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启风云-第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总理大臣这位置很重要,臣弟只是觉得用最好的人坐在最关键的位置上才是应有之意,没有人的时候臣弟自然是责无旁贷,真有高明之人臣弟自当退位让贤。”

    信王这话说得让天启纳闷,怎么自己最信任的兄弟居然有打退堂鼓的意思,高攀龙见信王解释得有些勉强,于是说道:“皇上,臣觉得信王的话是真心,假如今后真有人像姜子牙和张子房那样有经天纬地之才,信王可以专门在监政务院主事。臣这话也出于真心,眼见信王年不过二十鬓边就见白发,让他在监政院主事也可以轻松一些。”

    天启闻言不由得转眼仔细打量着信王,只见他耳边确实有几丝白发,原来有些圆润的脸庞现在也略显瘦态,心中一叹低声说道:“那就先这样说在这吧,不过任何事都要慎重考虑,就像信王开始说的那样无论怎么产生官员,只要合格能做事就行,不合格不能胜任的人不管他是怎么来的都不行。等时机成熟了可以推选总理大臣,现在信王还是要盯着政务院,慢慢地把主要精力放在监政院吧。”

    信王说:“臣弟遵旨,现在政务院中老臣和新进大臣都比较得力,很多事臣弟都是让他们在做。”

    天启点了点头转过来问高攀龙:“开始信王说官员怎么产生是都察院的事,高大人对那些人的要求怎么看?也是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

    高攀龙说:“其实这事情本身就是皇上引起的,从前年起皇上就开始从上到下推行四级辅政制度,近三年来各级的辅政机构都比较完善了,但也增加了许多新问题,就是辅政机构应该由哪些人组成。以前的百姓非常单纯,官府让他们做什么没有人敢说不,因为他们认为官员是代天子管理一方,所有的命令都会无条件服从。现在发现他们的意见可以得到认可时,什么事都要争一争闹一闹,很多时候事情本身并不重要,能够争闹才是最重要的。”

    天启说:“这样不是很好吗?正体现了孟子的民为贵思想啊,为了争闹而争闹其实就是想要个话语权,想证明自己的存在,这是平等意识的萌芽。我们现在应该想办法把这种行为引导到好的方面来,让人说话总比不让人说话好吧?”

    刘宗周这时候说:“皇上,臣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让人说话肯定比不让人说话要好,但是在说话和不说话之外还有一种就是乱说话。一个人不说话我们不知道他的意思是什么,一个人在众多的人群中说话,而周围都是七嘴八舌不停说话的人,我们同样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只有当一个人清静地表达意见,我们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意图。”

418 统一认识(中)

    刘宗周的意思就是说话的人太多跟没人说话一样,就好比把一根针丢进大海里,尽管这根针确实在这一带,但因为找出来的难度太大跟没有针一个效果。

    天启这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问高攀龙:“这普通老百姓以前都是逆来顺受的,怎么不到三年就变得如此活跃,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高攀龙点头说:“皇上这算是问到点子上了,普通老百姓老实了一辈子怎么会突然有变化呢?臣等查了两个月发现在其中有很多势力介入,他们打着百姓的旗号为自己谋利益,想在辅政机构中占有一席之地。”

    天启说:“朕成立辅政机构,主要是为了辅助施政官员让他们不走弯路,就像你们几个一样其中有把握大局的人,也有处理专业事务的专业人员。为了让官员既能听从上级的意思又能兼顾百姓的需求,辅政机构里除了朝廷委派还有地方推举,难道他们想让所有人都是地方推举?那些在其中兴风作lang的是些什么人?”

    高攀龙说:“杨涟杨大人已经带人去南直隶作进一步调查了,据初步报告里面有这么几种人,一是对现行制度不满意的商人,二是从业的帮会,三是读了点书认为有了见识的读书人,四是传教的泰西人。”

    天启皱眉道:“读书人可以理解,读了点圣贤书就以为掌握了天地玄机,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不能施展才华,那些没能通过正常渠道谋得一官半职的更是会怀恨在心,对这样的人都察院应该想办法用起来让他们各尽所能。商人也可以理解,朕的利润封顶制度让他们少了一夜暴富的机会,想占一席之地为自己说话也应该。从业的帮会中人除了要正常纳税还要受会主盘剥,感觉收入少了被人利用出来争闹也说得过去,泰西人他凑什么热闹?魏忠贤是做什么吃的?”

    提起魏忠贤高攀龙和刘宗周两人就是一肚子气,本想说点坏话但又不想因为自己的仇恨影响了正常的判断,于是都闭口不说话。信王知道其中原委,微微一笑说:“据说魏忠贤派人把泰西人盯着在,没听说他们公开讲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怀疑他们是因为有人说好多传言那些教民说出来的。他们说什么几千年前泰西就开始推选城主,如果大家对城主不满意还可以罢免他,说这是天主的意思。”

    天启哼了一声说:“天下好多事都是这样,外人的进攻并不可怕,内部出了坏了良心的二鬼子才是最可怕的。”

    高攀龙说:“泰西人有野心毕竟根底浅翻不起大lang,因为朝廷现在需要他们所以暂时不想把他们连根铲除,实在闹得不像话了让我们抓住把柄,狠狠敲打几下也能平息事态。现在最关键的是漕帮、盐帮等帮会,他们才是最不安定的因素,普通百姓有意见也是忠于皇上的,但这些帮会的人最忠的不是皇上而是另有其人,皇上不得不防啊!”

    听了这几个人的话,天启心中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就是地方推选官员的提法监政院几位都没有意见。信王是想抽身出来让给高明之人,身体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就是现在的总理大臣也没多大意思,还不如专心主持监政院,位高权重责任轻才是当官的真趣所在。高潘龙肯定愿意官员由推选产生,东林党曾经提过一个口号就是选首辅,他只是担心事情最后不受控制,所以要天启注意那些帮会。

    天启对高攀龙说:“帮会的事你们不必操心,孙先生已经说了留赵率教在南京专门留意那些人,顺便改造他们成为忠于朝廷的良民。高大人开始说杨涟去了南直隶,让他注意一下包括泰西人在内的宗教势力,唐朝和南北朝时期和尚很是威风,本朝世宗皇帝当年不也被道士迷惑了吗?这些人在平时看不出有什么危害,但是这种影响比较深远容易被百姓接受。”

    高攀龙说:“皇上说得有理,不过在宗教事务上不能完全取缔而要控制利用,毕竟还是要让老百姓有个敬畏之心。一般的守法良民敬畏法律和官府,那些胆大妄为之徒不畏眼前但很多畏惧来世,宗教的来世今生说法还是有一定稳定社会安定的效果。臣的意思是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泰西人信的天主教,要祭要拜都必须在固定场所,就是说只能庙里道观里还有教堂里,超出这些范围还要宣传他们那一套,就给他们定罪。”

    这时候久未说话的徐光启说道:“前一阵为了个小事跟龙华民商谈,闲谈中说起哈密以西吐鲁番一带的畏兀儿人不吃猪肉信奉真主,臣问龙华民畏兀儿人信的真主是不是也是耶稣,龙华民说畏兀儿人信的真主跟天主教信的天主不一样。臣后来才明白信天主和信真主的跟我大明百姓不一样,大明的百姓有的信佛有的信道还有的信鬼,无论信什么走在一起也不会有多大矛盾,但是信天主的和信真主的在一起就势同水火,据说他们曾经打过大仗打了好几百年。”

    大家见徐光启突然说起西边畏兀儿人的事,都觉得有些奇怪于是都看着他,徐光启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臣在想这些人为什么会为了信奉的神灵不同而打仗?后来才知道他们都认为对方是异教徒要攻之而后快。信奉神灵都到了要互相攻击的地步,说明已经痴迷到何等境地,这样的人怎么会忠于皇上忠于朝廷呢?开始高大人说帮会中人第一个效忠的不是皇上,但那些人都是暂时的不足为虑,信奉真主和天主的人其子孙后代都会先忠于别人,这才是大患啊!”

    徐光启是入了教的深知教义,现在连他都这么说可见确实是如此,天启说:“女真人信奉萨满教,蒙古人信奉佛教不过跟大明不同,分为什么红教白教和花教,大明本身有佛教道教现在又多了个天主教。所谓信教就是把人对朝廷对国家最忠的忠心分到其它地方去了,这确实是个事情要考虑周全。开始高大人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