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天了,还有三天。”

    “三天啊三天……”吴三桂挥挥手,将下夏国相喊了出去。

    他想到了祖大寿,更想到了那几个蠢蠢欲动的三顺王。

    三顺王的兵已经准备妥当,只是多尔衮坚持要各部汉军旗同心协力一同并肩作战,这才还未出发。

    更加让吴三桂感觉心虚的是,这一回来催的是几个汉军旗,真正要出兵的时候,满洲贵族会自己落下吗?

    绝无可能罢……

    更何况,锦州城内就有那个多尔衮的亲兄弟阿济格呢。

    他隐约猜到了三顺王心中的依仗。

    但这无助于他对眼下局势的判断。

    “三天啊三天,朱慈烺,你到底在做什么啊?”吴三桂恼怒地,心中大吼。

    还有三天,山海关可就要出兵了。

    到时候,不管他吴三桂心中怎么想,定然还是会出兵的!

    ……

    井陉关。

    李建泰万分得意:“可总算走了那几个扫把星了,每日板着脸在我眼前,一个区区千总的官儿,在我身前,竟然比起地方督抚还有厉害几分。还有没有王法了!还有那个徐焕武,更是奸诈啊!”

    他的身后,一干师爷幕僚们纷纷恭贺。

    李建泰开心得连声大笑。

    祁山与徐焕武被顾炎武带走了,可高兴坏了李建泰。

    “能让东主高兴到如此地步的,恐怕还另有其事吧!”一个眼尖的师爷看着李建泰的眼神,当下猜道。

    “郑全,这一回,倒是让你猜着了!没错!”李建泰高声道:“本督师要亲自去那固关,‘打’一场胜仗!”

    没几天,李建泰就赶到了固关。

    紧接着,一千余颗脑袋伴随着西风台大捷的捷报以及李建泰的署名送到了位于保定城朱慈烺行在的案台上。

    “大胜啊!”朱慈烺感叹着:“没想到,这李建泰还挺能打呢。带着万人不到的兵,就将顺军的精锐李岩部野战击退,反而堵上平定州了。真是让人意料不到啊,对了,枢密院的检查结果出来了吗?那些首级,是真是伪?”(未完待续。)

第二十二章:捷报面前再分兵

    位于保定城的大明行在里,朱慈烺的身前摊开了一张奏报。

    奏报金壳红底,喜气洋洋,上面的字迹更是让行在上下一片笑声。

    这是一个大胜的捷报。

    在大学士李建泰的总揽全局下,固关参将李茂春率军率军出征,大战逆贼李岩部于西风台,首战击溃李岩部,反过来将李岩堵在平定州州城。

    要是寻常的战报,朱慈烺也不知道收了多少回,每回枢密院给的评判都是摇头叹息,都认为作假之处众多。

    但这一次,伴随着捷报而来的还有切切实实的首级,这可不是胡乱吹的。就算想要杀良冒功,不管是兵部还是枢密院都有的是老于此道的官吏。

    这年头,寻常老百姓吃糠咽菜与好歹要打仗厮杀的士兵可是委实不一样的。不仅是衣着,身体发育,小到牙齿也都可以一一辨别。

    故而,朱慈烺这才问枢密院检验首级的结果。

    天子下令,枢密院与兵部自然开始了繁忙的检验工作。

    只不过,在行在内的官员听起朱慈烺的话倒是有些尴尬,开腔的是倪元璐,这位枢密院副使解释说:“陛下,首级太多了,足足有数百具,武选司与枢密院的同仁们星夜检查,但还是没有处理完毕。”

    一旁的胡波也插了句话:“虽然首级之上都有石灰裹住,但老夫冒昧插嘴一句,不得不说,将士们的检验还是太缺乏保障了。我派出去的几个军医见了,再三要求带上口罩,做足防护以免瘟疫爆发。故而,进度也是有些缓慢。”

    朱慈烺顿时明白了,尸体的首级固然是个军功,可同样也是瘟疫的传染源啊。

    “罢了,那朕亲自去看一遍。先看看检验了多少,多数为真,也就没必要一个个检验去。可以以均匀抽查的方式。”朱慈烺执行力超强,说去就去。

    没多久,朱慈烺在倪元璐的带领下到了保定城的大校场里,那里立起了巨大的一个帐篷,到处撒着石灰,驾着大锅煮着热水消毒。

    而主持这一切事情的则兵部武选司郎中常广喜。

    朱慈烺的到来引起了一阵激动,倪元璐带领校场内的文武将官朝着朱慈烺行礼。

    倪元璐是老伙计了,朱慈烺招呼着免礼,注意力就落到了常广喜的身上。

    武选司是个兵部的肥缺,朱慈烺一时间也没功夫重新梳理架构,兵部此次也跟着不少都随行在一起行动,其中武选司负责的是掌考武官的品级、选授、升调、功赏之事,考查各地之险要,分别建置营汛;管理少数民族聚居的土司武官承袭、封赠等事。

    检验军功当然也是武选司的工作。常广喜是个年岁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旧式官袍,洗刷的干干净净,穿在身上,颇为整洁。常广喜面目清俊,身材适中,举止温雅,动作很干练,整个人亦是看起来十分清爽,是典型的大明精英。

    这年头能当官的,没几个丑的。毕竟,进士里头也经常出现因为颜值不够点不到进士的情况。自然而然,能够走上武选司这样高位的常广喜显然也是个外表形象不错的。

    朱慈烺心下添了一分好感,内里又多了一点禁戒。

    许多人可是仗着一身好皮囊,结果干的尽是些败絮其中的例子。

    一番客套不提,常广喜引着朱慈烺走进了一处流水车间。

    这是朱慈烺的提法,常广喜指着里面一张巨大拼凑起来的长条长桌子道:“这是微臣所立的法子,在大帐的入寇,安排一人对首级编号。下一人拿到编号后,负责对外貌进行描写。再下一人负责对头发进行检验,再下一人对牙齿进行检验。逆贼新起,犒劳颇多,多有肉食普通百姓却无,故而,期间牙口磨损之差距,都是可以辨析的。尤其百姓发结各异,将士发结多一样…”

    “那么,告诉朕,这里你们检查了多少首级了?”朱慈烺看着一颗颗脑袋,皱起了眉头。

    常广喜拿起了一本册子说:“回禀圣上,此间首级一共七百六十三级,已经检查了五百余级,这五百余级中可以确证为武装人员的……有四百余级。”

    “按照这个比例,就算是杀良冒功,也有五百余的首级啊。”朱慈烺意识到了不同,转身大步朝着行在走去:“召集各部议事!”

    有了五百余首级打底,这一场胜利的战功就得到了确信。而且,按照一般的战斗规模,首级的数目与真正击败杀伤地方的数目之中是很大差距的。毕竟,不会是所有的敌军都乖乖站着等待砍脑袋。

    就好比此前平壤之战的大明奏功记录里,日军被斩首级为一千两百八十五颗,夺马两千九百八十五匹。

    但实际上的战功远不止于此,日军被熏、溺死者约有十倍之多;其余记录中也提及焚溺死者万记。反过来根据日方记录,小西行长所部在平壤战役后的减员达九千三百多人。

    李茂春不是名将,也不是帝国主力,战斗力没有那么变态也非是歼灭战击溃战,只能是击退战,战果或许没有十倍之多,但不管怎么算,两倍三倍总有的。

    这与李岩部上万人,或者谣传兵马数万是可以得到印证的。

    与实情有了印证,最终枢密院的判断便是:捷报可信。捷报得到了确信,就连朱慈烺都认了,行在内的气氛一下子宽松欢悦了许多。

    朱慈烺召集了文武在行在议事,大臣们来来往往,都能听到笑声在耳边不断回想。

    很快,枢密院的常务军师倪元璐带着枢密院各部军师齐聚。内阁部分,国防大臣兼兵部尚书高名衡、财政经济大臣傅淑训以及皇家近卫军团虎大威、刘胜、齐贤、猛如虎等部齐齐到来。

    朱慈烺被众星拱月地来到了议事厅的偏厅,里面,见朱慈烺到来,带队的黄宗羲带着人左右一退,将身后的景象露了出来。

    那是一个巨型的沙盘,足足有一丈长,半丈宽。那上面,整个山西河北磨难蒙古河南的地势瞬间清晰,这是朱慈烺特意要求黄宗羲等人按照等比例尺绘制的沙盘。背后,不知道多少锦衣卫力士、枢密院军师呕心沥血,星夜赶制,将地形地貌一一复原。

    朱慈烺拿着一根小木杆,指在了保定城上:“诸位,我们在这里。而敌人……”

    小木杆落到了沙盘上徒然升起的地方,那是太行山山脉的中间一个被劈开的一条小径:“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