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启风云-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熊廷弼和王化贞说:“谢皇上,臣遵旨。”

    天启说:“孙先生提出了三条部署,熊廷弼熊大人也介绍了宁远关的状况,大家有补充的没有?”

    过了一会儿,刚刚进军参处不久的张祥安说道:“下官初来,有几点看法怕不成熟。”

    天启说:“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有什么就说,说错了也没事。”

    张祥安说:“臣见书上说很多坚城城破的原因都是粮尽援绝,这粮食是否存放好?外援的联络渠道是否顺畅?这两个大问题必须解决好。还有就是臣对把信心建立在宁远关关墙的坚固上有看法,这天底下没有绝对坚固之物,女真人如果来个十几万人顶着坚盾到城下挖城怎么办?他能挖下一块砖就能挖下第二块,能抬走一筐土就能抬走第二筐,如果把城门堵死了我们中途想把城墙修好都没办法出去。”

    孙承宗想了想问道:“袁崇焕袁大人,你是宁前道负责粮草存放,这粮草可存放好?”

    袁崇焕回答说:“请大人放心,下官将小部分粮草存放于关内各堡,大部分存放在觉华岛非常安全。”

    这时张祥安插话道:“下官以为不妥,这觉华岛上没有城墙,敌人一上岛粮食和人员插翅难飞。”

    高第这时候说道:“小张大人有所不知,这女真人没有水师船队,他们也不能骑着马在海面上跑。”

    张祥安说:“这平时是这样,但下官在书上看到过海上观琼花的故事,就是说如果天太冷lang花都会被冻起来像琼花一样好看,如果遇到几十年一遇的冷天,女真人真会骑着马在海面上跑,到时候怎么办?”

    袁崇焕犹豫着说:“没这么巧吧?如果真冷起来再搬回宁远城就是。”

    孙承宗说:“万事从最坏的打算,袁大人你回去后还是把粮运到宁远城吧。”

    袁崇焕说:“下官遵命,如果天太冷下官把人也撤回宁远城。”

    孙承宗说:“很好,要保证粮草的绝对安全,再联络好毛文龙部让他及时出兵牵制。”

    待袁崇焕答应后孙承宗说:“这小张大人出手不凡,一来就看出我们一个遗漏之处,应该记一功。”

    接着又问张祥安:“小张大人说怕敌人在宁远关下挖土掘城,那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祥安说:“下官看过宁远关图样,下官认为把一大两小三个城门全堵死不好,应该留个小门方便士兵随时出去修复被毁坏的城墙和被填的壕沟。”

    孙承宗说:“你能随时出去敌人也能随时进来,你怎么办?”

    张祥安说:“下官看小门只有一人高且最多只容四人同时出入,敌人的骑兵进不来步兵进来就是菜。”

    这时孙传庭说:“对,敌人进来也是送死,我们的人可在战斗间隙出去修补城墙,如果敌人败退还可以趁机出去割几颗脑袋回来。”

    这时王在晋说:“这样,我来当女真大将进攻,小张大人当宁远关主帅防守,我们来试着攻防一番如何?”

    大家一听都说好,说这样新鲜真实。

    王在晋首先说:“我要进攻了,城上的布置小张大人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张祥安说:“等等,我会待人员撤回来后在大炮射程内横着一条一条地挖九条深沟一直排到城墙边,城外五里之内的树我也会全砍了拖进关内。”

    王在晋问:“这是何意?”

    张祥安说:“挖沟的目的就是不让敌人的马和楯车轻易冲到城下,砍树的目的是避免敌人用来造攻城器具。”

    高第问:“敌人不会在五里外砍树?”

    张祥安说:“当然会,我只不过想让敌人在攻城器具被我军大炮打坏后补充起来不那么方便而已。”

    王在晋说:“听好了,我带领了十万人来,准备进攻了。”

    张祥安说:“尽管来吧。”

    王在晋说:“我先让人在射程外抛土填沟。”

    张祥安说:“算你两千人不停地抛最多能填三条沟就进入大炮射程,我端把椅子坐城头上喝茶,等你一天。”

    王在晋说:“第二天我拼着不怕死用四千人轮流往前冲继续填土。”

    张祥安说:“算你一天再填三条沟,不过至少得减去一千人,因为你填沟的人进入了大炮射程之内。”

030 未雨绸缪(下)

    王在晋说:“第三天我再派六千人来填土。”

    张祥安说:“还是算你一天冲到城下,不过你的人至少得死三千,因为现在我的小炮能打得到。”

    王在晋问:“你不射箭?”

    张祥安说:“女真人着厚甲射箭没多大用,lang费力气不如不射。”

    王在晋说:“现在我的人已经冲到城下,一要架云梯上城二要刨墙角,你的炮打不着。”

    张祥安说:“我的大炮小炮只会不停地打后面来的敌人,冲到墙下的人我准备了两样东西,一是滚水二是火。”

    王在晋说:“大冷天的,滚水泼下来也不烫。”

    张祥安说:“我把水烧滚只想水在泼到人身上之前别冻成冰,我想大冬天穿着棉甲的人被水浇透人基本也就废了。”

    王在晋说:“我每个人的头上都顶着厚盾,可以挡水。”

    张祥安说:“那样你刨城墙的速度就很慢,这时候我就放火。”

    王在晋问:“你用什么放火?”

    张祥安说:“五里内的树都被我砍了拖进关,我估计节约着能烧半年,把你的什么云梯一起烧了。”

    王在晋说:“我拼着不怕烟熏火烧集中力量撞开城门。”

    张祥安说:“城门撞坏了有点可惜,所以我并没有把城门关死。”

    王在晋说:“什么?你不怕我冲进来?”

    张祥安说:“大城门被堵死小城门只能进人不能过马,你几个几个地进来,我几千人拿枪轮流守住应该没问题。”

    看王在晋没说话,张祥安继续说:“如果敌人躲在城门洞里不出来我就用烟熏,就算敌人象狗一样跑得飞快穿过城去,外面还有很多骑马握刀的骑兵在箭塔下等着你,经过大炮、小炮、水泼、烟熏、火烧、枪刺还没有马的人,能不能在刀箭之下存活?况且我还会在内城门口立无数石桩限制敌人的行动。”

    这时,倪元璐说道:“如果我是女真人,我就从海上来,不是说天太冷海上会结冰吗?”

    张祥安说:“我听熊大人介绍了,宁远城和宁远关之间修有边墙和箭塔,宁远城头也有炮。你来得少是送死,如果人来得多,海上的冰也不厚,一旦冰面被人马踩塌或是被大炮打垮,从海上来的所有人就会全军覆没有来无回。”

    见没人说话张祥安说:“我仔细看了布置,宁远关、宁远城,还有无数的箭塔和烽火墩,以及最先修建的几十座堡垒,足以让所有军民都能藏好打击敌人,再加上两万多野战人马,敌人就算不怕损兵折将进来了也讨不了好。”

    孙承宗问:“小张大人说在城门口立无数石桩是什么个说法?”

    张祥安说:“下官的考虑是如果敌人潮水一样不断涌来,我城头的大炮小炮能大量杀敌,泼水烧火能阻挠敌人挖城墙和架云梯登城头。如果敌人想从小城门进来,由于城门狭窄敌人一次能进来的人有限,再安上密集的石桩就能限制敌人的脚让其不那么方便移动转身,我军士兵站立着从侧边刺杀不受石桩影响。为了避免敌人持重物毁坏石桩,可以全用铁桩。当然再准备点滚火笼和烧红的铁链拦在城门洞里就更是万无一失。”

    孙承宗说:“小张大人开始说城防有问题,是不是指没有砍树、挖沟、城内立桩呢?”

    张祥安说:“是,不过海边防守稍嫌单薄,应该多造炮,炮没造得够多之前将骑兵配备在宁远城,说好防守的人不出击,野战的人不防守,各司其职免得出现漏洞。”

    天启这时候说:“既然说到炮,现在自己造的炮怎么样?有没有专门造炮人才?”

    孙承宗说:“有两人会造炮,一个叫孙元化,现为兵部职方司主事,正在宁远负责筑台造炮;另一个叫徐光启,杂学太多,农事、天文、练兵、造炮、历算等都会,任命他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时他不受官,已经回老家闲居去了。”

    天启笑着说:“有能力的人脾气都倔不合群可以理解,有空了招他们来让朕见一见看是两个什么人,现在请先生根据小张大人的补充安排一下,朕想起一件事先走了。”

    送走天启后孙承宗说:“熊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