然熟悉,说着说着话题也继续拐了下去。

    “竟有此等稀奇事?”黄聪烈好奇了。

    李才善啧啧称奇着道:“可不止。不仅如此,最关键的,我有个妹夫,想要凑个热闹买一股,竟是都买不到,生生被人加了三回价钱。”

    黄聪烈大笑:“哈哈,那定是进了圈套,八成便是被人设局坑骗了。”

    李才善微微一笑,陷入了回忆模式:“这京师里,市井里头敢骗我那妹夫的可不多。巡城御史与他是自小的兄弟,况且都在京师,探听亦是一句话的事情。只是邪了门,交情托了几回,也不见个准话。后来,还是寻了那位巡城御史老兄弟的点播,进了五军都督府,这才找了个懂行的。嘶……听完了以后,我那妹夫可几乎就把家底掏空,尽数都买那远征公司股份了。”

    “哈哈哈……下了衙,你可得好好给我讲清楚。”黄聪烈识趣没有追问。

    但李才善眼珠子一转,却是发现左近都被自己的话语吸引住了目光,笑道:“不妨事不妨事。都是一朝同僚。有何不可讲。这远征公司啊,不日就要去我大明藩属朝鲜国仁川港以及日本国开辟田野,新建城市了。买田建工坊,往来海贸,其利十倍啊!”

    “可……”黄聪烈还没说完,就被李才善打断了。

    “心急了吧?这关节不止于此。我也知道望来海贸十倍巨利。风险亦是十倍陆上。可同样……远征公司更能设立军队,筹建署衙。地地道道……开府建牙啊。龙江船厂的飞剪船,这么久才百艘不到造出来,这远征公司竟然能有十艘。还不明白这本钱如何雄壮?”李才善悠悠地说着。

    “可……依我大明律例。百姓不得私下建立会社,这远征公司所谓开府建牙,岂不是形同谋反?”陆庆衍沉声说着,言官的身份让他此刻仿佛多了一层光环。

    “咳咳……所以,方才不就是说了。想知道这一节,得去五军都督府打听打听。这产业,到底是谁的?”李才善冷不丁被这么一句话呛住,反应也快,说完了,还幽幽指北边那个位置。

    众人悄然望过去,纷纷细思了起来。

    那意思,东家不就是皇帝么?

    是皇帝,不一定代表就会做生意。

    可东家是皇帝。却一定代表可以不受约束。尤其是不受那些甚么官面盘剥乱七八糟之流的骚扰。光是这一节就可以省却大量成本,若是再加上这的确是一大经商的窍门……

    在场有些沉闷了。

    “咳咳。听闻,京师四仓近日开始放粮了。不知情形如何,米价可还能平稳下去?”这时,翰林院编修刘同升开口了。

    翰林虽然清贵,但没油水,若是没有什么家底。生活可谓亲民。

    这么一开口,竟是引起了不少共鸣。

    什么五两银子一股的远征公司股本这些低级官员可不在乎,他们更加关心当下的生活。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将京师里的俗事说起来。开了个口,话头也止不住了。场面气氛渐渐热乎,就连陆庆衍也开口道:“也不知道山西的战事如何,听闻圣上加派了军需犒赏给了李阁部,也不知如何了……”

    陆庆衍话音刚落,就见全场一阵寂静,不由一下子面颊发烧。他有些自嘲,自己怎么成了个倒霉虫了,一开口就冷场。

    “诸位爱卿为何说着说着,就不开腔了。怎么,朕很像是个要吃人的怪兽吗?哈哈……”朱慈烺说着,大步走进来。

    陆庆衍恍然大悟,跟着在场众人齐齐起身行礼:“臣等参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各自落座,朕要与我大明的精英之辈们,好生畅谈一番。”朱慈烺说罢,却发现屋内还是一阵拘谨。

    虽然,在朱慈烺的目光对视之中,所有的官员们都是好一阵激动,但朱慈烺环视全场,却见不到一个敢于对视的目光。

    说起来也的确正常,大明的权力运转是颇为奇怪的。除了太祖、成祖此等豪杰,皇帝几乎再也没能真正控制住文官系统。从父辈手中继承权利的皇帝们虽然有着无限高名义上的权利,但没有威望又没有手腕的皇帝们大多数时候并不能随心所欲。

    于是,感觉受到文官系统约束的皇帝们就借助太监扩张权力,反过来又让他们距离文官越来越远。除了崇祯皇帝这等勤政的,就连宰辅一年也见不到几次,更别提普通大臣,这些最高也只有四品的官儿们了。

    “方才,我听到大家说起了远征公司。”朱慈烺笑着道:“此事啊,的确是朝廷一个特设之举。但实际上呢,也并非是个独门生意。若能筹措十万股本,一样能从枢密……哦,枢密院还未改建,眼下是指还在五军都督府里军机处。能够从军机处里拿到批文,获得自办武装,自行设立管理层级的权限。”

    李才善与黄聪烈听完,都是激动,道:“殿下,吾等还是愿意先参股的!”

    “还有米价,朝堂已经在行动了。等到京师与通州的道路修缮,从天津卫、通州的粮米都会运进来……”

    “至于李建泰……”朱慈烺点了全名,在场众人纷纷感觉不妙:“却是病重了,朕给派了御医过去,这山西,得再想办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