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暴-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理说,整个京都想要嫁与他做继室的女子多了去,莫非他都看不上?

    不过,同在宫中当差多年,这司都统与原主并无深交,因着她是御前女官的缘故,虽品阶比她高,宫中遇到之时他对她倒也颇为谦让有礼。

    “天地之大,武林之妙,你一个小小内侍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白青亭赶人,“行行行,你且回内务司去吧,我与吕司记还有差事要说。”

    “得咧!姐姐放心,明日姐姐的救命恩人便可传遍整个宫延。”小琪子笑嘻嘻地告退。

    白青亭眼里含笑,极是赞赏,能与众多内侍争得留在刘总管身边管教的位置,小琪子自不是愚钝之人。

    她特意将此事来龙去脉告知二人的意图,他一听便知。

    “白代诏说的可是真的?”吕司记问。

    她郑重回道:“当然。”

    要骗得过所有人,那首先就得先骗过她身边的这些人。

    吕司记深疑不移,纵再多疑点,只要白青亭一肯定,她便不会再问。

    二人一同往清华阁回走,边走着白青亭边猜道:“陛下龙心不悦,可是因着我的事情?”

    没了小琪子在旁,吕司记说话也全没了顾忌,“也并非全部。这事得从中秋翌日说起,那日我在御上房侍候,听闻海宁府治下的多个县发生秋旱,已有十日,旱灾严重,危及百姓,陛下为此雷霆大怒,当日海宁府尹已上罪已奏折,户部也拨了十万两白银前往各县,又令齐御史立刻前往海宁府督察此事。”

    齐御史,齐从尔,都察院御史台之首,正三品,为人清廉,未参与任何党派之争,只效忠于皇帝老儿,倒是督察此事的最佳人选。

    白青亭没接词,吕司记也没再往下说,而是直到入了清华阁正堂关上门后,她方说道:“两日前,都察院郑副台谏在早朝参你一本,说你不顾月神之灵妄上月台,触怒月神,海宁府方得此劫难,灾情更甚……其实这又与你何干?旱灾发生时你还未随御驾前往月台山庄。”

    郑台谏,郑培,都察院台谏处副台谏,从三品,附属太子一派的言官。

    看倌们,中秋节快乐~小改厚颜求收藏,求票票,求推荐~谢谢~谢谢~谢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第八章劝膳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白青亭取了正堂热水,泡了一壶花茶,吕司记接过为二人倒了两杯,她端起轻啜一口,又道:“何况我祖籍就是海宁府中元县,中元县定是其中受灾一县吧?”

    “是在其中。”吕司记迟疑着,“陛下尚未受理郑副台谏参你之事,只压下奏折不发,今早仅着令你亲手做米锦糕,想来应是责罚了,只是……”

    “只是这责罚有些轻了,并非他们想参我一本之原意。”白青亭轻晒一笑,心中计量,“太子与三皇子的明争暗斗,陛下皆看在眼里明在心里,我因白采女而与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有了间隙,怕陛下因着月台之事已着人查过,了解其中一二,因而深知不可纵容壮大其中一派。压下奏折不发,也不全因我圣恩隆宠。”

    “那陛下可知太子殿下……”吕司记未说完,便让白青亭接过话去。

    “这个做不得准,但我想应是不知的。”想了想,白青亭又补充道:“陛下向来不喜沉溺女色之人,陛下若知太子殿下真正底细,怕此时朝堂已然掀起大浪,哪还能这般安宁。”

    双龙相争,必有一伤。

    可不管哪条龙伤着,那都是皇帝的亲骨肉。

    伤到谁,想必皇帝都是不乐见的。

    他需要有一个人去权衡。

    希望这个人不是她才好,不然往后她的脑袋随时都得提在手上别在腰带上。

    白青亭有些头疼地轻叹口气。

    吕司记点头,不语,只闷头喝着茶,心想着要是方女史在这里,定能帮着出出主意。

    白青亭这时也想起方女史来,问道:“秋之,这几日你忙着御前侍奉,那方姐姐呢?怎么不见她人?”

    吕司记忙得没能来看她,她能理解,可方女史呢?出何事了?

    “方女史向来身子弱,又素有心悸之症,平日还好,一遇到什么大事便受不住了。”吕司记先喝了手中花茶,润润喉便娓娓道来,“那夜天还未透亮,你被从月台山庄抬起清华阁,方女史第一个便赶过来瞧你,见你死气沉沉地卧于床榻,后又听到君院首诊断你已回天乏术之时,她便撑不住昏死过去。幸好当时君院首还在清华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方女史是皇太后亲派到乾龙宫照料皇帝之人,起先并不知她有心悸之症,后来一次病发巧被外人撞见,皇帝知晓后便要遣她回慈宁宫,可皇太后宠她,她又坚持不离乾龙宫,皇帝便给了皇太后一个面子,留她至今。

    外人皆传,方女史做着枝头凤凰之梦,才会死也不离乾龙宫。

    白青亭却知道,方女史坚持留在乾龙宫,全然是为她,可缘由为何,方女史不肯说,她也猜不透。

    故而,有时她休沐或被皇帝派去办其他差事,便会是正六品的吕司记替她侍奉御前,而不是正五品的方女史。

    白青亭轻拧眉头,“方姐姐现今还未好?”

    “已大好,只是这几日被我与秦采女拦着未能来清华阁,你自已又伤着,故而我让秦采女也瞒着你,免得你忧心之下拖着伤体强去西三所看望方女史。”吕司记甚为了解原主,知道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不可能。

    只是,她已非原来的白青亭。

    “如此便好。”

    白青亭又向吕司记讨教做米锦糕之法,又着其去向方女史告知一声她安好的消息,吕司记便离开清华阁,忙去了。

    午时三刻,白青亭便到乾龙殿左偏殿养君殿,御上房便设在此殿中,她一路无阻,宫人一路见礼,到了御上房,她的脚步倒迟疑了。

    两旁内侍给她见了礼,想入内禀告,却让她拦下了。

    被参之事,她还未想清楚。

    白采女之事,情形又不甚明朗。

    相比她被参之事,首当之急,却是表姐之事。

    “陛下可用午膳了?”她轻声问道。

    内侍回道,“尚未,白代诏来的正是时候。”

    连内侍都知道此时是用膳时候,怎么刘德海这大总管也不开口劝劝?还有吕司记既代她之职,怎么也不给刘德海提个醒?

    白青亭不再闲言,微提声量躬身礼道:“有劳公公禀报陛下,白代诏前来谢恩。”

    两名内侍与白青亭相识相处甚久,倒是头一回见她向他们行了躬身礼,他们皆吓了一跳,郑重回礼之余忙道不敢,其中一人推门入内禀报去了,一人满面笑容讨好着眼前的白代诏大人,谁知道这白代诏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一会,两名内侍躬身请她入内,言明陛下在御上房候她许久。

    白青亭惶惶入内,虽说她的活计每日待得最长的时辰便是在御上房,可此次状况不同,皇帝为何言明候着她?

    想到往日这种情况之后的情形,她眉心不禁跳了跳。

    御上房内,高坐御案之上首位的便是贞隆皇帝,身着龙袍,未加冕,头着翼善冠,一如既往地威仪不凡。

    他左侧站着刘德海,右侧站着吕司记。

    御案之下,站着的全是朝内权贵大臣,有点人满为患之嫌。

    她一入内,众人皆寂。

    白青亭渡步至御案前,行稽首大礼:“奴婢叩见陛下。”

    “起吧,白代诏前来可有要事?”龙宣手中还拿着奏折,显方才正与大臣们商议国事,对她扰了他之事倒是毫无丝愤。

    白青亭不卑不亢,“回陛下,此刻已过午时三刻,该用午膳了。”

    龙宣呵笑一声,“你来便是为了此要事?”

    他将要字咬得极重,白青亭心道果真如此,“回陛下,国事烦扰,陛下烦忧,奴婢冒擅扰陛下与各位大臣议国事之罪责,也想劝陛下一声,陛下龙体乃国之根本,陛下切勿轻视,定要保重才好。”

    继而不待龙宣有所表示,她转了个方向,正面面对众大臣,“各位大人,青亭说得可对?”

    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的互看着,一时倒无人出言附和或异议。

    “每年九月初九重阳,陛下体恤各位大人平日多为国事操劳,特办赏菊会犒赏各位大人及夫人小姐们。”白青亭眉目轻转,嘴角含笑:“今年陛下圣恩,着青亭从明儿起到御馐房亲手制作米锦糕,以供各位大人品尝。界时,各位大人可要对青亭的手艺多多担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