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没投降清军,说不定吴三桂此刻已然可以克复锦州,前出到大凌河。辽西军门重新振作。到那时,依旧可以找朝廷要这要那,封官赏爵。

    要是没投降清军,说不定……不,不是说不定。那是一定不会再纠结这个问题了。

    至少,不用再纠结如何出兵,如何进攻位于蓟镇的陈永福部皇家近卫军团第二团。

    ……

    “平西王,三顺王来了。”说话的是一个年岁颇轻的少年郎,此人名作夏国相,是吴三桂的女婿。投降清人以后,吴三桂总觉得身边许多人看待他的眼光悄然一变。越发相信起了血亲更加忠城。

    夏国相说的三顺王就是清人手中的另外一支汉军力量。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怀顺王耿仲明。

    说起来颇为奇特,自从攻克盛京,城内汉人逃散一空以后,三顺王所部的汉军越发得到了满清上下的重视。

    伴随着皇家近卫军团的强大被不断证明,清军上下极力开始加强火铳的力量。虽然有无数满清精锐士兵被组建成神机营对抗朱慈烺的皇家近卫军团,但迫于急速的需要以及汉人火器的强大,三顺王各部的汉军旗越发得到重用。

    日子好过许多,汉军旗对清军的忠诚度跟着提高,他们自视盛京城内再无其余汉人与他们争宠以后反而争相开始极力将审视的目光盯在辽西吴三桂身上,俨然将吴三桂当成一个随时可能反叛的大反派。

    这般争相献媚自然惹得多尔衮大为赞赏,于是派驻到了山海关,名义上就是随时准备再度出兵进攻蓟镇。

    ……

    山海关总兵府,这里始建于洪武十五年,一开始是山海卫的衙署。万历四十六年,级别得以升级到山海关总兵府。在原定大明最后的二十六年里,一共二十三任总兵在这里任职,见证了辽东巨变,从萨尔浒战役到宁锦大捷,现在似乎又要见证一个新的历史。

    直到而今,这里依旧属于吴三桂。只不过,曾经的大明山海关总兵变成了大清山海关总兵。

    沧海桑田,内里规制不变,外面驻扎的军士却已然换了一身衣裳,更是多了许多其他的人。

    山海关占地巨大,足足有三十五亩,约莫有两万三千平方米。如此巨大的场内容纳的将士除了吴三桂的士兵外又多了三班人马。

    加上吴三桂所部,这里一共四班人马,分属四人。驻守门口的是吴三桂的兵马,其余虎视眈眈,面露不善的便是其余三顺王的亲卫。

    他们甚至没有解下兵甲就气势汹汹地进入了山海关总兵府。

    率领着亲卫入内的孔有德、尚可喜以耿仲明披甲执锐,被亲卫们簇拥着走进总兵府,他们从北面的军营里走出,由北往南,一路过府前街,越牌楼,从大门进仪门,在戒石坊里被吴三桂从弟吴三枚带领的关宁军对峙后终于见到了吴三桂本人。

    “擂鼓聚将,允他们进大堂!”吴三桂说罢,转身入内。

    吴三枚愤恨地看了一眼三顺王,跟着吴三桂进了大堂。

    气氛稍稍一松,但当众人在大堂各自落座时,气氛重新绷紧。

    吴三桂是个身材健硕的中年男子,而今三十三岁,与多尔衮年岁一般。身在辽西,为关宁军老大,吴三桂与众人的气质都颇为不一样。端坐上首,赫然就有一股上位者的气势。

    分别落座左右两侧的孔有德则是身材黑瘦,全身披挂铁甲,左手按刀,目光凝实,随意地在屋内扫视着,却藏着一股随时都能拔刀冲杀的气势。他是矿山工人出身,后来上了海做了海盗,一副杀人嗜血求生的模样,到了而今成了大清国的怀顺王,一样是悍勇。只不过,当孔有德看到尚可喜与耿仲明两人的时候,突然露出了一点笑容。

    耿仲明目光炯炯,死死盯着吴三桂,面露凶狠之色。一旁的尚可喜亦是沉默不言,绷着脸,盯着吴三桂,眼露不善。

    这三人都是当年毛文龙的部将,后来毛文龙被杀,纷纷逃到登州归顺宁孙元化。辽人虽然悍勇善战,但孙元化却是没能驾驭这些人。一旦钱粮短缺,三人便纷纷造反作乱,攻入登州。后来朝廷派出关宁军出征,领军作乱的就是现在坐在他们面前的大清第四个汉人被封王的例子:吴三桂。

    当年吴三桂率领关宁铁骑进攻,将三顺王所部剿杀,以至于迫使三人在明崇祯六年十月的时候遣许尔显、班志富诸部下前往沈阳,与后金投降。皇太极闻之,兴奋至极,大呼“天助我也”。其后,尚可喜部得名“天助兵”。

    孔有德、耿仲明以及尚可喜携麾下诸将、辖下五岛军资器械航海投降后金。皇太极出城30里相迎,赏赐珍宝无数,发还先前所俘虏的且能找到的尚可喜家族成员共计27人立刻。封官赏爵,这才有了孔有德三人受封三顺王的故事。

    眼下,曾经的敌人现在成了友军,屋内气氛颇为古怪。

    “两位,要我说,眼下可不是闹意气的时候。都道是不打不相识,不打,怎么能知晓平西王麾下强军的厉害?不打,如何能让平西王知晓,往后我三顺王的厉害呢?哈哈哈……既然打过一场,现在才更好并肩作战。平西王,你说呢?”孔有德笑着,屋内气氛徒然一松。

    吴三桂眯着眼睛,扫视着三人道:“不打不相识,这话没错。就是不知道,若是出言稍有不慎,你们打算谁先上?”

    “当然是摄政王让我们上,我们就上。至于谁先谁后嘛……”耿仲明低声笑了一下,微微张开五指,松开又紧握。

    “已经不重要了……”尚可喜接下了这句话,依旧板着脸,面露不善。

    孔有德看向吴三桂一脸诚挚道:“当然,摄政王此番的命令,是让我们出军明国。别无他意,平西王莫要多想嘛。”

    听着孔有德笑声,吴三桂只觉得汗毛倒竖。(未完待续。)

第十二章:剑拔弩张总兵府

    哪里会不多想?

    吴三桂看着三人披甲执锐入内,看着好好的山海关总兵府成年了各部的演武场,哪里不明白这其间的火药味?

    显然,这三人都想踩着吴三桂来抬高自己在满清国的地位。

    但同样,满清又需要吴三桂,需要满汉一心先打倒明国这个强敌。要不然也不会有孔有德来唱红脸,而孔有德与尚可喜来唱白脸。

    一拉一打,显然是有备而来,就是为了说服吴三桂。

    “攻打明国,这是个大事。”吴三桂缓缓道:“岂能轻举异动。不管是从调兵遣将还是兵马粮秣,都还未准备妥当罢?”

    “要说没有准备妥当,那也约莫是某人不想准备妥当罢?至于我军,有摄政王一句话,有什么准备不妥当的可能?”耿仲明冷一声,话里话外透着嘲弄。

    尚可喜道:“调兵遣将,各路出兵,都是为了打赢这一仗。而今,明国内部已经大打出手。李自成占了陕西,兵进山西攻克太原。现在就要出井陉关与御驾亲征的朱慈烺大战。哼,眼下的明国,已经是内外交困了!这甚么劳什子御驾亲征一出,不就是留着后路空档的给我们?”

    “毕竟蓟镇还有陈永福部……”吴三桂说完,顿时就见三人齐齐变色。吴三桂心中也有些微微后悔又微微愤恨。

    此前京师一战,可不知道多少满清战将记忆深刻。陈永福部六千皇家近卫军团的将士出战,到最后,倒下的轻重战死都有一半多了,可陈永福部就是不败。以至于到最后热气球一出,朱慈烺攻克盛京的消息传回来,满清士气崩盘,硬生生让陈永福一战成名。

    想到这里,如何不让三顺王纷纷心中愤恨。

    都是汉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气氛就这么徒然变得紧张起来,就连孔有德也收起了自己的红脸,面色一板,看着吴三桂道:“平西王。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此战,摄政王已经决意出战,你今日放个话出来。否则,这一关,别想轻易过去!”

    说完,孔有德就是拍案而起。

    “诸位,要逼我?”吴三桂徒然站起身,冷冷凝望着三人。

    孔有德按剑在手,扮作红脸的人都翻脸了,本就是白脸的两人哪里还会坐视不管?当下,尚可喜与耿仲明纷纷起身,身后一干亲卫齐齐聚拢。

    刷刷刷……

    抽刀出剑之声齐齐响起。

    吴三桂身后的夏国相更是带着一干刀斧手齐齐入内,地砖上,咚咚咚的都是武卒跑动的声音。

    一时间,屋内纷纷紧绷到了极点。

    所有人都默然不语,空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