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7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个理。”朱慈烺沉吟了一下。

    杨文岳问了一声,道:“若是有奸猾刁民假冒辽民呢?”

    朱慈烺笑道:“这点损失么,朝廷还是承担得起的。登记为辽民,那自然会第一时间由朝廷帮助移民到辽南旅顺口、辽东凤凰城等地。那里有的是土地,就缺了开垦的百姓。不管是真辽民,还是假辽民,往后都是辽民,一样是我大明子民。这点心思,朕看都没什么紧要的。”

    杨文岳闻言,恍然大悟。

    的确,给辽民免费发放土地,一来是弥补这些年来战乱流离失所,二来缓解各地人地矛盾,三来自然就是要让他们安居乐业。

    不管是不是伪造辽民身份,其实都是一样,并不妨碍朝廷还辽令的意图。

    就算真是伪造辽民,但既然愿意去辽东移民,那又有什么关系?

    不管是辽民还是其余各省的百姓,终归是大明的百姓。他们能去边疆开枝散叶,岂不是更利于大明稳固边疆?

    想到此节,杨文岳也不在纠结,转而继续将赏格一一厘定。

    这是还辽令里另一个重要部分。

    全军将士,都可以用军功来兑换辽东的土地。

    当然,赏格要怎么个确定,枢密院拟定了计划以后,还是得朱慈烺首肯的。

    “斩首一级,得田百亩。斩首之功,为军中大功。得之不易,百亩良田赏格不错,但朕看,不必设定得如此之高。尤其军中兵种众多,斩首的功勋却只有刀盾手方便获得。这与火铳手等兵种不利。这个标准,不防设定得细致一些。立功的法子,不妨再多一些……依朕想,可以数值化显示。军功的划定,也可以用另一个思路。上级下达任务,下级完成任务。按照完成度给与军功。而不是拘泥于斩首之事……”朱慈烺叨叨絮絮的说着,又将还辽令上商议了一边,就这么说了一个时辰,众人都饿了,朱慈烺又让御厨准备了些果点,继续谈了起来。

    一直到日落黄昏,还辽令的细节这才基本敲定。

    看着众人疲倦万分,朱慈烺倒是有些不忍,不过一想到出使西方的事情不能耽误,还是又将在京师大学堂谈下的月距补天项目拿出来。

    还辽令是两府准备许久的事情,杨文岳与李邦华来了乾清宫,也不需要带其他人。可朱慈烺这个出使西方的新项目却是两眼一抹黑,两人都不清楚。于是又得将钦天监、礼部、兵部以及管部大臣们喊来。

    如此一般,众人议定完毕以后,已然到了晚上。

    朱慈烺亲自将众大臣送出了宫门,看着天空上的月色,背着手,喃喃着道:“辽东,辽东……蒙古丢失的消息,应该传到辽东去了吧?”

    ……

    盛京城。

    孝庄太后扶着额头,不想看手头上的奏章。那是从盖州前线穿回来的军情。

    说起南边的军情,其实……上一回说起前线的时候,还是金州呢。旅顺口就是后世的大连市,金州,就是大连的金州区。

    也就是说,短短的半年时间过去,前线就从大连一路撤退到了盖州。盖州就是盖州卫。但盖州卫在后世的哪个地方呢?是营口。

    也就是说,这一退之下,直接就从辽南退到了辽中。

    事情,自然还得从红娘子的辽东镇那个背刺计划说起。

    三个月前,清军主帅鳌拜率军一路南下,追着红娘子的大军杀到辽南。红娘子率领轻骑,带着可以拆卸的新式火炮杀入辽东腹地,将清人柔软的腹部给了狠狠的一个肘击。

    这一击闷棍打得清人是头晕眼花,直不起腰来。缓过劲来的清军愤怒不已,在鳌拜的率领之下一路追过去。

    他们追的本来还是顺利的。

    在辽东,从北往南数,海州、盖州、复州、金州,都是清人的控制区域。内里驻扎兵马多的数千,小的数百。

    鳌拜先一步传令过去,一路围追堵截,硬生生将红娘子逼得越发南去。

    越是朝南边去,那显然就越是远离辽东凤凰城的明军大本营。在敌人的主场作战,客军有多艰难,自然不消多说。

    而红娘子也的确如鳌拜所愿一样,一路朝着南边去。

    他们突破了海州清军的拦截,突破了复州的,金州的……

    然后,不可置信的事情发生了。

    上万明军水师强行登陆了旅顺口。

    这座曾经大明的坚城,无数大明将士鲜血抛洒过的地方,迎来了明军的登陆。

    里应外合之下,金州守军不战自溃。于是,红娘子的确是远离了辽东镇驻地凤凰城。但是……他却开辟了辽东镇新的防区:旅顺口。

    并且,明军的控制区域显而易见的不断扩大。

    比起遥远的辽东凤凰城,距离登州只有区区百里不到的旅顺口实在是太近了。海量的物资从祖国抵达,军用码头迅速被修筑,大量的工兵进驻进旅顺口。他们修缮港口,建立工事。最终,当金州城也被夺回时,清军的所有力量都被驱逐出这个区域。仅存的,都成了明军的俘虏。

    旅顺口的突破仿佛是连锁反应的一个开始。

    此前被清军“驱赶到”旅顺的红娘子部重新往北杀了过去。这一回,所有清人都刷新了印象。原本层层堵截驱赶红娘子所部去旅顺的举动此刻再去理解,已然是一个笑话。原本堵截以为是将敌人逼到了绝路,现在看,反而是层层堵截,层层失败。

    于是,当明军在金州站稳脚跟以后,毗邻的复州很快便被收复。

    红娘子所部顺着官道往北,一层层将此前辽东明人留下的故土旧城一一收复。得利赢城、熊岳驿、榆林铺、塔山铺……

    一个个消失在明军地图上的据点重新回到了地图上。

    明军的先锋由此直接越过盖州卫抵达了海州。

    原本的腹地已然成了战争的前线。

    “鳌拜这个蠢材,他就不敢好生给哀家打一仗吗?告诉哀家,那个勇冠三军的巴图鲁去了哪里?告诉哀家,谁还能给我大清打赢一场,哪怕只有一场?”孝庄太后情绪失控。

    愤怒不已的孝庄吓坏了身边的宫女太监。

    一个又一个的人头纷纷跪了下来,所有人战战兢兢。

    但显然,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人敢来劝慰这个而今大清国的最高统治者。

    鳌拜去了前线,索尼……

    哦……

    原本,索尼也是够格安慰孝庄太后的。

    但索尼呢……

    索尼正是这一回孝庄太后发脾气的源头呐。

    上一份奏章,赫然就是从科尔沁部传回来的军情。辽南失利的同时,蒙古,大清这个至关重要的盟友,战争潜力的关键源头此刻也出了问题。

    而且,问题还不小。

    试图自立的鄂尔多斯部济农额璘臣领着土默特部不听大清号令,自己集结兵马,试图用来犯明军的脑袋证明蒙古人的力量,从而摆脱大清。

    “大清……是你该摆脱的么?活该去死,只可惜……可惜了我索尼啊,竟是战死了,死了,我大清的将帅,当真是死了一个少一个,凋零于斯,让我如何右脸去见列祖列宗?”孝庄太后叨叨絮絮的说着,又是生气,又是哀怨。

    但怒气宣泄了,他也就没那么多好生气的了。

    孝庄太后渐渐恢复了平静。

    他需要理智,只有理智,才能面对这糟糕的局势。

    “来人!”孝庄太后冷声道:“给哀家传一句去送给鳌拜。这大清,已然到了最后一步都不能退的地步。那海州,西接广宁,南去复州,北上就是盛京。退了一步,他也别回来了。自然有人拿了他脑袋回来交差。那丢了的辽南,必须拿回来。旅顺口靠着登州那般近,留着一日,都是我大清亡国的祸根!”

    “太后……”忽然间,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步入宫内,叹了一声道:“这时候,徒然给下面人施加压力也没用了。要说这亡国不亡国的,辽南恐怕顾不着了。这辽西,才是心头大患呐。明人此前从辽东窜去辽南,在山西跑去蒙古,那还只是要剪除我大清的羽翼。今日我收到的消息……那却代表着,明人,真要奔着亡我大清的路来了!”

    孝庄太后看过去,认出了来人。

    此人,赫然就是大清开国亲王,代善。作为而今大清里头号实力派,代善可谓是倍觉凄凉。

    这头号实力派委实不是两红旗壮大的结果,而是……八旗其余各旗相继凋零的结果。

    代善等闲不入宫,就是进来,也是会提前打好招呼。

    这一回直接入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