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9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挠还辽令的时候,郑森却是了解知晓的。更别提这一回泄漏皇帝陛下行踪,更是罪该万死。

    这一幕幕回想过来,郑森已经是感觉心底里一片冰冷。

    大好前途,似乎就要就此终结了。

    他苦涩地笑了笑,轻轻吐出一口气。

    过往一切做到那些事都是一笔债,父债子还。现在郑氏已经由郑森当家,自然是得郑森来处置。

    就连郑芝龙自己,也是信中末尾劝郑森去自首。

    “林凤,去将彩叔还有在琉球的所有郑氏管理人员都喊过来。我有事情要吩咐……还有,账上有多少钱,都给我一个准数。给我理出来。”郑森似乎已经恢复了平静,将人一一喊过来,安排好了郑氏商社上下一应事务,最终知晓了而今郑氏商社账上的全部资金。

    说起来,却也的确是惊人。

    岛津光久与山内忠丰说郑氏手中只有五十万两银子,当然是忽悠山内忠丰的。如果就这么点钱,哪里称得上是第一海商?

    更别提为了移民,郑氏自然是收尾了大部分的帐目,手中现金继续是历史上最高的时候,足足达到了五百万两现金。当然,是分散在各地,只有郑森握着一部分的地图。犹如一张藏宝图一样。

    而今,郑芝龙统统将这些底细交代给了郑森。

    一番准备之后,郑森求见皇帝陛下。

    朱慈正在与尚贤举行庆贺大典,庆贺大明与琉球达成一系列政治、经济、军师协定。琉球是个好地方,在海洋时代里,更是重要。自然也需要大明用心经营,打造成一个繁荣昌盛的模板,作为往后大明攻略他国的样本。可以说,朱慈有心要拿琉球树立一个典型。

    比起朝鲜与日本,琉球国土小,人口少,但地理条件优异。很容易通过商业繁荣兴盛起来,从而成为中华文明改造外国的样本典型。

    典型的力量是强大的,一旦树立成功,那些外国人自然会争先靠拢中国。

    当然,比起朝鲜与日本都有相当大力量的反对派。琉球这里就显得轻松许多了,面对皇帝陛下的威严,以及大明数百年的经营。尤其是这一番让琉球摆脱了日本人的控制,更是让琉球上下感恩戴德,面对这样的好事,只有惊喜万分的份儿,哪里会阻拦呢?

    自然,一切顺利。

    一切顺利就意味着朱慈的安排比预想的多了一些时间。

    也许是这个缘由,也许是皇帝陛下早有准备。

    总之,郑森很快就见到了朱慈。

    位置,是尚贤安排出来的行宫之中。

    首里城是个海岛,行宫则是建立在一处小山上,依山傍海,风景极佳。尤其一处名作凤鸣亭的地方,更是海风习习,波光粼粼,景色霎时优美。

    望着这样的美景,郑森似乎放松了一些,他察觉到,皇帝陛下的心情不错。

    只是,接下来他要将的却是败坏好心情的事情。

    “学生郑森,拜见陛下。”郑森恭敬一礼。

    “本来,我还想遣人过去宽慰宽慰你的。没想到,郑同学却是自己来了。坐吧,节哀顺变。”朱慈宽慰地说着,只是神情很是复杂。

    郑森茫然失措地看着朱慈,心道,这算什么节哀顺变,但他还是恭谨应下,直接开启了话题:“学生有罪,不敢当陛下宽厚。郑氏……罪行累累,如当年还辽令之罪以后,更犯下滔天罪过……家父……”

    说着,郑森微微颤抖着身子,将当年郑氏在还辽令里从中作梗,将土佐藩找上门时,将皇帝陛下行踪告知等罪行一一道出。

    说完以后,郑森又是恭谨一拜,重重一叹以后,道:“学生,愿意捐资一共五百万两现银,包括郑氏商社上下一应资产船队,全部上缴朝堂。只恳求陛下饶恕家父等亲眷,让学生侍奉双亲,哪怕流放千里,只要允许学生跟随侍奉,学生……都心甘情愿恕此滔天罪孽!”

    郑森说完,就是拜在地上,话语已经微微带上了哽咽。

    朱慈轻轻一叹,表情复杂地看着郑森,不由回想起了当时山内忠直将内间是郑芝龙之事告诉自己时的心情。

    听到是郑芝龙泄漏了自己的行踪,朱慈感觉是非常复杂的,既是愤怒,又是心凉。

    千里迢迢,万里波涛。从大明赶过来,包括王夫之以及他自己,奔走数月,就是为了解决郑氏在萨摩藩的问题。可以说,大明的加入,才是郑氏真正转危为安的关键。

    如果不是朱慈愿意援手,郑森提出的自由贸易区计划再是精妙,也是绝对打动不了岛津光久的。

    更别提而今岛津光久恭谨如斯,俨然是日本头号亲明派。至此,跟随郑芝龙移民日本的数万移民才算是真正安全下来。

    但是……

    一转头,朱慈却被卖了。还是受益最大的郑氏,这如何不让朱慈感觉愤怒,感觉心凉?

    一听完山内忠直的告发,朱慈立刻就让锦衣卫彻查。随后,结果的确一一印证。

    但是,当鹿儿岛上的明军动手抓捕的时候,却传出来一条让朱慈觉得格外以外的消息。

    “其实,方才我也收到一条消息从萨摩藩传来的。你父亲……以及你叔父郑芝虎、郑芝豹。三人包括数百水手一共三条船,都在前日前往江户的暴风雨中身死。尤其你父亲的尸首,亦是漂流到了江户,经过辨认,的确是你父亲的……倒是你两位叔父,尸首都让鱼啃烂了,辨认不出……”朱慈说完,却是心中生出一点解脱之感。

    人都死了,自然是一切都解脱了。

    不仅是死的人自己,其余人也会有这样的感觉。至少,朱慈会生出一番上苍有眼的感觉。

    当然,最让朱慈感觉到几分暖意的还是郑森的懂事。

    不愧是朱慈自己看中的人,有这个责任心,愿意将一切罪责揽下来,只愿换取亲眷的平安。这个孩子,有但当呀。不愧是未来的国姓爷。

    想到这里,朱慈反而安慰起了郑森:“你所言之事,朝堂都会一一调查,有罪之人不会放过。但已死之人,也不会追诉。而今,朝堂渐渐宽厚,不再大兴株连。你郑森有功于大明,朕也不会负你。倒是你父已死,你还需节哀顺变呀。”

    郑森闻言,不经眼眶突然湿润:“怪不得……怪不得父亲要将所有事情都交代与我。怪不得……怪不得信上要说得那般琐屑细致。原来,上次一见,竟是诀别!”

    朱慈静静地看着郑森眼眶泛红,话语哽咽,轻轻一叹,倒是没有着急说话。

    郑森会很快就反应过来,这里不是自己哭腔的地方,当即振作了心情,道:“陛下!虽如此,但郑氏坐下来的罪孽,就应该有郑氏来一应负担起来。父债子偿,郑氏过往的发展,积蓄的财富,不知道是多少人的鲜血侵染而成。不管是还辽令时,还是本不该发生的海战,都是我郑氏罪孽。学生,不意这一笔不义之财。学生愿意将郑氏一应财产船队商社全部上缴国家,赎清罪孽!”

    朱慈沉默了。

    他想起了当年复辽战争时牺牲的战友,也回忆起了就在刚才一场大战里牺牲的水师将士。朱慈的确可以宽宏大量地饶恕这个有好感的青年才俊。

    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郑芝龙等人是死了,可不代表就不处置。别提郑彩等郑氏犯下诸多罪孽还等着清算,就说最近一战,胜利固然荣耀,可牺牲的战士呢?

    不能让他们白死。

    “你意已决?”朱慈目光灼灼。

    郑森满目清明:“学生心甘情愿。”

    “朕收下了。但朕不会收进国库里。”朱慈想了想,随手写了一个便条,然后道:“我给你写一封条子,你去找教育总署朱之瑜。我此前与朱卿家提议过一个设想,利用民间力量帮扶教育事业。搞一个工程,就叫希望工程。孩子是帝国的希望。孩子的教育,也是帝国教育事业最重要的部分。让六岁开始的孩子接受教育识字,这是朕与朱卿家梦寐以求的希望。从前,虽然财政已经不断倾斜,但还是碍于财力无法推进。你既然有意要投献郑氏,那正好。”

    “朕决定,建立希望基金会,第一笔收入,就是你郑氏的股权。将郑氏的股权全部记在希望基金会的名义上。郑氏从今以后改名为希望公司,你们的每一分收益,都不再属于你郑森,属于你郑氏的任何一人。当然,你们还可以拿一份自己应得的工资,照顾一家老小。而希望公司,也将在最严格的财务制度下,向全社会公开。怎么样?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朱慈一脸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