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确诊或疑似的鼠疫病人,必须及时填写报告卡片和报告表,按时逐级报告上级政府订正或死亡报告。对判定的染疫动物,应立即捕杀,并将尸体焚烧处理。

    其次是关于疫区处理,这可是关于控制疫情的关键,疫区处理不好将会给防疫治疫带来巨大的困难的。

    任何一种瘟疫都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及时采取紧急疫区处理措施,彻底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就地扑灭疫情。除了现在的俘虏营和野战医院以外,一旦接到其他地方的疫情报告后,医院立即做好准备迅速到达疫区,最晚不得超过两小时,不得延误疫情处理。

    此外还要将患家及其邻舍划为小隔离圈并进行封锁,对患者就地严密隔离和抢救治疗并采样送检。小隔离圈内全面进行检诊、消毒、灭獭(鼠)、灭蚤和野狗以及其它卫生学处理。

    对直接接触病人或尸体者,必须登记、留验、健康隔离和酌情投药预防;如直接接触者前往异地,有关地区行政部门应协助追索,并采取同样措施处理。

    以患家为中心,将乡、村的一部分或全部划为太隔离圈,根据需要实行疫区封锁。大隔离圈内,根据鼠疫类型、感染来源、流行情况、污染范围等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卫生学处理。

    疫区毗邻地区,也应根据情况实施疫情监测,采取灭獭(鼠)、灭蚤、交通检疫等必要的预防措施。此外政府还要维持好疫区的秩序和治安;禁止在疫区内集会或组织其他集体活动,并且对疫区实施交通管制。

    为了确定诊断,鼠疫防治人员可从病人或者尸体上采取必需的检验材料;必要时可以对尸体进行解剖查验;鼠疫死者的尸体不准天葬、水葬或外运,由收治病的医疗单位负责消毒处理后立即火化。不具备火化条件的,由收治病人的医疗单位或者当地卫生防疫机构负责消毒后,可选远离居民500米以外,距生活饮用水源50米以外的地方,将尸体在距地面2米以下深埋。

    很快,这份由绥察军区总部以及马铮个人名义起草的命令就下达到了各军分区,各地的防疫预警机制也很快就建立起来了。但是由于暂时还无法找到合适的药物治疗,所以每天依然会有大批的病人死去。

    更让马铮难过的是,临时征集来的护士、看护妇、消毒工和埋葬工,虽都被要求穿戴防护服和佩戴口罩,但都置若罔闻,口罩挂在脖子上而不戴,致使不少人也被传染。

    5月12日一天的时间,张家口死亡人数超过了525人,这是瘟疫爆发以来死亡人数一天之内首次超过五百人。同一天丰镇的死亡人数也超过了200,兴和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但是也有177人死亡。更重要的是尚义郊区也发现了疫情,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这却是个危险的信号。

    日军没有趁火打劫虽然让马铮稍稍松了一口气,这让他们可以专心对付瘟疫。不过也仅仅是这样,日军虽没有对绥察军区发动全面进攻,但是却把通往北平、天津、保定等地的道路全部封锁了,而且还派了重兵把守。

    一方面固然是担心疫情扩散到占领区,另一方面是控制医疗器械以及药品流入绥察军区,日军就是要让瘟疫替他们把马铮所部消灭。

    从5月12日开始,张家口等地感染病人数量便开始急速增长,同时死亡率也迅速增加。不单单那些交换回来的俘虏大面积感染死亡,就连驻扎在张家口的整编二师也有好大一部分士兵军官受到了感染,整个张家口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恐慌。

    到5月15日,张家口、丰镇、兴和、尚义4处疫区共有4万八千多人受到了感染,而死亡人数也上升到了3723人,最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例治愈的案例出现。

    在此期间,马铮所部的医疗队进行了多次实验,但是最终都失败了,并没有找到治疗鼠疫的有效药物。甚至马铮还让王济堂将珍贵的磺胺使用到感染者身上,但是最终的效果却令马铮极为失望。尽管磺胺对于鼠疫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仅仅只是能勉强控制住病情而已,并不能彻底治愈。

    要知道1932年研制成功的磺胺药品是如今世界上治疗病毒性感染最好的药物,没想到连这样的药品也没有效果,真的是令人恼火。

    好在也不全是坏消息,5月16日,国民政府通过军统局的情报网络辗转为绥察军区送来一个好消息。经过军统部门的全力查找,终于在马来西亚联系上了伍连德医生,他此时正在自己的出生地马来西亚开医馆,在得知察南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的之后,伍医生当即表示愿意立即回国,帮助绥察军区进行消灭鼠疫的工作。

    但是由于伍连德现在人还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即便是国民政府动用秘密力量也不能让他立马出现在张家口,最快也得1个星期才能赶到张家口。

    另外国民政府还说,伍医生还要发动南洋的华人华侨为这次瘟疫募集一笔资金,招募一批医生,他很担心绥察军区的医疗卫生条件是否具备消灭鼠疫,所以在来之前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因此很可能到达的时间还要晚一点。

    除了这些之外,伍连德医生还通过军统部门向绥察军区带来一些药物,并且让绥察军区的医生们先临床试一试效果,据说伍连德对这种药品很有信心。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马铮自然是非常的欣喜,但是当看到几大瓶白色的圆形药片之后,惊喜之感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有惊吓,因为马铮一眼就认出了伍连德提供的这种药品应该也是青霉素药物。

    但是据他所知青霉素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间和这个地点,要知道这种神奇的药物是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菌十年后,也就是1938年才有人开始尝试着进行提纯实验,但是效果很不好。

    每一次实验的结果都是失败,不要说是这种成品青霉素药物了,即便是实验室用的纯青霉素液体都没有。这个伍连德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青霉素药物了,而且数量还不少,足足有两大瓶一千多片。(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九章:疫情扑灭(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四百三十九章:疫情扑灭(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也难怪马铮会生出惊吓之感,他很清楚青霉素药物从发现到临床的全部详细过程。真正的青霉素是1940年冬,由钱恩提炼出来的,而且数量非常的少。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直到1941年前后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家霍华德·弗洛里与生物化学家钱恩实现对青霉素的分离与纯化,通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实验,弗洛里、钱恩终于用冷冻干燥法提取了青霉素晶体。之后,弗洛里在一种甜瓜上发现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并用玉米粉调制出了相应的培养液。

    在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动下,美国制药企业于1942年开始对青霉素进行大批量生产。到1943年,制药公司才吃透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

    而现在才仅仅是1939年,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青霉素药物在三年后才开始生产,伍连德怎么可能会拥有这种药品?难道是自己的记忆出现了问题,再或者是这个伍连德也是一个穿越者?

    更重要的是,马铮一直以来都将青霉素作为解决八路军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甚至于不惜将自己的妻子送到美国去经商。但是如果这个世界上已经出现了青霉素药物,那么他的这个计划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所以马铮才会觉得惊吓,而没有丝毫喜悦之感。

    然而既然人家已经把东西送来了,他也不能辜负人家一番好意,当即命人将伍连德送来的青霉素送到野战医院,供患者服用,观看其临床表现。

    其实就算是伍连德不派人送来这种药物,他也马上就要为感染的患者使用青霉素了。毕竟其他办法都用上了,还是无法克制病菌扩散,此时马铮只能拿青霉素碰一碰运气了。

    尽管现在绥察军区的青霉素产量并不是很高,药物种类也很少,而且主要适用于术后感染等症状,并没有专门针对瘟疫的药物研究。毕竟马铮也不是神仙,他不可能想到日本人竟然会丧心病狂到在战俘身上做文章,故意在绥察军区的防区内散播瘟疫。

    但是现在马铮已经没有办法了,不管有用没用先得试一试才行,反正现在也没有哪一种药物真的可能很有效的治疗鼠疫,或许青霉素还有用。

    所以马铮已经命人从归绥运来一批青霉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