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9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阶梯缓缓安好,朱慈身着皮弁服,笑着朝着众人挥手。

    “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山呼高喊,朱慈自然是笑着前往虚浮众人起身,道:“快快请起,不必多礼。朕能在异乡见到这么多同胞,可是开心得紧。莫让这些虚礼耽误了大家的兴致。”

    上一回朱慈在朝鲜的时候,祖大寿却是奔波去了吕宋,也就是后世的菲律宾。那边的汉人被夷人欺凌很惨,甚至短短半个世纪里遭受了两次大屠杀,最近一次就在1639年,只有七年之,对于祖国同胞来此,残存的华人十分激动。

    故而,这是远征公司切入吕宋的好机会。但同样,也让祖大寿一连奔波数载在外,失去了目睹天颜的机会,甚位可惜。

    这一回能赶到,不仅心中高兴,更是动了真情:“能在异国见到陛下,目睹我中华天威。这是提神振作的盛事。陛下,草民受点累行此大礼算不得什么。我等这些散落天下的中华儿郎还能得到陛下的庇护仁慈,那才是最重要,最让我等忍不住热泪盈眶的事情。我在吕宋时,与当地的同胞说,那朝鲜之国再无胆敢欺辱汉家儿郎之徒,因为我大明出了一个文治武功威名赫赫的皇帝,更会出国为在外的臣民讨一个公道。这话说完,多少耄耋老者听完,泪洒当场。”

    郑森身处海商世家,这等事情自然是深有感触,忍不住道:“陛下。我等流落海外,本是困顿生计,不得已为之。实则百年千年以来,都是还未曾忘却故国乡音。可有些人总觉得我等离了中华之土,就不再为中华之民。夷人见此,人人以为可欺。那吕宋之事,我也有听闻。七年之前,久居吕宋的同胞不忍夷人刻薄欺压,奋起反抗,却不料遭受残忍屠杀……其惨状之言,流传草民耳中,依旧字字带血,句句是泪……”

    眼见众人真情流露,朱慈也是好生感叹,当即到:“诸位臣民流落在外,只要心向中华,也一样是我中华儿郎。是我大明皇室的臣民,受到大明帝国的庇护,不容任何人欺压。从前的账,朕回慢慢算。现在的账,一刻都不会再容忍。这里,朕可以当即告诉诸位一个好消息。设立于广州的南洋舰队已经在组建,首批五艘飞剪船已经列装入役。任何人欺压我中华儿郎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任何人欺压我中华儿郎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任何人欺压我中华儿郎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这一句话落在众人的耳中,当真是一道暖流,席卷所有人的心房,驱散了百年萦绕的阴云。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

    众人山呼,一旁,阿部忠秋静静地看着这一刻,却也是深受震动。日本人如何又不是被欺压呢?

    尤其是闭关锁国以后的日本,那些流落到各地的日本人更是惨不忍睹。

    许多日本女子更是被迫在当地**以此求存。

    失去了祖国的庇护,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像是孤儿一样,在外的日子每一段片刻都是带着血泪。

    只是,中国人熬出头了。他有一个强大的帝国正在复苏,有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踏出了国门,影响力即将遍及世界。

    远征公司抵达吕宋就是一个例子。

    莫忘了,当初联合起来的华商护卫队在汉城政变之中可是表现出色,比起朝鲜的官军还要强大呢。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阿部忠秋很明白,那些胆敢再屠杀中国人的西班牙人、土著人都要再仔细掂量掂量了。甚至,阿部忠秋也想着,是不是也让那些在吕宋的日本人也积极朝着中国人靠拢。

    事实上,阿部忠秋不知道的是,再过大约十几年,经过一段时间繁衍生息重新恢复人口规模的马尼拉中国人即将再次遭到屠杀。

    在那个朝代交替的时间里,中国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丰厚的财富引起了觊觎。而原定历史上动荡的中国正出在清朝与郑氏交战的岁月里。流落在菲律宾的中国人就如同是孤儿一样,被人无情地劫掠……屠杀。

    祖大寿回想着当时听到那两次屠杀时的话语,心中紧握着双手:中国人被欺负的时候,将就此结束了!

第二十八章:在日本搞中国租界

    新华港谈得很欢,不过这一回朱慈抵达日本的主题不是菲律宾。而是日本,菲律宾的屠杀还未进行。但在日本的中国人收到欺压劫掠的事情却正在发生。

    比起菲律宾的中国人,在日本的郑氏移民显然要幸运许多。他们有一个出色的领导人:郑森。

    在郑森的努力之下,一场可能蔓延成屠杀的劫掠被避免。来自日本人的刀光暂时停歇,他们也成功得以被整合起来,有希望度过这一场艰难。

    更加让无数人感动的是,在这个中国同胞最艰难的关头,原本在江户的大明使节抵达了萨摩藩,摁住了岛津光久蠢蠢欲动的野心。

    至少,林阿平就听民间无数传言说,若非是王夫之朝着岛津光久拍了桌子,扬言要将驻扎在琉球的第二舰队派驻过来,恐怕岛津光久的毒手就已经下了。

    故而,今日祖大寿说出这一番话的时候,跟随朱慈来到日本国的那些大臣、商人们大多数并不懂得。可是,在日本深切感受这种恐惧的大明百姓们却非常清楚这样的处境是多么的可怕。

    若非是大明出手,他们很多人此刻已经葬身鱼腹,不仅一辈子积攒下来的家财没有,连自己的性命,自己父母妻儿的性命也都要没有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朱慈抵达新华港后,来自大明的移民顿时如同度过了狂欢节一样,欢呼庆贺着,一直以来担惊受怕的忧虑在这一刻统统都烟消云散。

    尽管朱慈眼下还未做出什么行动,但所有人都有理由也非常相信他们的皇帝陛下绝对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比起建奴之乱,比起李自成百万反贼,区区一个萨摩藩或许有点外国人的光环看着害怕,可实际上算起来,并不能算得什么大事情。

    尤其是消息灵通的郑森已经打听到,就连岛津光久最信重的老臣山田有荣也已经开始劝说岛津光久放弃对郑氏的图谋。

    尽管,郑森也很清楚,他们郑氏商社不是被日本人吞吃,就是重新回归到大明的手掌心里。

    比起父辈们对朝廷既是害怕又是渴望的心情,生活在红旗之下的郑森立场显然就坚定许多。他是一个坚定的大明派,身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

    如果没有机会只能当一个日本人也就罢了,但眼下有一个大好的机会可以重新回归大明,他怎么会拒绝呢?自然是处心积虑促成。

    当然,郑森虽然天资卓越,但还有一点没有想清楚……

    一场欢庆典礼过后,朱慈参观了郑氏商社的总部。

    比起之前在郑芝龙兄弟几人手中的郑氏,到了日本以后,郑氏反而走上了正轨。简单来说,就是完成了建制。就如同后世的公司有各个部门一样,郑氏这里也一样设立了各个部门。总部里主要有三大部,业务部、城政部以及护卫队。除此之外,郑森还将各个分散在天涯各处的郑氏人员都进行了封官落职,分公司主事的名头不要钱地撒出去。

    比起远征公司用的是经理之称,郑氏商社就要显得中国化许多。

    分公司的负责人叫主事,而恰好大明六部的最基础官员也是主事,相当于后世的处长。至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则叫做总主事。这一点在简称之上倒是和祖大寿对等了。人家直接带姓氏喊一个总就是了。

    靠着这一手名分大义,不少人为了获得一个好听的职司,都是积极朝着郑森靠拢。

    也许,这才是郑森能够这么快统合郑氏内部复杂派系的一个重要缘由。

    朱慈仔细地打量起了年轻的郑森,看着眼下才二十二岁与自己差不多年纪的郑森,感慨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南京师范学校的郑森同学,你能保护自己的同胞,勇于但当,敢于亮剑,做得很好。我中华儿郎在日本的风潮,看来要由你引领了。”

    别看朱慈说起来简单,但派系之争,权力划分,哪一个都是波谲云诡,甚至要带着血色。郑森能够安安稳稳坐下来固然是有日本人逼迫他们团结的天时地利,可若是因此小看了郑森的本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面对皇帝陛下的夸赞,郑森只能用受宠若惊来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