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卑鄙军阀-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其他原因,这些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嗯,你们还要继续进行各种实验,建立一套准确的数据,便于以后指导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为今后的各种调度提供依据。”

    “是,州牧大人,属下会尽心办理。”

    “那就这样吧,看看都准备好了没有,若是一切就绪,咱们马上出发。”

    “州牧大人,现在一切就绪,就等大人一声令下了。”

    “好,那就开始吧。典韦,都上车吧。”

    安排完这些,刘展也走进车厢。

    车厢内的一群美女的好奇劲也过去了,有的站着,有的坐着看着窗外的光景。

    刘展进来后,先拍拍手,引起大家的注意。

    “大家都坐好,马上就要开车了。”

    一听说要开车,众美女们又兴奋起来,赶紧找地方坐下来,嘁嘁喳喳说个不停。

    还别说,刘年这个大汉公主还真没有摆架子,一路上,与众女子相处的很融洽。

    其他几个女子知道刘年的身份,开始有些拘谨。后来见刘年没有摆公主的架子,很和蔼。渐渐地也就放松下来了。

    刘年尤其是与蔡琰很谈得来,大概二人都是洛阳来的,习性相近,或者是都来自大汉朝的上层,话题很多,相谈愉快。

    车辆开始移动,而且越来越快。因为是个下坡段,车辆越跑越快,时间不长速度已经提了上来。车窗外的景色在快速倒推,惹得美女们一片惊呼。

    车辆在快速地奔跑。车辆非常稳定。也没有感觉到颠簸。美女们在惊叹,在欢呼,刘展却在想着心事。

    建立驰道并不是刘展心血来潮,而是出于军事战略的考虑。

    随着占领的区域越来越广。行军打仗。后勤运输提到了议事日程。

    尤其是下一步要在北部草原上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漫长的战线,后勤补给显得很困难。

    刘展心里并不是仅仅为了击退鲜卑人,他考虑的更远更长久。

    从这里向西。是漫长的欧亚大陆。

    如果条件允许,刘展会毫不犹豫地命令军队向西挺进。至于能够挺进到多远,那就需要看看自己的能力有多大了。

    古代人行军打仗主要依靠两条腿,粮草后勤供应主要靠肩挑人抬,条件好一些的依靠马拉。

    一场战争持续数月或者数年是常有的事情,战争还没有正式开始,光是行军就要走好几个月。

    远距离作战做主要的还是在于粮草运输困难,更是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一旦粮草供应出现问题,军队将不得不终止战争。

    这是一个无奈的问题,军队的士兵也要吃饭,没有粮食你能让士兵饿着肚子打仗吗?

    想当初,曹操的军队面临粮食危机,曹操没办法,先让负责粮草供应的官员逐渐克扣粮草,坚持将战争打下去。军队的怨气越来越大,几近爆发,曹操再斩了供粮官的脑袋,抚平士兵的怨气。

    所以,这个时期的战争才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说,也是古代战争的特征之一。

    除了粮草问题,古代突出的问题是疆域的控制能力。一个政权所管辖的区域越大,越是难以管理。

    想象一下,帝国广大的疆域,遥远的边塞区域发生叛乱,消息传到帝国朝廷的时候,还不得一个月或者数月以后吗?再等朝廷到做出决定,出动军队,局势还不知变成什么样子了?

    所以,管辖的疆域越大,朝廷对地方的约束力随着距离越远,其约束力呈递减状态。于是,快捷的交通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所在。

    幽州所管辖的范围已经足够大了,从长城向东一直延伸到库页岛。南北方向从西伯利亚一直延伸到半岛,跨越海峡,再到矮人岛。这个疆域只是目前的现状,下一步还要继续扩张疆土。

    要想有效地、长久地控制这些疆域,必须建立完善、快捷的交通大动脉,压缩距离感。

    刘展建设驰道,正是整个战略的关键所在。

    幽州的驰道,速度大约是每小时二十到五十里的样子。若想速度再快一些,可以继续增加马力。

    这个速度无论是运送粮草,还是运送兵力,在这个时期主要依靠步行行军的时代,绝对是一个奇迹。同时,相对于其他势力也是幽州军事力量的一大优势。

    这仅仅是从战争考虑问题,现在还没有顾及到经济、民众日常出行的问题,短时间也不可能顾及到。

    当幽州的战争时期过去了,或者战争向前延续,后方的驰道可能会空闲出来才能考虑民生的使用问题。

    可以想象,一旦驰道用于商业物流,那将会极大地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

    而目前的战争时期,驰道只能为军事服务。

    有了驰道就能够快速滴为军队补充给养,军队就可以不间断地前进,这就是刘展要建设驰道的最初想法。

    随着车辆在原野上快速奔驰,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刘展的脑海里形成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三章一场新战略

    ps:  感谢书友好冷的冰,谢谢支持!

    今天的任务很艰难,正在拼命地码字中。网站两个星期不给推荐了,成绩越发不理想,情绪蛮差的。

    上一次频闭的书虽然没上架,历史栏的推荐转了个遍,两次强推。这一本差多了,仅有一次强推。上架以后直接不推荐了。好惨啊!

    书友们,全靠各位支持了。希望能够僵持下去。。。。

    铁轨驰道车在快速奔驰的行程中,刘展坐在车厢内思绪万千,一个新的战略布局逐渐在刘展脑海形成。。。。。。

    自从董卓北王允、吕布二人合谋杀死以后,目前的长安朝廷乱作一团,中原各地也是陷入混战不休,互为征伐的局面。中原各方势力都把目光盯在自己周边的邻居上,其他的都顾不得了。

    刘展感觉着在,若是不引起其他势力关注的情况下,幽州的地盘可以适当扩张一下了。毕竟北部大草原的鲜卑人,并不是各方军阀关注的地方。

    这几年下来,草原上鲜卑人混战的时间也够长了,战乱和四分五裂使鲜卑人虚弱不堪,幽州将战线向前推进正当其时。

    当然,战争并不只是喊几声冲杀那么简单,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天时地利人和,后勤补给等等,都可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幽州军队向西攻击,茫茫的大草原,西征的战线相当漫长。

    这个时代的交通运输相当落后。基本全靠人力,要不然,在三国时代一场战争打个好几年分不出胜负来,光是行军也要一个月甚至好几个月的时间。运输也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大概这个时期的后勤供应太落后,实在太困难了。

    原历史上的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蜀中发明木牛流马,据说先进的不得了。

    木牛流马吹嘘的很神奇,这其中被演绎的成分居多,大概类似小推车也是有可能的。

    战争的一方。哪怕仅仅领先一步就是优势。甚至有可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古代战争为什么经常发生劫粮草的战例,无非是运输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粮草成了战争的一个重要节点。

    大军行动,一旦被对方烧毁或者截断运输线。除了撤军别无他法。否则。就会军心不稳。被对方利用而遭受失败。

    试想一下,若是一方被烧毁粮草,下一次粮食运达说不定要等待一个月的时间。数万大军吃什么,焉有不败之理?

    作为攻击的一方,粮草供应被敌方截断、烧毁,就必须赶紧撤退。这在三国时期的战例举不胜举。

    如果粮食供应断了,即便手里还有一些粮草,也要算计一下回去的路上是否能够填饱肚子,否则,还没走回去就会被饿死在半道上。

    战线太长后勤供应难度加大,这也正是前段时间幽州能够消灭鲜卑人,反而停止了前进步伐的原因。

    茫茫大草原,千里之外征战,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刘展必须考虑其中的风险。作为幽州最高统帅,刘展不希望出现失败的战争。

    幽州停止军事步伐,无外乎有二个原因,一是当时大汉朝的环境不允许。

    当初,朝廷虽然被董卓把持着,小皇帝也就是个傀儡皇帝,可那也是大汉朝廷啊!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会给别人留下攻击的把柄,这是刘展顾忌的一方面。

    第二个才是担心幽州向西挺进,战线拉得太长了。发动一场战争,幽州需要动员相当庞大的后勤力量,以及可观的财物,幽州也需要充分的准备。

    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