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系统在初唐-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汉可是在水里面生出来的,有水龙王保佑!阿郎坐我的船,保管稳稳当当!”老汉听着小厮的话,脸上的褶子扯了起来,也大声说道。

    李行之心里早在看到船的时候,就差不多满意了。船虽不多,但却在这个时候,却也算是不错了。

    很快,一行三人便上了船。

    船家也没耽搁,解下系在岸边的绳索。拿起竹篙将船顶离岸边。船便在波澜起伏的水面上飘摇伏荡起来。

    不多时,人声渐远,周围都是水浪拍船舷的“嘻哗”声。从船篷里伸出头来,往外面看去,迎面而来的便是清冷的水汽和波涛翻卷的声音,接着,视野里。是一片平敞,不同于陆地上的浮华喧嚣,水面下,蕴育着不一样的宁静,让人的心,也慢慢的沉静下来。

    这个时候。船家将青篙斜插在船边,手已经持起木桨,状似悠闲的划动起来。只有水底的暗涌,显示着木桨上蕴含的强大力量。

    船顿时轻快了起来,顺遂着水波的翻滚,迅速的飘荡了出去。

    三人已经稳稳坐在了铺好了柔软皮毛的船舱里。没有人晕船,在柔波里飘飘荡荡的船只,让人不觉将所有困意释放。三人沉沉的进入睡眠中……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阵粗放嘹亮的高歌从远处飘来,将几人惊醒。

    李行之仔细的听了听。只听得歌声里面欢愉排遣之意,倒没有听出个什么意思来。

    这时,船外面突然升起响亮高亢的歌声,随着远处飘来的歌声起伏交错,相互应答。这个时候,水面上或远或近的歌声越来越大、愈加的嘹亮,一时间,蔚为壮观。

    李行之探出头去,往外面一望,满目尽是白茫茫一片,只稍近些的地方,看见几个黑乎乎的船影。

    船家听得身后动静,转过身来。

    “可是吵着郎君了?俺们水上人,也就唱几嗓子解解闷,谁声音高就算赢了。你来我往的,这大雾天气,也知道对面有人过来。”

    或许是在水上憋了太久,老汉刚吼完几嗓子,就啰嗦了起来。

    “就这么听着,也是个景。以前坐船的时候,可没听到。”李行之说着,又问道:“这还要多久才能到长安?”

    “约莫还要两个时辰。这太阳出来的时候,就差不多到了。”周围白雾茫茫一片,看不清丝毫,但老汉心里却门清。

    李行之听得老汉的话,也没了说下去的兴致,又退回了船舱里。而船外,又响起了船家的嘶唱……

    当早已落下的太阳再次从天际喷薄而出的时候,船已经稳稳的停靠在岸。

    几人下了船,一座高城远远在望。

    离开西北原地的时候,大雪还在飘,到了这里,此时,已经是人间四月天了!周围山青水绿、绿柳招摇,间或黄的、白的、红的大小花儿齐齐绽放,不少人已经从城里走出来,将这满目琳琅贪婪的收进眼底,放进心里。

    当三人牵着马匹走到城门口的时候,城门早已大开。走进长安城,一种亲切熟悉的感觉瞬间占满三人心中,几人顿时生出一种“此处是吾乡!”的畅怀。

    四月的长安,被牡丹占据。每家每户的门前窗沿,都摆放着几盆富贵典雅的壮丽牡丹。

    这个时候,武氏已经入了宫,不过还在做她的小女人,赐名作武媚娘,因此牡丹尚未成“焦骨”,亦未被贬出长安。

    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牡丹所带来的富贵气息中。不少人,甚至为了一株奇品牡丹,一掷千金。他们认为越是奇特高贵的牡丹,越能带来富贵气息。

    当然,李高老爷子也不能免俗。年迈在家,因为李行之的一些小别扭,也寻不到‘含饴弄孙’的乐趣,侍弄花草,便成了他少有的娱乐了。家里便有不少李行之特地‘培育’出来的极品牡丹。

    正所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

    据传,“牡丹”这个名词的出现,是在武唐之后;而此前,都以芍药称之。在牡丹独立出来以后,培植牡丹与芍药的时候,还有“清牡丹、浊芍药”的说法。当然,前面一句话是真是假,很难考证,咱写小说的就不讲究那么多了。

    额……上面这些解释不是我矫情,而是看到了,就说一下。

    最后,感谢“dreammaker”的打赏!(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牡丹花会(一)一更

    回到李府,又歇过了几日。

    这日,李行之正在后院水亭品着珍果香茗、坐观湖景春光,李家几日不开的大门,吱嘎一声,打开了。一个翩翩少年郎,带着一两书童、三五随从,从大门外进来。

    李府几个奴仆迎了出来,神态颇为恭敬。

    “原来的洛阳王家的郎君大驾光临。”一个小管事模样的人走出来,恭敬行礼说道。

    这小管事又对旁边一个奴仆道:“你引王家郎君去客室,上些上好的香茶!”说完,又恭敬对王家郎道:“我先去请我家郎君。若有事,尽管吩咐他们便是!”

    洛阳王家的王大郎听得‘香茶’二字,眼睛突然冒出精光,绿莹莹的,如饿久了的老狼。随即,又听得小管事说去请李行之来,眼睛一转,一挥袖,笑道:“也不用去请他了。你带我去见你家郎君便是!”

    小管事听得如此,略一犹豫,对着旁边一个奴仆使了个眼色,转身便引着王家郎往李行之休憩的水亭而去。

    “看你磨磨蹭蹭的,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走得到。你家郎君可是在后院水亭?”王大郎看着小管事略有些磨蹭的动作,显然知道他打的是什么主意,便问道。

    这小管事心里也是叫苦。前几次这王家郎君过来,都直往后院闯,见着了不少好东西,可是让李行之大出血一番。于是,李行之念头不通达了,好生教训了这小管事几次。这一次,他到学聪明了,却没想到,人家对他心里的小九九门清着。

    小管事知道王大郎世家子弟的身份,而他不过是商人家下人,见王大郎问话,不敢不答,稍一犹豫。便道:“正是在水亭。”

    王家郎对于通往水亭的路。熟悉得紧,只三步两步左转右转,便到了湖边。而李家的小管事,则气喘吁吁的跟在后边,正瞧见从亭中出来的一个奴仆,方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喜色——这次终于提前通知到了。

    当王家郎走入亭中的时候。石桌上的各式珍果早已消失不见,只留下几缕淡淡果香供人念想。接着,火炉上冒出青紫色火焰,茶汤滚滚,冒出腾腾的雾气,一股茶香瞬间弥漫开来。这个时候。唯一的几许果香也被掩盖。

    王大郎走进水亭,闻着茶香,顿觉心神一清!看着石桌上清亮茶汤滚滚,眼睛一亮。随即,又往火炉旁边、水亭的其他地方看了看,却再也没有发现上次品尝的鲜果,精光四射的眼睛微微一暗,也不待主人发话。自己挑了个石凳。坐了下来,兀自斟上一杯香茗。慢慢品了起来。

    “堂堂洛阳王家郎,竟不请自来、不问自取,莫不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李行之看着王家郎不顾往日人前那有礼有节、恪守斯文的模样,哂然笑道。

    “什么时候李大郎也讲究这些规矩了?”王大郎亦哂然笑道。“若非某人实在吝啬,我又何以至此?”

    他看着桌上孤零零的一盅茶,招过旁边李家奴仆,道:“有贵客临门,且去将府上干果鲜果都来上一份!有茶岂能无鲜果作陪?”

    那奴仆听得王大郎的话,目视着李行之。李行之听得王大郎的话,见着奴仆投过来的目光,苦笑着颔了颔首。

    “每次你过来,就要大大搜刮一阵。几月积粮,尽被你‘抄没’,可比土匪还土匪!”

    “李大郎岂不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乎?”王大郎说着,迫不及待的拿过一个鲜果,放在嘴里一咬,顿时汁水迸溅!没几下,好大一个果子就被他给吞了个干净。

    他摸了摸微微鼓胀的肚子,苦着脸叹道:“如此美味珍果在前,可惜肚子不争气。如之奈何?”

    李行之看着王大郎面色发苦,挤眉弄眼的在那里叹气,当下没好气的说道:“些许果子,待会走的时候,叫人给你带上便是。”

    王大郎听得如此,脸上顿时又喜笑颜开了。

    “说吧,这次来又有什么好事。”李行之看着王大郎说道。王大郎虽然面皮厚,但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不可能为了些许口舌之欲而登门上殿。

    “自然是有些有意思的事。”王大郎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