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8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即就有郑永文高声出列,道:“是不简单。那倭寇杀我国民,掠我百姓,更是毁城烧衙。目无我朝鲜有此一国,有此一君。王上,下臣唯请亲批战甲,募集勇士,战那倭寇。纵然死了,也算得上胸中无愧!”

    “好一个胸中无愧!”李亻宗感动地说着:“只是如此忠臣义士,孤又如何舍得让你出战战死。再者,你一个文人,谈何行军打仗。我朝鲜上下,就没个敢战之士么?”

    “恐怕,往后是没有了。”郑永文微微瞥了一眼高名衡,轻哼一声。

    高名衡目光一凝,当即就听出了对方口中那隐含嘲弄之话。

    显然,他们说的就是中华同盟而今已经执掌了军权,教官下派,当先就将汉城之中的数万大军给接管了过去,准备开始改组兵马。

    这个时候,全军之中人心惶惶,都担忧自己什么时候被裁汰掉。哪里还有什么士气作战?

    哪怕就是强硬要他们重新恢复编制,那也显然不是朝鲜人自己说话就能算数的了。得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说话才能算数。

    要不然,这一回的会议显然也开不起来。

    更重要的是,倭寇进犯朝鲜,糟蹋的不仅是朝鲜的主权,更是对大明的挑衅。

    高名衡的话语引起在场所有人的侧目,一半的目光怪罪地落在了高名衡的身上,另一半的目光则是期盼地落在了朱慈的身上。

    李亻宗对郑永文的赞同可谓是一颗软钉子顶在了朱慈的身上,让他无法沉默。

    “倭寇进犯,必加严惩。这毋庸置疑,对中华同盟境内和平的维护,让我们必须挺身而出。但是,高爱卿的担忧当然也不是没有道理。倭寇进犯,必须加以区别。第一,这是个别海贼的行为,还是日本国的国家行为。第二,针对倭寇的进犯,事涉日本国民,有必要要求日本对此进行处置,联合进剿。第三:对于倭寇必须立刻进剿,穷追不舍,一经抓捕,立刻审判执行,亦不给日本国干涉之机会。”朱慈说罢,看向高名衡与吴示意。

    两人参加会议之前就已经收到了大量的消息,自然,针对这一回倭寇进犯也提出了相当多的议案。

    此刻见朱慈决意进剿,两人都无疑虑。

    见此,朝鲜人们纷纷长长出了一口气,李亻宗感激连连,朱慈却只是摆手。

    他又如何不知道这一回倭寇的进犯来得特别奇怪,但既然是有倭寇进犯,那自然必须予以回应。

    台上,吴与高名衡简要地商讨以后便开始讨论进剿方略。

    大明比起朝鲜不愧是久经斩获考验的大国,一个个调兵遣将的计划安排出来,场上众人都是纷纷点头。

    “驻扎釜山的第二舰队即可前往日本海,进剿海上倭寇力量。”

    “驻扎仁川的第一舰队移驻釜山,监视日本动静。”

    “水师陆战队进入汉城待命,与朝鲜官军一同进发。”

    “调集驻扎在凤凰城的辽东镇进入朝鲜……”

    ……

    当吴与高名衡的计划说完以后,场上众人纷纷看着看向朱慈。

    这时,世子李皑在李亻宗耳边轻轻低语几句。李亻宗眉头一拧,打破了沉默:“孤方才注意到,大部分的计划都是水师。虽然倭寇主要以在海上移动,但他们这一回冲入江陵城,毁城破衙,端的是跋扈非常。孤的担忧是,他们恐怕会深入内陆。水师陆战队的确是天下劲旅,但若是对方深入内陆,以一支水师陆战队之军力加上其余朝鲜兵马,这恐怕……”李亻宗担忧地看向朱慈。

    朱慈思虑稍许,便觉得李亻宗的担忧的确有道理。

    水师陆战队兵马最初始的时候只有六百余人,这一回排遣他们出战,是因为其中有相当大部分是日本武士。这些人是大明的外籍军团,花销低,战斗意志坚韧,对付同样是日本流浪武士组成的倭寇十分对症。

    但水师陆战队扩充至今,又经历林庆业回归朝鲜军队的事情,一共只有千余人马。这样的人马,在三千里江山的朝鲜上实在是太稀少了。

    至于朝鲜军队,因为军权异位的变动,正是军心动荡的时候,让他们打打下手已经是极限,再要做多的,显然会力有未逮。

    按照原计划,是徐徐图之,等红娘子的辽东镇兵马进入朝鲜就不用担心兵力短缺。可是凤凰城距离汉城路途遥远,以倭寇之机动,朝鲜地方之糜烂,都可能留下让倭寇肆虐的时间差。

    “等朱笛所部辽东镇兵马进入朝鲜,时间恐怕会来不及。”朱慈沉吟稍许,便道:“高爱卿,跟随水师陆战队一同去的,朕决定再加两个禁卫团。”

    “陛下!这些都是宫中亲卫!”高名衡当然知道大明还有一直兵马,战斗力强大,是军中精锐选拔出来的荣耀之师。

    可是,这些是皇帝陛下的亲卫啊。是保护皇帝陛下的,这一抽调,那岂不是皇帝身边的保卫就要出漏洞了?

    朱慈不以为意,又似乎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朝鲜人,道:“禁卫军乃是各军强兵选拔出来的,朕每次作战时,都将身边的禁卫军作为后备军在关键时刻投入战场。每战必胜,攻无不克。区区一个倭寇算得了什么?况且,朕又不是将兵马都抽调走了。还有一个近卫团呢。”

    不同于大多数人想象之中,中央的就一定是厉害的。

    在王朝末世,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中央的力量太过于衰微,以至于让地方诸侯做大,天下大乱。

    故而,一听高名衡又表示异议,不少朝鲜大臣都想到了这一点。

    朱慈辟谣完毕,一旁的高名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还想说点什么挣扎一下,但一想到朝鲜大臣们的目光,他迟疑着,最终还是叹息一口气,道:“臣谨遵圣命。”

    朱慈笑着颔首,站起了身:“诸位爱卿且放心好了,区区倭寇,还算不了什么。就算再来一个壬辰倭乱,我大明也一样可以轻易评定。”

    “陛下圣明。”

    “吾皇万岁……”

    众人轰然称是,一片谢恩的山呼之中,李皑轻轻地笑了起来,隐藏在众人的欢呼之中,显得格外另类。

第九十九章:朝鲜名将

    汉城之内,出现没多久的太平气象骤然就被打破。

    江陵大都护府被倭寇攻入,一连烧杀抢掠的消息转瞬就传入了汉城城内。一直到景福宫内会议完毕,大明出兵平叛的消息传出来,汉城城内的气氛这才稍稍安歇。

    朱慈站在景福宫的宫墙里,静静地看着两个禁卫军整编团走出宫内,走向了位于北城的军营。

    那里,他们将与一同集合起来的朝鲜官军出发,前往东面江原道与江陵大都护府平定倭寇之乱。

    这几日里,朱慈都显得颇为忙碌。关于军事行动就需要皇帝陛下的应允,需要安排国内国外军政命令,比如辽东镇移动驻扎进朝鲜,这就需要京师那边安排清楚这才能移防,要不然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兵变了呢。

    当然,朝鲜朝廷这边也一样是忙活得够呛。

    驻扎在城北大营的朝鲜主将是林庆业。

    这一位朝鲜名将堪称传奇。丙子胡乱期间,清朝入侵朝鲜,堪称是势如破竹。将朝鲜一国按在地上摩擦。

    但朝鲜一方也并非全然没有亮点。丙子胡乱期间。林庆业据守白马山城抗击清军,将清军阻挡在白马山城防线以北一带。

    但当时主政的金自点封锁消息,见死不救,以至于清军顺利南下逼近汉城。李亻宗逃亡南汉山,逼迫李亻宗投降。

    虽然林庆业在接到了朝廷勤王的诏书以后率军前往南汉山城救驾,甚至击毙了皇太极的外甥要槌。然而,臣战君已降。林庆业再如何努力已经无济于事。

    要知道,这时候林庆业手头还只有仅仅三千兵马。

    如此传奇色彩,以至于后世有人感叹若是让林庆业执掌朝鲜军队,那朝鲜在两次建奴入侵之中都将是另一个命运。

    历史没有如果,而林庆业闻名的也并非是这一点。

    在朝鲜被迫成为清国的藩属国以后,林庆业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当时,朝鲜派出水军支援建奴进攻大明。林庆业借助时机,反而将清军的计划一一透露给了明军,以至于清人损失惨重。

    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林庆业作为朝鲜重将,源源不断将重要军情传给明军。后来伴随着洪承畴降清,林庆业这才暴露。

    为此,林庆业在崔鸣吉的帮助之下,又逃离大明,试图帮助大明光复辽土,平定建奴。只可惜大明自身难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