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9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三天前,他还是大明南京师范学校的一名助教,作为钱谦益的得意门生,郑森按照学院里新出的规定报考了钱谦益当代文学的研究生,并且顺理成章地担任了南京师范学校文学院的助教。

    虽然钱谦益在后世因为一个大名鼎鼎的水太凉之典故而闻名,但没有这个典故之前,钱谦益还是颇为得意的。东林复社虽然没落,但李邦华等人新起的新东林党一样撑起了东林的牌子。

    背靠大树好乘凉,钱谦益知道自己与李邦华不太对付,心中明白京师格局自己是无缘掺一脚了。尤其隐约之中,听闻皇帝陛下也不甚看得上自己,索性就在南京师范学校里担任教职。

    钱谦益名声极大,身份亦是隆重,对于他的执教,南京师范学校求之不得。

    对于钱谦益而言,在这里养望也是一个极佳的选择。不比此前其实是野路子的东林书院,南京师范学校实在是一个养声望的好地方。

    要知道,这里可是培养教师的地方。自己当教师就已经可以收得门生故吏万千了,更何况自己还会教一批教师出来呢?

    这可不是后世,教师虽然光荣,却寒酸。在这年代,西席先生完全可以说得上当地名高望重的大人物。

    总而言之,钱谦益虽然官场失意,但名利场上并不失意。至少,跟着钱谦益的郑森没有前科,背景干净漂亮,有着这样的资历,甚至有望进入中书舍人班子,成为天子近臣。

    据传,钱谦益就曾经透露过皇帝陛下有打听过郑森的名字呢。只不过,朱慈印象里的是郑成功。而郑成功这个名字,要一直到隆武政权成立才会有。那时候,郑成功才会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国姓爷,眼下只能是未进化完成版。

    故而,郑森眼下还只得继续在南京示范学校跟着钱谦益读书。

    家里有钱,郑森从来不用担心自己吃喝用度。家中甚至一门心思地觉得让郑森好好读书,将来参加科举,光宗耀祖,这才是正途。等到郑森学业有成,事业进步,郑氏一门也就可以在乡里自称是书香门第,诗书传家了。

    但规划是美好的。

    而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

    一个巨大的变化来了,好似海浪,将郑森整个人的骨架都仿佛拍散了。

    郑森回想着往事,感觉心情苦涩。

    忽然间,豪富的家庭风雨飘摇,要举族迁徙海外。自然,作为郑氏的嫡长子,郑森也就没有机会继续留任南京师范学校的教职。

    从曾经体面受人尊敬教师转身变成狼狈逃亡的海贼,这个身份落差,实在是让人感觉止不住的失落。

    郑氏的大队伍分为两路,一路就近从福建迁徙去台湾。那里只有一个台湾海峡,更有澎湖列岛作为中转站转运,故而是大部分普通船只的目的地。他们运载着郑氏船队的家眷,开始了庞大的前移。

    对于郑氏这个堪称史诗一般的行动,朝廷并非完全没有察觉。

    只是,而今大明门户已开,海外殖民的步伐早已在远征公司这等弄潮儿的欢呼之下开启。从前渡海远去那可能是犯上作乱,眼下却是官府都大肆宣传改变命运的机会。

    事实上,马尔萨斯陷人口论的陷阱已经传达到了县级衙门的主官中。各个县令对于皇帝陛下的论断既是感觉新奇,又有许多感觉茅塞顿开。

    无论如何,将那些无业游民一股脑地送上海船不会是坏事。不管他们能不能发家致富,至少不会祸害乡里了。

    总而言之,郑氏这一番移民的举动虽然曾经引起过注意力。但在海外殖民的旗帜之下,无人察觉到最核心的异常之处。

    十数万的水手与他们的家属们此刻已经抵达台湾了,热兰遮里的红毛番子紧张得如临大敌,感觉灭世的恐惧即将抵达。

    郑芝虎而今已经抵达台湾,将与红毛番子的长官谈判。要不是顾忌大明的压力,恐怕郑芝虎的谈判实际上会变成一场鸿门宴,直接将红毛番子围剿了。

    除去台湾一路,另一路便是前往日本的郑氏主力了。这里有最精锐的士兵,最嫡系的船队,最精良的装备。

    自然,也包括了郑氏主要人物的家眷。

    比起瘴气弥补可能倒在开拓途中的台湾,日本显然要宜居许多。郑氏中日贸易开战十数年,在日本根底极厚,更是引得萨摩藩藩主做了一番交易,支撑着郑氏整体移民日本。

    脑海中杂念频生,郑森摸着脸,狠狠揉捏了一把,让自己从远洋航行的昏倦之中清醒过来,也将那些杂念跑去。

    事已至此,再多乱想没有意义。

    重要的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怎么办呢……

    第一步,问问他老爸,为什么要做这一切吧。

    这样想着,郑森稍稍冷静了些许。一路平安,除了在经过一场暴风的时候折了六艘船以外,庞大的船队堪称好运的抵达了萨摩藩。

    岛津光久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随后便在港口一侧的农村里随手一指,道:“还请郑桑放心,这里我已经进行了迁徙。为即将抵达的居民准备了一千间屋舍,一共两千亩的土地,作为中国城的移居之所。”

    一千间房子根本不够,两千亩土地也只能说够呛。

    但能做到这一步,郑芝龙不会再奢求。他看着陆续从船上走下来的郑氏人员,感慨万千。对于中国人而言,安土重迁。能够做到让数十万人跟着流浪,这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本事。

    再创新世界的豪情。

    “父亲!”在移民之中,郑芝龙同样也看到了郑森。

    望着已经长大,儒雅文秀的儿子,郑芝龙拍了拍郑森的肩膀,道:“孩子,好久不见了。”

    “父亲……也有白头发了。”郑芝龙早就有白头发了,只是很多时候,别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但眼下,异国他乡,彼此团结求存,凸显了所有人的困境。郑森第一眼就是这样一个发现。

    “老了嘛,正常都会有的事情。”郑芝龙轻笑了一声,道:“下了船,就赶紧休息。我们要采买物资,修建屋舍。重建我郑氏商行的辉煌。”

    “到了日本……还能继续之前的贸易?”郑森疑惑不解。

    “当然,走私的事情,对于大明而言,那是杀头的大罪。可对于日本而言,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郑芝龙笑道:“我这一回到日本,不少人是如丧傧考,哼,总觉得我们都完了。可是,对于日本人而言,却是巴巴地求着我们。这一回,我们一来,就有诸多缫丝工坊大送厚礼呢。”

    “若是朝廷知晓,这恐怕形同背叛……”郑森嗫嚅着,有些欲言又止。

    “若是之前那个朝堂,我是信的。”郑芝龙扯着郑森,信步走在岛津光久准备的特区上,看着屋舍鳞次梓比修筑,笑容放松,前所未有的开怀:“但成也萧何败萧何。皇帝陛下最讲规矩,不会容忍有人破坏海外贸易,海外殖民这个赚钱的大事搞株连。我们是跑了,但话怎么说呢?我们在里里外外,都是扛着皇帝陛下的旗帜搞殖民呀。台湾我们开发了,日本,我们来了。哪一步不是给朝廷丢包袱?”

    地方官府对于无业游民的问题是十分重视的,深切明白这些人是社会动荡的源头。至少,在治安上来说是的。

    郑芝龙主动跑了,不知道多少人乐得睡觉都能笑出声。

    不过,郑森笑不出来:“毕竟是背井离乡……”

    “放心吧。”郑芝龙轻轻吐出一口气:“虽然舍弃了福建这个大本营,可对于我们来说,事业是更高的起点。我们是走了,但商行一样开着。从大明采买生丝等货物一样也能采买到。这几十年的积累,人家见我郑芝龙的名字一样会认。就算不济,台湾大岛,气候宜人,更是一员福地。只要我们熬过初始一两年的磨合期,台湾也一样可以收获出生丝来!”

    郑芝龙目光灼灼,雄心万丈。

    朝廷的逼迫固然让他窘迫,却也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开发台湾,此前百年其实早就有人做。但如郑氏这样财力雄厚,规模庞大的开发机会却是头一回。

    不去不知道,去了,听了朱慈的话,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新天地。占了台湾宝岛,一样有无数的宝贵物产可以卖给日本人,继续之前郑氏的贸易。再也不用担心会被大明朝廷清算。

    “父亲,有一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郑森迟疑了一下,但最终还是决定开口:“我们身在异乡,这些钱财还是尽快花出去为好。若是可以,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