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盛中权提起这茬,刘泽清的表情一下子有些扭曲:“盛大人,东山先生!这次咱们被秦侠小儿如此欺瞒,这口气,咱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就这么忍下去!”

    说完,刘泽清又深呼一口气,道:“现在谁不知道那三千兵丁除了一百骑士外,就那一两百步卒能打?这姓秦的使诈诓骗了咱们多少银子啊。现在,我连我的山东镇都快要不保了。盛大人,东山先生,你们咽得下这口气?”

    咽不下的不仅是一口气,更是无数好处与利益。

    听刘泽清说开,盛中权顿时就想起了自己违规将州府库房之中的三万两调出区后的麻烦。东山先生杨川更是想起了两万里银子和一万石米交出去后自己是多么肉疼。

    一念及此,谁能咽下这口气?

    “这次……我备上两万两银子给刘军门做军费犒赏人心。只要刘军门能将秦侠这小贼收拾以后,将临清榷税分司的好处分润我四成!”杨川咬咬牙,说道。

    盛中权亦是幽幽地道:“我亦是会在济南活动,不让秦侠好受。好处……本官反正也要调任了,也不在乎榷税分司长久的好处。只需要你到时候将我的损失补齐就行!”

    听此,刘泽清顿时阴狠一笑,道:“好!等上了船,到了黄河。秦侠就会发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最能打的一百骑兵没办法在河上用出去,等于是自断一臂!所谓三千精兵都是只练了几天的民夫,只有一百来亲卫能打,又如何扛得住……黄河上面的拦路虎?”

    大明崇祯十五年五月十三。

    开封城外,农民军营寨相连,犹如蜿蜒而成的山脉。李自成号称百万,固然有极大的水分。但眼前粗粗一看,整个视野内都是人头涌动。没有百万,几十万却有的。城头上,看着这一幕的周王朱恭枵神情默然,久久不语。

    一旁,河南巡抚高名衡、巡按苏京、左布政梁炳,守道苏壮,监军道郭载駷,知府吴士讲簇拥一旁,纷纷默然。这里,可谓是已经将开封城的官僚上下都集中了。

    无他,因为城内的中原战局统帅,督师丁启睿在得知朝廷有意将侯恂放出来以后,顿时打了鸡血一样,频繁书信杨文岳,会剿开封城外农民军。

    或许是朝廷的压力太大,或许杨文岳的确是个忠心耿耿的。总之,杨文岳还真是带着麾下大将山西镇总兵官虎大威来援开封。受此影响,在朝廷严令与丁启睿数次竭力调遣之下,平贼将军左良玉也开始率军前来。

    这两位大将都来了,其余的各方将领,杨德政,方国安也纷纷率兵来援。

    至此,官军先锋已然抵达了开封城外的朱仙镇。

    按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但周王朱恭枵却依旧神情不太好。

    一旁的河南巡抚高名衡见此,宽慰道:“殿下。而今城内有我省兵士,士气充足。城中都知道殿下是开明贤王,各个用心守城。这战局,殿下不需担忧。”

    高名衡的身侧,武将那一边的河南总兵陈永福河南都司张武锐以及一干河南本地将官任珍、苏见乐闻言,纷纷大喊:“殿下,有末将在。闯贼决计没有攻破的本事!”

    朱恭枵远眺看向朱仙镇的方向,仿佛看到了将近二十万官军浩浩荡荡而来的风采。

    想到这里,朱恭枵轻笑一声道:“孤虽为亲王,却不欲干涉军务。今日看得久了点,只不过是想着,我大明官军已经来援。这开封解围就有希望了,所以孤格外欣喜罢了。”

    高名衡闻言,笑了笑没有说话。他当然知道朱恭枵没有说实话。但为了人心士气,这些时日人人都在说谎。

    别的不说……

    队友都来了,丁启睿却还在城中窝着,这仗要怎么打?

    就当高名衡心中有些想远了的时候,缺见陈永福之子陈德急急忙忙高喊道:“殿下,各位大人。闯贼退了!退了!”

    陈德说罢,整个城头上顿时纷纷乱乱成了一片。

    众人纷纷将脑袋伸出去,仿佛这样能够看得清楚一些。

    城外,连营如山的农民军里果然人头涌动更加频繁。

    不多时,一名小将奔上城头,冲着陈永福高喊道:“大人,闯贼已经退去。属下观其行动,似主力已经集结前往朱仙镇!”

    “开封,有救了!”河南布政使司左布政梁炳高兴地大喊。

    巡按苏京、守道苏壮、监军道郭载駷以及知府吴士讲纷纷面有喜色。

    “闯贼这是怕了!”

    “二十大军来援,如何不怕?看来,咱们可以赶紧开河运,补给钱粮入城!”

    “对对!尽快恢复与河北的讯息,还有东面李岩所部贼寇,也要进剿,以此通河运!”

    ……

    众人七嘴八舌,叽叽喳喳。

    却没有人注意到,不知何时,周王朱恭枵却急急忙忙面色难堪地下了城头。

    身后,高名衡急忙跟随。

    他猜到了朱恭枵的区向。

    “摆架,督师府!”

    ……

    东明县。

    此刻的县城里一片乱糟糟的,大中午的天了,整个县城却是一片安静。偶尔有声音响起,也是马蹄声滚滚。

    往日里最为热闹繁华的十字大街今日却是一个摆摊的百姓都没有,偶尔出来行走的,都是些衣裳破烂,批棉甲抗长枪的男女。男女之中,基本上都是百姓装束,偶尔也有破旧军装明甲的。唯一相同的是,所有大街之上行走的男女都是提着长枪大刀,胳膊之上绑着蓝色细带。

    忽然,几个披着旧式明军棉甲的兵士闻着空中的香味发现了进了一条小巷,之中的炊烟,随后,便是猛地一道踹门砸门的声音响起。紧接着,就是高亢的尖叫声与愤怒的喊杀声。

    这样的声音只是持续了息不到的时间就回归了宁静。

    至此,街头上的人更少了。

    唯有县衙里头,一处雅致干净的小院里,这里人来人往,纷纷都是一片笑语之声。

    往来的都是军士,几乎各个披甲执锐,不是面色凶狠,就是膀大腰圆满脸横肉,出口都是污言秽语的壮汉。罕见的是,在上首被众人簇拥着恭维的一对男女却不同于那些披甲壮汉一个气质。

    这竟是一个身着直裰,头戴方巾一副书生模样的男子。

第五章:李岩与红娘子

    没错,这就是李自成麾下部将李岩了。

    李岩原名李信,河南开封府杞县人,天启丁卯年举人。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至此,李家从顶级官宦之家开始败落,但仍是杞县的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

    李岩能中举,换到后世基本上就是个县级高考状元,其读书的本事自然是厉害的。不仅如此,李岩文武兼顾,更是生性慷慨豪爽,好侠任义,可谓是名声广大的少年英豪。

    只不过,这样一个世家子却并没有生在一个好的年代。崇祯十三年,这是一个旱灾蝗灾,灾祸连连的年代。

    水利设施的破败与天灾无数让杞县的农业生产得到毁灭性的打击。三分天灾之后,更是七分**。河南苛捐杂税不减,土地兼并更加酷烈。为此,自然是饥民遍地,哀嚎遍野。

    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慷慨好爽的李岩自然是拿出家财赈济灾民,更亲自找县令陈说利害,试图将苛捐杂税免除。但此刻松锦大战开场,中枢对地方钱粮无比重视,若要免了钱粮,十有**会丢了乌纱帽。如此一来,杞县县令如何会答应,自然断然拒绝。

    李岩听此,义愤不已,一番怒斥就将县令得罪了,更是只好自己赈济灾民。但这时的李家已经是家道中落,更加破败了。这么一点家财散出去无疑是杯水车薪。强出头的李岩非但没有收手更是联络各地士绅,试图联手赈济。但李岩这一举反而衬托了地方士绅的冷漠自私,惹了不少人嫉恨。

    与此同时,在河南鸡公山起义的红娘子造反大军到了杞县,听闻了李岩的名声后就破了李岩的庄子,抓了李岩试图让李岩跟着一起造反。

    好生生当着举子的李岩自然不干,跑了。但跑回县城的李岩却不被信任,更是因为之前赈济灾民得罪了人,反而被怀恨在心的县令以通贼的名义下入大牢。

    最后,还是红娘子率兵去打,在饥民的里应外合之下破了杞县,将李岩解救了出来。

    出来之后,李岩三观大变,决心造反。随后,李岩认识了另外一个失意举人牛金星。牛金星亦是人生不顺,打算造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