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6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之地绝不能以一地来看待!”索尼缓了缓,用一种前所未有沉重的语气道:“对于我大清而言,蒙古的重要性无与伦比。甚至,比起失去朝鲜,我们更不能失去蒙古!”

    “蒙古不还是没丢么?怎么,索尼你就这般认为那区区一个倪元璐就能带兵把那朱元璋、朱棣都做不到的事情做了?纵然说破天,那也只是丢了一个河套。要是丢了辽中,那可给哀家十个河套,我又哪里住去?”孝庄说着,话语里已经带上了一些不耐烦。

    索尼的心思她大约清楚。但孝庄同样也不是庸人,她更是非常功利,非常现实地明白。蒙古再重要,战略地位再关键,那也只是远期的事情。迫在眉睫的,可是辽西的丢失与辽东的烽烟。

    这些,都是可以决定他今年过年还能不能在盛京过的东西。

    至于河套,土默特部这些东西实在是太遥远了。

    就如同济尔哈朗说的那般,蒙古在重要,不还是有十分铁的东蒙古各部么?科尔沁就绝不会抛弃女真人。

    “蒙古人……是一体的。纵然再如何彼此看不起,曾经的蒙古帝国,黄金家族的荣光,长生天的照耀,都烙印在蒙古人的血液里。当年,我们征服蒙古人。而现在,我大清衰落了……似乎内里已经让蒙古人瞧见了。这个时候,将明人的进攻置之不顾,那不仅是放弃与背叛……也是轻视。”索尼迎着孝庄的不耐烦,喋喋不休道。

    “或者,老臣亦是可以将话说得更明白一些罢。”索尼一脸豁出去的表情:“蒙古人能够在我建州儿郎麾下作战,听命驱驰,那是先帝以及太祖皇帝用刀枪留下来的教训。现在,这些教训轮到明人给他们了。”

    “说来说去,你是觉得明人能占了草原,如先帝一样将蒙古打下来?”孝庄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他的冷漠给与了索尼无数压力。

    索尼缓缓摇头:“明人能占了草原,几率自然不大,臣也绝没有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的打算。但是……蒙古人击败了明人呢?击败了虎大威所部的第一军呢?结果会如何?”

    “哦?还能如何?”孝庄太后压抑着情绪。对于女子而言的感性在他身上不见,只留下强大的理智,稳定的冷静:“也许,会有几个汉人写一写贺表罢。”

    “但更可能的是……越来越多的蒙古人不会再来盛京进献上供,不会听此我大清的号令了。虎大威不是旁人,他率领的明军在遵化,甚至在盛京……都有过战果。”索尼说着,语调无比干涩。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不再隐晦了。

    对于孝庄这样的聪明人而言,已经听明白了意思。

    没错,对于曾经屡战屡胜的大清而言,看明人的态度永远都是居高临下的。这是二十余年来不断胜利造就的。

    于是,哪怕再是惨败,他们都保有着信心。再是失败,也只有雪耻的意念。

    但无可否认……

    清军已经败给了明军了。

    如果蒙古人能打败一支击败了清军的强军……

    又会怎样看待被自己手下败将打败的清人呢?

    孝庄太后愣住了。

    这时,又一人脚步匆匆跑来,焦虑得额头上满是大汗:“不好了,太后,出事了!”(未完待续。)

第五十六章:辽南

    这会儿的孝庄太后还在回想着索尼的那一番话。

    人人都说,手下败将,何以言勇。这话要是递进一些,也就很容易理解,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又能言什么勇呢?

    这话用来对比蒙古、大明以及清国三者的关系,自然也就十分了然了。

    虽然一样是是被大明打败过,但如果蒙古人能够击退来犯的明军,那么清军落在蒙古人眼里,就再也没有可以畏惧的地方了。甚至,蒙古人心中保不齐还会将新愁旧恨一起算,对于被建奴征服过的历史愤恨不平。

    对于孝庄太后而言,蒙古人既是可靠的盟友,也是一个已经落寞的草原部落联盟,经过努尔哈赤与黄台吉十数年的经营,大清早就已经不再将蒙古人视为可以与自己比拟的对手。

    就是到现在,哪怕大清一时半会衰落了,也一样不是蒙古人可以欺辱的存在。

    孝庄太后有足够的信心,如果蒙古人胆敢叛乱,大清的铁骑照样可以横扫这群早已经被时代抛弃的松散部落牧民。

    但是……

    那个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一语却是彻底的震动了孝庄太后。

    如果蒙古人败了,那大清的战略势态自然是更加恶劣。

    但如果蒙古人胜了,那大清的战略势态却是要彻底崩盘了。

    蒙古人一旦试图脱离大清的掌控,那么大清便得陷入彻底的内乱之中。哪怕最终清军能够尽起大军平叛,也会大大消耗自己的力量。到时候,哪怕是胜了,也是惨胜。对比毫发无损的明人,大清的国运只能更加衰微。

    只要想到这一点,孝庄太后便会不由地心中发寒。

    只是,还未等孝庄太后开口说些什么。就见一人迅疾冲来,脚步不停。甚至,因为冲得太过猛烈,都顾不着入内时的门槛,箭步冲来却一下子弄了个狗吃屎的摔倒。

    孝庄太后身边的侍女们哪里见过这种景象,纷纷惊得叫了出来,惹得外间的侍卫们纷纷冲过去,立刻就打算要将此人扑倒在地,当场逮捕。

    还是孝庄太后认出了来人,惊道:“苏克萨哈,你慌慌张张的跑过来要做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打算来行刺了!”

    孝庄太后心中有气,说话也有些不管不顾了。

    苏克萨哈没有被孝庄太后的气话惊道,而是他已经沉浸在了另一桩事情里,只见他抓着身边的侍卫站起来,也顾不上一礼,当即就开口道:“太后!大事不好了,那南边的……南边的明人,打过来了!”

    “明军杀过来了?那区区一个女将,只不过万把兵,也敢来战?”索尼忍不住震惊地反问。

    “这话,恐怕还得去问那红娘子!”苏克萨哈喘着粗气道。

    “什么打过来,敌军兵马几何,兵发何处,主将何人,探查明白了吗?没明白就过来慌慌张张的,像个什么模样?还敢自称我大清重臣吗?”孝庄太后说罢,当即拍着桌子看向苏克萨哈。

    只是,这话一说完,孝庄太后亦是还是忍不住跌坐下来,好一阵深呼吸这才平静了下来。

    见此,索尼与苏克萨哈都是齐齐默默地跪了下来。

    良久,苏克萨哈这才补足话语道:“明军兵出凤凰城,已经开始动员将士。这是前线鳌拜传回来的情报。看明人的动静,还不清楚他们究竟要并发哪里。不过,依着此前渗透进凤凰城的细作探查得知,明人的兵马数量当在八千到一万的规模。”

    孝庄太后问道:“就是去年,京师那般危急的时候,红娘子也只选择偷偷带兵回了辽西,而没有打算搞什么声东击西的把戏,要在辽东动兵。我看你是一听这消息就慌了神,分不清东西,辨不得南北。这辽东,还是我大清的辽东。那明人纵然猖狂得了一时,难道还能狂妄得了一世?这四面周遭,都是我大清的腹地。在这里点起兵马打一战,别说红娘子主动出击,能不能将草河那方圆几百里的土地守住都是问题!”

    说起来这些孝庄太后就来气。

    自从失去了朝鲜这个藩属国,清军在水面战斗上就彻底弱鸡了。没有朝鲜人充实水师,清人连内河的水面战斗都打不过。

    一条草河竟是就这般将清人的挡住。说起来,这凤凰城的地理位置还是颇为优越的。草河在辽南大地逗了一大圈,两跳支流如同一个人张开怀抱,拥抱了凤凰城北面的土地。只需要在只需要在两条支流的上游驻扎重兵,草河就如同一条护城河一样,将内里方圆数百里护卫得结结实实。这样的优越的地理条件,让孝庄太后想起来就来气。

    苏克萨哈被孝庄训斥了一顿,只能低着头,自觉理亏,只能连声道死罪。

    孝庄太后摆摆手,放缓语调,声音柔和地道:“苏克萨哈、索尼。你们也不必见哀家生气了,便说什么死罪不死罪的。你们是我大清辅导皇帝的重臣,各个都是忠君爱国的勇士、正人。这样的人,才会听到了消息,便急匆匆的连门槛都注意不到要来寻哀家。这样的心,哀家知道。这样的忠,哀家不会负,这大清更不会忘。南蛮子杀了过来,我大清的勇士也一定能杀回去。现在再困难,能有当年太祖皇帝十三副铠甲起兵时再困难?”

    苏克萨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