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启风云-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门外有人问道:“是王大人在里面吗?”

    王在晋听问话的声音耳熟,连忙出去看,原来是孙承宗笑容可掬地停轿走了过来,王在晋说:“孙大人怎么也到这里来了?”

    孙承宗说:“本官回家不急就走大街,如有急事就穿过这条巷子,今天家里有客所以想早点回家就经过这里,见这里人多手下又说路边的轿子是王大人的,心中诧异所以过来看看,王大人到这又是为什么呢?里面发生什么事了?”

    王在晋说道:“下官的亲戚在这住,谁知被人造谣说是下官养的小惹得下官的夫人都来了,既然孙大人路过就请孙大人帮下官解个围如何?无论如何下官承你的情今后一定唯孙大人马首是瞻。”

    孙承宗说道:“这也使得。”于是跟王在晋一同进到院子里。见自己的老婆还在边上流泪王在晋说:“这是我的上司孙大学士,他能证明我并无安外室之举。”

    王在晋的夫人和儿子一听急忙过来见礼,孙承宗这时笑道:“这是弟妹和令郎吧?你们还是回家去吧,本官保证王大人并无纳妾之事,至于说这里是做什么用的这几个人又是干什么的,事关朝廷机密就不便说了,还是请回吧。”

    听孙承宗这样说王在晋的夫人和儿子都告辞带着人回家去了,王在晋也告辞一起走了,孙承宗微笑着微微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倪元璐就来到军务院见孙承宗。

    孙承宗问:“那几个人呢?”

    倪元璐说:“他们都是学生从通州戏班子吉庆班请来的,昨晚学生让他们连夜走,如果王大人问恩师就说怕再出意外已经赠银遣去了别处。”

    孙承宗说:“这件事你干得很好,军务院今后可以清静些了。”

    两人又在一起商议了一下怎么完成皇帝要求之事,正在这时王在晋来了。孙承宗和王在晋中午休息时是一人一个小休息室,白天两人在一个房间里办理公务。见倪元璐也在王在晋说:“刚好要找你,你就不要走了。”说完转身对孙承宗说:“孙大人,下官经过一夜思考,想亲自去镇守蓟镇,不知孙大人以为如何?”

    孙承宗说:“王大人何出此言?”

    王在晋说:“一直以来,我们的防守重点都在辽东,正如王化贞大人担心的那样,一旦女真人从蒙古借道而来,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抗衡。下官的意思是高第高大人专门督师辽东,下官去蓟镇训练兵马、招募勇士、淘汰冗员,这样才不怕任何威胁。”

    孙承宗说:“王大人的想法是好的,只是朝廷现在没有那么些银子。”

    王在晋说:“可以象辽东一样在密云、马兰峪、遵化、迁安以北的地方成立两个军事管制区,一个是古北口到密云之间、另一个是喜峰口到遵化之间。”

    孙承宗想了想说:“王大人,就算可以这样做也得皇上同意,而且还得筹备到足够的银两才行,这一点王大人应该明白。王大人是不是因为昨天的事才要离开军务院?如果是那样完全没有必要。”

    王在晋说:“本来下官不想提,不过既然孙大人提到昨天的事下官也不得不提了。”

    孙承宗皱眉道:“王大人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在晋转头对倪元璐说:“通州吉庆班的人是小倪大人叫人去请的吧?他们戏演得逼真但还是留有三处破绽。”

    倪元璐一听如遭雷击,脸色苍白地站那儿说不出话来。

    王在晋笑了笑说:“小倪大人不必紧张,本官也没有要为难你的意思,你也算是师命难为嘛。”

    孙承宗这时笑了笑说:“看来王大人非常精明,元璐就坐下听听有哪三处破绽。”

    王在晋笑道:“第一个破绽就是那个秀姑说她搬来很久了天天在巷子口看我,如果是真的确实会让我感动加激动,从而失去判断能力,但下官让人查了一下他们一家搬过来不到五天。”

    孙承宗说:“是啊,太仓促了难免有所遗漏,但王大人在那样情形下还能冷静下来找人打探,确实让人佩服,如果是本官就做不到。”

    王在晋说:“第二个破绽就是我的夫人接到的消息太快。一般来说谣言这东西只会在闲谈中互相传话,传谣言、听信谣言、准备行事至少得好几天,但第二天我夫人就来了说明有人安排。”

    孙承宗说:“是啊,‘欲速则不达’,不过本官还是不明白一贯直来直去的王大人怎么突然生出这么多弯肠?”

    王在晋笑了一下说:“这就是第三个破绽所在,也是最大的破绽。红姑的事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在第二年就找到了她,她就在城外十五里的慈云庵中出家。”

    倪元璐这时说道:“下官非常惭愧,无论是起的心思还是做的事都没对,请王大人原谅,大人无论要怎么处罚下官下官都无怨言。不过下官奇怪的是大人既然当时找到了人,怎么不接回家还任由她在庵中度日?”

    王在晋说:“我何尝不想接她回家?只是因为她坚决不走,她说一切都是缘分,我无奈之下只得赠了慈云庵一些田产作罢。那个砚台她说留着当烛台,每天看着也算是个念想,这件事没有第三个人知道,所以我看到那个沾满了蜡烛的砚台就确定红姑是知情的,这一切无论如何都没有恶意,因为我心里始终相信她。”

    停了一下说:“也许是小倪大人太慌张了忘了晚上是出不了城的,昨晚吉庆班那几个被我请进了府说出了一切,我也没有难为他们,只是要他们每年免费到我家唱三场堂会,算起来我还是赚了。当然我也知道自己脾气坏妨碍了军务院的团结,所以决定去镇守蓟镇。”

    孙承宗说:“本官其实也没有什么恶意,只不过想让王大人欠本官一个情以后说起话来不会那么尖刻。至于说王大人想去镇守蓟镇,这事本官作不了主得皇上同意。”

    王在晋说:“那下官就去见皇上恳请皇上同意。”说完站起来就走。

    走到门口转过身对倪元璐说:“小倪大人不是要我处罚你吗?你赶快去把那个什么炸敌人的东西搞出来就算是本官的处罚。”

    倪元璐说:“下官一定不负使命。”

    待王在晋出去后倪元璐说:“恩师,学生无能事情办砸了。”

    孙承宗大笑道:“你已经完成了任务,王大人走与不走,军务院今后都会很清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037 雷霆行动

    倪元璐从孙承宗交给他的几张纸上知道王在晋当年的相好在慈云庵中出家,于是想着利用这件事让王在晋欠孙承宗一个人情。为了避免过两年事情泄露了不好收场,倪元璐亲自去了趟慈云庵找到出家后的红姑陈说利害,说王在晋因为脾气臭已经为同僚所忌希望她能帮忙,本以为要费一番口舌,谁知道出家后的红姑细听原委后拿出了砚台,还说什么当年缘起于此物现在缘尽于此物,让人不要再去打扰她清修,令倪元璐对宗教的洗脑威力有了新的认识。

    孙承宗叫倪元璐挖坑被王在晋识破,但孙承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反倒是王在晋在心灰意冷之下生了离开京里去镇守蓟镇的念头,天启听了王在晋的要求和理由后,想了一下说此事暂缓,让王在晋带着军参处的孙传庭和陈奇瑜先去实地考察一番,顺便将军参处商议的练锤兵、组建轻骑兵、车营带巨弩和投枪手、去辽东抢人等想法带去前线听听高第、熊廷弼、袁崇焕等人的意思,如果前方将士觉得可行就马上开始训练不要迟疑拖延,等明年有了钱再将辽东的经验推广到蓟镇去。

    打仗需要银子和粮食,还需要一个安定的内部环境,现在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银子、粮食和移民。

    天启五年十月十六,地处江南的明湖县范家庄今天很热闹,因为今天是范家庄范老大人的七十大寿。这范老大人名叫范理曾经做过一任苏州知府,在任上就将老家全庄的地全都买了下来,卸任后回老家又买下了周围两个庄。多年前范知府就明白“早栽秧子早打谷,早生儿子早享福”的道理,所以一边当官捞银子一边娶小娘子生儿子,不做官了回老家后没多久范知府就成了范老大人,因为他的大儿子中进士做了知县。在范老大人的指点之下范知县因为人缘好肯送大礼不到五十就做了户部左侍郎,其间点过学政、理过盐务、督过河工,会捞银子为人又大方,同年同乡同僚都对他赞不绝口高升指日可待。由于范侍郎位高权重,所以范老大人的生日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