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5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三喜回道:“原本也是这样的,城东这处的校场也是些临时搭建的营帐,可前阵子军里发了时疫,制将军就命俺们在城北大校场一一甄别了,将没病的都挪到了城动这里了。听制将军说要打仗,出来的那些兄弟可都激动坏了。”

    “时疫?有多少人患病,还有多少人确证,有多少人被拘在里面隔离?”傅青主感兴趣了:“快带去我看!”

    ……

    固关的参将府格局有点小,李建泰进固关的时候虽然才上午,仆役们也收拾了足足有小半天的时间。但晚间如睡的李建泰依旧是觉得这里不舒适,那里有异味。

    尤其最关键的是,这里似乎距离一线战场太近了一些。

    但没办法,要是不近一些,又怎么证明自己其实有战功呢?

    这样想着,李建泰安慰着自己:也许,这就是成为名臣的代价吧。

    怀着这样的念头,又畅想着自己军功被皇帝认可以后会有怎样的赏赐,李建泰终于心安理得地睡觉了。

    没过三天,大清早刚醒李建泰就收到了后方飞鸽传书邮回来的回复。

    军功,被认可了!

    后续的犒赏正在紧急拟定之中,可以想象,这开拔头功有着怎样重大的功劳!

    李建泰高兴得当晚就连饮十杯,带上了从京师就一路携带着的小厮书童进了书房,闭了门,直到日落黄昏这才重新开了门。

    刚开了门,李建泰就看到了幕僚钱师爷站在门口,惊喜地道:“督师,李将军回来啦!”

    “李将军?哪个李将军?”李建泰感觉很熟悉,又有些记不起来,被掏空的身体让他发虚地脑袋发昏。

    “就是西风台打了胜仗的李茂春李参将啊!”钱师爷提醒着,又道:“听闻这一回,更有好消息呢!”

    “哦?”李建泰一听,瞬间回想起来了:“还有好消息?快快去请!”

    李建泰很快就在花厅见到了李茂春。

    李茂春一身正三品的参将官袍穿得干干净净,看着李建泰就当下行大礼:“末将叩见督师!得赖督师此番援手,要不然,这一大捷可就为未可知了啊!”

    “哈哈,李参将切莫自谦,你的本事,本将也都看在眼里呢!哈哈哈……”李建泰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看着李茂春越看越是顺眼。

    李茂春跟着客套一番,完了切入正题,激动又担忧地道:“上苍庇佑,让末将能得到督师庇护,这才可以放手施展,两战都报大捷。只是,末将委实担心,这一番功勋到了行在那,难免会被拦截。”

    “拦截?”李建泰很快捕捉到了关键词:“等等,你说什么两战?除了西风台一战,还有大捷?”

    李建泰一脸惊喜。

    李茂春躬身道:“的确如此。末将一路追击李岩至平定州城下,浮尸百里,又建一些战果。这一回见督师,就是想着怎么将这一战的战功报上去呢。上一回无人知晓,不会被小人从中作梗。但这一回,末将委实怕战功流落啊。”

    李建泰站起身,踱起了步子:“你是说徐标?”

    “末将不敢妄议大臣。”李茂春一脸恭谨。

    没有否认,还不就是确认?

    李建泰对这门心思知晓得清楚。只是,要防止徐标在固关作梗,还真有些棘手。总不能让李建泰亲自押运,当个保镖吧?

    “那你打算如何做?”李建泰直截了当问向李建泰。

    “末将希望亲自押运……”李茂春低声道:“面圣于前,道一番督师恩义……此战,足足有一千余首级呢。都在大车上,末将愿意分润六百首级之战功于督师……”

    “好……”李建泰心动了。

    ……

    井陉关。

    徐标最近觉得井陉关有些空荡荡的。

    作为保定巡抚,亲自带兵到井陉关来加强防御,他这个巡抚是做得颇为称职的了。甚至,还要为此错过与皇帝陛下朱慈烺的会见,委实有些太可惜。

    但念在井陉关之重要性无需质疑,徐标也就发挥一下牺牲精神,不再去念叨了。

    唯独最近这些日一连走了好多人,徐标感觉……越来越不对劲了。

    一开始是麾下的李茂春走了,背着自己打了胜仗不带自己玩。后来是李建泰走,最后连传令的徐焕武等人也不知道去哪儿了。唯一算得上开心的事情,或许就只有近卫军团的即将到达了。

    “对啊,徐彦琦部的飞熊团很快就会来了。井陉关,即将无忧了罢。嗯,打完这一仗,我得好好收拾一下那李茂春!”徐标信誓旦旦。(未完待续。)

第二十五章:井陉关易手

    知晓真定府这个地方的人不多,在后世,这地方其实已经降级到了正定县。行政规划上取而代之的则是因为铁路而兴盛的石家庄。

    大明二七六年六月三日,此刻的石家庄依旧默默无闻,无人知晓这个石姓村民聚集的小庄子后来会成为京畿冀地一省都会。

    对于庄子里千余的安安分分生活在这里苦苦求生存的老百姓而言,今日外面来的一路大军可能就是庄子里经历过的最热闹的事情了。

    初始听闻来了大军,石家庄的百姓们携老扶幼在村老的带领下朝着西边的海山上躲去。

    一如后世晋察冀的小老百姓躲着日本鬼子一样。

    只可惜,这一部官军有马,四条腿跑起来哪里是两条腿又要拖家带口,驮着全部被家当的小老百姓能跑得掉的?

    习惯了当先侦查敌情的徐彦琦策马带着侦察连就绕到了石家庄海山的山脚下,百十号骑兵将千余百姓围住,如同牧羊犬一样,将百姓们前后左右来回赶着,最终停在了徐彦琦的身前。

    “去问问,这些老百姓怎么躲着我们,尤其注意要把近卫军团的名号给亮出来,让百姓们相信,来的是军纪上佳的王师,不是破烂乞丐的抢劫犯!”徐彦琦喊了一声,侦察连的百户是汪洵,这是一个书香门第里教出来的孩子,看起来文质彬彬,有些儒雅之气,纵马驰去,一举一动露出来的干练与彪悍又将这样的儒雅带上了几分强悍。

    汪洵其父就有举人的功名,是当年朱慈烺在京师召集士子后与徐闻等人一批弃笔从戎的士子。

    这些弃笔从戎的士子大多身体营养不错,经历了完整的新兵训练后便很快就能脱引而出。不管这些读书人有多少嘴巴上的毛病,但能进京赶考游学的大部分至少也有个秀才童生的功名。这些人,没一个不是人尖子,军事上的学习十分迅速,除去个别无法适应的,大部分都成了军中骨干。

    汪洵就是其中佼佼者,虽然无法与徐闻齐远此等拔了头筹的相比,但侦察连是飞熊营的新建的尖刀,建制上比千户队稍小灵活,归属层级又直属于徐彦琦,是集合军中精锐所成。地位十分重要。

    对于徐彦琦而言,最关键的是这些新式军官都没沾染旧式军官那种欺上瞒下,吃兵血喝空饷的习气,更不会有抢掠百姓的想法。

    汪洵下了马,将甲胄脱了,只配着剑走向了人群。

    石家庄的百姓们逃难的队伍拖得很长,眼见被官军围了,各个挤在一团,彼此闹哄哄的,各种话语传出。但当汪洵走来时,又纷纷噤声。不少人目光转向在人群前方的一个白发老者,气氛一下子变得静谧起来。

    汪洵眼尖,一眼捕捉到了这个细节,看着人群里的那个白发老者,猜出了这人就是这石家庄的村老士绅之辈,大步走过去问道:“敢问谁是此间百姓长者我乃近……”

    “狗官!休敢伤我石家庄的人!”汪洵话音刚落,就见一个壮汉冲出,提着一根红缨枪杀去,一边冲一遍大喊:“看我我石勇当今日不拿下你,震慑这群贼兵!”

    后方,徐彦琦看着这一举动,心理还未开始紧张,一见境况就不由摇头。

    这石勇当身长脚长,罕见的身材高大,足有六尺,大步冲去,气势汹汹,提着一干红缨枪挺刺杀去,动作威猛,端的是一员沙场上的猛将的胚子。但下盘不稳,一看就不是练家子。

    汪洵可不是什么村中私斗的村夫,而是职业军人,一见来人,不退反进,死死盯着石勇当,也不开腔废话,提着剑筒抽出打飞红缨枪,又欺身突进,还未等石勇当反应过来就绕到石勇当身后,轻轻一踢石勇当的膝盖,剑柄狠狠砸在石勇当的脖颈上。

    石勇当六尺按照后世一米九的身体顿时轰隆一身倒在地上。

    轻轻呼出一口气,汪洵踩在石勇当的身子上,看着眼前众人,沉声道:“我再问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