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8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朱慈就递给了陈贞慧一份计划书。

    上面,赫然写着“中朝军略”四个大字。

    “作为宗主国,朝鲜的国防军事安全大明应当发扬光荣传统,担起责任,保护朝鲜的国防军事安全。第一:扩大在朝鲜驻军。第二:协助朝鲜建立现代化新式军队。第三:建设联合作战指挥模式……”

    “这是要夺军权啊!”陈贞慧眼皮子大跳,忍不住深唿吸了一口气。

    作为宗藩国,再是听话,除非碰上当年日本举国入侵朝鲜战争。不然也不会将军事指挥权拱手相让。

    对于朝鲜国王,两班贵族而言,恐怕也很难接受这一点。

    到时候,定然就是一番龙争虎斗。

    怪不得……皇帝陛下要亲自来此啊。

    对于朱慈而言,这一步是必然要做的。

    就如同后世建国初期就开打了一场抗美援朝,大明也是不惜国库一空打了一场抗日援朝。

    胜利固然是光荣而伟大的。

    但战争的沉重后果也让大明国力消耗,以至于不少人都认为若非这一战,大明也不会被区区建奴轻易击垮。

    只是,落后老旧的朝贡宗藩外交体系之下,大明很难在这样的体系之中获利,反哺国内经济,反而要贴上巨大的成本从而亏空。

    以至于后来建奴兴起,朝鲜国王便是敷衍,大明亦是无可奈何。

    朱慈来自后世,亦是关切时政,明白东北亚对帝国兴衰的影响。建国之初,一场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国的骨气,在世界各国之中立下了不可轻辱的地位。

    但中国却并不如美国,美国依旧在韩国驻兵,深切地掌控着韩国的国防命脉。反而是中国,屡屡对朝鲜失控,甚至朝鲜造出了核弹也无法控制局势。

    若是中国如美国一样也是在战后驻军朝鲜,岂会让朝鲜如此自行其是?以至于最终惹出一场引起全国抵制韩国的“萨德事件”。

    虽然是另一个时空的事情。但在这个时空,朱慈面对朝鲜,依旧有着深深的不安。

    在他看来,此前宗藩朝贡体系的控制力度实在是太弱了。经济上几乎彼此独立,军事上亦是各行其是,这实在难以让朱慈满意。

    当然……想要深切控制住这个国家,文化也同样是一把软刀子。

    扩展留学,推行汉文汉话,这都是谋百世基业之举。

    “微臣……明白了。”陈贞慧深唿吸一口气,没有再怀疑朱慈的计划。他只是转念一想,又低声说出了一个计划。

    朱慈听完以后,目光一亮,看着这个大名鼎鼎的复社四公子,仿佛是第一次见到一样:“陈爱卿的谋略,朕知晓了。朕打算在内阁之中增设外交大臣,分割礼部、鸿胪寺,合并建立外交部。现在,朕给你一个新的任务。第一:打探清楚我大明儿郎远赴四海常去的地方。第二:打探清楚千年以来,我汉家儿郎在全球之中的分布。第三:朕要发一个宏愿:从今往后,大明儿郎所到之处,都由我大明的刀剑与枪炮保护。为了实现这一点,朕要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外交新体系!你……有没有这个勇气与担当,与朕一同打造这一番新的世界?”

    “微臣,万死不辞!”陈贞慧慷慨高声道。

    朱慈拍着陈贞慧的肩膀,仰天大笑。

    ……

    景福宫里,昭显世子看着台下一人,金西石久久跪在地上,不敢起身。他拧着眉头,深深地吐出一口气粗气,道:“罢了,该来的都会来。我已经准备好了,就看那大明皇帝,是不是真有胆子,敢胡作非为!”(未完待续。。)

第六十八章:小白羊与大肥羊(四千大章)

    哗啦啦……

    水波分开,从九连城驶来的快船抵达了仁川军港。一名传令兵下了船,便迅速换上了军港里准备好的快马,疾驰而去,抵达了仁川城中。

    宁威拆开了来自九连城的信报,在朱慈耳边低语。

    “御驾进入义州了。”朱慈放下信报看向左右:“出发汉城吧。”

    陈贞慧与宁威等人自然是轰然应喏。

    与此同时,吴三桂与李岩也是纷纷松了一口气。辽东会馆里,两人与梁新立相顾甚欢。

    “恭贺吴东主,解决了这一番麻烦呀。”梁新立笑道。

    “哪里,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吴三桂谦逊地说着。

    梁新立摇头道:“如果只是运气,那我这一辈子也是太背了。说实在的,朝鲜人耍无赖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其实,他们也只是想给一个下马威,好从中捞一些好处分润。若是让我碰上这档子事,恐怕也只好寻人请托,从中斡旋,却做不到东主这般,直接掀了桌子,还能让朝鲜人吃瘪。”

    “而今国家强大了,再也不需要看人脸色了。君不见,齐将军来的时候,那些朝鲜人是个什么脸色?这一场戏唱得好呀,唱出了朝鲜人的真面目,也让我等看到了大明的力量。”吴三桂说完,回想起了金太宇的故事。

    他是后来才知道金太宇是来找他麻烦的,只不过颇为不凑巧,那一位秦姓书生成了目标。

    只不过,一想到秦姓书生那一句“你惹不起”吴三桂倒是觉得很有趣。可惜他来得晚了,没能见到金太宇等人发现明军将领来此后他的脸色。

    “想来……肯定很精彩吧。”吴三桂喃喃地说着。

    梁新立没有注意吴三桂的喃喃细语,只是道:“吴东主下一步打算如何?可是要返回济州岛?”

    济州岛眼下的地位颇为独特,这里自从当年朱慈绕道登录以后,就实际上脱离了朝鲜的管辖。

    对此,朝鲜自然也是敢怒不敢言。那时候,他们已经投靠了建奴,被当作敌人进攻,实在没有底气要回济州岛。

    久而久之,济州岛实际上就成了一处****上面除了依旧活跃的明人税官以及驻扎在济州岛的第一舰队以外,再无其他官方机构。

    当然,要说济州岛就这样没有秩序,那显然并非如此。

    梁新立久居朝鲜,倒是很想打探一番济州岛的情况,看着吴三桂,目光灼灼。

    见此,吴三桂也就将济州岛上的情况简略说了一下:“岛上百商活跃,不过官府的确是未定。大明在岛上派遣了税官,也有驻军维持治安。但总的而言,大量的民政事务是百姓推举而成,收了多少税,就招募了多少官吏,建设道路、清理垃圾、修筑学校、医院……毕竟,眼下大明也没想好如何处置济州岛,就这么暂且放着任由百姓自治了。至于我……仁川才是朝鲜第一步,我打算继续留下来。”

    “噢……如此啊。本来老夫想,若是吴东主打算就此离开朝鲜,老夫倒是可以代为经销货物。”梁新立笑着,有些尴尬。

    “梁翁就不问一问是什么货物?”吴三桂笑道。

    “老夫在朝鲜也算有些声名,这些年望来大明朝鲜的货物,都过手过,都不怕。”梁新立傲然地说着。

    “但这一回,恐怕要让梁翁失望了。此前常卖的丝绸书籍,这一回都未有采购。”吴三桂歉意地说着。

    梁新立愕然:“不卖这些,卖哪些?”

    “机器。”吴三桂轻声地说着。

    “机器?”梁新立挠着头,一头雾水。

    “没错。”吴三桂笑道:“这就是这一回,在下能说服宋老援手的原因。”

    说罢,吴三桂就将如何推波助澜,超高渔价,又如何拉拢在宋东元手中买下土地,开办咸鱼工坊一一说出,让梁新立恍然大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前阵子妙趣书屋上金陵报的这一句话,可真是太切题了。正式这利益,才能动人啊。”梁新立明白了因果。

    渔民们虽然可以因为金西石的权势被指使起来堵塞港口,但说到底,他们也只是为了一个金西石的承诺而获取更大的利益。

    仁川城虽然新建,却也迅速有汉城里的牙行买到了牙牌,垄断城内城外的交易。

    简单来说,任何客商想要到仁川城做生意,都得将东西卖给牙行。等牙行将东西卖给了城内的其他客人,这才可以拿到回款。至于什么时候能拿到回款,那就要看心情了。

    就是渔获,也是一样无二。

    甚至,就是到了后世的现代,亦是有不少的城市农贸市场是被垄断的。稍大一点的客商都无法攻入地方保护的市场。

    只不过,渔获想要卖出价格,那就得新鲜。被牙行这么从中过一道手,想要赚钱那就难了。

    金西石允诺可以解决牙行的问题,自然是让渔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