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暴-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吴婶这么一说,应是错不了了。

    这倒好,她与他是同伙,还成了邻居,不错。

    除了晴院之外,后院还另有三个院子,分成厨房、偏房及客居,偏房是供吴婶吴伯白天在宅子内歇息居住用的,客居则从无人入住,一直空着。

    白青亭又问了几句她的小宠物哪儿去了,吴婶说它们总喜欢乱跑,有时乱跑到三进门那里,因着原主吩咐三进门是禁地,不许任何人进入的原故,吴婶也不好入内,便只好等着它们自个出来。

    可一来二去,吴婶累得慌也气得慌,于是后来率性将它们皆拘到一处看管起来:“就在偏房院子里,白天我没拘着它们,让它们在院子里玩耍,一到夜里我才关了起来,免得乱跑跑丢了。姑娘可去看看,现今这些小家伙都长得可壮了!”

    原来关起来了,怪不得上回夜里来都没瞧见。

    白青亭随口应着,吴婶见她没什么事儿了便自个忙活开,说是要好好准备一桌午膳给她尝尝,不然都瘦得不成形了。

    对此,白青亭不表意见,任由吴婶如何高兴如何忙活去,她现今记挂的是三进门里的第三重院落,那里的主院寝室里可还连着皇宫清华阁的密道。

    到了三进门,两边白墙高然耸立,暗红楠木做成的两扇大门紧紧关着,虽说是禁地,可也没锁着。

    白青亭推开门入内,看了看四周。

    沿着青石小路直走是正堂,两侧是偏厅,小路两旁是两个大型的花圃,种着梅树,因着无人进来打理,其中长了许多野草,颇有窜过主树之势。

    这个布局倒是与一进门二进门的院落一样无二致。

    越过正堂偏厅,她又绕了几个折廊才到那天夜里她出来的院落,大圆拱开的门上有个黑底的扇形牌扁,上面写着故园二字。

    第三重院落与前两重院落唯一不同之处,便是后院没分成几个小院子,而是自成一个大院落,这便是这故园了。

    故而故园很大,入门左侧是长长的白墙,右侧是连连排的五间房,每间房占地都不小,房前的院子也大得惊人,大有小型蓝球场之感。

    这会白天院落亮澄澄的,院子里不落俗套地还是种了株梅树,就在入门对面的最角落,花圃很大,花圃外是一石桌两石凳,再无其他物件。

    乍一看,枯叶满地,卷起风声沙沙作响,整个故园空荡荡得有些骇人。

    寝室是在五间房靠梅树的那一间,也就是在入门对面最里的地方,白青亭上回大概有看过,这回她先去瞧了瞧其余的四间房。

    正中间是正堂,待客物什皆有,只是许久未用微微蒙尘,这还是原主常来打扫之故,要不然早早封尘了不知几层了。

    其余三间里面要么空着要么放着一些杂物,她想着收拾出来,便可以放置那些大木柜了。

    一间房放上几个木柜绰绰有余,暂时倒是不必担心木柜存放之所。

    尔后她入了寝室躺上床榻,按了暗格里的机关,她下一刻已躺在暗室内的贵妃榻上。

    这套宅子是一年多前原主发现暗室密道后方买下的,那时这宅子荒废得不成样子,原主也是费了好大力气修箕方可住人的。

    白青亭想,这应该是原来住于清华阁的不知几代前的代诏女官遗留下来,连同这连到宫外南岩大街宅子的暗室密道。

    她看着这个大了清华阁暗室足足两倍的暗室,突然觉得要不是大木柜无法搬到这里面来,此处定是最佳藏尸之所。

    微叹了会,她沿着密道回了清华阁暗室,确定了一番木床上宫婢尸体仍旧新鲜之后,她提起黑麻布袋往回走,打算将猫儿埋在故园的院子里。

    这么来回一折腾,待她把猫儿埋在梅树下后,已近午时。

    出了故园回到晴院,吴婶正在摘菜洗菜,吴伯也已买了新鲜红鲤回来,她笑着跟二位老人家聊了几句家常之后,便让吴婶烧下热水好让她沐浴一番。

    她身上沾了土,又来回走了密道流了汗,不洗她身上不清爽。

第二十八章法子

    待沐浴完后,白青亭换上一身月牙襦衫长裙,罩上嫩黄半臂,月牙腰带系上白瑶光亲手做的寒梅香囊,不过里面不再装茱萸,而是装上了一颗青草味道的香珠。

    长发因还湿着也没有再盘成鬓,只是随意地任由散落肩头。

    她出了寝室到正堂之时,吴婶已将一桌子的菜烧好,只等着她上桌用午膳。

    吴婶是一个微胖的中年妇人,笑起来满脸辄子很是亲切和蔼,吴伯也是一个老实不多话的庄稼汉,皮肤黝黑,笑起来露出一口微黄的牙。

    二老早年乡下遭旱,便拖家带口地举家搬入京都来。

    但京都虽是繁华之地,想要糊口饭吃也不容易,儿子儿媳皆被恶棍生生打死,余下一个年仅一岁的稚子,二老悲痛之下带着孙儿孤苦伶仃,被那些个捧高踩低的主欺负得几无活路。

    不料稚子本就体弱多病,离了母亲的奶水后不久便一病不起,不过一个月便夭折。

    也是在那个时候,原主遇到这已到绝境的二老,后怜其苦楚不想二老郁郁寡终,便将这宅子交由二老打理,又在出南岩大街不远处为其购得一个小住处,堪堪足以二老安生度日。

    一来这宅子需有人打理,二来宅子有暗室密道,这样二老白天来打理夜里回去,也不防碍原主在夜里从密道暗室里出来去做任何想做之事,这样的安排无疑是最好的安排了。

    好在吴婶吴伯也是想得开天生豁达乐观的人,先头的日子二老总是愁眉苦脸,动不动便是老泪横流的模样,到后来一见到原主便眉开眼笑忙前忙后欢喜的样子,那模样严然是将原主当成自家女儿来疼了。

    有了感情寄托,日子也好过些。

    原主是经过家破人亡生死大难之人,自知其中悲痛,知晓了二老把她当女儿来疼爱之后,也是笑着坦然接受。

    吴婶虽是农家妇,厨艺却是顶好的。

    白青亭吃着家常菜享受着美味,不觉恍若隔世。

    这样的情景,在现代自大姐姐去世之后,她便不再有过。

    看着被她好不容易说服一同坐下用膳的二老,白青亭夹着鲜菜鱼肉直往二老碗头上盖,“吴婶吴伯,您们快吃,这么多好吃的菜可不能浪费了。”

    吴婶吴伯连连点点应好,老目中泪花微泛。

    原主尚不曾有机会让二老上桌同吃饭过,此时白青亭这般热情倒教二老手足无措。

    也不过一会,她边吃边与二老聊起京都的一些新鲜事来,二老渐渐放开手脚,不再绑手束脚地拘着,话溜了起来,饭菜也跟着吃得多。

    三人一桌,气氛渐渐融恰。

    用完午膳,白青亭将长发随意扎了个少女鬓,取了毡帽戴上便出门溜哒。

    先到棺材店墙角处看看,没有小年子的记号,想想也才过去十多日,应是还未做好。

    又逛了几圈,听说茶楼有人说书说得很是厉害,于是她跟着瞧热闹去了。

    一进茶楼,方知原来是上回她进的茶楼。

    这回她没有进独间,就在楼下大堂里听着台子上畜着小羊须的老头说书。

    白青亭认真地听了会,好像是在说一个才人佳人的故事,说书老头说了开头,她大概便能猜中结尾。

    她没多大兴趣,坐着喝了会茶吃了会茶点正想撤的时候,她桌隔壁来了两个少年,一坐下便兴高采烈地说起最后一桩大事来。

    “那李家制衣也是风光了几十年了,想不到也有今日这下场!”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少年道,“连坐三族啊!这李老爷的儿子李林还是执天府丞大人,这一触圣怒,这四品的官抵个屁用!还不是说抄便抄说斩便斩的事!”

    李老爷,说的是原掌皇宫制衣一项的皇商李森。

    李林,是李森的独子。

    李氏三族抄家斩首,自然包括他在内。

    另一少年道,“自古荣辱共存,他李家要不是因着重阳龙袍无瞳这一大事,那还不知得风光多久。这一大事出来倒了也好,省得他李家仗着皇恩处处压人,那府丞大人就不知道祸害了多少好姑娘!”

    “那还真是老天有眼!”

    “可不就是……”

    白青亭离开茶楼的时候,两位少年仍在愤愤激谈。

    她没心思关心老天有没有眼,也没工夫关心他李家该不该死。

    她只知道,她想把李森李林两父子制成鲜尸。

    可这二人现今都被关在大理寺牢中,她要怎么办才能在三天之内活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