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7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

    无论如何,眼下,凤凰城是没有多余粮食的。这一战就的开始就将凤凰城的余粮消耗一空。

    至于从大陆运粮食到九连城再转运到威宁营,那更是愁人。距离遥远,急切间难以报到。更靠谱的还是朝着南边的朝鲜压榨。每次想到这里,红娘子便为朱慈烺的战略目光所庆幸。

    还好将朝鲜从清人的手中收了回来,要不然,那半岛之上怎么也能筹措出二十万大军所用的粮食。而清人的战争潜力也远不到顶,绝不会用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绝户计。

    将治下的汉民都杀光,这不是种族屠杀是什么?

    将治下的汉民粮食都抢光,这不是自绝门户是什么?

    往后,不说所有汉人都会与满人离心离德,就是那些底层满人,也会担忧自己有朝一日一样走上这些汉人的道路,被八旗大军屠杀,抢走最后的口粮,用以支撑大清的国运……

    撇去这些不提,眼下,还是得解决难民的问题。

    一想到眼前打到威宁营就遇到了三万难民,红娘子就感觉到了棘手,试想要是再往前打,要如何办?

    威宁营只是个小城,再往前去,那就是盛京了。作为清国的都城,那里,难民的人数恐怕会更加庞大。

    枢密院里的军师们都是想着封侯拜将,金吾军打下来辽阳城更是极大刺激了他们,嚷嚷着要继续进攻。

    要不是红娘子驭下得力,恐怕就压不住这种声音了。

    靠着此前的积累声望,红娘子压下了众人的异议,坚持收拢难民。但如红娘子一样会好好考虑这些妇孺老弱的将官委实少见,已经成了大明帝国将官的将士们不分老少,是否为红娘子的老根底,都想用战功铺平自己的晋升之阶。

    红娘子压得住一时,却压不住长久。

    这样想着,红娘子久久失神了:“圣上,会怎么做?陈纲立纪,救济斯民……会是只是一句口号吗?”

    口号能激励人心,但很多时候,却仅仅只是一个口号,欺骗大众。

    ……

    卢沟河哗啦啦的一阵阵碰碰当当,重物落地的声音响起。

    河边两岸,到处都是围观的村民。当然,更加少不了的还要属京师钢铁厂的工人们,以及骑着马,拿着木棍的护卫队。

    工人们兴高采烈的看着这个重物落地,都是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这么细的一艘船,没想到,竟然能装上千石的铁,真是想不到啊。”

    “这你就不懂行了吧,这是陛下当年在南京时施了仙法的神船,装了千石铁算得了什么,这船从卢沟河里下了海,借着海风,能一日三千里呢!”

    一日三千里的话说出,在场众人顿时纷纷惊叹。啧啧称奇之话不绝于耳。

    毕竟,顶尖的汗血宝马能做到日行千里就已经算得上传奇,就是八百里加急,已经是这个时代极快的速度。日行三千里,自然是惊得众人议论纷纷。

    唯有懂行的几人不由摇头失笑。这当然不是什么皇帝陛下施展了仙法的神船。陛下是天子,可不是神仙。还真不一定就会仙法。

    当然,朱慈烺过手的世界,得到的改变却是仿佛经历了神仙之法一样,变换巨大,让人瞠目。

    这船当然就是飞剪船了。

    飞剪船能入卢沟河进内河小港实在是不容易。就是这一回方以智安排船只,也是废了老大的力气才在一艘艘远洋大船之中找到了一艘小的飞剪船。

    飞剪船虽然小,那毕竟是海船,再小,也能装载极多的东西。上千石的铁,实在是不足为道,颇为寻常。

    此刻,卢沟桥港里,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惹得护卫队们也是一脸警惕,看谁都仿佛是看贼一样。

    见此,到场的方以智倒是很理解。毕竟,京师钢铁厂这一回就预备着一个大惊喜呢。

    他的身边,枢秘处的汪洵惊叹着道:“真是没想到,竟然还有着这么一个好东西。我本以为,京师钢铁厂短短三个月时间产了六十万斤的铁得运到什么时候,没想到,竟然有这么一个好法子。这铁轨的法子,是谁想出来的?可得好好奖励啊!”

    汪洵看向港口通往京师钢铁厂厂区的方向,不住的惊叹。

    沿路,无数京师钢铁厂的护卫队沿途巡视。

    没错,这是一条铁路。

    尽管这条铁路非常粗糙,只是简单的扑上了沙石与枕木,架着笔直的铁轨,但只要看到上面一匹匹驽马拉着滚滚作响的木板轨道车轰隆轰隆运着数千斤生熟铁料、上等好钢的各色材料就能明白,这是一条的确可以运送物资的铁路。

    显然,比起用无数马车运送,用铁路,效率可以跃升十数倍。

    再转运河港,便是数十万斤的铁料,要运送出去也是轻易。

    “开船喽!”飞剪船上,风帆收起,雇佣而来的纤夫喊着号子,将飞剪船缓缓驶离。

    “飞剪船进了内河,还是有些不便。”汪洵道:“不过,撇去这一开头的的紧急。再过半个月,倒是可以缓缓用漕船,那是内河小船,运送量大,又成本低廉。不过,京师钢铁厂这个生意,真是……真是……了不起啊。”汪洵感叹着。

    往前,大明军人带兵打仗,那是很少依靠朝廷武器的。倒不是说朝廷不发武器,而是说,十分难以相信朝廷能够发出来合格的武器。这其中,军工管理水平低下,**横行是原因。但也少不离大明优秀原材料的缺乏,让打造好军械的成本高昂,甚至直接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现在,大明国立蒸蒸日上。军工体制也是焕然一新,这一回枢秘处一等确定了计划,便立刻可以调拨出数十万斤的铁料,实在是超乎了汪洵的想象,更让他对这一回的难关充满了信心。

    “按说,更多的话本不是我该打听的事情。”方以智很是好奇,但还是忍不住道:“可这一回,朝廷急需这么多铁料,委实不知道是如何情况。如果说是要京师军械工坊打造,却又不必如此罢。毕竟都在京师,总不会还进运河转运到京南工坊区。他们要的是精铁坩埚钢,量虽然大,却是平板大车就够了。毕竟,都在京师,也算不得麻烦多少。”

    “这事,我便在保密范围内与你说清楚吧。”汪洵顿了顿,道:“这一回……的确是军情紧急,需要大量铁料修筑……一个大工程!”

    说着,汪洵目光灼灼。

    海州前线指挥部,大明帝国行在。

    行在,是皇帝陛下所在之处。大明前军进展迅速,东路到了朱慈烺当年的故地威宁营,西路也到了曾经大明辽东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中心城市:辽阳。

    自然,朱慈烺也就跟着大军从广宁来到了海州。

    海州地方关键,这里东西有陆路接通广宁与辽阳,南北接通辽阳与盖州,实在是一处军需转运的关键城市。

    同样,也是稳固后方必得之处。

    朱慈烺驻扎在这里,便是考虑到了上述的原因。

    枢密院战情推演厅里,众人嘈杂一片。

    “我主张,现在立刻进发!趁着鞑虏预料不到我大明王师进展迅速,便是要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锦衣卫已经收到了确切情报,鞑子这时已经到了穷兵黩武的地步。全部女真人,上到五十老翁,下到十四少年,全都冲入了军中。”

    “没错!这意味着建奴已经到了疯狂的极点。迅速扩充的兵力,带来的一定是战斗力的下降。这样的疯狂,我们必须抓住时机!”

    “我不同意!战争从来不是为了战争而战争。要想清楚我们的目的,是收复失地。既然是收复失地,就应该落实到这一点。绝不能因为建奴的阴谋诡计而犯了骄兵的毛病!”

    “谁是骄兵?大明勇士的士气何其难得,可护不可折!”

    “若是稍稍冷静下来就士气沮丧,我看这不叫士气,那叫疯气!”

    “你这是污蔑!”

    “我看你更是不可理喻!”

    “好了好了……”眼看军师们说得越来越离谱,倪元璐打断了众人的议论:“就事论事,这刚刚强调了的事情,又上火头了?都出去跑一圈再给我进来说话!”

    “是!”

    “是!”

    “是!”

    ……

    一阵声量高低不一的应是之声响起,如果在平时,倪元璐定然怒目一等,训斥一番都没吃饭是不是。

    但此刻,一看到门外走来的人,倪元璐也顾不得众人了,都挥手道:“那还愣着干什么?都给我跑完一圈再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