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一章:新官顾炎武

    大明新历二六七年的二月有些冷,风从西北吹来,抵达京畿保定府的时候稍稍减少了几分力道,然依旧让人冷得哆嗦,不断地将棉袄裹紧一些。

    此时大明的保定府的府学里人声鼎沸,寻常凑不到一起的秀才们济济一堂,将冬日里的寒冷驱散了三分。

    “快看,那是去岁的案首赵文吉!他也来了!”书院里突然间传出一声惊讶的声音。

    “不仅如此,还有刘兄,高兄,齐兄,都来了!这些都是府学精英啊!”

    “正是!眼下新皇登基,正是发奋图强,安民生息的时候。我保定府里发生奸臣祸国之事,如何能容忍!”

    府学内的一干秀才们议论纷纷,那被众人陈志伟去岁案首的赵文吉也走进了所有人的视线里。

    这是个儒衫飘飘,极其有派头的男子。看起来年岁二十五六,面带傲气,行走之间,身后数人跟随,都是本地秀才,他一路走来,到处都是迎头上前打着招呼的秀才老爷。显然人气极高。

    当他环视全场,眼见府学之中大部分人都来齐以后,赵文吉走到门庭之上,稍高一点的地方朗声道:“诸位,诸位!在下赵文吉,今日来此,所为何事,诸位想必都已经知晓了!我大明当今局势,命运多舛,民贼、建奴肆虐乡里。眼下新皇登基,大赦天下,税赋稍减,民生稍息。正是我大明久违修养之机。然则!这保定府吴英科却逆天道行事,竟是在这紧要关头再兴徭役!硬生生要将我大明百姓再度推入徭役的火海之中!”

    赵文吉一语说罢,在场众人顿时群情汹涌。

    “我大明百姓本就苦矣,农税徭役兵役摊派加征,眼下新皇登基本以为能喘一口气,没想到这保定知府竟然还行徭役之事!真是欺人太甚!”

    “眼下战乱频繁,百姓声息艰难,能得一休息之机已然辛苦。此时此刻,不劝募农商,反而要在此时大兴土木。这是什么居心?”

    “不能让那奸臣肆无忌惮祸害乡里!”

    “李兄高见啊!同学们,同乡们!我们不能让那奸臣继续为祸乡里!”

    “不能纵容,不能放过!”

    ……

    府学里,无数士子们纷纷高呼,一时间气氛喧嚣到了极点。

    赵文吉见此,心中顿时感觉到了一直很火热:我大明有士子如此,何愁不能再造中兴之治?

    府学眼前的这一幕,都源于不久前府衙发出的一道命令。原来,是知府大人也不不知道抽了什么风,竟然没头没脑一点前奏都没有的要下令修筑通往京师的道路。

    要知道,这般大兴土木,历来都不是一个口号就能做到的。到时候,必须派遣衙役下乡搜罗百姓,征发民夫。

    可是,每一次官府的征发都是对地方民力的摧残。

    隋二世而亡,隋炀帝修筑大运河以至于帝国灭亡可谓是妇孺皆知。自然,得知此消息后,保定士绅都是气愤,于是不少人都纷纷透过各种途径去寻求更细致的消息。

    这一番打听不要紧,要紧的是竟然又有一个消息传出来。府衙里面,据说传出消息的那人还笑呵呵地道:修筑保定通往京师道路的确为真,不仅如此,还要让秀才们也参与进去哩。

    那打听的秀才就是赵文吉,他一听,顿时就感觉脑袋被铁锤敲中一样,余下那人说了什么话语一字未曾听清楚,脑子里满满当当都是秀才也要服徭役的恐惧,随意敷衍了几句,赵文吉就迷迷糊糊出了门。

    然后赵文吉就迅速寻求各方消息,渐渐都知道有两件事情已然板上钉钉。

    第一件就是那修筑通往京师道路的问题。明末战乱频繁,又水旱蝗灾频发,自然公共设施的修筑也就数年没了维护。京畿虽然地表平坦可也架不住数年不修,以至于坑坑洼洼,行路艰难。

    故而,保定府衙以及沿路各府衙都传出消息,确凿地说了要修筑道路。而且,据传各色用料都已经筹备了,还是甚么劳什子新式材料,能快速修筑。

    大多数百姓听闻这消息以后,纷纷哀叹了一阵子,但反而没多大欺负。毕竟,乱世人命贱如狗,哪个拳头大就听谁的。官府要强征,也无人能抵抗。纵然哀叹,更多也是有些绝望的节奏。

    至于第二件,就是秀才也要参与徭役这件事了。

    此事确凿后,各路秀才纷纷轰然大叫,谁都不服。只是没两日,串联就迅速开展。以至于连府衙的学官教谕们听闻后都不敢管事。因为,此刻府衙里面足足有两百多号的秀才,各个都是群情汹涌。

    “府学里面已经有两年未曾将禀生的每年应发的粮食都未曾发全了,竟然还要我等读书人去修路,这是什么道理?”

    “就是那每年发的折了又折的粮食,却也过半都是陈粮腐粮,就这般,还让我等有功名的读书人去修路!有辱斯文啊!”

    “我大明不是优待读书人吗?吾寒窗苦读三十余载,万万没想到,竟是让我落得这个结局啊!”

    ……

    赵文吉看着群情汹涌的各位同学,眼中激动之情缓缓燃烧,朝着众人高声大喊道:“同学们,我们不能容忍这种结局!我大明养士百年,不能坏在那奸臣的手中!”

    “不能坏在奸臣手中!”数百士子纷纷高呼!

    “去府衙,找那知府吴英科说个明白!”

    “同去,同去!”

    ……

    数百人齐齐高呼,所有人目光里燃着悲情决绝的目光,齐齐大步走向府衙。

    府学里,当一干秀才们离开之后,府学的学官终于敢走了出来,望着背影,一个学官幽幽着道:“这些士子是疯了吗?也不怕知府大人上奏学政革了他们功名?”

    “你也是个读书人,怎生说话这般外行。我大明向来优待读书人啊,十数个秀才就已然敢唾沫一县父母官。整个一府之地的秀才都被这一道政令逼得串联摆出破鞋阵,就是知府大人又如何?一样还得避其锋芒!”另一个学官悠悠地道。

    “我大明要是还真的优待读书人,你说,这种事情还会发生吗?”率先开口的学官说完,一阵沉默:“眼下这番局势,南城头那些烂兵都说不定比这些秀才说话有力气……”

    南城头是保定府的守城兵马,是一部勤王大军在京畿与建奴遭遇时被击溃的溃兵。说是击溃,其实这支从山西开拔进来足足有两万人的勤王之师并没有结实打了一仗就跑了,以至于一路上成群结队最后跑到保定城的时候还有三四千人,编制竟是大部分不缺。

    保定总兵孙之化正瞅着兵马稀少,一见来了溃兵全都收用。只不过,只要是个眼睛不瞎的都明白这部兵马到底有没有战斗力。没错,就是有没有战斗力。根本没有人怀疑这部兵马能有多大的战斗力……

    可偏偏,这些人在城内无恶不作,反而没人敢收拾。

    几个学官在背后议论纷纷,府前大街已然热闹纷呈。

    数百秀才拥堵在一起,生生就将府前大街占据一空。

    “优待读书人!”

    “让知府吴英科见我们!”

    ……

    府衙内,一片慌乱。吴英科看着便装前来的首辅黄景昉,一脸苦笑,道:“首辅大人,此事……竟是闹得如此难以收拾之地步。实在是,实在是……”

    黄景昉背着双手,看着府前大街外不断愤怒的士子,一样眉头紧皱:“修筑保定通往京师的道路与士子参与进修筑事务之中,这两条是圣上点名要做的。对于我们而言,此事唯有如何办和怎么办好的问题。吴大人,你的心情本官明白。要什么支持,一应好讲。但这一关……我们绝不能躲避!”

    “支持……?”吴知府看着眼前的景象,苦笑道:“要说这支持,我倒宁愿希望少几分掣肘就好了。本来,我等还商议着用个婉转点的说法,想着稍稍遮掩过去。可那边倒好,竟是一副能参加徭役是大好事的话语。这要我等如何遮掩?”

    “秦云这一回做事的确是莽撞了,吴知府大人不计小人过。便放过去吧,我们的同学,说到底还是一腔心血都用在公事上了。这些时日,调配物资,征集人力,组织修筑,甚至下去各县各乡动员,都是小同学们呕心沥血为之。每天都是日夜连轴运转,料想不到会让本地同学误会……”这时,一个面目俊朗,举止沉稳,更重要的是带着在场众人有些眼前一亮之自信神情的男子走了过来。

    “炎武,你可总算来了!”吴知府见此,顿时苦笑道:“秦小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