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宏图-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今天接到来自沧州的刺客口供之后,他才迫不及待地联合杨邠、王章和苏逢吉三个,进宫来向刘承佑核实。所以,在看到苏逢吉睁着眼睛说瞎话,李业和郭允明像逛窑子一样出入内宫,他才怒不可遏。所以,明知道郭威和郑子明的先后遇刺,都肯定与小皇帝有关联,他心中依旧存着一份奢求,希望小皇帝是受了郭允明和李业等人的蛊惑,才一时冲动除此下策。只要自己摆出叔父的架子,狠狠敲打一番,整治一通,就能让刘承佑迷途知返。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实却证明,他的奢求是何等的虚妄!

    没等他决定,是继续给郭允明来几脚狠的,还是就此罢手,宫门内,猛地冲出了一个单弱的身影。分开呆呆发愣的禁卫,合身与郭允明扑到一起,“住手!史叔父,你要杀,就干脆将朕一起杀死了干净。他们从没唆使过朕,所有事情,都是朕的主意,朕一力承担!”

    “你……”史弘肇顿时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接连后退了两三步,才勉强站稳。

    “朕自己的主意,刺客是朕派的,与别人无关!”刘承佑双手将郭允明抱在怀里,眼泪滚滚而下。“朕就是看不惯,他一个前朝皇子,只是改了名,换了姓,就能逼得朕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他加官进爵。朕不想养虎为患,但朕若是无缘无故治他的罪,你们肯定又会拦着。所以,朕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陛下,陛下,微臣,微臣粉身碎骨,亦无以为报!”郭允明听得心中发酸,含着泪,低声呜咽。

    刺客是他亲手派出去的,行刺失利的消息,也早就传回了汴梁。只是,他万万没想到,郑子明那厮居然不按常理出招,把此事公然给捅到了台面儿上。所以,刚才接到中书省内眼线的紧急密报,说四个顾命大臣即将联袂入宫之后,他和刘承佑等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一边思考对策,一边派聂文进先到宫门口找机会拖延时间。

    第二个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史弘肇这个老匹夫,居然连说瞎话耽误功夫的机会都没给聂文进,直接动了拳头。

    如果他和刘承佑再继续拖延下去,万一聂文进被逼得忍无可忍,提前带领禁卫与史弘肇束甲相攻,恐怕最好的结局,也是两败俱伤。

    禁卫们能杀掉史弘肇,却杀不掉杨邠和王章,更没机会和借口杀死郭威。而郭威所部数万凯旋而归的将士,此刻就驻扎在城南五里的大校场。只要有人一声令下,攻破皇宫易如反掌!

    所以,郭允明不得不跟李业联袂出现,接替聂文进,承受史弘肇的怒火,以免聂文进冲动起来,提前暴露了皇宫里的密谋。

    所以,当第一脚被史弘肇踢中之后,郭允明就已经豁了出去,准备用自己的性命为代价,泼史弘肇满身污水。令后者失去道义上的高度,被迫暂时偃旗息鼓,从而给小皇帝刘承佑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

    然而,让郭允明今天第三次万万没想到,也出乎了所有人预料的是,平素一向没担当的刘承佑,居然主动冲了出来,当着所有人的面儿,把责任揽到了他自己头上。实话实说,他就是想要郑子明死,就是因为担心五个顾命大臣的阻拦,才亲自派出了刺客!

    这下,内宫门口,立刻乱成一锅粥。

    有人羡慕,有人感动,有人震惊,更多人,却是彻底的绝望。

    人不要脸,神鬼莫敌。古往今来,一向如此。

    足足愣了小半柱香时间,受命托孤重臣史弘肇,才抬手擦掉了嘴角处的黑色淤血,瞪圆了眼睛再度发问,“你真的承认是你派的刺客?包括郭枢密在城外遇刺之事,也是你的安排?”

    “史叔叔欲寻小侄的错,何必找如此烂的借口?”刘承佑将怀里的郭允明紧了紧,梗着脖子道:“小侄是怕养虎为患,才迫不及待派人去刺杀那郑子明。至于郭叔父,小侄还指望着他带兵替小侄扫荡群雄,一统天下呢。怎么可能大业未成,就自断臂膀?”

第六章 帝王 (四)

    第六章 帝王 (四)

    “这……”史弘肇被问得愣了愣,一瞬间,竟然有些精神恍惚。

    狡兔未死,怎么可能烹掉猎犬?天下未定,怎么可能诛杀良将?如今大汉国北有契丹,南有李唐,西有孟蜀、党项,除了东面的大海之外,可谓强敌环伺。这种时候做皇帝的不去高筑黄金台,广纳天下英才,反而将自己麾下的盖世良将置于死地,他,难道是嫌江山坐得太长了么?(注1)

    “是小侄所做,小侄绝不否认!”见自己的狡辩奏效,刘承佑心中暗喜,把脖子一梗,索性变本加厉,“但不是小侄所做,小侄也不能任由别人栽赃。史叔父,各位大人,外界的传言,小侄也曾经听闻一二。然而小侄却以为,谣言止于智者。”

    “嗯!”史弘肇被噎得喘不过气来,心中的疑虑更浓。

    对刘承佑的品行和能力,他早已失望到了极点。然而,他却从没怀疑过刘承佑的聪明。相反,在他印象里,刘承佑从小就工于心计且杀伐果断,否则,也绝不可能在神不知鬼不觉间,就干掉了他的长兄刘承训,变成了继承刘氏江山的唯一选择。

    “陛下言重了,臣等亦非怀疑陛下。只是两件事前后脚发生,实在,实在过于巧合。”与史弘肇一道被绕晕了头的,还有宰相杨邠。只见他上前数步,躬身行礼,“所以,所以臣等才想请陛下出面驳斥一番,以正天下视听!”

    “驳斥什么,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刘承佑放开郭允明,起身,甩袖,做不屑一顾状,“若是有人说几句瞎话,朕就出来自辩,朕哪还有功夫处理国事?每天光是为了自辩,就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如此,岂不正中了造谣者的下怀?朕不上当,朕还没有那么蠢,被人牵着鼻子走!谁要是想指控朕,很简单……”

    将史弘肇死纂在手里的供状,劈手夺下,刘承佑笑着抖了抖,大声补充,“就像郑子明这样,拿供词,拿人证和物证。只要拿得到,朕绝就承认,绝不抵赖!!”

    “这……”宰相杨邠也没了词,脸色微红,额头上虚汗乱冒。

    这年头,官府审贼,还讲究个口供和证据呢。刘承佑身为大汉天子,难道待遇连个蟊贼都不如?可只要刘承佑死不认账,普天之下,哪个衙门能问到他的口供?哪个衙门,又敢确定袭击郭威的刺客一定来自于皇宫?

    “朕以为,此时此刻,诸卿身为我大汉国的栋梁,应该做的事情,是追溯谣言的源头,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而不是胡乱听了几句传闻,就来强闯禁宫,要朕自证清白!”刘承佑的心里头头,也吃定了天底下没人敢对自己刑讯逼供。趁着史弘肇和杨邠两人被自己绕得晕头转向之机,果断倒打一耙。

    “臣知罪,请陛下责罚!”话音刚落,礼部尚书苏逢吉立刻躬身齐膝,双手抱拳大声谢罪。

    “陛下所言甚是,臣等,臣等今日的确莽撞了!”中书侍郎王章亦偷偷松了口气,紧跟在苏逢吉之后躬下身子,向刘承佑赔礼道歉。

    能不起束甲相攻,还是各退一步为妙。身为大汉国的柱石,他认为自己和其他几位顾命,必须有肚量和担当,承受这些委屈。

    “臣,臣……”宰相杨邠犹豫再三,不知道接下来自己该如何选择。

    刘承佑的话,未必为真。枢密郭威和防御使郑子明先后遇刺,也未必就是巧合。然而,将这两件事都与皇宫联系起来所需要的勇气,却远远超过了他杨邠所具备。将真相大白于天下的代价,也远远超过了目前大汉国的所能承受。

    “也罢,你说得对,老夫,老夫的确没资格来审问你!”亲眼目睹了王章和杨邠两个的表现,史弘肇好生失望。又抬手擦了擦嘴角被气出来的淤血,咬着通红的牙齿说道:“只要你不认帐,这天下,就没人审得了你。可你手里的供状,你又怎么说。身为皇帝却行刺手下臣子,你就不怕被天下人所笑?”

    “史枢密责问得对,此事的确是朕做得急了!”早就知道史弘肇不会轻易罢休,刘承佑笑了笑,躬身施礼,“然而,三年不到便从无家可归的孤儿,变成了手握大军的一方强藩,谁能保证,此子将来不会成为我大汉国的心腹之患?他功劳大,做事也八面玲珑,朕想不到任何办法可不受擎肘地拿下他,所以,才出此下策!”

    “你……”史弘肇被气得嗓子眼儿一阵发甜,憋了又憋,才避免了再度当众吐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