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7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心也遭到德国空军的沉重打击。

    指挥心根据雷达站、地面防空观察哨和空作战的飞行员发回的敌情报告,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再用无线电指挥空的战斗机作战,德军通过无线电监听截获了指挥心与飞行员之间的通话,意识到这些指挥心的重要性,便全力攻击这种指挥心,在南部地区和伦敦附近的7个指挥心有6个被摧毁!

    英国空军的指挥和通信系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照这样发展下去,英国空军很快就会失去抵抗的力量!而德军在数量上的优势开始逐步发挥出来,在这两周里,德军损失了214架战斗机和138架轰炸机,但还有足够的力量继续发动攻势。

    之后德国空军又对伦敦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军对伦敦不分白天黑夜实施了大规模空袭,使伦敦蒙受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企图以摧毁城区的残暴轰炸,使英国屈服。

    然而,英国人民在如此惨重的损失下,没有屈服,相反更激起了对纳粹暴政的仇恨和战斗的决心!

    迫使英国投降的计划破产之后,德国人最想做的就是对东边的邻居苏联下手,希特勒希望在德军发动进攻的同时,日本人可以从国的东北向苏联远东地区以及西伯利亚地区发动攻势,两国东西夹击彻底灭亡苏联。

    然而就这在个时候传来了对苏联和日本签订立条约的消息,这让希特勒极为恼火。德国外交部立即致电日本政府,希望日本可以终止这个立条约。

    不过日本政府现在的重心已经放在了东南亚地区,或者说日本现在已经对远东地区的苏联红军产生了淡淡的恐惧感,诺门坎战役以及张鼓峰事件已经表明,日本陆军根本就不是苏联红军的对手,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士兵和用钢铁武装起来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况且苏联现在在远东地区驻扎的军队已经超过了30万,加上其仆从国蒙古的国防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了45万,最重要的是远东红军的重火力远远多于日本,甚至于远东红军已经组建了装甲军和炮兵集群,这些都是日本所没有的的。

    所以相对于和苏联人虎口夺食相比,日本人更倾向于夺取东南亚,尤其是荷属东印度以及法属印度支那,这些地方现在基本上可以算是无主之物了,反正荷兰和法国已经被德国人灭了,有便宜不占那才是傻子呢。

    更重要的是日本人对于西方列强在感情上极为不满,甚至可以说是有着很深的仇怨,主要是因为一战时西方国家对日本人的伤害太大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出于日英同盟的情谊以及自身利益的考虑,站在协约国一边同德国作战,同时出兵夺取了胶东半岛。

    然而,不幸的是,日本在战后从欧美各国所得到的报酬却是一系列压迫日本的政策。特别是由于培理提督率舰叩关导致日本开国以来,一直对日本保持不寻常的友好感情并毫不吝惜地给予支援的美国,这时却突然一反常态,充当了对日本施加压迫政策的急先锋。

    日本在一战后受到限制和发展是有目共睹的,首先是美国为了攫取世界霸权,主张废除日英同盟,同时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海军主力舰的力量,废除石井。兰辛协定,限制根据九国条约规定的日本在满蒙的特殊权益以及美国制定排日的移民禁止法案等等,这些都给日本的前途投下了阴影。

    不难看出,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要阻止日本的发展,特别是阻止日本向大陆的发展。

    另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后必然的经济现象,在世界市场上引起了生产过剩,从而导致了国际贸易竞争尖锐化。

    作为后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日本,随着大战期间工业化的跃进,日益需要从海外进口物资同时向海外开辟市场,因而也被卷进已经尖锐化了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去。象日本这样物资、资金都不充裕的穷国,不得不在靠廉价劳动力进行对外倾销上来寻求悲惨的出路。

    可是,欧美各国为了对抗倾销,采取了相互间高筑关税壁垒的措施,日本不得不逐渐从印度和南方市场等世界市场上被排挤出去。(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章:内幕(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四十章:内幕(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昭和四年发生的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经济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尤其农村渔村的贫困状况,更是惨不忍睹。而这次危机的结果,致使世界的关税战愈演愈烈,以英美为首,各国的保护产业政策日益加强,终于在昭和7年的渥太华会议上,发展到结成大英帝国的所谓集团经济。

    这样,终于堵塞了国际间劳动力、物资和资金的自由流动。凡尔赛和平会议上通过的民族自决主义,只有以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为保障才能行得通。

    但是,如上所述,国际经济在被集团封锁的情况下,象日本这样人口过剩,资源贫乏,资金不足的国家,其生存就从根本上受到了威胁。

    日本人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西方国家的种种举动完全是把日本当傻子的玩儿,只要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就会对这种行为感到愤怒。事实上也是这样,一战后日本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跌倒了冰点。

    时至今日,日本人对于欧美各国根本没有丝毫好感,所以夺取西方各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日本人是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而且还会得到更多国民的支持。

    但是与之相比,进攻苏联危险性太大不说,而且国内支持的人也不多,该怎么选日本政府基本上不用考虑。

    日本人拒绝了德国政府的请求,尽管两国是盟友,但是日本却没必要为了这份“情谊”而将整个日本的前途都搭进去,那不理智,更不现实。

    对于日本和苏联签订中立和约,中国方面也极为不满。消息传来,中国国内一片哗然,同时更是愁云惨淡。

    众所周知,在中日开战之后,尤其是日本将中国全部对外口岸全部攻占之后,唯一可以就近援助并且愿意援助中国的国家就是苏联。

    截至目前为止,苏联对华军事贷款达到了2亿美元,培训中国航空人员10206名。中国政府从苏联购买飞机1285架,其中驱逐机777架,中程轰炸机328架,远程轰炸机30架,te…3重型轰炸机50架,教练机100架。此外还有大批发动机、油料、航空弹药等。

    从1937年12月在南京上空秘密参战,到现在基本从各地机场撤出,期间共有700多名苏联志愿队员直接参加了保卫南京、武汉、南昌、成都、重庆、兰州等地的25次战役,出动飞机千余架次,击落日机数百架,炸沉日军各类船舰70余艘。

    这还仅仅只是苏联援助国民政府的武器装备数量,如果加上绥察地区的话,那就数量和规模就更大了。

    可以说在美英没有正式援助中国之前,苏联式中国唯一的盟友加奶娘,但是一旦这个中立条约签订之后,奶娘就没了,因此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对于中国的影响极大,甚至于关乎中国抗战的前途。

    根据苏日两国的约定,今后苏联在中日战争中,由支持中国转向中立的立场,这是苏联在中苏关系问题上的一个倒退。同时苏联援华物资锐减并逐渐中止,这就削弱了中国抗日的军事力量。

    因此,这个条约在政治上是对中国抗战的一个打击,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也损害了苏联的形象。此条约不仅引起了国民政府对抗战前途的忧虑和对于苏联政府的恶感,而且也使得中国其他方面对“条约”表现出不满。

    正如条约签订当天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对德国驻苏联大使说的那样:“这一条约对于日本是非常重要的,它将是加于中国国民政府的一项极大的压力,可能由此而容易迫使中国屈膝求和。同时,日本对抗英美的地位增强了。”

    正因为如此日本政府对此条约感到“很高兴”,近卫首相迅速地取得天皇的批准,近卫文磨在给日本外相松冈洋右的信件中是这样陈述的:“因为这一条约缓和了陆军长期以来想与俄国作战的冲动,带来了使蒋政权屈服的希望,并使南进的道路更安全些,或许甚至美国政府也会变得较宽和一些。”

    其实按照日本政府的想法,最好是签订《苏日互不侵犯条约》,事实上他们也是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一开始日本驻苏大使东乡茂德在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会谈时提出了第一份日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