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启风云-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牲畜抢不回来人也要抢回来,这些人都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好多年才拉拢过来的,可不能这么轻易被林丹汗抢回去。

    跟明军要争地跟蒙古人要争人,这是女真人总结出来的原则,不跟明军争地明军就会修座城堡住下不走,有条件还要修一些边墙。蒙古人的地盘太大争地没有意思,所以要争人过来削弱对方实力的同时增加几个盟友,因为有这个考虑皇太极也急眼了准备亲自来抢回来。听说林丹汗杀了个回马枪悄悄回来抢人抢东西,皇太极立即发觉自己被明军牵制在这里是个错误,但转念一想也是个巧合,假如明军把自己引向辽南,那就没有这么快捷发现蒙古人的阴谋。

    假如是明军把人掳了过去皇太极还不是很担心,一方是吃植物的而另一方是惯吃动物的,就算勉强在一起自己也可以想办法把他们分开。这林丹汗把人掳去就不一样,只是熬汉部和奈曼部的族长跟林丹汗有矛盾,熬汉部和奈曼部的族人可跟林丹汗没有仇恨。只有林丹汗把人带回去后给点吃喝,再分点牲畜牧场组个家,这些人一定又会变成对林丹汗忠心耿耿的部下,这就是所谓的血浓于水,念及此事皇太极也顾不得那么多立即派人前去阻止。

    熬汉部和奈曼部叛变后一直在东边草原上过日子,后来见林丹汗西退心念故土于是又慢慢迁回来,两月前林丹汗刚刚过来抢过一次但损失不是很大,心道刚被抢过应该不会再来了,谁知道林丹汗杀了个回马枪。两月前那一次林丹汗沿西拉木伦河一路抢过去是顺手牵羊,这一次是经过深谋远虑要将两部连根拔起。

    林丹汗猜想明军是无利不起早,否则不会牺牲士兵的性命牵制皇太极,自己死人为了别人得好处,这世上除了傻子就只有另有图谋的人才会这么干,自己的亲兄弟估计都不会这样做。他提前五天就来到西拉木伦河边,一边给明军传递信息一边做好吃独食的准备,之所以提前是因为他听到王化贞说大年三十蒙古人不去明军就自己去。在林丹汗的认识里无论熬汉部还是奈曼部,也不论他们心中还有没有自己这个大汗,这两部的牲畜子女都是属于他的。

    林丹汗这么做有些不地道,按说两家人联合对付女真人,一起出力也应该一同分战利品,也就是说这些抢来的牛羊牲畜都该见面分一半。但是林丹汗不这么看,他认为这两部的人和牲畜本来都是自己的,现在他们投靠女真人只不过是一时糊涂,清醒了自然会回到自己的怀抱,既然是自己的东西怎么能够分呢?为了避免明军从中捞取好处,林丹汗提前了一天开始动手,他兵分两路一路先向东然后从北向南,另外一路先南下然后向东汇合。

    当然林丹汗也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他要求明军守护好大凌河避免有蒙古人逃过去,等他把这些误入歧途的部下连其家属全部掳回去后,他会选一个方式报答明军的付出。林丹汗说先由明军牵制蒙古人捞好处,等抢完人和牲畜后他不急着走,也牵制皇太极的队伍一段时间,让明军有时间去收复故土,如此一来才算等价交换密切合作。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明军正想着先给林丹汗一些好处,然后假装不知情把皇太极引过去让他们斗,明军这边正好可以趁机收复失地。这想法可以自己知道但是不能说出来,但是林丹汗一说反而让明朝这边有些不好意思,只好说完全同意林丹汗的话,但最好拖住女真人拖他一两个月,不能再学上次一样还没交手就翻山越岭跑路。

    明军这边是信守协议命令祖大寿的人坚守在大凌河边,制止妄图过河的蒙古人,这些人宁愿逃跑都不愿意再跟林丹汗走,说明这些人也是养不家的不必收留。林丹汗不知道女真人为什么会来得这么快,他原来说的尽力牵制只是一句顺口人情,心想皇太极刚回去跟明军缠斗,就算要脱身北上也得半个月以上,等皇太极来了假装打两场也就够了。谁知道现在刚刚一合围就遇到女真兵,看样子不恶斗几场是保不住胜利果实的。

    且不说皇太极跟林丹汗为了争夺人口牲畜开始大打出手,草原上的人打架都是砍过来杀过去也没什么好看,只说现在的北京城军务院里就有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趁此机会该怎么办。

    军务院里现在是人数众多,除了原来在京的军机处众人,还有刚刚回到北京的熊廷弼、倪元璐等人,一个个情绪激动地看着同样很激动的天启。众人知道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把脱离战斗的女真人和蒙古人这两个冤家又拉拢到一起,也知道为了巨大的利益两方人马都不可能轻易放弃,更知道那两方实力都差不多一时难以分出胜负,但他们不知道怎么利用这个机会捞取最大的利益。

    现在林丹汗的十万人正一边把掳来的人口牲畜往回送,一边且战且退节节退让,皇太极和后来的多尔衮加起来有八万人锦州还有两万,双方势均力敌不是短时间能分出胜负的。计划做得小了对不起这么好的机会,计划做得太大又怕到时候撑破肚皮,正是左右为难不好取舍。有的说趁机拿下锦州和义州就可以,有的说主要应该消灭对方的人,应该去金州与毛文龙一起消灭阿敏的镶蓝旗部队,占地还是杀人都难以成为主流意见。

    见大家争了一阵都不说话,天启看了一圈把目光放在倪元璐身上,他问道:“倪大人,今晚的年夜饭好吃吗?”

    倪元璐回答说:“回皇上话年夜饭非常好吃,宫里送来的东西确实比臣家里的好吃得多。”

    天启说:“朕记得曾经给你们说过,不拿下锦州就不要回家,你们拿下锦州了吗?”

    倪元璐和张祥安陈奇瑜等听了都是一惊,倪元璐说:“皇上不是说拿下义州也算数吗?”

    天启冷冷地问道:“现在义州在谁的手上?”

    倪元璐静了静说:“臣明白了,好在臣等一回京就到军务院来了,还没有回家也不算抗旨。臣等连夜去组织人夺回义州,只是不知道该动用哪支部队?”

    天启说:“也不用连夜去明早去也行,叫家人把被盖送军务院你们今晚就住这里,你们三个还可以商议一下怎么夺回义州。朕还是那句话锦州和义州都可以,只要拿下一座就成,实在没有人先从袁崇焕那里调人,他想上前线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就给他这个机会。”

402 巡抚领兵

    大家吃过年夜饭就开始在军机处里商议,一直没有商议出一个结果出来,现在见天启直接命令倪元璐他们夺取锦州或义州,不由得微微感到有些诧异。本来皇帝直接下旨也是天经地义,皇帝嘛就图个一言九鼎的爽感,别说皇帝就算一般的一把手,都需要一个说什么是什么的舒服劲,不然的话当官还有什么快乐可言?但是天启一直以来都比较懒,让大家来商议他一般不会自己作决断。

    早几年天启生病时武之望就告诉天启说要尽量少操心,可以不用自己管的坚决丢给别人,就算是自己该管的事只要有人能够代劳,也要放手让人去做,这样才是长久之道。天启让倪元璐他们去跟袁崇焕拿下锦州或义州,其实也不是突发奇想,他见大家都有些异样,微微一笑说道:“你们说了那么多就两件事,一件是占地一件是消灭敌人,这些话都对都需要做,但朕发现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从锦州过,先让倪元璐他们去试试,看女真人怎么反应再说。”

    孙承宗点头说:“先试探一下再随机应变也是对了,而且也像皇上说的那样给袁崇焕一个机会。”

    孙承宗把天启说的给袁崇焕一个机会这话再强调一遍,其中是有原因的。自从袁崇焕当上辽东巡抚并获得防卫权后,已经给军务院上了几通文书,他说自己既然是辽东巡抚就应该去巡守辽东全境,他要求军务院允许他带兵去锦州防守。袁崇焕并不是简单说一说那么简单,他挪用天启的皇庄所得组建骑兵由吴襄带领,并自己美称其为“关宁铁骑”,有了兵他还制订了计划,就是在锦州和右屯都筑城建堡并用边墙连接,要把防线向前不断推进。

    天启当时看了袁宠焕的文书后感到此人太激进,要防守锦州和右屯就必须先攻取,总不能让李永芳自己退兵,你一攻打皇太极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到时候就是个实力消耗战。明军的优势是据城而守,野战只能做打个埋伏挖个陷阱之类的事,真要在平地上光明正大地互相冲杀还是得甘拜下风。天启看完袁崇焕的文书后当时就说了句‘沈阳也属于辽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