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8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贞慧听完梁新立所言,初始还感觉颇为震惊,但很快他就恢复了正常,低声沉吟道:“如此,待与朴大人令郎相谈之后,大可以谈一谈去哪里。在下也好书写一封推荐信,好从中斡旋。”

    闻言,朴智恩大为感激。

    看着这一切,梁新立心中却是感觉整个世界都被颠覆了,全然变了一个模样。

    朴智恩显然并非庸人,也看出来了朱慈与陈贞慧的身份不同。

    毕竟,试想一下,那驻扎在仁川军港里的水师第一舰队提督换做大明国内,就是一地知府级别的高官。这样的军官,这二人竟然能够请来,如何不说明那身份地位定然极高?

    有如此机缘可以结识二人,朴智恩若是此刻不开口,更待何时?

    自然,有求于人,朴智恩便是乖巧地放下姿态,低声下气起来。

    他深切地感觉到了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前往大明留学,显然就可以结交大明权贵子弟。就算不能,在大明学到那强国之法,回国之后,定然万众瞩目,天然就镀了一层金光。

    明白了这一层意思,梁新立如何不感觉这世界已然被颠覆。

    “大明,终于恢复了那天朝上国之位吗……?”梁新立看着陈贞慧答应了以后,朴智恩脸上无可掩饰的笑容,心中蓦然地升起了一种心潮澎湃的激动。

    “远征公司定期都有回国的班船,到时候,在下亦可帮得上一些忙。”吴三桂适时地说着。

    对于这一位曾经的帝国大将朴智恩不敢怠慢,笑道:“如此就多谢吴东主了。”

    “举手之劳罢了。”吴三桂谦逊地说着,侧身一让,看向宋东元。

    宋东元抚着长须,笑道:“朴县令,好久不见了。今日老夫委实有些事,倒是要叨扰了。”

    “还请宋翁直言。”朴智恩收起了一县父母官的威视,看向吴三桂身后带过来这么多人的本地地头蛇,心中一惊。

    纵然以大明官府破家县令、灭门令尹之强势,面对对方豪强依旧不得不忌惮不已。朝鲜这里,这样的情况显然更甚。

    更让朴智恩疑惑的是,吴三桂不是刚刚吃瘪么,怎么这就翻身摆脱了此前困厄?(未完待续。。)

第六十六章:意有所指

    虽然不知道吴三桂怎么做到的,但眼下既然来了这么多本地豪强,朴智恩便知道那码头上的麻烦定然已经被吴三桂解决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从身边的书吏口中听闻了吴三桂最近的事迹,从闲鱼罐头工坊到渔价飞涨宋东元大赚一笔,朴智恩渐渐回味过劲来。

    不管如何,初来乍到的吴三桂已经结识了众多的地方豪强。以及,更重要的是这些地方豪强士绅看架势也打算与吴三桂站到同一条战壕里。

    曾经,对于远征公司的到来,朴智恩并不觉得如何。就仿佛一个蝼蚁的死活是没人关心的,一个客商,若是自己没有一些根底让人畏惧,那就是一只待宰杀的肥羊。

    但眼下便不同了。

    吴三桂在这里扎下了跟脚,又联合了这么多士绅,这就让朴智恩感觉到了威胁。对方已经有了让他不得不郑重以待的力量。

    朴智恩心中警惕连连,惊疑不定地看着宋东元,对宋东元有些无礼的话语也顾不上了。

    只见宋东元与在场士绅对视一眼后道:“老夫打算在家中兴建几处工坊,几位老友亦是打算办几处种植园、工坊。名字都已经立好,本来也不远叨扰。不过吴东主几番恳请,也觉得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不当瞒着。便打算来与朴大人分说。当然,亦是商定税金。”

    “办工坊?定税金?”朴智恩敏锐地抓住了关键点,拿捏着分寸,迟疑到:“这等新鲜事物……”

    这事,陈贞慧罕见低打断了一句话,笑道:“我在大明时,曾与临清州的知州郑大人闲谈,说起一场趣事,不知朴大人有意听否?”

    “洗耳恭听。”朴智恩有些不满,但更加认定这两位定然是大明的权贵人士,联想到大明皇帝陛下即将抵达朝鲜,他更是感受到了对方之利害,忍住被打断的不耐,细听下来。

    “那时临清州打算举全州之力,重整旧城,开辟出一处工坊园区,吸引百商入内。力主此事的临清州知州郑大人与我说,当时他本打算上奏省府,得到支持后再继续做下去。毕竟,重整旧城,就要拆迁,拆毁屋舍,挪移百姓。虽然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挪移之后,百姓能在更宽大舒适的屋舍生活。但……开支浩大,一旦不成,下一年官吏的薪俸都要拿不出了……”陈贞慧一开腔,大家都禁不住侧耳细听了起来。

    “那郑大人最后是如何办的?按说,这等大事,总要禀告上官,得了应允这才好办。”朴智恩仿佛觉得这个理由还不充分,又道:“方才先生亦是说着财计艰难之事,更当由有司接济啊!”

    “按理来说,的确如此。”陈贞慧如何不明白是这么个道理。

    县衙虽然是正印官,可大明的考核也是不少的。拆城建设工坊区虽然在近些年被证明能够拉动投资,增加就业等等利国利民的好处。可大明的吏部动作可没这么快,各地衙门考核依旧是从前那几样,核心是收税,其次就是教育、不出事儿。

    拆城固然是好事,但容易得罪的人太多了,一看就是容易出问题的大事儿。

    这种事,若是上官不同意,来年的考核岂不就是要差评?

    见陈贞慧这般应下,朴智恩脸上的表情有点僵。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如何不明白这些字眼上的细节问题?

    “还请先生指教。”朴智恩轻声道。

    陈贞慧笑道:“指教不敢当,只不过是说点闲话罢了。那郑大人本来也是这般说,按理来说的确是应当上官应允以后才行。可是呐,省中各位大佬心思各异,努力运作一些,上面的大佬不作梗,也只能一层层报上去,到户部到吏部,再上到内阁,内阁吃不准,又要报到皇帝陛下的案台之上。只有天子一言,定下方向,下面这才能甩开膀子去干。”

    “明白了……”朴智恩很快就理解了意思:“只是这时间之上,非拖个三年五载不成呐。”

    “没错。时间就是个最大的问题啊。大明虽然不需要三年五载,却也要费数月的时光,这还是地方主官办事得力的情况之下。”陈贞慧缓声道。

    “大明果然不一样啊。”朴智恩感慨道。数月的时间,依然是超出朴智恩想象的快了,但他也明白,官员任期有限,要是拖这么久,往后批准下来黄花菜都凉了:“时间拉长,那是绝对不可以的。商机错失,要建工坊恐怕也就没机会了。其实,真有这必要?”

    “若是能活人数千,让百姓安居乐业,如何不重要?这一点,想必宋老等人定然是明白的。”陈贞慧笑道,目光看向朱慈微微一欠身。

    朱慈笑着摆手,道:“事情在郑知州上报的那一刻就会超出他的控制,无论他如何想要改变临清州,都无法改变他需要面对的是整个政治体制的现实。而事实上,省内的纠葛就足以说明一切。面对下级报上来的这个请求,定然会有漫长的讨论、反复,一直到有一个组个有勇气的人承担起一切的职责。山东省的官员很少有这样有担当的,中枢或许有,也不会多。对于多数官僚而言,更保险的做法是一直上报,一直到皇帝的案头前。但同样……皇帝也可以继续让部阁讨论……从而陷入无限期的蔓延,直到皇帝亦或者哪个试图有所作为的大臣站出来承担职责。”

    “所以,真正想要做事,就不能做这等早请示晚汇报的风尘俗吏。”朱慈若有所指地看着朴智恩。

    朴智恩一样是若有所思。

    他很快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往上汇报,固然是安全妥当。但其实也就是在转移责任。上级如果有点责任心,纵然千难万苦批准了,也会使出各种各样的限制让不出事。

    只是,朴智恩并不明白自己有和动力要去费这个劲。

    这时,吴三桂与宋东元对视一眼,又道:“我等初定每间工坊以定额纳税,每雇佣一名工人,缴纳一两银子税赋。目前,我等已经招募工人六十九人。各处种植园、工坊,大体都可以此为准。”

    “当真?”朴智恩目光大亮。

    他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一切的因果。(未完待续。。)

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体系(合并发布)

    “老夫岂是那等戏弄人的人?”宋东元脸色一板。若不是吴三桂已经先行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